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像黄河水一样激荡
——访中央音乐学院著名扬琴演奏家、博士生导师黄河教授

2023-10-13 01:12孟建军
乐器 2023年10期
关键词:扬琴黄河教授

本刊记者/孟建军

前不久,记者采访了黄河教授。虽然接近古稀之年,但从他身上丝毫看不到一丝老态。他青春常驻的秘诀是运动,他笑着说:我每周都要参加几次网球运动。

选对老师智慧一世 选对专业成就一生

黄河教授出生在四川成都,那里是他艺术生涯的发源地。1975年至1977年,黄河在四川省乐团从事扬琴专业演奏及教学工作。国家恢复高考后的1977年,黄河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师从项祖华教授。1982年毕业后,他留校任教。之后他师从郑宝恒教授攻读在职研究生,不断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和音乐造诣。常言道,选对专业成就一生,选对老师智慧一世。黄河庆幸自己选对了专业,也选对了老师。他说:“项祖华、郑宝恒两位教授是我难忘的恩师。项祖华先生常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建筑。以此来形象地启发我去探索音乐中的结构变化,在多元艺术领域里融汇丰盈的艺术营养。郑宝恒先生早年曾是小提琴专业,以其掌握的西方音乐理论对我施以影响,使我在中西方音乐的领域中交融学习,兼容并蓄,全方位的丰盈自我。”

留校之后,黄河有机会聆听周广仁先生和林耀基教授两位大师的专业课。两位大师与众不同的教学风范对他的影响巨大,也对他的音乐教学起到了极大的作用。黄河坦言,对他影响较大的还有刘德海教授和王国潼教授等前辈,“他们对待艺术的那种虚怀若谷、孜孜不倦的精神,让我学会在教学中重视从技术训练到音乐表现,再到舞台实践和展现自我,从而真正能成就出专业领域中有影响、有创意、有价值的人才。”

黄河感慨道:“母校的恩泽光辉,严谨治学的学术风范深深影响了我的一生;无数前辈老师们的教学理念及风范令我终身受益。”

潜心繁荣创作,培养精英才俊

黄河称自己是幸运的人:加入了恢复高考后第一批大学生的行列;也是幸福的人:毕业留校从事音乐教育工作,与音乐教育终生为伴。黄河教授坦言:“从事扬琴演奏和音乐教育,给予我的是历练成长、融会贯通、坚守本心、自强不息。传道授业解惑是我神圣的天职,桃李满园是我永恒的愿景。”

在演奏实践的教学方面,黄河老师主张他的学生要崇尚科学训练,同时要重视舞台实践,精炼演奏技能,深化音乐内涵。他说:“艺术实践是演奏专业的重中之重,而艺术实践的前提就是要有强大的演奏技术做保障。这就要求在教学中必须做好充分的技术训练、把握并形成循序渐进、熟能生巧的科学系统流程,才能帮助学生在舞台实践中,展示自信、优秀的自我。”因此,黄河教授创作编著每日必练的《黄河扬琴练习曲九十九首》,已经成为各大音乐院校的必选教材之一。

黄河教授认为:只有在传统技法、创新技法、左右全能、娴熟运用方面教出特色,教出质量,才能培养出合格优秀的人才,才能培养出契合中央音乐学院品质的、被国家认可的高端艺术人才。

在中央音乐学院扬琴教学四十多年的生涯中,师从黄河教授的硕士研究生就多达60多人,他们大多任职于各大音乐艺术院校及演出团体。“我的体会是,音乐艺术教育既是充满热爱、充满激情、充满责任、充满温暖的事业,更是具有精神传承、提升自我、努力创新、不断突破和追求完善的系统历程。”黄河教授说。他众多的学生中不乏姣姣者:王瑟、朴文琳、马慧、牛巩琼、王玉珏、马英俊、李可威、温馨、向鑫、陈妍君、徐盈睿等,他们多次在文化部文华奖、CCTV民乐大赛、中国音协“金钟奖”大赛、台北协奏曲大赛等重大民族器乐比赛中名列榜首。

