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一公院士论“做学问”

2023-10-11 04:05
《学习方法报》语文八年级 2023年16期
关键词:施一公大学校长心血

2023年4月,西湖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施一公首部作品《自我突围》出版发行,引起了社会关注。这本书收集了施一公的50余篇文章,内容涉及其成长足迹和科教心得。

书中,施一公谈到做学问的条件:必须付出时间、要有批判性思维、诚实谦逊。

施一公在书中写道:“所有成功的科学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必须付出大量的时间和心血。”施一公认为,无论从事哪一种职业,要想成为本行业中的佼佼者,都必须付出比常人多的时间和心力。个别优秀科学家在回答学生或媒体的问题时,轻描淡写地说自己的成功凭借的是运气,这种客气的回答避重就轻,只是一种谦虚的说法。实际上靠投机取巧、不全力进取,而等待所谓的运气是难以取得成功的。施一公写道:“回国前,我立下郑重誓言:以科学研究为本职,要把50%以上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实验室的研究课题上。”为了做到这一点,他推掉了绝大多数的应酬和各种非学术会议,也限制自己每年参加国际会议的次数。无论是在清华大学工作还是去杭州创办西湖大学期间,他一直都没有停止过科研工作,他在科研上都保留40%左右的时间,平均每晚的睡眠时间只有5个小时左右。

施一公写道,要想在科学研究上取得突破和成功,还必须具备批判性思维。整个大学和研究生阶段的教育,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分析能力,让他们掌握能够进行创新科研的方法。在谈到诚实做学问时,施一公表示,一是要实事求是,尊重原始数据的真实性;二是只有自己对具体实验课题作出了相应贡献,才能在相关学术论文中署名。

(摘自网络,有删改)

运用示例

正如冰心诗中所言:“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每一件科研成果的背后,都是科研工作者心血、汗水和时间的结晶。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院士有着繁忙的公务,但他還是将每天超过三分之一的时间用于科研,以致挤压了休息时间。他知道,科研必须付出大量的时间和心血。

猜你喜欢
施一公大学校长心血
科学为梦,一心为公
南仁东 用心血铸造“天眼”
南仁东用心血铸造“天眼”
Study in Lithuania : Not a minority language country , a variety of languages can be switched at any time
施一公:父亲的教诲是我前进的动力
且看心血幻烟霞
清华副校长施一公:我的偶像是父亲
施一公的舍与得
怎样才能当好大学校长
一个大学校长的自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