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对分课堂将“党史教育”有机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初探

2023-10-16 00:29:31于向华
广西教育·D版 2023年2期
关键词:党史教育纲要党史

于向华

(赤峰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内蒙古 赤峰 024000)

“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已经成为大势所趋。2022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要用好学校思政课这个渠道,推动党的历史更好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发挥好党史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在教学实践中,无论是在学生知识能力的培养上还是在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上,“党史教育”与纲要课教学都是协同一致的。所以,实现“党史教育”与纲要课教学的有机融合,既有必要也切实可行。

那么,如何把“党史教育”和纲要课教学既能有机统一起来又能真正融合在一起,并且还要把这种融合以学生主动的、 更易接受的方式传递给学生,就要借助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来提升教师的教学品质和推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就必须以问题为导向,去发现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以此为突破口,推动“党史教育”和纲要课教学的有机融合。

一、纲要课教学实践中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近几年, 在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浪潮的推动下,纲要课的课堂上教师的教学方式不再是传统的“灌输式”讲授,而是注重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学生上课的出勤率、抬头率都有所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和获得感也在增强。但目前的纲要课教学实践中仍存在着困难和问题,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内容层面的问题,即纲要课的教学体系的政治属性没有充分凸显出来, 以及对党史研究前沿的关注不够;另一种则是技术层面的问题,即现有教学模式仍侧重于教师的“讲授”,对学生的内化思考有所忽略,无法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

(一)从内容层面来看,教学体系的政治属性不够强化、 对党史研究前沿的关注不够的主要原因有:一是教师对纲要课的学科定位不够清晰。“纲要课的支撑学科是‘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在学科归属上隶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二级学科,具有历史与政治、历史与理论、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特性,内含着对于政治性的强化,同时也演绎着对于学理性的坚守。”[1]所以,纲要课教学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历史专业课教学。二是教师团队建设相对比较薄弱。一方面教师及团队对党史研究的前沿关注不够,不能及时将党史研究的最新成果融入和转化为自身的教学体系,使得自身对教学体系的驾驭能力不强,这些最终导致教师不能及时有效地回答和解决学生热切关注的诸多疑惑,从而错失育人良机;另一方面,纲要课的教学团队需要进一步加强协作配合,通过团队的力量来增强教师在党史研究转化应用于纲要课教学的能力。

(二)从技术层面来看,现有教学模式下的学生端和教师端以及这两端在课堂教学中的沟通互动都存在一些问题:

1.学生端

学生普遍具有一定的中国近现代历史的知识基础,但对在大学阶段纲要课的学习目标认识比较模糊,认为仍然是对近现代历史的“点”与“线”的学习,导致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积极性不强。另外,学生虽然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但是知识体系呈碎片化,缺乏系统性和理论性。所以学生不同程度地容易受到西方思潮和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缺乏自主思考和明辨历史是非的能力。

2.教师端

一套科学有效、相对成熟、适应性强的教学模式对于纲要课教师来说极其重要。这种教学模式的运用,不仅能够推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实现各司其职,形成“教”与“学”的良性互动关系,更重要的是能够实现纲要课“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但这种教学模式仍然需要时间去进一步探索与完善。

学生端和教师端各自存在的问题导致两端出现沟通不畅、互动不强的状况,致使教师对学情了解不够,讲授内容缺乏学理性和针对性和学生学习效果不佳、教学反馈不足、教学反思缺少动力等一系列的不良连锁反应。

二、将“党史教育”有机融入纲要课的必要性、可行性及重要意义

(一)“党史教育”融入纲要课的必要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学习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的重要性。2020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复旦大学青年师生党员回信中勉励广大党员“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结合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对于高校而言,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进行“四史”教育的主阵地。而百年党史既是“四史”中的核心与关键所在,又是贯穿纲要课的主要线索,是最具核心意义的内容[2]。具体来说:

首先,“党史教育”融入纲要课教学是实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立德树人目标的必然要求。“要用好学校思政课这个渠道, 推动党的历史更好进教材、进课堂、 进头脑, 发挥好党史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3]而纲要课教学是实现这种价值追求的主要平台。同时,“党史教育”对近现代史的主题主线进行了强有力的逻辑梳理和学理论证,这对提升纲要课教学的可信度,让学生“真懂”“真信”,真正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目标,都具有极大助益。

