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上门助浴设施设计研究与实践

2023-10-15 06:02龙万里那成爱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23年9期
关键词:上门居家设施

■杨 元,龙万里,那成爱,张 磊

(湖南科技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湖南湘潭 411201)

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因年纪增长或伤病引起的失能老人数量显著增加[1],现有养老模式主要为:居家养老、机构养老、社区养老。为推动三者之间服务融合发展,支持鼓励养老专设机构进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以及上门助浴设施运营,为社区居家养老的老人提供洗浴服务。因此,上门助浴设施设计成为养老设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就失能、失智、半失能老人群体而言,其行动不便无法完成自身清洁,且家庭照护人员不具备助浴相关护理知识,需要专业护理人员为老人沐浴清洁提供帮助。目前国内该类产品设计较少,更缺少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出发的上门助浴产品及服务设计,且大部分产品无法满足失能与半失能老人洗浴居家场景。本文在充分研究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特征及失能老人生理、心理特征的基础上,结合现有助浴设施现状,运用新技术新思想,为用户解决洗浴实际问题,并为开发相关助浴设施提供参照。

1 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及特点

社区居家养老是指政府和社会以社区为依托,为居家养老的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等方面的服务模式[2]。由于居家老人群体存在特殊性、不稳定性[3],现有单一的养老模式无法满足老人实际养老服务需求,多种因素构成社区对居家养老照护服务的需要。现有社区养老服务方式更为多样,结构体系更为完备,社区为老人提供社区服务活动的同时也为老人提供相应的上门服务[4]。通过社区照护服务搭建社区组织、服务机构、老年群体之间建立互助式养老场景,既满足老年群体居家养老的心理状态,又能通过整合社区养老资源为老人提供医、养、护一体化服务的健康养老模式[5]。

为提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更好地将养老所覆盖的服务方式加以拓展,社区居家养老模式主要有四个方面的特点(图1),即互助式养老场景整合优质养老资源、足不出户享受便利服务、有针对性地满足养老需求、服务内容单一养老设施不完备等[6]。

■图1 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特点

2 社区居家养老群体用户特征及助浴需求

基于社区居家养老发展现状及特点,明确典型类型以失能、半失能老人为主,以老人自理能力界定到目标用户心理特征变化为出发点,结合用户实际洗浴场景,多个维度分析用户行为,洞察真实用户需求。

2.1 社区居家养老群体用户特征

2.1.1 社区居家养老群体用户生理特征

按照国际通行标准分析,吃饭、穿衣、上下床、上厕所、室内走动、洗澡6项指标来划分老年人失能程度[7],结合已有文献以及调研数据内容,本文中失能老人、半失能老人以年满60周岁的人为基准,按照国际ADL标准定义失能老人与半失能老人的失能程度(表1)。

表1 生活自理能力量表(ADL)

2.1.2 社区居家养老群体心理特征

采用分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按照国际ADL量表评定标准、老年心理健康问卷[8]对老人进行抽样分析,由现有数据可知失能老人的性格、情绪、适应、人际、认知功能各因子分和总分上显著低于一般老年人群 (P<0.01),失能老人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一般老人[9]。生理特征变化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老人心理健康状态[10],由此可知失能老人在洗浴过程中更为敏感,久而久之易产生羞愧、抗拒等多种情绪化问题,长此以往形成恶性循环,同时给照护人员带来压力[11](表2)。

表2 失能老人与常模心理健康状况比较(平均值)[9]

2.2 社区居家养老用户助浴需求研究

通过桌面调研分析失能与半失能老人在沐浴过程中生理与心理状态,从多个角度针对此类用户进行深入调研,选择10名用户作为样本进行定性分析,从服务设计角度出发,关注老人心理变化及看护人员助浴过程中的行为状态,研究失能老人在沐浴环境中“人-机-环境”之间的关系,输出用户体验地图,总结目标用户在助浴过程中的需求点。

2.2.1 用户洗浴现状入户调研

根据研究目标选择了5名失能老人与5名半失能老人,依次从老人的身体状况、行动能力、洗浴设施、洗浴需求等多方面要素出发进行记录(图2),调查研究的10名均非独居老人,有配偶护工、小部分与子女同住,均患有高血压等常见老龄疾病,行动上均需辅具进行。浴室空间面积处于2.36至6.2平方米之间,研究发现半数老人以坐浴为主,少数老人选择擦洗,因洗浴需要均配备坐浴椅、轮椅等助浴辅具,均未配备专业助浴设施,洗浴频率依据行动能力、洗浴设备进行,多种原因导致洗浴次数减少。

