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2023-10-14 16:05马瑜
关键词:民族

马瑜

备考指南

本期内容的主要学习目标是通过了解两次世界大战,理解20世纪上半期国际秩序的变动;了解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过程,理解十月革命的世界历史意义;理解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对国际秩序的影响。

从考查角度来看,主要侧重于从唯物史观角度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性质;从社会反思角度认识一战的影响及启示;从秩序构建角度考查凡尔赛体系的建立;从唯物史观角度考查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原因;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俄国十月革命的特点;从家国情怀角度认识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从历史解释角度掌握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的原因及特点;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从全球视角考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及雅尔塔体系的建立。

重点难点

一、帝国主义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关系

1.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是一战爆发的根源

(1)经济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是经济发展水平、速度以及经济总量存在差异。19世纪,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但是,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发展迅速,美国、德国逐渐超过英国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

(2)帝国主义政治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在政治制度、军事实力、国际地位、殖民地以及势力范围的差异。

首先,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民主化水平不同。英、法、美通过革命的方式确立资本主义制度,较为彻底,民主制度相对完善;但俄、日、德通过自上而下改革或王朝战争的方式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封建专制残余和军国主义色彩比较浓厚。

其次,各国占有殖民地的数量不等。随着世界殖民体系形成,整个世界形成了少数帝国主义国家控制和奴役世界上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的极不合理状态。其中英、法拥有的殖民地数量较多,尤其是英国,作为“日不落帝国”,掌握了世界殖民霸权。德国、日本占有的殖民地数量较少。各国所占殖民地的多寡与其实力不匹配,尤其是军国主义泛滥的德国,对此尤为不满,要求按实力来重新划分势力范围。

2.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尖锐

(1)法德矛盾

两国矛盾源于普法战争。其中,法国战败后失去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因此充满复仇主义,并将德国视为最大敌人。而德国因忌惮法国崛起和复仇,大力扩军,试图压制法国。

(2)俄奥矛盾

两国矛盾主要集中在巴尔干地区。奥匈帝国一直把该地区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但是,沙皇俄国支持希望统一塞尔维亚各民族的塞尔维亚人,借此向巴尔干地区渗透。由此,俄国与奥匈帝国的争斗不断。

(3)英德矛盾

英国与德国的矛盾源于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英国所奉行的外交政策为维持欧洲大陆的均势。但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德国迅速崛起,积极进行扩军备战,在大战爆发前已经成为世界第二海军强国,直接威脅英国霸权。

3.两大军事集团形成

(1)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瓜分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形成具有侵略性质的两大军事集团——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这也是列强矛盾激化的必然结果。

(2)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国家进行分赃,战胜国对战败国进行了瓜分掠夺。由此可见,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列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的帝国主义之战。

二、评价一战后建立的国际秩序

包括国联在内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代表了一战后战胜国建立起来的国际秩序。

1.积极影响

(1)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战后大国之间的关系得以重新调整,暂时稳定了世界局势,有助于各国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2)对后世国际关系的发展提供了经验。一战后成立了国际联盟,其开创了国际合作新形势,为联合国的建立与发展提供了经验。

2.消极影响

(1)战胜国将战争罪责完全归咎于战败国,激起了德国强烈的民族复仇主义心理,促进了极端民族主义的蔓延。这为纳粹党形成提供了条件,并成为20世纪30年代希特勒上台执政的重要原因之一。

(2)战后领土重新划分引发了新的民族矛盾,一战后,战胜国提出了民族自决原则,然而,在民族独立过程中,捷克斯洛伐克、奥地利、波兰、匈牙利、南斯拉夫等国家都产生了许多民族问题,甚至造成了中欧巴尔干化。这一现象为德国挑起新的国际争端,打破凡尔赛体系提供了条件,实际上加强了德国地缘政治的潜在战略优势。

(3)美国未参与国际联盟,并对欧洲采取孤立主义政策。因此,20世纪30年代,法西斯对世界和平形成挑战时,美国并未积极做出反应,这也是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没能及时建立的原因。

(4)战后国际体系排斥敌对苏联。这也是二战前苏、德接近的重要原因。以致在德国法西斯积极扩张时,西方国家失去在东方钳制德国的重要力量,严重影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

(5)战后国际体系实际上加强了日本在远东地区潜在的军事战略优势。在军备方面,美国与英国在远东地区做出了让步,为后来日本的侵略扩张提供了条件。

(6)战后中国及远东太平洋地区问题的处理,影响了中国、美国、英国与日本之间的关系。战后对中国问题处理极不公正,进一步激发了中国的民族意识。另外,美国积极规划华盛顿体系,努力维护在远东及太平洋地区的利益,保持这一地区的新均势。因此与日益扩张的日本,形成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7)国际联盟存在巨大缺陷。其缺乏普遍性和权威性,不能有效制止战争和维持世界和平。实质上是英法操纵国际事务的工具。

总之,一战后的国际秩序没有带来长期的和平与稳定,反而孕育了另一场大规模的战争。

三、俄国十月革命的特点

1.理论角度:列宁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创立了无产阶级革命首先在一个国家取得胜利的学说。社会主义革命在经济相对落后的俄国首先取得了胜利,打破了马克思主义的传统观念,通过实践证明了列宁的学说。

2.革命道路:由中心城市发展到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这是由俄国国情决定的。

3.革命阶段性: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紧密相连,形成急剧发展的两个不同性质阶段的革命。

4.革命实现方式:由设想和平夺权到运用暴力革命形式夺取政权。十月革命采用的是武装暴动夺取政权并取得胜利的方式。

5.工人运动和“农民战争”相结合。在革命过程中,具体的斗争方式有工人罢工、武装起义与士兵转向革命,其中许多士兵都是农民。因此,工人运动和士兵起义的结合也就是工人运动和“农民战争”结合的一种形式。

