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必修1 综合测试

2023-10-14 23:43黄元罗

黄元罗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 商汤伐夏时说:“有夏多罪,天命殛之”;周武王伐纣时也曾说:“商罪贯盈,天命诛之”,并产生了“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的思想。这反映出先秦时期()

A. 神权统治的思想

B. 统治阶级的等级意识

C. 天人感应的思想

D. 敬天保民的民本思想

2. 在今湖南省龙山县里耶镇境内出土了数万枚行政文书竹简,其中一支记录了当地深山里发现的一种并非丰产的植物“枝枸”,但秦吏仍认真描述了它的性状、位置、产果情况,录入了官方档案。这体现了秦朝时期()

A. 基层行政管理精细

B. 法律制度严酷

C. 计税标准细致完善

D. 科学意识兴起

3. 东汉末年改刺史为州牧,州牧位居郡守之上,并且有了固定治所,权力大大超过了汉武帝时监察和考核官员的准则“六条问事”。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

A. 监察区域职能的转变

B. 皇权专制统治的加强

C. 刺史监察功能的强化

D. 军阀割据局面的形成

4. 东晋大司马桓温执政期间,于兴宁二年(364年)三月庚戌日推行土断法,将侨州郡县流民编户入册,一起纳税,史称“庚戌土断”。之后,国家控制的人口大量增加,土地税收也增多了。据此可知,庚戌土断()

A. 消除了国家与世族的矛盾

B. 推动了门阀政治的形成

C. 强化了政府对基层的控制

D. 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

5. 唐朝时,被用于“均田”的土地主要是国有的无主荒地,并不触动所有权明确的地主土地所有制。唐朝中期,土地迅速向各类地主手中集聚,国家控制的土地越来越少,农民授田不足的情况进一步发展。这可用于说明()

A. 消除阶级矛盾的可能性

B. 调整赋税制度的必要性

C. 限制社会流动的风险性

D. 重建中央集权的迫切性

6. 宋代民间多有“销钱为器”的现象,将铜钱熔化铸成器皿谋利,“市井逐利者,销钱一缗可为数器,讎利三、四倍,率以为常”,还有很多人将铜钱作为实物资产来贮藏。这一现象()

A. 促进了冶铸技术的提高

B. 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C. 刺激了纸币交子的产生

D. 冲击了政府的专卖制度

7. 洪武三十年(1397年)发生“南北榜案”,因是年会试录取者皆为南方人,明太祖疑其间有弊,杀主考官,重试结果全取北方人。以后明朝科举会试遂分为南、北两榜,分别录取。南北分榜()

A. 平衡了不同区域的利益关系

B. 说明南北方经济发展已达到平衡

C. 确保了明朝统治秩序的稳定

D. 着眼于举子入仕机会的相对均等

8. 清政府规定“各处土司应世守地方,不得轻听叛逆招诱,自外王化。凡未经归顺,今来投诚者,开具原管地方部落,准与照旧袭封。”这表明清政府()

A. 注重招抚各地土司确保统治稳定

B. 设置军镇机构加强边疆的治理

C. 主张实行改土归流加强中央集权

D. 进行茶马贸易推动经济的交流

9. 下圖为近代漫画家马星驰在1913年发表的漫画《政党之两面观》。自左往右看,此五个字为“政党之作用”,而从右往左看,则变成了“御用系之党”。该漫画()

x

A. 展现了广大民众参政意识高涨

B. 揭示了当时政治转型的艰难

C. 讽刺了袁氏复辟帝制倒行逆施

D. 肯定了民主共和是时代潮流

10.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重新设计官制,逐渐以“公务员”代替“官吏”,并颁布了《公务员任用条例》《公务员考绩法》《公务员恤金条例》《公务员恤金条例施行细则》等法规。据此可知,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A. 文官制度体系趋向成熟

B. 依法治国得到有效落实

C. 公务员素质得到提高

D. 官制设计具有近代烙印

11. 1951年,《绥远省蒙旗土地改革实施办法(草案)》颁布,强调土地改革必须照顾蒙汉人民尤其是蒙民的实际情况。随后,绥远省政府选派蒙汉干部组成联合土改工作团参加土改工作,针对“旗县并存、蒙汉分治”的历史遗留问题,主张维持现状,搁置“旗县分立、蒙汉合治”政策。这些举措()

A. 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B. 旨在推动少数民族地区基层民主建设

C. 体现了民族政策的务实性与灵活性

D. 说明全面开展经济建设成为工作重心

12. 下图为1966年2月7日《人民日报》的头版头条内容。这说明当时中国()

A. 重视道德风尚引领

B. 涌现大批英雄模范人物

C. 大力弘扬传统文化

D. 群众踊跃参与经济建设

13. 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构建“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部署。这体现了()

A. 国家工作重心与时俱进地转移

B. 发展经济的手段具有灵活性

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

D. 中华民族实现了伟大复兴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指出,2023年中国的外交任务是夯实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争取中美关系校准并重回正确航向,推动中欧关系行稳致远,深化同周边国家友好互信和利益融合,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这表明中国()

A. 积极统筹深化全方位外交布局

B. 开辟适应多极化格局的外交新局面

C. 努力践行不结盟的外交总方针

D. 多方探索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新途径

15. 中世纪的欧洲,封建主在自己的领地内是最高统治者,享有土地上的司法、行政等各种权力,部分封建主除设置官吏、法庭外,还拥有设关卡、收赋税、铸货币等权力。这一现象()

