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利娟
考点概述
文言文中对实词的考查基本是以“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与否”的形式出现的,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考生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义项。同时,有些选项与教材关联命题,实现了“教考”衔接,引导高考复习重视教材、用好教材,体现“学好文言文,根源于教材”的原则。文言实词这个考点重在积累,不可能一蹴而就,可以分解任务,每天识记,日积月累,久久为功。当然,遵循一定的方法更能提升积累的效果。
解题技法
一 由熟入手推断法?
教材知识相对而言还是比较熟悉的,因此,可以明确教材例句的内容,代入到文本句子中,看是否合理。
二 代入语境验证法?
选项已经解释了词语,把词语的解释代入语境或教材例子,看是否恰当。
三 调动积累直判法?
该方法主要依据平时各种知识的积累直接判定选项的正误。可联系生活常识和历史知识。如“陛下”一词,我们就可以根据平时的知识积累中臣民对皇帝的敬称“陛下”;再如“吏部”,可以依据初中历史所学的中国古代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的相关知识直接判断。
四 剖析词语推断法?
试题中的词语可通过对构成词语的语素及其结构方式的分析,或联系相关成语,剖析语素内涵,解读词义,借此推断题目的正误。如“黜陟”指官吏降免或升迁。联系“罢黜”一词,“黜”应指降职;联系“陟罚臧否”一词,“陟”应指升职。
典例示范·2022年全国甲卷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约车意思是约定派车,“约”与《鸿门宴》“与诸将约”的“约”字含义相同。
B.宣言指特意宣扬某种言论,使人周知,与后来用作文告的“宣言”含义不同。
C.孤国指孤立的国家,“孤”与《赤壁赋》“泣孤舟之嫠妇”的“孤”字含义相同。
D.阴合意思是暗中联合,“阴”与《岳阳楼记》“朝晖夕阴”的“阴”字含义不同。
典例剖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周新,南海人。洪武中以诸生贡入太学。授大理寺评事,以善决狱称。敢言,多所弹劾。贵戚震惧,目为“冷面寒铁”。京师中至以其名怖小儿,辄皆奔匿。改按北京。时令吏民罪徒流者耕北京闲田,监禁详拟,往复待报,多庾死。新请从北京行部或巡按详允就遣,以免淹滞。从之,且命畿内罪人应决者许收赎。帝知新,所奏无不允。
还朝,即擢云南按察使。未赴,改浙江。冤民系久,闻新至,喜曰:“我得生矣。”至果雪之。初,新入境,群蚋迎马头,迹得死人榛中,身系小木印。新验印,知死者故布商。密令广市布,视印文合者捕鞠之,尽获诸盗。
周新,南海人。洪武年间,他凭借诸生的身份进入太学。后被授予大理寺评事,以善于断案著称。他敢于直言不讳,对许多事都进行弹劾。权贵们都很害怕,把他视为“冷面寒铁”。京师中甚至用他的名字来吓唬小孩,小孩常被吓得逃跑躲藏。后来他改巡按北京。当时让犯了徒刑与流放之罪的官吏和百姓耕种北京闲田,监禁要详拟,往来待报,致使许多人死于狱中。周新请求改由北京官署或巡按官员进行处理,以免滞留。皇上听从了他的建议,并命令应判决的京畿内的罪人允许赎罪。皇上了解周新,所以他所奏的无不批准。
他回朝后,立即被升为云南按察使,还没赴任,改为浙江按察使。冤民被关押已久,一听说周新来,都高兴地说:“我们能活命了。”周新到任后果然为他们洗清了冤屈。当初,周新刚入境,见马头前有飞虫在飞,追踪它们的足迹,在灌木丛中发现一个死人,他身上挂着个小木印。周新看了木印,知道死者原来是个布商。他于是密令到处买布,看有印文相合的即逮捕审问,最后把盗贼全部抓获了。
新微服行部忤县令令欲拷治之闻廉使且至系之狱新从狱中询诸囚得令贪污状告狱吏曰我按察使也令惊谢罪劾罢之。永乐十年,浙西大水,通政赵居任匿不以闻,新奏之。夏原吉为居任解。帝命覆视,得蠲振①如新言。嘉兴贼倪弘三劫旁郡,党数千人,累败官军。新督兵捕之,列木栅诸港汊。贼陆走,追蹑之桃源,絷以献。
锦衣卫指挥纪纲使千户缉事浙江,攫贿作威福。新欲按治之,遁去。顷之,新赍文册入京,遇千户涿州,捕系州狱,脱走诉于纲,纲诬奏新罪。帝怒,命逮新。旗校皆锦衣私人,在道榜掠无完肤。既至,伏陛前抗声曰:“陛下诏按察司行事,与都察院同。臣奉诏擒奸恶,奈何罪臣?”帝愈怒,命戮之。临刑大呼曰:“生为直臣,死当作直鬼!”竟杀之。
