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学民
“麦罢”是指麦子收打完毕后的时光,它不是一个节令,而是鲁西南老家的一个习惯。人们常把刚打下来的麦子晒上一天,晒干后装进粮囤或粮仓,这就是所谓的“麦罢”。
晒麦子是我家最高兴的事。一般头三两天,父亲都要听天气预报和看天气。头一天下午,父亲还要在大场上撒上一圈儿麦秸“圈住”,意思是这一块地方被我家占住了。晒麦当天,父亲一大早起来去清扫场地,然后喊我帮忙,不像邻居们用地排车拉或用肩扛,我家有一头“七齿口”的老叫驴,父亲套上车便从堂屋把收成搬出去晾晒。
父亲搬“麻袋”的动作干净利索,扣住布袋前后轻轻一用力就甩到肩上,一手扎腰,另一手随手又掂起个“小布袋”,苍老的脸上不带一丝疲惫。他脖子上那个脏兮兮的,不知用了多少年的“羊毛肚儿”手巾,总是擦了又擦,拧了又拧。
晒麦分为摊麦、搅麦、拢麦、扬麦、装麦几个环节。其中,摊麦是最有讲究的。第一遍摊麦,父亲从来不让我们干,他要根据场地实际情况,用木耙子一点一点摊开,然后每隔半个小时都要翻弄一遍。耙子下的麦粒如同这黄土地一样,被父亲的木耙子耕耘出一道道沟壑,很细、很均匀、很薄,如同一片麦粒组成的波浪。
中午的太阳总是很毒辣,晒得人头皮发麻,头脑发晕。看着父亲那略显佝偻的身影,来来回回在太阳下重复地挥动着扫帚和耙子,总觉得这被翻动的不是麦子,而是父亲的梦—再也不用担心饿肚子的梦。
晾晒东西总会缩水这是自然規律,每次晒麦子父亲都有点儿犹豫和舍不得,原因是晾晒一次总会减少一两袋麦子。可到麦子装囤的时候,父亲说这东西必须选择趁热装,也就是下午三四点气温最高时收麦装囤,这样储存的麦子不会坏。
真正到了收粮期,父亲就会用他有力、宽厚的肩膀,把带有温度的麦子装起来,放车上拉回去。父亲先将麦子一袋一袋倒进家里的粮囤,然后在囤里套上一个大塑料袋子,再放上麦子药,防备“麦吽子”(一种害虫,专吃麦子)咬和老鼠糟蹋,这时才真正算“麦罢”。
其实,在鲁西南“麦罢”后,还有一个老的习俗,那就是用最新麦子磨面,蒸上一锅白面馒头或糖三角,插上一缕“花头线”,去娘家看父母;也有蒸成面鱼、面鸡、面猪的,象征丰收,叫“走麦罢”,又称“送绣馍”,这或许是对麦收季节繁重体力劳动的一种补偿吧。
“走麦罢”最早源于晋南地区。据说,明洪武年间,“大槐树移民”将这一古老的习俗带到了山东、河南等中原地带,这一农耕文化的遗风经过数百年的演变渐渐形成了鲁西南特有的风俗。当然,“走麦罢”除了闺女回娘家,还是其他亲戚间互相走动的日子。
小时候,我清楚地记得曾和母亲多次回姥娘家“走麦罢”,没“送绣馍”,带的多是母亲自己炸的面泡和油馃子,用蓖麻叶包着,还有二斤猪肉,用红麻绳提着。
随着经济发展越来越好,我家的耕地减少了一半,今年仅剩下三两亩。父母的年纪也大了,前几年土地一并流转,给了他人一半,我家再不用种田和晒麦子了。所谓的“麦罢”和“走麦罢”也就成了记忆里最美的故事,至今仍然记忆犹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