A. 为西欧民族国家的形成奠定基础

B. 推动欧洲逐步进入封建社会

C. 容易使政治上出现分裂割据局面

D. 有利于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

16. 下表所示为15、16世纪欧洲部分学者关于君权的论述。这些主张()

A. 表明神权与君权的矛盾缓和

B. 折射出欧洲政局的四分五裂

C. 顺应了民族国家兴起的潮流

D. 促进了近代外交制度的推广

17. 德国学者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说,“能否博取上帝的青睐即是衡量一项职业是否有用的标准,但道德标准则是更为主要的衡量标准,也就是说它以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多少来作为衡量标准。”据此可知,新教伦理()

A. 主张合理地进行消费

B. 维护了罗马教皇权威

C. 全部目的是提升道德

D. 有利于促进社会转型

18. 下表为近代以来,英、美、德、法四国通过资产阶级宪法的颁布先后确立的资本主义制度。这反映出()

A. 欧美主导世界政治的发展方向

B. 资产阶级以暴力革命推动社会进步

C. 政治文明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

D. 共和体制的确立是人类历史的必然

19. 1896年,美国联邦文官委员会呼吁实行以职务和责任为基础的职位分类制度,处于同等职位的任职者获得一致的薪酬。1907年,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下令设立“职级薪酬委员会”,专门处理职位分类与公务员薪酬等事宜。该做法()

A. 体现了美国文官制度建立过程

B. 保证了文官的政治中立性

C. 明确了事务官与政务官的关系

D. 提升了政府人事管理效率

20. 1985年9月22日,美、日、英、法、德五国在纽约的广场酒店签署“广场协议”,规定“针对国际收支不平衡,各国共同介入市场,诱导美元对日元、马克等货币贬值。此后,各国央行纷纷加强对外汇市场的介入。”这一经济现象说明()

A. 国家干预经济模式得到各国认可

B. 美国的经济实力相对衰落

C. 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已确立起来

D. 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崩溃

二、非选择题

2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古希腊城邦在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4世纪的400多年时间里,出现了君主制、僭主制、贵族制、寡头制、共和制、民主制等不同政体。古希腊的政治家、思想家不断思考和探索政治体制与国家治理问题。一些古希腊先哲提出了正义就是善,认为国家治理者应该是正义的善者,城邦的治理必须具有至善理念,城邦的治理必须是法治的治理。古希腊城邦社会经济和文化能够得到不断繁荣发展以及取得巨大成就,主要是因为能够持续不断地进行政治改革,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民主治理的发展。

——摘编自许耀桐《国家治理:古希腊城邦的启示》

材料二 罗马帝国前期,屋大维对行省制度进行了改革,将行省划分为元首省与元老院省。前者的行政和军事长官由元首直接任命并对元首负责。元首经常派监察官员到各行省巡查。屋大维开拓了公用驿道和建立了邮驿制,使首都与各行省的信息传递更为迅速。屋大维还设立税务都察使一职,主要职责为前往各行省收取税款。他规定行省禁止举行各种集会、结社活动,但却有意识地宣传对元首的崇拜,几乎所有的行省都建立了罗马女神庙和奥古斯都圣庙,人们每年都从行省内各地聚集到省府举行隆重的祈祷仪式。

——摘編自杜建军《罗马帝国行省制度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希腊城邦治理呈现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马帝国前期行省制度改革的影响。(8分)

2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榜文内坐去事理,皆系教民孝弟忠信礼义廉耻等事。所在官吏、老人、里甲人等,当体朝廷教民之意,各宜趋善避恶,保守身家,常川遵守奉行,毋视虚文,务在实效。违此令者,各照所犯罪之。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齐才能国治,推行和宣讲朱熹的《家礼》以教导基层民众修身齐家,则是切实可行之道。……《家礼》的推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官方行政机构对基层社会控制之不足,使皇权深入到基层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摘编自朱元璋《教民榜文》、孔伟《规制与教化:明初礼俗的基层控制及其成效》

材料二 党的十九大以来,党和政府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作用。进一步加快建设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文化与旅游、科技、金融、制造、建筑、农业、健康等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文化的动力和活力。同时,着力解决文化“产业化”、“市场化”发展中的价值导向问题。习近平强调:“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提倡文化文艺工作者走进实践深处,观照人民生活,表达人民心声,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人民、描绘人民、歌唱人民。”

——改编自欧阳雪梅《新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演进及基本经验》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明朝教化乡里的主要方式,并概述明朝教化的特点及根本目的。(6分)

(2)结合所学,写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代中国的地位。根据材料二,概括党的十九大以来党和政府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所采取的主要措施。综合上述材料,扼要指出古今文化建设出发点的变化。(8分)

2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工业革命后,英国等许多国家把城市分成若干小区,每个小区组织志愿者负责救济的分配,并协调慈善组织和救济机构的工作,社区组织开始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区很快发展为基层自治的主要方式。社区实行居民自我管理,不仅提供生活服务、教育、休闲娱乐、福利等,还参与相关的城市规划、土地政策等地方政府的决策。20世纪8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的基层治理更加强调政府、社区和非政府组织的共同作用。

——摘编自徐蓝《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近代以来西方国家基层治理发展历程及启示”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参考答案见本期)

《学习方法报》历史新教材高二2023年16期

《学习方法报》历史新教材高二的其它文章
专题疏通 素养拔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