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和谐共生新陕西

2023-10-13 07:06张瑞芬
陕西画报 2023年8期
关键词:秦岭陕西省陕西

本刊记者/张瑞芬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7 月29 日,习近平考察了地处汉江汉中城区段的天汉湿地公园,称赞这里是市民的“幸福园”。习近平强调,汉江及其支流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主要水源汇集区和供给地,保护好这一区域的湿地资源责任重大、意义深远。生态公园建设要顺应自然,加强湿地生态系统的整体性保护和系统性修复,促进生态保护同生产生活相互融合,努力建设环境优美、绿色低碳、宜居宜游的生态城市。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全党全国推动绿色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取得历史性成就。

陕西物华天宝,资源富集,生态条件多样化,生态环境保护不仅关系自身发展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而且关系全国生态环境大局。“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三秦儿女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从“国之大者”高度狠抓生态环境保护,走出了一条通往美好生活的生态发展之路。陕西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始终牢记“国之大者”,围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目标,以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为主线,系统谋划,扎实推进,全省生态环境品质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

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习近平

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日臻完善

三千里汉江,从汉中宁强发源,浩浩荡荡,一路向东,两岸并秀,风光无限。汉江之畔,目之所及,远山如黛,进水清浅……天汉湿地公园,正是陕西省落细落实汉江流域生态保护,推动人与水和谐共生的缩影,这成为水源地生态保护的一抹亮色。

近年来,陕西着力加快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2018 年召开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出台《中共陕西省委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成立以省委书记、省长为主任的陕西省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印发陕西省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实施方案、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若干措施等,建立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自然资源资产离任(任中)审计、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等工作机制,实现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全覆盖,强化压力传导。河长制湖长制、国家公园试点、环保机构垂直管理等改革落地见效,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不断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加快构建。

坚决当好秦岭生态卫士。出台《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印发秦岭保护行动方案、总体规划及相关专项规划,形成“1+N”秦岭保护规划体系。持续深化“五乱”问题治理,完成438 座小水电整治,核心保护区、重点保护区169 个矿业权全部退出。白河硫铁矿污染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12 处需治理的废弃矿点已完成3 处矿点治理,封堵矿硐74 个,清运废渣19.4万立方米,生态修复3 万平方米,废石贮存场建成投用,安全贮渣3 万立方米。举一反三开展汉江丹江流域涉金属矿产开发污染综合整治。秦岭国家公园创建方案获批,大熊猫国家公园正式设立。秦岭陕西段生态环境质量达到“优良”等级的面积占比提升至99.3%,让秦岭美景永驻、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的目标正在变为现实。

▷来源:《陕西省2023 年政府工作报告》

守护好黄河母亲河。成立省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出台《陕西省渭河保护条例》《陕西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陕西省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逐步构建“1+N+X”规划政策体系。开展黄河“清河”行动和干支流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完成105 个问题排污口整治。聚焦延河、石川河等重点河流及水质不达标断面,推行“一河一策”“一断一案”限期治理。黄河流域113 座县级以上生活污水处理厂完成提标改造。持续推进退耕还林还草,加快黄河西岸绿色廊道建设,巩固毛乌素沙漠治理成效。全省水环境质量持续提升,2022年,111 个国控断面中,Ⅰ—Ⅲ类水质断面占96.4%,同比提高5.4 个百分点,其中黄河流域同比提高9.2 个百分点,长江流域首次全部达到Ⅱ类水质以上。阶段性消除劣Ⅴ类断面,同比减少2.7 个百分点。

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显著成效

盛夏时节,在国家能源集团神延煤炭西湾露天煤矿,记者站在一片复垦后的土地上放眼望去,只见西瓜、玉米长势正旺,沙棘、各类牧草郁郁葱葱。截至今年6 月底,神延煤炭累计复垦土地524 公顷,建成国家生态林209 公顷。从“黑山”到“绿山”再到“花果山”,西湾露天煤矿的华丽“变身”,是榆林矿区边开采、边复绿的一个缩影。

△来源:《陕西省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

陕西始终围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目标,以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为主线,持续打造绿色名片,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铁腕开展蓝天保卫战。强化秋冬季治霾攻坚和夏季臭氧污染防控,扎实推进关中区域“一市一策”精准治霾。2022 年,全省10 个国考城市细颗粒物平均浓度39 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279.7 天,重污染天数平均5.2 天,与2017 年相比,全省细颗粒物浓度下降25.6%,优良天数增加5.4 天,重污染天数平均减少9.5 天,陕南、陕北5市空气质量首次实现全部达标。今年3 月,省委、省政府出台《陕西省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7 年)》,扎实推进大气污染治理攻坚。系统实施碧水保卫战,建立“2 大流域—3 个板块—25 个重点河流控制单元—111 个国控断面”的管控体系,强化重点流域综合治理及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排污口整治和黑臭水体整治,26 个城市黑臭水体实现“长制久清”。国家考核的33 个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2022 年,全省森林覆盖率46.84%。全年营造林面积390.6 千公顷,森林蓄积量5.7 亿立方米,林地面积12530 千公顷,林业自然保护区60 个,林业自然保护区面积1119.3 千公顷。

△来源:《2022年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太白山行向辉 摄

△未来五年美丽陕西建设取得新突破 来源:《陕西省2023 年政府工作报告》

稳步推进净土保卫战,强化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100%。严格重点建设用地环境准入,有效保障人居环境安全。积极推进西安、咸阳、神木3 市国家“无废城市”建设。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整县推进”试点。全省累计完成6005 个行政村环境整治。