他日,帝悔,问侍臣曰:“周新何许人?”对曰:“南海。”帝叹曰:“岭外乃有此人,枉杀之矣!”后纪纲以罪诛,事益白。
【注】①蠲(juān)振:免除徭役,赈济灾民。
周新曾穿便服巡行所辖地区,触犯了一个县令。县令想拷打处治他,听说按察使将到,便把他关进监狱。周新在狱中询问各个囚犯,查到县令贪污的情况。他告诉管监狱的官吏说:“我是按察使。”县令震惊谢罪,周新弹劾罢免了他。永乐十年,浙江西部发大水,通政赵居任隐瞒不把情况上报,周新上奏朝廷弹劾他。夏原吉为赵居任辯解,皇上命令重新调查,使浙西得以根据周新的意见获得赈济。嘉兴盗贼倪弘多次劫掠邻近州县,纠集的同伙有数千人,多次击败官军。周新率兵捉拿他们,在各个港汊设置捕猎木栅。贼人从陆路逃跑,周新追到桃源抓住了他们献给朝廷。
锦衣卫指挥纪纲派一名千户到浙江侦缉,他索取贿赂,作威作福。周新想处治他,他逃跑了。不久,周新带着文册入京,在涿州遇到该千户,周新将他抓进州监狱,他逃出来后告诉纪纲,纪纲便上奏诬陷周新有罪。皇上大怒,下令逮捕周新。押解的官员都是纪纲的心腹,在途中把周新打得体无完肤。到了京城以后,周新伏在台阶前,慷慨陈词说:“陛下您下诏按察司执行公务,与都察院一视同仁,臣奉皇上之命捉拿奸恶的罪人,怎么反倒判我的罪?”皇上一怒之下下令杀死了他。临刑前,周新高喊:“我活着是正直的臣,死了要做正直的鬼!”皇上竟然杀了他。
后来有一天,皇上后悔了,问身边的侍臣道:“周新是什么地方人? ”回答说:“南海。”皇上叹息说:“岭外竟有这样的人,我错杀了他 !”后来纪纲因罪被诛,事情更加清楚了。
考点题
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决狱:狱是案件,决狱意为断案。
B.抗声:抗是抵抗,抗声即用言语抵抗皇上。
C.微服,通常指帝王或高官为隐蔽身份而改穿的平民便服,如“微服私访”。
D.锦衣卫,明朝专有军政搜集情报机构,其首领一般由皇帝的亲信武将担任,直接向皇帝负责。
[解析]
抗声意为大声。
【答案】B
其他题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新微服/行部忤县令/令欲拷治之/闻廉使且至/系之狱/新从狱中询/诸囚得令贪污状/告狱吏/曰我按察使也/令惊谢罪/劾罢之
B.新微服行部/忤县令/令欲拷治之/闻廉使且至/系之狱/新从狱中询/诸囚得令贪污状/告狱吏曰/我按察使也/令惊谢/罪劾罢之
C.新微服/行部忤县令/令欲拷/治之闻廉使且至/系之獄/新从狱中询诸囚/得令贪污状/告狱吏曰/我按察使也/令惊谢/罪劾罢之
D.新微服行部/忤县令/令欲拷治之/闻廉使且至/系之狱/新从狱中询诸囚/得令贪污状/告狱吏曰/我按察使也/令惊谢罪/劾罢之
[解析]
“微服”做“行部”的状语,中间不能断开;“令欲拷治之”是完整的主谓宾结构,主前与宾后均断;“诸囚”做“询”的宾语,其后需断开;“谢罪”的主语是“令”,而“劾罢”的主语是“新”,所以断在两个谓语之间。
【答案】D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周新铁面无私,耿直敢言。他对许多事都进行弹劾,贵戚们很怕他,视他为“冷面寒铁”。京师中甚至用他的名字来吓唬小孩,小孩常被吓得奔跑躲藏。
B.周新善理政务,爱护百姓。他巡按北京时,发现一些犯人因等待批文时间太长而死于狱中,于是请求改由皇帝或巡按官员进行处理,以免滞留。
C.周新观察细致,善于断案。他发现一个身上挂着个小木印的死者。周新察看木印,知道死者是个布商,于是密令到处买布,看有印文相合的即逮捕审问,最后把盗贼全部抓获了。
D.周新执法严明,不惧权责。一个到浙江办事的千户收受贿赂,作威作福,周新要惩治他,他却溜走了。不久周新上京,途中碰到这个千户就把他逮捕归案。
[解析]
由原文“新请从北京行部或巡按详允就遣”可知周新请求改由北京官署或巡按官员进行处理,以免滞留,而不是“改由皇帝或巡按官员进行处理”。
【答案】B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从之,且命畿内罪人应决者许收赎。帝知新,所奏无不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嘉兴贼倪三劫旁郡,党数千人,累败官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注意关键字“从、知”的翻译,注意定语后置句的翻译。(2)注意关键字“劫、党、累”的翻译。