■图2 用户基本情况及洗浴情况统计

通过与目标用户进行结构化访谈,引导和挖掘用户真实需求与反馈。其中4名同子女、配偶居住的半失能老人家庭提出:洗浴时存在滑倒风险、洗浴空间小、老人洗浴时起身困难等问题(图3)。

■图3 用户半结构式访谈记录

为验证用户访谈问题的真实性以及深入挖掘用户隐性需求,选取2名卧床5年以上同子女或配偶居住且有护工的失能老人,对用户洗浴过程进行洗浴全流程切片分析(表3)。

表3 社区居家养老用户洗浴全流程切片分析表

2.2.2 用户助浴体验地图及需求研究

根据目标用户助浴过程及用户行为构建用户体验地图,洞察用户在洗浴的各个阶段所需所感,观察整个流程中用户身心变化,挖掘用户痛点及机会点(图4),具体助浴痛点及需求主要表现为以下四点:

■图4 用户体验地图

(1)心理压力大

身体日渐衰弱,自身洗浴问题成为家人负担,助浴过程中出现排斥心理[12];长时间消极的心理状态形成恶性循环,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应及时关注老人洗浴时心理变化增加隐私保护。

(2)行为受限,洗浴移动困难

老人在洗浴过程中起身麻烦、洗浴前后转移问题;减低肢体幅度、减少移动范围;满足老年人使用且符合人机工程学原理的无障碍安全洗浴设施。

(3)环境因素变化大,易造成二次伤害

天气变化大、洗浴时间过长水温变化;在转移、洗浴过程中受凉易导致其他疾病;地面湿滑时,护理人员与老人存在滑倒的风险;减少洗浴时间、简化过程。

(4)人力消耗大,需多人辅助洗浴

整个洗浴流程需多人辅助进行,人力消耗大;当室内空间较小时,洗浴工作无法顺利进行;考虑增加辅助设备减少人员需求;减轻护理人员为老人助浴过程中的工作强度。

3 现有上门助浴设施设备研究

采用上门走访、实地调研及访谈等方式,开展现有上门助浴设施类型、基本功能及关键核心技术等相关内容研究,为基于社区居家养老的上门助浴产品创新设计奠定基础。

3.1 现有上门助浴设施使用流程

通过与4名专业工作人员上门走访可知,现有上门助浴设施使用流程主要为:上门助浴服务人员携带多种助浴设备至目的地--观察洗浴环境确定洗浴位置后安装洗浴设备--确认安全转移老人至洗浴设备中进行洗浴--助浴完成测量老人生命体征确认无不良反应后离开(图5)。

3.2 现有助浴设施对比分析

通过对现有助浴设施综合调研发现[13],其典型产品可归纳为6类,主要功能围绕入浴形式特点、洗浴方式方法及产品功能结构,相关技术着力解决失能老人入浴困难、洗浴形式单一等问题(表4)。

表4 多类助浴产品对比情况表

通过对比分析可知,现有产品存在以下问题:(1)大部分助浴设备存在机身过大产品占地面积大、洗浴空间小;(2)人员需求多,老人需要轮椅或担架转移;(3)座椅与机身分离合并使用、特制配套洗浴设备,特定场所下使用等问题,难以满足多数老人洗浴需求;(4)老人在洗浴过程中心理相较更为敏感,现有产品对老人心理状态及隐私问题考虑不完善。因此,助浴设施应结合其功能结构、使用过程及用户体验等多个维度开展创新设计。

4 基于社区居家养老的上门助浴设施设计实践

基于用户调研与现有产品调研,针对关键用户需求和现有产品存在的典型问题,提出具有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图6)。重点解决社区居家养老环境下护理人员与失能老人对上门助浴产品的设计需求,从产品功能定义出发进行目标拆解,充分考虑适老化产品设计的可用性、易用性、安全性以及上门助浴设施的便携性。

■图6 上门助浴设施设计方案分析图

4.1 设计实践案例基本情况

4.1.1 产品三视图及尺寸说明

通过前期需求洞察,上门助浴设施应考虑在上门助浴过程中助浴人员的便携与助浴时老人的使用两种状态(图7)。

洗浴辅助设备由看护人员站立进行操控,且护理人员还需承担老人的辅助工作,了解护理人员在站立状态下的工作区域,并与老人身体尺寸相结合对设备进行设计,从而减轻护理人员工作量,增强产品实用性。根据老人人体尺寸分析,社区居家上门助浴设施设备尺寸如表5所示,由此绘制上门助浴设备在两种使用状态下人机关系对照图(图8)。