黄河教授在音乐创作和演奏方面均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的作品《天山即景》获得了1984年全国民族器乐作品比赛三等奖,作品《回忆》获得了1991年全国民族器乐展播优秀作品奖,作品《秋》在北京市文联音乐作品征集中获得了最佳作品“佳作奖”。

几十年来,黄河教授出版了诸多扬琴教材如:《全国扬琴演奏考级作品集》(三册)、《扬琴经典名曲集》(两册)、《优秀扬琴曲精选与解析》、《扬琴必学教程》(两册)、《黄河扬琴练习曲99首》《全国文化行业考试扬琴专业教材》《扬琴曲集》等十余部。黄河教授还为扬琴改编了许多中国经典的音乐作品,如:《黄河颂》《渔舟唱晚》《牧歌》《幸福渠》《梁祝》《苗岭的早晨》《阳关三叠》《联奏曲》等。

除此之外,他还移植了许多外国音乐作品,有《卡门主题幻想曲》《俄罗斯主题幻想曲》《帕格尼尼随想曲》《引子与塔兰特拉》《引子与回旋随想曲》《巴斯克人》《波兰舞曲》《恰空》《野蜂飞舞》《木屐舞》《圆》《摩西变奏曲》《查尔达什舞曲》《樱花》《海滨之歌》《啊朋友再见》《梦的传说》《乡村骑士》《简爱》《水边的阿狄丽娜》《童年的回忆》《秋的私语》《波尔卡》《流浪者之歌》《动物狂欢节片段》等。

黄河曾连续三届担任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扬琴专业委员会会长。作为主编,主持了《华乐大典·扬琴卷》的编撰工作,还主持了杭州、包头、长沙、徐州举办的共四届中国扬琴艺术节,担任了评委会主席。

出国演出弘扬国乐 表现优异屡获殊荣

黄河追求热情奔放、潇洒自如的演奏风格,在演奏中注重音乐气息、强调音乐内涵,舞台表现极具震撼。他曾先后在北京音乐厅、台湾音乐厅、日本东京、德国汉堡举办个人独奏音乐会;曾出访美国、英国、意大利、德国、荷兰、法国、比利时、丹麦、日本、爱尔兰、伊拉克、瑞士、瑞典、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港、澳、台地区参加艺术节。黄河还曾与中国国家交响乐团、中国少年交响乐团、浙江省交响乐团、香港中乐团、澳门中乐团等合作演出扬琴协奏曲。曾被英国名人研究中心收录为《世界2000名人录》和《中国当代民族音乐家辞典》。黄河先后荣获“文化部区永熙优秀教育奖”“北京市劳动模范”;“北京市高校师德标兵”“北京市优秀文艺工作者”“中央音乐学院优秀教师”等殊荣;他所讲授的《扬琴名家名曲》获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署“五个一工程奖”。

鉴于黄河教授在学术上的地位和取得的成就,他多次受邀担任专家评委及讲学工作和多届文化部文华杯、中央电视台中国民族器乐比赛评委;担任中国音协金钟奖、台湾民族器乐扬琴专业比赛评委;担任了四届中国扬琴艺术节的评委主席;曾担任文化部中国艺术教育大系的总编委会委员;曾担任《华乐大典·扬琴卷》主编;担任国家艺术基金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曾在全国众多音乐学院进行专家讲学。

创作音乐作品 不忘恩师加持

黄河教授不仅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在音乐创作中也有着不俗的业绩。黄河曾认真解读研习众多扬琴经典作品,前辈们的创作经验及音乐技法,启发他在创作手法上古为今用不断出新。黄河力图写出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风格特色的作品。

刘德海大师演奏技巧的创新实践、文化内涵的哲理思考,在音乐创作上也给予了黄河深刻的启发,让他学会寻觅更高层次的文化思考,更多地从民族民间、家国情怀、雅俗共赏的角度创作作品。

黄河先后创作出《金色牧场》《离骚》《川江韵》《天山诗画》《拉萨行》《黄土情》《古道行》《湘江抒怀》《滇寨春色》《黄梅随想》《京韵风》《碧霞传说》《汾水河畔》《巫峡船歌》《春》《夏》《秋》《冬》《山水云天》《时光2012》等原创作品,从这些作品中不难看出黄河教授深厚的作曲功底。原来他曾跟随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的主课学生学习过三年的作曲四大件专业课程,学到了若干专业作曲方面的必备知识。