其次,“党史教育”融入纲要课教学是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旨在通过重塑思政课堂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来提升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的获得感。教师“教”得好,学生才能“学”得好,学生“学”得好才能更加激发教师不断完善教学,形成“教”与“学”的良性循环。在纲要课教学中,教师要“教”得好,就必须将党史研究成果转变、内化为自身的教学体系,并能够熟练驾驭教学体系,这样才能引领学生“学”得好。而“党史教育”是实现这种转变、内化的重要桥梁和途径。所以, 在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潮流中,把“党史教育”融入纲要课教学是势在必行的。

再有,中国共产党史是中国近现代史的核心内容,“党史教育”是纲要课教学的应有之义。纲要课的主体内容是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贯穿其中的主要线索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如何一步一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那么,“党史教育”就成为纲要课教学的鲜明导向,这种导向的融入能够提升纲要课教学的学理性,有利于帮助大学生牢固树立唯物史观、正确党史观,有效抵御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

(二)“党史教育”融入纲要课教学的可行性

将“党史教育”融入纲要课教学是确有必要的,同时实现两者的有机融合也是切实可行的。

一方面,“党史教育”与纲要课在内容上高度契合。“党史教育”以百年党史为主要内容,将中国共产党的不懈奋斗史、不怕牺牲史、理论探索史、为民造福史和自身建设史有机统一起来。而纲要课中涉及的中国近现代史,“就其主流和本质来说,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辛探索并不断取得伟大成就的历史。尤其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把极度贫穷落后的中国逐步改变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充满生机活力的社会主义中国的历史。”[4]

具体到章节上来看,第一章叙说了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宏大时代背景,即进入近代后中华民族的磨难与抗争;第二、三、四章讲述了中国共产党诞生前的仁人志士对国家出路的种种探索与尝试,在总结历史经验的过程中,使大学生深刻了解和认识历史和人民是如何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第五、六、七章,讲述了大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从国共两党的诸多对比中,使大学生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以及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历艰苦斗争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赢得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第八、九章,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以及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征程;第十章讲述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发展历程。这种内容上的高度契合与紧密联系,就能够实现“党史教育”与纲要课的有机融合,从而加深学生对纲要课内容的把握。

另一方面,“党史教育”与纲要课在教育目标上协同一致。“党史教育”的目的,“重在从波澜壮阔的百年党史中概括总结弥足珍贵的历史经验、提炼克敌制胜的法宝”[5]和继承宝贵的优良传统,来发挥百年党史的育人功能。而纲要课作为全国高校本科生必修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其目的就是让青年大学生在认识和把握近现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与规律中,“能够深刻领会‘四个选择’的必然性、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从而更加坚定地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6]。所以,“党史教育”与纲要课都是在为党和国家的社会主义事业培育优秀人才,都是通过以史鉴今来达到资政育人的目标。

(三)“党史教育”融入纲要课的重要意义

“党史教育”融入纲要课是将党史研究成果内化为教师教学体系, 再通过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传递给学生的必要路径和重要方式。其中,“党史研究的学理性可以提升纲要课的教学效果,从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中可以揭示出中国近现代社会运动的基本规律,厘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然’和‘所以然’”[7]。另外,党史研究有助于纲要课教学根本任务的实现。通过认识中国共产党的不懈奋斗史、理论探索史和自身建设史,增强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

三、“党史教育”融入纲要课遵循的原则

(一)坚持学理性与政治性相结合,以政治性引领学理性

无论是“党史教育”还是纲要课教学,都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都带有明确的政治属性,而两者的融合更加凸显了这种政治性。要发挥好政治性的引领和导向作用,就不能靠生硬灌输,要讲究方式方法,首先就要依靠学理性来支撑、解析和说明政治性,才能让思想政治教育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正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那样,“思想政治教育既不能独断,更不能武断,必须尊重规律、遵循学理,以理服人。”