【答案】(1)皇上听从了他的建议,并命令应判决的京畿内的罪人允许赎罪。皇上了解周新,所以他所奏的无不批准。(2)嘉兴盗贼倪弘多次劫掠邻近州县,纠集的同伙有数千人,多次击败官军。
5.帝叹曰:“岭外乃有此人,枉杀之矣!”请简要概括周新被枉杀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周新被枉杀的原因可以从皇帝、纪纲、周新三个角度分析。
【答案】①朝中大臣锦衣卫指挥纪纲对周新的诬陷;②皇上对佞臣纪纲的信任;③周新对于职责的坚守及义正词严的申诉。
练熟能生巧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李朝隐,字光国,京兆三原人。明法中第,调临汾尉,擢至大理丞。武三思构五王,而侍御史郑愔请诛之,朝隐独以“不经鞫实,不宜轻用法”,忤旨,贬岭南丑地。宰相韦巨源、李峤言于中宗曰:“朝隐素清正,一日远逐,恐骇天下。”帝更以为闻喜令。
迁侍御史、吏部员外郎。时政出权幸,不关两省而内授官,但斜封其状付中书,即宣所司。朝隐执罢千四百员,怨诽哗腾,朝隐胖然无避屈。迁长安令,宦官闾兴贵有所干请,曳去之。睿宗嘉叹,后御承天门,对百官及朝集使褒谕其能,使遍闻之。进太中大夫一阶,赐中上考、绢百匹,以旌刚烈。成安公主夺民园,不酬直,朝隐取主奴杖之,由是权豪敛伏。为执政所挤,出通州都督,徙绛州刺史。开元初,迁吏部侍郎,铨叙明审,与卢从愿并授一子官。久之,降滑州刺史,徙同州。玄宗东幸,召见慰劳,赐以衣帛。擢河南尹,政严清,奸人不容息。太子舅赵常奴怙势横闾里,朝隐曰:“此不绳,不可为政。”执而搒辱之,帝赐书慰勉。
入为大理卿武强令裴景仙丐赃五千匹亡命帝怒诏杀之 朝隐曰:“景仙,其先寂有国功,载初时,家为酷吏所破,诛夷略尽,而景仙独存,且承嫡,于法当请。又丐乞赃无死比,藉当死坐,犹将宥之,使私庙之祀无馁魂可也。”帝不许,固请曰:“生杀之柄,人主专之;条别轻重,有司当守。且赃惟枉法抵死,今丐赃即斩,后有枉法,亦又何加?且近发德音,杖者听减,流者给程,岂一景仙独过常法?”有诏决杖百,流岭南。
朝隐更授岐州刺史,母丧解。召为扬州大都督府长史,固辞,见听。时年已衰,而笃于孝,自致毁瘠,士人以为难。明年,诏书敦遣扬州就职。还为大理卿,封金城伯,代崔隐甫为御史大夫。天下以其有素望,每大夫缺,冀朝隐得之。及居职,不争引大体,惟先细务,由是名少衰。进太常卿,出为岭南采访处置使,兼判广州。卒于官,赠吏部尚书,官给车槥北还,谥曰贞。
(节选自《旧唐书》)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入为大理卿/武强令裴景仙丐赃五千匹/亡命/帝怒/诏杀之/
B.入为大理卿/武强令裴景仙丐赃/五千匹亡/命帝怒诏杀之/
C.入为大理/卿武强令裴景仙丐赃/五千匹亡/命帝怒诏杀之/
D.入為大理/卿武强令裴景仙丐赃五千匹/亡命/帝怒/诏杀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宦官闾兴贵有所干请 干请:请求托付
B.开元初,迁吏部侍郎 开元:皇帝年号纪年法,唐朝皇帝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
C.岂一景仙独过常法 常法:正常的法度
D.天下以其有素望 素望:清白的声望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朝隐对政令被权臣把持极为不满,罢免了不经两省部门办理而被任命的一千四百名官吏,对于诽谤中伤,他毫不回避,无所屈服。
B.成安公主夺取百姓的田园,却并不给应有的报酬,李朝隐对公主的奴仆行杖刑以示惩罚,长安的权贵豪门非常震惊,都有所收敛。
C.皇帝对武强县令裴景仙贪污五千匹布并逃亡之事非常恼怒,面对李朝隐的据理力争更加不满,最后下诏将李朝隐重责一百棍,并欲将其流放岭南。
