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路跃琴 2.向莉 3.刘亚红 4.何梅 1.方永琴
(1.陕西省城固县秦巴生态保护中心 2.陕西省城固县博望街道办事处 3.陕西省城固县国有小河林场4.陕西省城固县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
乡土树种是指本地区天然分布的树种,或已经在本地引种多年,经过长期的自然优胜劣汰保存下来,形成了稳定的植物群落,已经适应当地气候环境、生态环境的外来树种。乡土树种生长于本土,合理地开发、利用本土种质资源,不仅能够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美化环境,凸显绿色地域风格,而且在突出景观地方特色这方面具有外来树种不可替代的优势。在实际应用中,利用生态学原理科学地搭配种群配置,可以有效提高树木抵御外部不利因素影响的能力,减少外来有害生物侵入的危害,并通过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达到资源保护的目的。乡土树种性价比高和适应性强的优势已经被人们所熟知和接受,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然而,笔者调查分析陕西省城固县乡土树种质资源及利用情况后发现,由于现阶段生态园林理念上存有偏差,乡土树种在应用中并未得到足够重视,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城固县乡土树种的发展。
城固县位于汉中盆地中心地带, 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源点,地处“西三角经济区”(西安-成都-重庆)中心位置,北依秦岭、南屏巴山,为两山夹一川的地形地貌,气温垂直差异变化明显,形成了多样的小气候条件。其独特的气候条件和优越的地理区位孕育了城固县丰富的乡土树种资源。
据最新林业资源调查资料显示,城固县林地面积144486.4786 公顷,森林覆盖率 67.8%,县域内林木种类繁多,植物资源丰富,城固县列入国家Ⅰ级保护的珍稀树种有苏铁、银杏、水杉、珙桐、南方红豆杉等5 科5 种;Ⅱ级保护的珍稀树种有连香树、鹅掌楸、榉树、水青树等8 科11 种。陕西省重点保护的珍稀树种14 科18 种,大多分布在南北二山。城固县构成森林群落的乔、灌木树种达53 科69 属90 余种。其中乡土树种用材林有松类、杉、柏木、桦木、槐皂荚(皂角树)、黄檀 等50 多种,主要分布在中、浅山及丘陵区,另有榆、香椿、柳、枫杨、臭椿等主要分布在田边、房前屋后、渠旁等地。经济树种有茶树、胡桃(核桃)、厚朴、女贞、连翘、七叶树(桫椤树)、猕猴桃(杨桃)、梨、枇杷、樱桃、无花果、石榴、酸枣、栗(板栗)等30 多种,大多分布在浅山丘陵地带,分布最广、数量比较多的经济林乡土树种有柑橘、葡萄、桃、李、杏,已经大片分布,其中柑橘是本地主打产业,全县种植面积20 多万亩,已荣获 “中国柑橘之乡”美誉。观赏类的乡土树种有桂花、八角枫、金钱槭、三角枫、黄杨、干香柏、 花柏、紫玉兰、广玉兰等10 余种,主要分布在路旁、田间、公园等地。
乡土树种在城固县园林绿化中已经得到了初步应用,应用最多的还是分布在道路两侧的行道树,如西环一路从大西关到西一路北段3000 米栽植的都是广玉兰,文化路两侧5000 米栽植的小叶香樟,西环二路有6500 米的桂花,西环四路、五路栽植有黄杨、红叶石兰等,城固到许家庙栽植有20 千米的红枫、樱花、干香柏。为了体现湖光水韵,乐城公园绿化用了垂柳;为了打造绿色长廊,滨江路以紫薇、红叶石兰、三角枫为主,有些位置连片种植。
1.乡土树种应用不充分。尽管乡土树种在城固绿化中有所应用,但整体上看,应用还是只占少数,发展空间有待提高。人们对乡土树种特性存有偏见,总感觉生长缓慢、成景差,习惯性地喜欢引进外来树种。在一些重点项目应用上,决策层和规划、设计人员对植物特性没有深入钻研,认识不到位,感觉不够档次,很难优先选用乡土树种,导致乡土树种利用率低,例如城六路通高铁站5000 米道路两侧行道树全部为引进的外来树种栾树,由于不适应当地气候生长,最终全部死亡。事实证明,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是绿化的上策。
2.产业规模小,开发力度不足。在乡土树种培育过程中,只有苗圃形成一定规模且有专业人员指导,苗木质量才可能过关,否则很难达到市场要求。就城固县而言,大部分苗圃都是个人经营,面积比较小,缺少专项经费, 许多珍贵乡土树种得不到开发和推广,缺少特色产品;加之采种难度大,林地管理粗放,在造林树种配置上品种单一,多为纯林模式发展,很少有混交林,没有充分考虑物种之间的相辅相克、互生、共生作用,破坏了自然界植物生态的多样性,容易发生病虫害,致使林分质量达不到要求,从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珍贵乡土树种的发展。同时,城固县乡土树种资源优势尚未充分转化为生态产业优势,产业循环链条搭建尚不完善。乡土树种资源发展的规模不大,部分资源的开发利用处于零散状态,“产—供—销”缺乏统一的管理,产业链条短,销路不理想,见效缓慢,影响了林农种树积极性,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乡土树种的发展。