四、二战前,苏俄(联)的社会主义探索

1.主要方式

(1)直接過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十月革命后,苏俄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企图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主要内容有余粮收集制、全面推行企业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等。这一政策虽然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了保证,但是由于忽视了苏俄落后的国情,最终造成严重的危机。

(2)间接过渡——新经济政策

其特点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引入市场机制,恢复并运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价值规律等因素。其本质目的是发展生产力,以便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在此基础上逐渐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这是列宁找到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有益探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为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3)高度集中——苏联模式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并非一帆风顺。布尔什维克党内一直存在一股强大的反对新经济政策的力量,他们主张维护社会主义的纯洁性,要求限制以至消灭“富农”,打击城乡资本主义势力,用计划原则取代市场机制。主要表现在:

第一,实行农业全盘集体化,消灭“富农”的同时剥夺了农民的土地、农具等,剥夺了农民生产经营的独立自主权。

第二,取消市场机制,实行指令性计划,实行超高速度的重工业化、军事工业化。。

第三,权力高度集中。1930年代苏联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指令性的、军事动员型的计划经济体制。这就是苏联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苏联经济的发展,使苏联成为军事强国,为苏联的卫国战争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但是由于没有尊重经济规律,弊端日益显露,日益僵化的苏联模式也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

2.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单一公有制和人为的平均主义,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使经济发展失去活力。

(2)企业缺乏自主权,不利于发挥企业的生产积极性,制约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片面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造成农业和轻工业的长期落后,使得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4)忽视轻工业的发展,造成消费品的供不应求,人民的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改善。

(5)忽视农业发展,损害农民利益,对农民剥削过重,农业发展长期停滞落后。

(6)经济粗放发展,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产品单调,质量低劣,效益低下,造成国家资源大量消耗和浪费。

五、一战后,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原因、特点

1.原因

(1)内因:各洲经济发展和民族民主意识增强。一战期间,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亚非拉部分地区民族资本主义获得较大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力量增强,民族民主意识觉醒。

(2)外因: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的影响。

①一战后欧洲列强受到削弱,为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提供了契机。一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卷土重来,妄图通过掠夺殖民地摆脱危机,宗主国与殖民地矛盾尖锐。

②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被压迫民族的民族民主斗争。在十月革命影响和共产国际的推动下,亚非拉许多国家先后建立了共产党,组成了反帝民族统一战线,民族解放运动的浪潮席卷全球。

2.特点

(1)地区上具有普遍性,各国民族斗争遥相呼应,此起彼伏。

(2)持续发展性。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长达20年、埃及华夫脱党12年护宪运动等,运动从未间断。

(3)斗争形式多样,呈现不平衡性。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文化历史传统、列强侵略政策的不同,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有暴力革命、和平抗议、改革等形式,既有部族首领领导的起义,也有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

(4)领导阶级具有更高的层次性。部分地区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并发挥领导作用。

(5)参与者具有广泛性,社会各阶层都有参加,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工人、农民等,逐渐形成全民族运动的规模。

(6)斗争目标更加明确,“民族自决”成为普遍诉求。

(7)两次大战之间的民族解放运动具有反法西斯性质的特点。例如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

六、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1.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1)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是根本原因:在20世纪20年代相对稳定时期,随着德、日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它们对英、法、美主宰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日益不满。

(2)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起了催化作用: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德、日建立了法西斯专政,形成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

(3)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局部战争逐步演变而成的:法西斯蓄意发动侵略战争是使局部战争扩大为全面战争的主要原因。在局部战争期间,反法西斯势力基本上处于孤立少援、被各个击破的境地,未能形成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去遏制法西斯发动世界大战的图谋。

(4)西方国家的绥靖政策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英、法、美等国纵容法西斯侵略的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侵略扩张的嚣张气焰,加速了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5)苏联的中立自保政策:德国一直担心开战后东西两线作战,苏联在1939年与德国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客观上“祸水西纵”,也促进了世界大战的爆发。

2.对雅尔塔体系的评价

雅尔塔体系是美苏两国以实力为基础,对世界格局做出的重新划分,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性国际关系体系。它的确立标志着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关系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

(1)积极影响

①雅尔塔体系以建立和维护世界和平为主要目标。其是在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条件下产生的,有利于清除法西斯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②其提倡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的共处与合作,用和平方式、协商谈判来解决争端,维持了战后的总体和平。雅尔塔体系是在美苏两国力量相对平衡的基础上形成的,双方不敢贸然发动战争,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

③雅尔塔体系承认了被压迫民族的权利,给予被压迫民族的民族自决权和国家独立以支持,促进了战后民族解放事业的发展,有利于第三世界的崛起。

④作为雅尔塔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联合国,在处理国际事务、维护世界和平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消极影响

①它是大国相互妥协的产物,带有明显的强权政治色彩。是美、苏、英三大国为维护本国利益而做出的世界安排,是一场政治交易。在对东欧、巴尔干、中国等地区进行安排时,并未与当事国进行商量,并严重损害了一些国家的利益。

②雅尔塔体系导致了美苏两极格局的出现,美、苏、英三大国划定的势力范围,成为两极格局形成的地缘政治基础。在世界两极格局下,世界趋向于分裂,局部战争不断,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和阿富汗战争。

猜你喜欢
民族
民族复兴之歌
我们的民族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民族之花
多元民族
民族之歌
民族之歌
直面民族之痛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民族之歌

《学习方法报》历史新高考版新教材2023年12期

《学习方法报》历史新高考版新教材的其它文章
第七单元 综合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