D.李朝隐为母亲治丧结束后,坚决辞掉扬州大都督长史,这时他虽已年迈,但仍执着行孝,大家都认为这很难做到。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武三思构五王,而侍御史郑愔请诛之,朝隐独以“不经鞫实,不宜轻用法”,忤旨,贬岭南丑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擢河南尹,政严清,奸人不容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宰相韦巨源、李峤言于中宗曰“朝隐素清正”,睿宗亦旌其“刚烈”,结合文本分析李朝隐的清正、刚烈表现在哪些方面(或事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养狸述
〔唐〕舒元舆
野禽兽可驯养而有裨于人者,吾得之于狸。狸之性,憎鼠而喜爱①。其体趫②、其文斑。予爱其能息鼠窃,近乎正且勇。尝观虞人(掌管山泽的官吏)生致者,因得请归,致新昌里客舍。
舍之初未为某居时曾为富商家廪墉堵地面甚足鼠窍日有鼠络绎然。某既居,果遭其暴耗。常白日为群,虽敲拍叱吓,略不畏忌。或暂黾侻跧③缩,须臾复来,日数十度。其穿巾孔箱之患,继晷而有。昼或出游,及归,其什器服物,悉已破碎,若夜时,长留缸④续晨,与役夫更吻驱呵,甚累神抱。或知之,借椟以收拾衣服,未顷,则椟又孔矣。予心深闷,当其意欲掘地诛剪,始二三十日间,未果。颇患之,若抱痒疾。
自获此狸,尝阖关实窦,纵于室中,潜伺之。见轩首引鼻,似有鼠气,则凝蹲不动。斯须,果有鼠数十辈接尾而出,狸忽跃起,张爪呀牙,划泄怒声,鼠党帖伏不敢窜,狸遂搏击,瞬视间,群鼠肝脑涂地。迨夜,始背缸潜窥,室内洒然,予以是益宝狸矣。常自驯饲之,到今仅半年矣,狸不复杀鼠,鼠不复出穴。向之韫犊服物,皆纵横抛掷,无所损坏。
噫!微狸,鼠不独耗吾物,亦将咬啮吾身矣。是以知吾得高枕坦卧,绝疮痏之忧,皆斯狸之功。异乎!鼠本统乎阴,虫其用,合昼伏夕动,常怯怕人者也。向之暴耗,非有大胆壮力,能凌侮于人,以其人无御之之术,故得恣横若此。今人之家,苟无狸之用,则红墉皓壁,固为鼠室宅矣。甘酿鲜肥,又资鼠口腹矣,虽乏人智,其奈之何?
呜呼!覆帱(天地)之间,首圆足方,窃盗圣人之教,甚于鼠者有之矣。若时不容端人,则白日之下,故得骋于阴私。故桀朝鼠多而关龙逢斩,纣朝鼠多而比干剖,鲁国鼠多而仲尼去,楚国鼠多而屈原沉。以此推之,明小人道长而不知用君子以正之,犹向之鼠窃而不知用狸而止遏,纵其暴横,则五行七曜,亦必反常于天矣。岂直流患于人间耶!
(节选自《全唐文》,有删改)
【注】①爱:同“菱”,隐蔽。②趫:行动轻捷。③黾侻跧:黾(mǐn),勉强。侻(tuō),狡猾。跧(quán),蜷縮。④缸:油灯。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舍之/初未为某居时/曾为富商家廪/墉堵地面/甚足鼠窍日/有鼠络绎然
B.舍之/初未为某居时/曾为富商家廪/墉堵地面/甚足鼠窍/日有鼠络绎然
C.舍之初未为某居时/曾为富商家廪/墉堵地面/甚足鼠窍日/有鼠络绎然
D.舍之初未为某居时/曾为富商家廪/墉堵地面/甚足鼠窍/日有鼠络绎然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尝观虞人生致者
致:抓获、捉到
B.某既居,果遭其暴耗
暴:突然
C.其穿巾孔箱之患
孔:打洞,使动用法
D.予以是益宝狸矣
宝:珍视,意动用法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在新昌里的客舍,以前曾经是富庶人家的粮仓,所以鼠患严重,到处都是老鼠洞,天天都有老鼠频繁出入。
B.作者为了彻底杜绝鼠患,曾经花了二三十天时间掘地找鼠洞,但终究没有成功,以致烦心不已,患了痒病。
C.作者认为如果没有狸猫的存在,就算红墙白壁终究也会成为老鼠的家园,美酒佳肴终究也会进入老鼠的口腹。凭借人力,就是再劳累也没有抵御老鼠的办法。
D.文章结尾,作者用讽喻手法指出,若不任用君子来端正方向,就会如同老鼠盗窃时却不知道用狸猫遏止,放纵小人横行和暴戾,就会祸害人间。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常白日为群,虽敲拍叱吓,略不畏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微狸,鼠不独耗吾物,亦将咬啮吾身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写老鼠“恣横”之状生动传神,请用原文概括其具体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见下期中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