例如在讲授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的内容时,除了用史实描述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基本作战情况外,还要通过界定概念来讲清楚什么是“中流砥柱”,接着引导学生对“战争就是军事”和“战争并非只是军事”两个命题进行对比和思考,来接纳“战争并非只是军事,而是军事与战略的结合”的思维方法,在这种思维方法下,去对比两个战场的战略运用,从而得出结论,即之所以给予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中中流砥柱的地位, 是因为与国民党单纯依靠军事的片面、线性抗战不同,中国共产党走的是全面、系统性的抗战之路,也就是把经济、政治、文化、党的自身建设和游击战争有机统一起来,形成“天时地利人和”的合力,最终赢得了抗战胜利。

通过界定概念、传授思维方法、对比分析、史料证明等一系列学理性的分析和说明,让学生能够自然而然地理解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的必然性,增强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认同感,从而发挥好纲要课这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一心向党”的政治功能。

(二)坚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把握历史发展的主流和大势

唯物史观是科学的、正确的历史观,只有坚持唯物史观,才能从180 多年纷繁复杂的历史中把握中国近现代史的主流,即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辛探索并不断取得伟大成就的历史。而这当中,我们能够看到一条非常清晰的红线,那就是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先辈的手中接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担,从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赢得独立与解放,到进行建设改革,走向繁荣与富强。所以,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是中国近现代史的核心,这也是运用唯物史观进行科学分析而得出的结论。

唯物史观的科学性,在于它看待历史时坚持历史逻辑,即坚持历史事实与思维逻辑的统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从昨天走到今天再走到明天,历史的联系是不可能割断的,人们总是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向前发展的。古今中外,概莫能外。”[8]只有坚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才能“从中华民族5000 多年文明史、到500 余年的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80 多年的斗争史、中国共产党100年的奋斗史、中华人民共和国70 余年的发展史、改革开放40 余年的探索史,通过回顾我们走过的路,弄清楚我们从哪儿来,才能知道我们到哪里去,从而清楚我们所处的时代方位。”进而帮助大学生理解“四个选择”的历史必然性,培养学生逐渐树立既有历史眼光又有世界眼光的大历史观,让大学生对中国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定位更加清晰明了。

(三)坚持“理论与现实相结合”,提升纲要课的教学品质

这里“理论与现实相结合”是指,中共党史的研究成果这一“理论”,与纲要课的教学实践这一“现实”之间的充分结合。一方面,要坚守好纲要课的政治属性,实现纲要课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需要多方面的学理支撑,其中最核心的学术资源就是中共党史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支撑纲要课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属性的学术源泉。”[9]中共党史研究不仅能够通过深入研究社会关注度高的党史重点、 热点、难点问题,来给出实事求是的“答案”,而且“答案”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而得出,使得党史研究成果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另一方面,纲要课教学实践中面临着难题,如回应学生关切的现实问题、教学可信度、历史虚无主义的侵蚀等等,需要坚实的学理性分析给予回应。

所以,在“党史教育”融入纲要课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党史研究成果与纲要课教学实践的充分结合,增强纲要课教师对党史研究成果的应用转化能力,有效回应学生关切、提高教学可信度和增强自觉抵御历史虚无主义的能力,从而真正提升纲要课的教学品质。

(四)坚持“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增强学生学习获得感

“党史教育”融入纲要课的出发点和目的,是为了将两者有机融合的成果有效传递给学生,实现育人目标。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就需要运用一种科学的教育理念以及这种理念指导下的教学模式,把这种融合以学生主动的、 更易接受的方式传递给学生,在师生交流互动中增强学生学习的获得感。

以教师为主导, 主要体现在对内容的精讲、课堂流程的引导、学生讨论的总结提升上。在选取精讲内容时, 要结合实际学情来确定每一章的重难点,梳理清楚内在的逻辑关系,用问题链将所讲授内容连接起来,增强内容的完整性、逻辑性,确保学生能够有效吸收精讲内容。同时,教师要把控好精讲、讨论、总结和巩固各个环节的设置与时间,确保每个环节的节奏能够流畅连贯,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前提下,教师去总结提炼并发现和回答学生的疑难问题。

