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考古

2023-10-15 15:37张瑞
知识就是力量 2023年10期
关键词:海战沉船声呐

张瑞

如果有机会去参观停靠在码头的军舰,你一定会感受到它的身躯是多么庞大。但想要在茫茫大海中寻找沉没的军舰,却似海底捞针……水下考古学是考古学的分支学科,是陆地上的田野考古向水域的延伸。自诞生之日起,水下考古学就是一门高度依靠科技进步实现自身发展的特殊学科。现在,让我们来看一看“经远舰”的故事,走进水下考古的世界。

经远舰在哪儿?

经远舰,全称为经远号装甲巡洋舰,1887年1月3日下水,排水量2900吨,服役于清朝北洋海军(1875年由李鸿章创设的新式海军)。1894年9月17日,黄海海战(中日甲午战争中最著名的海战之一)爆发,经远舰在战斗中被日本联合舰队的4艘巡洋舰围攻,直至被击沉都未升起降旗,全舰共有231名官兵牺牲,仅16人生还。

沉没的经远舰在哪里呢?笔者有幸参与了它的水下考古工作。在没有任何线索的情况下,在宽广的大海中漫无目的地寻找沉船只是白费力气。我们用了将近两年时间,系统地搜集、整理了有关中日甲午战争和经远舰的历史资料,包括北洋海军战史、日本联合舰队战场记录、经远舰的建造图纸等。通过详细梳理相关资料,我们最终将经远舰可能沉没的地点缩小到2个相对可控的海域内——分别为辽宁省大连市庄河县海域和辽宁省东港市大鹿岛海域。即便如此,涉及的绝对面积还是太大。万幸的是,我们找到了黄海海战当天经远舰的照片,照片的背景中,一条隐约的山脉轮廓成为了关键线索。

不久后,我们又在辽宁省丹东市的渔民那里得知——在庄河县海域的老人石附近,有一艘铁质的海底沉船。这艘铁质沉船会是经远舰吗?我们来到庄河县海域,拍摄了老人石及其身后的黑岛海岸线,再与历史照片进行比对,发现二者的山脉线几乎一模一样。可以认定,在黄海海战中沉没的经远舰就在这片海域之下。

历史照片山脉轮廓图(上)黑岛海岸山脉轮廓图(下)

高科技助力钢铁沉船“现原形”

确定目标沉船所在的海域范围后,水下考古队员就可以使用特殊设备去寻找它的具体位置了。我们租用了一艘渔船,在渔船侧面加装多波束声呐(可同时获得多个相邻窄束波的回声测探装置)和浅地层声呐(可探测浅底地层剖面的回声测探装置),尾部加装拖拽式磁力仪(测量磁场强度和方向的可拖拽式仪器),又在船上安装好差分GPS定位系统(能得到更高定位精度的GPS装置)。

 由仪器检测数据测绘出的沉船现场调查模拟图(制图/刘烜赫)

我们以沉船的疑点位置为中心,在海图上划定了一个扫测区域,在其中按照一定宽度划定数条测线。开启GPS定位系统后,就可以按照扫测路线全面、往复地驾驶渔船,对目标海域进行扫测工作。多波束声呐可以扫测出海底三维地形图,浅地层声呐可以绘制出一定深度的海底剖面图,而拖拽式磁力仪会在遇到海底金属物时给出不同大小的磁力数值。

 水下考古队员租用渔船进行海上调查工作

这些海洋物探设备,都是进行海洋地勘、海洋测绘等探测工作的工具。水下考古队员将这些先进的海洋物探设备与技术运用到寻找沉船的工作中,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水下考古是一个多学科交叉运用的领域,非常依赖海洋高新科技装备与技术。

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下,我们在老人石附近的海底找到了一艘巨大的铁质沉船。渔船上的设备测绘出了海底沉舰的轮廓——它看起来形态修长,的确像一艘钢铁战舰。

潜入海底,揭开沉船面纱

我们在预判的海域发现了沉船,确定了它的大体尺寸,但是还需要更多的证据来证明它的身份。这个时候,就需要水下考古队员借助潜水装备潜入海底,探索海底沉船更为直观和详细的信息。

水下考古队员穿戴好个人潜水装备下潜到海底,通过抽泥抽沙管和水泡等专用工具,对海底沉船的特定位置进行水下发掘工作,对部分暴露出来的沉船残骸特征进行详细分析。在对沉船一侧进行水下发掘过程中,我们幸运地找到了悬挂在船侧的木质髹(xiū)金船铭牌,上面刻有“经远”二字。“经远”舰铭牌被找到,证实了我们正在调查的沉船就是于黄海海战中英勇殉国的北洋海军经远舰,也标志着这次水下考古工作最初设定的任务目标圆满完成。

辽宁省庄河县海域甲午沉舰遗址(经远舰)水下考古调查,是中国水下考古工作取得的重大成果。在这一过程中所运用的多项技术,为以后大型沉舰遗址的调查、研究与展示工作提供了新的借鉴。

各类学科在考古工作中交叉运用、共同发展,为水下考古创造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未来,在各种高科技设备的帮助下,我们将一步步走进海洋,探索万米深海埋藏的历史谜团。

(责任編辑 / 牛一名  美术编辑 / 周游)

猜你喜欢
海战沉船声呐
探索大洋的“千里眼”——声呐
中途岛海战
沉船的启示
这海战没法打了
陆军海战第一连
一种便携式侧扫声呐舷侧支架的设计及实现
声呐
海底沉船
COTS技术在声呐装备中的应用
沉船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