■图8 两种使用状态下洗浴设施人机关系对照图

表5 60岁以上老年人体、护理人员及助浴设备各部件尺寸表

4.1.2 产品效果及使用流程

产品设计构思围绕便携、纳米雾、吊臂、人性化操作、关注老人洗浴心理等设计点展开,绘制最终产品效果图(图9)。

■图9 产品效果图

上门助浴产品使用过程:护理人员携带助浴设备至目的地,将床垫铺在床上调整助浴设备—为洗浴老人绑好装置确定正反两面绑带是否牢固—将绑带两端固定吊臂处,开启吊臂转移模式—了解老人状态—打开遮挡布—连接机身注入水源—调整洗浴时长开始洗浴—时刻关注老人洗浴状态—记录洗浴信息—洗浴完成后将老人转移回床上—进行洗浴回访,优化上门助浴设施(图10)。

■图10 产品使用流程图

4.2 主要创新点及核心设计要素

4.2.1 功能集成创新及关键要素

功能集成模块:其中包含上门助浴设施转移模块、技术模块、增加散热系统,四驱移动(图11)。

■图11 功能集成模块示意图

4.2.2 结构模块创新及关键要素

沐浴不仅可以清洁老人身体,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疾病[1]。纳米雾洗浴设备平均喷出负氧离子约10万个,对人体健康起到消除疲劳、调节神经等防病治病的效果。负氧离子被称为“空气维生素”,具有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神经压力、改善睡眠等效果。分离接入式床垫下采用导管进行雾化输送,软垫使用小孔喷散雾化,为老人进行全方位清洗。通过控制按键选择雾化模式与洗浴时长,停止使用可进行拆卸及管道更换,便于清洗、携带(图12)。

■图12 纳米雾化技术产品细节图

4.2.3 操作行为创新及关键要素

上门助浴设施吊臂转移功能的展开与收缩状态,吊臂可进行上下前后多种操作方式,吊臂顶端轴承可进行360°旋转,支撑最高为1500mm,我国健康睡眠高度为440-600mm,人体离开床面最高距离在1000mm内较为安全,满足坐姿与平躺两种状态,根据使用需求进行调整(图13)。

■图13 不同场景下吊臂状态效果图

4.2.4 监测模块创新及关键要素

智能监测模块采用智能显示屏幕,增加屏下按键,助浴人员实时检测老人身体变化,设置洗浴时长及洗浴方式。屏幕选择开合式,移动过程中保护显示屏幕(图14)。

■图14 监测模块效果图

4.3 其他设计要素

4.3.1 材质选配

产品主干部分采用铝合金材质。绝热材料、质轻易进行冷热加工处理,可用于受力构建材料进行使用。

床垫边缘选择软胶质地起到防滑作用;绑带部分选用涤纶、丙纶镀锌碳素钢配件进行搭配,涤纶材质多用于高空安全带的主要使用材质,具有抗拉力、耐磨、质轻等特点。从产品制造成本考虑,使用同种工艺下可进行批量生产且成本低。触感体验方式是老年人在卫浴空间中最基本的体验互动方式[14]。柔软质感更能使用户感受到产品舒适度,因此用户接触部分选用软质的橡胶材料。

4.3.2 色彩选配

根据对现有上门助浴产品的配色分析得出:助浴类产品大多以黑白灰、蓝色等浅色来进行产品外观配色使用。上门助浴设施在配色上主要采用蓝色、白灰色等相结合的方式来给人们传递一种安全、亲和的感觉。

5 结语

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已成为当下社会主流养老模式之一,上门助浴设施是养老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调研分析发现,现有助浴设施存在功能、服务等多方面问题,且未能充分关注用户核心需求。在结合用户需求及人机工学的基础上,上门助浴设施在功能集成模块、结构模块、操作行为模块及监测模块等开展综合创新设计实践,可为基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上门助浴设施设计提供参照。

猜你喜欢
上门居家设施
《居家》
民生设施非“摆设”
为您的居家健康生活 撑起一把保护绿伞
居家好物,为你打造更浪漫的家
警惕环保设施安全隐患
staycation居家假期
公共充电桩设施建设正当时
上门可行 诊疗不可
擅自启用已查封的设施设备该如何处罚?
生意上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