黄河在谈到音乐创作时,总会提到他的两位授业恩师项祖华、郑宝恒教授对他的影响。他记得每当他们向黄河征求作品意见的时候,看到恩师目光中的善良与诚意,黄河便会大胆提出演奏的感觉和作品修改的具体建议,往往会获得两位先生的点头和赞许。“两位先生这种对作品精益求精、包容化育的艺术胸怀对我之后的扬琴创作起到了重要作用。”

黄河教授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他忘不了在他的求学之路上给予他帮助的每一位老师和同学。

他回忆道:“对我创作技术方面影响很大的是作曲老师杨儒怀教授(曲式)、吴式楷教授(和声)、于淑贤教授(复调)、戴宏威教授(配器)等。我还要感谢作曲班同学关峡、李滨洋在我随班学习时对我的无私帮助。另外我感谢老同学谭盾,他的创作理念、创作思维、寻根意识都对我的创作产生了极大的震撼和影响。”

甘为企业出谋划策 提升乐器声学品质

2006年,黄河教授被河北乐海乐器公司聘为技术顾问。黄河教授认为,专业音乐人士与乐器厂家就是鱼水关系。“我之所以选择做乐海公司的技术顾问,是因为他们对专业演奏家足够的重视和尊重。”黄河举例说,每次他对乐海的扬琴提出改进意见后,技术人员都会虚心接受,认真整改,直到符合演奏家要求为止。最初乐海公司制作的扬琴面临着许多挑战,包括声音不够通透、音色不够圆润,以及乐器本身的耐久性不足等诸多问题。黄河教授凭借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专业知识,决定与乐海乐器公司的技术团队共同解决这些问题。

黄河教授和沈阳音乐学院刘寒力教授以及乐海乐器公司的技术团队进行了长时间的细致研究,尝试找出改善扬琴声学品质的方法。他们从材料选择、结构设计,到工艺流程等方面都进行了全方位的改良。经过不断尝试,不怕失败,最终找到了有效的方法,使乐海乐器公司的扬琴在高音的明亮度、中音的圆润度、低音的浑厚度、高中低音色通透和统一以及乐器的耐久性等方面都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经过改良的扬琴在音质和音色上的显著提高,也为演奏者提供了更加丰富多彩的音乐表现力。这样的改变不仅使乐海乐器公司的扬琴在市场上得到了更大的认可,也使中国的扬琴艺术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黄河教授并不满足于此,他认为扬琴的改革还有很大的空间,如在扬琴的外观设计上是否可以有所突破?如何扩大扬琴的受众,如何培养更多的少年儿童热爱扬琴、学习扬琴的热情,这些都是他常常思考的问题。

黄河教授认为,乐海公司作为北方乐器行业的龙头企业,他们不仅致力于乐器声学品质的提升,也热衷于乐器的改良和创新。他们的这种精神令人钦佩,“国内应该有更多的像乐海公司这样的优质企业,中国的民族器乐事业就会更加充满希望。”黄河教授激动地表示。

结语

黄河教授是一位极具才华的扬琴艺术家,具备卓越的音乐天赋和技巧;其次,他是一位严谨的音乐教育家,致力于培养优秀的扬琴人才;第三,他是一位推动中国民族音乐走向世界的文化使者,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与合作;他还是一位关注社会、热爱生活的艺术家,用自己的音乐情怀,感染和影响着更多的人。

黄河教授宝刀未老。他将继续致力于扬琴艺术的研究和推广,传承和发扬中国民族音乐文化。他表示,将继续关注音乐教育的发展,为培养更多优秀的音乐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猜你喜欢
扬琴黄河教授
应用于合重奏的扬琴音域介绍
田教授种“田”为啥这么甜
刘排教授简介
多彩黄河
黄河宁,天下平
我与扬琴协奏曲《凤点头》的“缘”
『黄河』
从“洋琴”到“扬琴”——探究民族乐器扬琴的中国化演变
扬琴的传入与流变探析
恐怖的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