王屋琴书
——散落在王屋山间的曲艺之花

2023-10-16 09:38小河
协商论坛 2023年9期
关键词:王屋琴书济源

——小河——

表演王屋琴书所用乐器

王屋琴书是扎根民间、活跃于民间的传统艺术,曾几何时,它在庙会闹市、茶余饭后、田间地头、街头巷尾出现,为百姓喜闻乐见。

王屋琴书,160 余年前就开始在王屋山间回荡。每年农闲时,两个说书艺人,几件简单的道具,一说就是十天半月。然而,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王屋琴书渐行渐远,演变成一种文化符号。

琴书是一种汉族民间艺术,因演唱时用扬琴为主要伴奏乐器而得名,国内知名的有北京琴书、武乡琴书等。而王屋琴书,起源并流传于王屋山区,用当地方言演唱。

王屋琴书的曲目题材广泛,既有征战、公案、忠奸斗争之类的题材,又有家庭生活、言情之类的题材。演绎王屋琴书,通常由两人搭档完成,亦可以是一人,或三至五人。说唱者只要在人前那么一站,胸中“丘壑”即可借嘴巴、表情、动作一一展现出来。唱者荡气回肠,听者津津有味。

王屋琴书的源头目前尚无史料可考,但作为民俗文化,其具有极强的生命力,从清道光年间流传到现在,主要分布在济源王屋、邵原、大峪、下冶等镇的山区丘陵区一带。

王屋琴书是在洪山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洪山调是流行于济源、焦作一带的古老、独特、稀有的说唱曲种。据有关资料表明,洪山调春秋时期诞生于今济源市的苗亭(王屋封门一带),楚人贲皇投奔晋国后,帮助晋王打了不少胜仗,为祝贺胜利和鼓舞斗志,军队中出现了用三弦自弹自唱的艺术形式。起初,该艺术服务于军旅,随着将士们解甲归田,逐渐由军队传入民间,很快被群众所掌握,通过代代艺人的言传口授,一直流传至今,至今已有两千五百余年的历史。

王屋琴书具有演员少、道具简单、流动方便等特点,而山区比较闭塞,人们生活单一,就成了滋润其成长的土壤。因此,王屋琴书就像野草一样顽强生长,每逢庙会、节日、求雨、祈福等较大的集会活动时,都少不了琴书表演以示隆重。

清道光年间,黄河南岸琴书艺人王定来在济源王屋卖艺。他演唱的琴书音韵沉稳、情调感人,颇受群众欢迎,还引得不少艺人效仿,其中就包括当地竹泉村原鼓书艺人郭茂林。他不顾家贫,毅然将王老先生请到家中,殷勤款待,并被其收为徒。在王老先生的言传身教下,郭茂林勤学苦练,掌握了该琴书的精髓,并能熟练演唱许多琴书段子。

几年后,郭茂林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演唱的琴书虽曲调酷似老师,但音韵更纯厚、情绪更激昂,形成了独特风格。郭茂林的演出在济源西部山区受到欢迎,他将三个侄儿收为徒弟。自此,“郭家班”就形成了。“郭家班”演唱的琴书被村民们称为“王屋琴书”。“郭家班”收徒数十人,将王屋琴书发扬光大。

1968 年初冬的一天,王屋镇五里桥村一个墙上挂满玉米的农家大院里演出正酣。原来,这家的老人生病,家人就请了艺人刘同旺、范有全来唱一段王屋琴书祈福。

秋种结束,山里人闲了下来,听到说书的消息,便赶集似的涌入表演现场。这对艺人的来头可不小,刘同旺是下冶人,人称“刘铜嗓”,曾跟“郭家班”学艺,属正宗王屋琴书流派艺人,范有全则是他的搭档。

老艺人在表演王屋琴书

别看刘同旺穿着泛白的黑棉袄,戴着一顶旧毡帽,甚不起眼,但他一亮嗓子,全场沸腾。他还能扮男扮女扮老扮少,威风凛凛的大将军和柔声细语的大家闺秀均能拿捏到位。《龙三姐拜寿》《张彦休妻》《八宝传》……刘同旺演唱的琴书段子,成为当时老百姓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甜点”。

然而,这种盛况并未持续很久。琴书艺人相继谢世,大部分传统乐器破烂丢损,使这门技艺的传承出现断层,生存空间也越来越窄。

为避免王屋琴书就此沉寂下去,1987 年前后,当时的济源县文化馆(济源市群艺馆的前身)接到了省里“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任务,于是将对王屋琴书的调研工作交给了擅长吹笙懂乐理的郭先富。

郭先富当时44 岁,他虽听过琴书,但不太了解,只能到处去打听,通过老人们的口耳相传来寻访隐匿山间的老调。

“提起王屋琴书,大家都夸刘同旺,艺名‘刘铜嗓’。”回忆起当时的场景,郭先富不由地称赞道:“他的声音纯净高亢,比话筒还厉害!”

要找到刘同旺、范有全等琴书艺人,郭先富只能挨家挨户地问,一个个山头跑。“他们不是搬家了,就是不在家。”直到1989 年,真正的王屋琴书录音工作才开始。

“我们在当时的广播站录音,他唱,我就一句一句记词儿。”郭先富说。这个工作整整持续了一年,最后《昆山传》《杨八姐游春》《李三娘担水》等琴书段子被整理成一段20 分钟左右的音频资料,还被收编在《中国民间曲艺集成》一书中。

“再晚几年,我们就听不到最纯正的王屋琴书了。”几年后,范有全、刘同旺相继离世。这段音频也成了唯一能记录下正宗王屋琴书的珍贵资料。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活跃在王屋琴书舞台上的是另一对“黄金搭档”——周观世、刘天杰。周观世是下冶人,15 岁开始师从刘同旺学习王屋琴书,他也是“郭家班”的徒弟。

2006 年,为了挖掘、抢救王屋琴书,济源市文化部门四处寻找琴书传人,最后找到了周观世、刘天杰等人。经过挖掘、访谈、整理、申报,王屋琴书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2015 年,济源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特聘专家寻根溯源,根据已故老艺人留下的录音资料,在摸清及掌握王屋琴书原生态传统调式的前提下,以济源当地方言为基础设字定韵,重新改编创作出了两个新曲目:《愚公移山》与《济源赞》。

2016 年4 月12 日,王屋琴书亮相第34 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非遗专场演出。老调重酿新声,登上了更大的舞台。

猜你喜欢
王屋琴书济源
关于苏北琴书生存现状及传承的分析与探讨
浅谈徐州琴书的传承与发展
黄河流域生态治理和高质量发展的典范—济源
河南济源:产业扶贫大格局 助力群众脱贫致富
济源钢铁六十年积淀发展捐款三千万元实现工业反哺农业
点 炮
点炮
对说唱艺术发展中现存问题的理性思考
——《王屋琴书》论
济源钢铁嬗变之道——探寻河南省人大代表李玉田的治企哲学
琴书和鸣——记2015吴文光“琴心”系列艺术活动展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