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张颖颖
王鸣,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负责人、主任医师,先后担任浙江省肾脏病学会副主任,省肾脏病医师协会副会长等职务。从医39 年,王鸣从无到有开创了医院肾脏内科,并相继在杭州市率先开展了肾穿刺活检、腹膜透析及各种血液净化模式的治疗,为基层医院培养了大量肾内科、血液透析专科医生。
▲王鸣(右一)
“医疗行业是一项悬壶济世、治病救人的崇高事业,还在学生时期的我便在心里深深地爱上了这份职业。”王鸣曾如是说。
行医39年来,从最初的见习医生,到现如今的主任医师,他日复一日地面对患者的来与往。每当抢救成功一名危重患者、每当看到一名又一名的患者康复出院的身影时,他的嘴角便浮现出欣慰与自豪的笑容。
1990年的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还没有肾脏内科。王鸣积极争取医院的规划支持,结合现有的资源创立了肾内科病房。2004年,肾脏内科独立建科,先后开展腹膜透析、血液透析及各种血液净化模式的治疗,成为浙江省率先开展血液净化治疗的肾脏病中心之一。
白手起家,第一步总是最难迈出的。那时,王鸣几乎把所有可以利用的时间都留给了患者,血透室成了他临时的家,他常常在医院一守就是24小时。由于教具模型的缺乏,透析室的护士常常苦于没有动静脉内瘘穿刺的模型进行练习,王鸣总会毫不犹豫地撸起自己的袖子,拿着16号针头对护士说:“往这里打,用我的胳膊练,别怕!”
在无怨无悔的奉献中,在日日夜夜的开拓中,王鸣带领他的团队不断发展壮大,在临床和科研方面取得了10多项成果,获得了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杭州市科学技术进步奖等奖项。近年来,在他的带领下,医院积极培养年轻医生开展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腔内成形术,将学科从杭州市医院重点学科发展至杭州市医学高峰学科,开创了新的辉煌。
“如果我是病人,我希望得到怎样的医疗服务?”王鸣总是思考着这样的问题。
因此,他在工作中总是能够站在病人的角度思考问题。遇到危重病人,例如急性肾功能损伤、药物食物中毒、危重孕产妇、小儿肾衰竭等病患,王鸣总能随叫随到,带着他的团队第一时间出诊。
在那个交通闭塞的年代,为了去偏远的地方抢救病人,王鸣和他的团队常常带着设备,肩挑手抬,坐过车子也搭过渔船,趟过河水也爬过山。当王鸣看到自己摸索着用血浆置换、人工体外膜氧合等技术硬是将病人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的时候,他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目前,我国慢性肾病防控形势严峻,面临诸多的挑战,首当其冲是患者知晓率问题。对于慢性肾病防控方面,要从源头预防。“我们需要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如减少盐和油的摄入量;其次,勿乱用药物,避免对肾脏造成不必要的损害。只要没有高烧状况,普通的感冒只需休息、喝水就可以治愈。”王鸣说,即使是这样简单的科普,很多偏远地区的人们也知之甚少。于是,王鸣去往了那些偏远山区,每到一处就不厌其烦地向大家讲述这些科普知识。他还将专业的问题转化为当地通俗易懂的语言,能说上几句方言已成为他的“一技之长”。
成为一名医生以来,王鸣的足迹踏遍了杭州各县市的偏远山区、乡村,乃至浙江的沿海小岛。已经数不清有多少个节假日,他是在病房和病人身边度过的;又有多少个风雪的夜里,他被紧急叫到医院抢救病人。他用自己的双手,拯救了无数生命,创造了生命奇迹。
除了医务工作者,王鸣还有另外一重身份——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民进杭州市委会副主任。带着这些身份,他积极参政议政,倾听群众呼声。
秉持着一份“社会人”的责任,王鸣感受到肩上的担子越发沉甸甸。当选人大代表期间,王鸣提交多份议案和多条建议,有不少议案和建议均被采纳。2008年3月,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他向大会提交了《关于将北京奥运会开幕日定为国家体育日的建议》,这一建议于2009年1月获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正式确定自当年起,将每年的8月8日确定为“全民健身日”;2013年3月,他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向大会提交了“关于针对常见多发慢性疾病实行国家干预的建议”,得到肯定与采纳。
作为医疗卫生行业的代表,王鸣还利用参加国家卫计委召开的座谈会、调研视察等活动机会,多次进行“医护人员的人格应当受到全社会的尊重”“医护人员的尊严应当受到法律保护”“医护人员的工作和创新积极性应当充分得到调动”“医护人员的劳动价值应当合理地体现”等呼吁。
实现“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是王鸣始终秉承的信念。在这个平凡而特殊的岗位上,王鸣坚守医者仁心的优良品质,凭着对生命的尊重与敬畏、对患者及其家人尽心尽责的信念,忠实地履行着一名医生的神圣职责,用真诚、热爱与辛勤,坚定不移地践行着还患者以健康的职业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