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习的主体是学生而非教师,学生主动学习而非被动学习。决定和设置精讲的内容及其难度的依据是学情,这样精讲的内容才能既有针对性又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另外,课堂教学除了教师的精讲外,设置学生的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在内化吸收精讲内容和探索新问题的过程中,能够明辨是非、领会“四个选择”,坚定“四个自信”。

四、运用对分课堂理念将“党史教育”有机融入纲要课教学

对分课堂是由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提出的一种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将课堂对半分割为教师讲授与学生讨论。在充分发挥讲授与讨论各自优势的同时,通过学生的内化吸收把教师的精讲与学生的讨论融为一体。对分课堂的核心理念是“重新分配教学中的权利和责任,赋予学生应有的权利,让学生承担应尽的责任”[10],使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实现民主、对话、和谐、有生气的课堂教学,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和学生的获得感。

(一)将党史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体系,提高“精讲”含金量

对分课堂的讲授, 不是教师面面俱到地讲解,而是在有限的时间中讲出教学内容的精华,更侧重于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也就是所谓的“精讲”。那么,这样的“精讲”就要求教师建设和拥有品质高、功能性强的教学体系。

1.品质高、功能性强的教学体系促推教师主动关注党史研究前沿。对于纲要课来说,品质高、针对性强的教学体系要兼具学理性与政治性,政治性引领学理性的特征。要具备这样的特征单单依靠纲要课教学自身的科研与教学是难以实现的,必须从科学的党史研究成果中汲取丰厚营养,特别是要关注党史研究的前沿。这一点也符合开展“党史教育”的目的和要求。而党史研究既能够为纲要课教学提供学理性支撑,又能强化纲要课的政治导向。改革开放以来的党史研究成果颇丰, 把这些成果有意识、有重点地融入到纲要课教学中,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把握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主流和本质,更能够通过学理性分析讲清楚、讲透彻“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什么好”的基本道理,从而让学生真正理解“四个选择”的历史必然性,把爱党爱国内化为思想意识与行为。

2.“精讲” 的教学实践将持续推动和深化党史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体系的过程。对分课堂的“精讲”,主要讲授知识框架、内在逻辑和重难点,不要求面面俱到。这就需要教师去建立一个在整体内容上相对稳定的教学体系。但同时,“精讲” 的对象——学生,他们的学习需求是不断变化的。那么,这个相对稳定的教学体系还要能够进行适时调整。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纲要课的“精讲”作为一种教学实践, 会不断向教师提出新的课题和要求,在解决这些课题的过程中,教师就会逐渐自觉地把党史研究成果转化为自身的教学体系,应用到实际的教学当中。在反复打磨“精讲”的过程中,不断提升纲要课的教学品质,优化纲要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功能。

(二)组织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发挥自主学习的内化吸收作用

教师通过“精讲”把自身教学体系通过课堂教学传递给了学生, 这只是完成了对分课堂的第一步。接下来,更为重要的是学生能够把“精讲”部分进行内化吸收,转化为自己的认知。

学生进行“讨论”的前提是要对教师所讲授的内容,根据学生自身的能力、需求等进行深入理解,形成自己的体会、收获和疑问,从而完成独立的、个性化的内化吸收过程。再去进行小组内部的讨论,包括分享收获、互相答疑、相互启发,形成小组的集体学习成果。接着将这些成果展示给全班,形成全班整体的交流与沟通。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处于有准备学习的状态,这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形成。

要实现“党史教育”有机融入纲要课教学,还需从技术层面入手,也就是引入对分课堂来调整传统教学模式下“教”与“学”的关系。这一方面推动教师追求“精讲”的含金量,使教师实现了自身价值;一方面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获得了学有所得的满足感。同时也为实现“党史教育”和纲要课“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共同目标奠定了基础。

猜你喜欢
党史教育纲要党史
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
第一次学党史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当代陕西(2021年13期)2021-08-06 09:24:22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党史上的今天
海峡姐妹(2021年12期)2021-01-01 03:58:58
一图读懂这本《学习纲要》
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党史教育的意义和途径
青年时代(2016年19期)2016-12-30 18:03:13
高校党史教育的必要性及做法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8:14:28
网络时代大学生党史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戏剧之家(2016年1期)2016-02-25 14: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