3.盲目引进外来树种。乡土树种是长期优胜劣汰、自然竞争后才留存下来的,在“物以稀为贵”的传统观念影响下,大量引进外来树种,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当地的生物多样性,但由于跟种引进的盲目性,摊高了成本不说,还收效甚微。20 世纪70 年代, 城固县引种了不少以油橄榄为代表的外来木本油料树种, 由于没有深入研究,尽管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但因与原产地地中海气候差异过大,并未取得很好的效果。
4.林木采伐限制。保护树种若处在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湿地范围区,是禁止采伐的,不可能拿到采伐证。另外为防控松材线虫病的传播,松树也不允许采伐。这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林农种树积极性,间接影响了珍贵乡土松类树种的造林和利用。
5.法律意识淡薄。自实施天保工程以来,虽然森林资源得到了休养生息,天然林资源呈恢复增长状态,人工林面积大幅增加,但由于个别人法律意识淡薄,乱砍滥伐、乱采滥挖珍贵树种的案件仍偶有发生。另一方面, 在抚育采伐中采大留小、采好留坏等违反抚育采伐规程的行为时有发生。近些年,以南抗杨为代表的杨树等乡土树种逐年被砍伐掉就是例子。
1.加强政策宣传和技术指导。各级各部门要充分宣传引导保护乡土树种资源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美丽城固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把乡土树种绿色文明与城固红色文化结合起来,深入挖掘乡土树种承载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生态、科研价值,讲好珍稀乡土树种所涉典故、传说等背后的故事。要通过新媒体、图片展、网站专栏、访谈节目等,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引导全社会关心、支持乡土树种的应用;要把乡土树种的适应性、经济性、抗劣性优于外来树种宣传到位,正确宣传引导本地人对乡土树种的认识。林业部门可组织林业专家深入田间地头,从育苗、修枝、病虫害防治,到成材、种子采摘、种子储存等关键环节,对林农进行现场技术培训,提高乡土树种应用技术水平。
2.做好总体布局,合理利用乡土树种资源。按照城固县林业资源和社会经济发展特点,以突出区域和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形成规模效益的原则,将城固县林业产业发展布局为中高山、浅山丘陵和平坝区三大产业板块。北部秦岭高山区和南部巴山中高山区产业板块主要发展森林旅游、特色养殖和珍稀乡土树种培育,促进生态修复,涵养水源,保护珍稀动植物种质资源;秦岭南麓和巴山浅山丘陵区,产业板块突出发展木本油料、干杂果经济林和林下种养业;平坝区产业板块重点发展花卉苗木、林产品加工和产业园区建设。
常见的乡土树种——榆树
3.制定乡土树种分级保护措施和对策。对城固县列入国家Ⅰ级保护的珍稀树种禁止破坏、采伐。坚持依法管理,严厉打击非法采伐、采挖、运输、移植、损害、收购、加工、出售等破坏珍稀树种违法行为。严禁在树下焚香祭拜、燃放鞭炮、搭建祭拜场所等各种有损树木生长的行为;利用苗圃繁育或专业机构繁育,培育国家Ⅰ级乡土树种幼苗,延续乡土树种生命力,为乡土树种种群发展、扩大规模奠定基础。
开展定期检查,规范日常养护。实行养护责任制,采取专业保护与公众保护相结合、定期养护与日常养护相结合的原则,定期对国家Ⅰ级乡土树种进行健康监测。必要时组织专家团队和技术人员现场调查、诊断评估,制定保护方案,采取抢救、治理、复壮等措施,全力进行抢救复壮。
对城固县列入国家Ⅱ级保护的珍稀乡土树种和陕西省重点保护的珍稀树种,严格审批制度,对采挖和采集珍稀乡土树木等活体树木的相关手续一律不予审批。建立联合执法机制,有效打击乱采滥挖、偷采盗伐珍稀乡土树木的违法行为。
在新造林中,必须更新造林观念,以生态保护和维持生物多样性为目标,大力营造珍稀乡土树种和其他经济性树种、绿化性树种搭配的混交林,及早修复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为生态平衡作出应有的努力。
4.加强乡土树种的研究和开发。建议当地政府部门制定产业发展计划和长效机制,从政策上给予倾斜,拨付专项资金,提供苗木。林业部门建立科研基地,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选择具有潜力的品种打开市场,根据乡土树种的特性在绿化中优先设计使用乡土树种。在乡土树种利用上,开发出一条产、供、销产业链条,使林农无后顾之忧,由林业部门提供技术支撑,政府给予一定经济补偿,在实践中探索出适合当地发展的苗木培育经验,为当地园林绿化积累乡土树种后备军,更好地实现乡土树种的价值,促进林农增收。
5.加强乡土树种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依托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在巩固秦岭、巴山环汉中盆地绿化圈城固段传统生态优势的基础上,实施好山地森林化,加强丘陵浅山区生态建设,加大低效林改造和中幼林抚育力度。强化森林资源管理,依法严厉打击乱砍滥伐乡土树种林木等各种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