近年来,陕西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转变,持续推进产业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调整优化,不断培育发展新动能,加快主导产业迈向绿色高端。2022 年,我省完成四项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275笔,同比增长84.6%;西咸新区成为我省唯一国家首批气候投融资试点;陕鼓节能环保产品和智慧绿色方案亮相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沣西新城游泳馆获评全国首个AAA 级装配式近零能耗建筑……一组组数字、一件件实事,展示着陕西生态环保的新成果。

环境监管更加精准高效

清澈的河水引来水鸟翩跹,随水势蜿蜒,勾勒成一幅美不胜收的生态画卷。据监测显示,汉江丹江流域干流及主要支流水质稳定达标,2023 年1—6 月,白河县5 个预警监测断面总体达到或优于地表水Ⅲ类水质,出省断面水质为Ⅱ类,水质整体为优,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

陕西积极配合保障第一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及“回头看”和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第一轮中央督察和“回头看”反馈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第二轮中央督察指出的43 个问题整改工作已全面开展,转办的群众信访件办结率99.2%。组织开展两轮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第一轮督察及“回头看”向各市(区)反馈的610 个问题已基本完成整改,第二轮反馈的463 个问题已整改完成407 个。省政府出台环境监测和环境综合执法体系的实施意见,高位推进监测执法信息化“三大体系”建设。建成省级及以下监测点位共1049个,全省水陆统筹、天地一体、上下协同、信息共享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初步建成。

陕西始终保持对各类环境违法行为的严管态势,扎实推进风险防范常态化管理,编制完成80 条河流(河段)“一河一策一图”环境应急响应方案,印发《陕西省跨界流域上下游突发水污染事件联防联控工作实施意见》,建成高效灵敏的突发环境事件及核与辐射环境应急指挥系统。环境应急事件数量实现“九连降”,全省生态环境安全稳定。

服务绿色发展主动有为

2022 年7 月,围绕生态功能分区,陕西设立秦岭北麓、秦岭南麓、关中平原、陕北高原4个派出检察院,专门管辖陕西境内秦岭、黄河流域跨行政区划环境的公益诉讼案件。开展了陕西省重要湿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嘉陵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等一系列专项监督活动。近年来,陕西系统推进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等重点区域生态保护,不断厚植陕西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底色。

陕西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加快建立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依托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推动低碳零碳技术产业化示范。63 家发电企业完成第一个履约周期履约工作,年度覆盖二氧化碳排放量约1.72 亿吨。深入推进延安、安康国家低碳城市和商洛市、西咸新区国家气候适应型城市试点建设。在全国率先实现排污许可制全覆盖,提前完成国家排污许可质量审核率、执行报告提交率“双百”任务。建立完善排污权交易机制,累计实现成交额18.9 亿元。全省主要污染物排放持续下降,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目标任务。

▷2023 年“全国低碳日”招贴画来源:生态环境部官网

全省共有16 个县区获得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命名,9个县获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命名。积极高效推进“三个年”活动,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将1266 家企业纳入执法监管正面清单,在6 个产业园区开展规划环评和项目环评联动试点改革,全省共有70 个项目享受到政策红利。建立全省重大项目审批服务台账,对纳入台账项目提前介入、跟踪服务。

地处秦岭南麓的汉中市佛坪县,森林覆盖率高达91.19%,大熊猫、金丝猴、羚牛、朱鹮秦岭“四宝”齐聚;宝鸡市渭滨区以生态建设引领经济发展、以经济发展保障生态建设,在西北地区成为“工业城区生态最优、生态城区工业最强”的城区;汉中市宁强县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绿色引擎,成功探索出一条“生态美、环境优、城镇靓、产业强、百姓富”的绿色发展之路……陕西积极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积极探索“两山”转化路径,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模式,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秦岭区域生态质量改善提供强有力支撑。

“十四五”以来陕西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今年1—3 月,全省河流总体水质继续保持优。111 个国控断面中,实测109 个断面,Ⅰ—Ⅲ类水质断面100 个,占91.7%,好于2020 年同期10.1 个百分点。如今,秦岭陕西段生态环境优良等级面积达99%;黄土高原成为全国增绿幅度最大区域;生物多样性实现恢复性增长……陕西版图由浅绿向深绿不断迈进,三秦大地的天更蓝了、山更绿了、水更清了。

△来源:陕西省生态环境厅

△ 2023年六五环境日主题海报来源:生态环境部官网

今后,陕西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四届四次全会部署,深刻汲取秦岭违建事件教训,扎实推进美丽陕西建设,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陕西新篇章提供坚实生态支撑。

陕西要坚决扛起保护生态环境的政治责任,当好秦岭卫士,守护好黄河母亲河,突出重点抓好关中、陕北、陕南片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扎实做好各类问题整改,推动党中央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各项决策部署在陕落地见效。要加快推动能源结构调整优化,着力促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绿色转型,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要统筹打好法治、市场、科技、政策“组合拳”,持续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效能,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陕西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秦岭陕西省陕西
陕西省自强中等专业学校简介
暑期秦岭游
洞穿秦岭
陕西自贸区这四年
Shajiabang:picturesque water town in heaven
省委定调陕西“十四五”
陕西省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实践与思考
聚焦两会
好忙好忙的秦岭
砥砺奋进的五年
——喜迎十九大 追赶超越在陕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