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文胜
(郑州大学,河南 郑州 450001)
文科是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统称。人文科学包括哲学、历史学、文学、艺术等学科门类,主要研究人的观念、精神、情感和价值。社会科学包括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管理学等学科门类,主要研究各种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为适应新时代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新要求,新文科在传统文科基础上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同与共享为主要途径,促进多学科交叉与深度融合,推动传统文科的更新升级,从学科导向转向需求导向,从专业分割转向交叉融合,从适应服务转向支撑引领[1],从而推进我国人文社会科学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度交叉融合。
新时代背景下建设新文科对满足信息时代发展需求,提升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发展新文科符合信息时代的需要,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要求文科为一流专业建设积累理论和实践资源,为我国社会发展培养综合性创新人才。建设高水平的新文科是提升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推进一流文科专业建设,探讨中国人文社会科学专业的发展路径,有利于提升我国高校高等教育质量与培育人才水平。推进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新文科建设是构建中国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必然要求,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路径,是实现我国从文化大国到文化强国跨越的必由之路。
经济学类学科教育教学改革是新文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各高校应把握新文科建设的契机,积极开展新经济类专业集群建设,重构人才培养目标,综合应用新型技术,进行学科交叉与重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助力经济类专业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
受到新技术迅猛发展的冲击,当今社会人才需求也随着新技术的发展而发生改变,对劳动密集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减少,转而增加了知识密集型、知识复合型、知识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新型商业发展已逐渐形成集网络平台、快递物流、仓储门店等为一体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产业链条,各传统商业环节也随之不断创新,这便需要一批既扎实掌握经济专业知识,又兼具数据、网络等新技术的新型经济专业人才。
为适应新型商业的发展,各高校应当紧随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步伐,结合新文科建设的要求,重构人才培养目标。具体而言,追踪经济学学术研究前沿,夯实学生经济专业知识,提升专业素养与知识应用能力。与此同时,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征询相关专家的意见和建议,明确培养目标,精准专业定位,结合新型商业价值观、商业思维和商业规律,培养学生的商业技术、跨界复合、综合应用等复合型能力,为社会培养一批知识应用型、知识创新型新经济人才,以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互联网、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新技术的发展促使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资料实现数据化、云端化和网络化,伴随网络而生的海量线上资源使得教学与科研面临新的机遇,这极大地改变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者的学术研究方式和工作条件,人才培养也理应随之改革创新。
以板书和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授课过程枯燥乏味,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教学效果不够显著,不能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要求。各高校应当鼓励教师综合应用新型技术,开展多元化的授课形式与内容创新,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加强师生互动,增强教学效果。例如,课前大量查询数字文献,利用搜索引擎进行地毯式检索,运用各种软件进行数据可视化;课上综合运用智慧黑板、远程教学和慕课等新型教学手段进行教学,讲述传统专业知识的同时注重知识迁移、案例分析与能力应用;课后利用现代通讯手段与学生保持沟通,向学生推荐课程相关的音视频资源等。与此同时,伴随新技术浪潮出现,新问题也不应当被忽略,面对复杂而新奇的技术世界,学生可能出现过度沉迷和盲目抵制两个极端,人文社会科学教育者需要迎接新技术的挑战,在自身探索、钻研、掌握新技术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形成对新技术的正确认知,鼓励学生了解、学习新技术并最终将新技术为我所用,支持学生对新技术的合理探索,注重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同时要避免学生在新技术浪潮中迷失自我。
传统文科强调学科边界,确定学科归属是进行学术研究的首要内容,但新文科倡导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研究的融合,强调以契合社会发展需要为目标的多学科交叉协同[2]。新文科建设应该适当模糊学科边界,进行知识重组与学科交叉,积极开展多学科研究者之间的沟通交流,鼓励跨学科研究的开展与推进,支持边缘学科协同创新发展,促进顺应学术研究与社会发展趋势的交叉学科诞生。
高校应当自主建设跨学科平台,以新时代人文社会科学面临的具体问题为导向,集结不同领域的研究者,共同解决社会问题。高校应该对商学院、经管院的必修、选修课程进行调整,在传统经济类专业课基础上,增加符合时代要求的必修课程,加入更具多样性和综合性的校选修、院选修课程。与此同时,鼓励相关任课教师在教授经济类课程时,适当加入数字技术、数据挖掘、跨境贸易等满足新时代对经济类人才要求的课程内容,激发学生对于综合性交叉学科知识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专业知识之外的配套知识。此外,可以采用以赛促学的方式,鼓励学生在参加各种比赛的过程中与不同院系、专业的学生组队,促进不同专业之间的取长补短、互相配合与协同学习。
紧跟时代步伐的专业教师团队是培养满足新文科建设要求的新型人才的重要保障。新文科建设背景下,高校在引进学术研究型人才的同时也应适当引进社会行业企业专家,高校教师不应当在学术研究的“象牙塔”中故步自封,而应该不断提高其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能力,为此,高校应当强化“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师资培养理念。一方面,高校在引进师资时,既要积极引进具有学术研究热情、教学经验丰富的高水平教师,增强教师团队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又要视情况选聘行业企业专家,大力引进“双师”型人才,增强教师团队的实践能力,组建“以专业教师为主体、兼职教师和企业导师为两翼”的高质量教学团队,摸索校企“互聘、互兼”双向交流机制[3],避免高等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轨。另一方面,对现有师资队伍的培训、进修也应该结合新文科建设要求进行调整,高校应鼓励教师参加职业教育、新技术、企业业务等培训与进修。在业务培训中与其他院校、专业教师开展沟通,互相学习,积累教学经验,在技术培训中加大学科融合,提升教师对于新科技、新技术的实践操作技能,在企业进修中加深教师对于行业企业现状与业务实际操作的理解,并基于此对教学环境、教学手段、教学方式进行改革,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
随机过程是对一系列随机和不确定事件之间动态关系的定量描述。随机过程理论广泛应用于保险、精算、金融等社会经济生活领域,因此各高校经济学类和金融学类相关专业纷纷开设“应用随机过程”课程。结合笔者在郑州大学商学院的教学实践,探索新文科背景下经济学大类“应用随机过程”的课程改革。
明确了教学目标,教学计划的制定才能有所凭据,教学安排才能有所依托,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才能有所保障。教师应明确“应用随机过程”课程在商学院的开设需立足于新文科建设背景,服务于综合性应用型经济类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教学全过程都应该围绕培养应用型人才这一主旨展开。在备课阶段,教师可以结合自身学术研究背景与行业发展现状,找到学术研究、社会实践、社会热点与理论知识之间的平衡点,如几何Brown 运动、Poisson 跳变、Lévy 过程和鞅论等广泛应用于期权定价与风险管理、养老基金投资组合模型等学术研究,Black-Scholes 模型、破产模型等广泛应用于期权定价、保险精算等经济操作实务。在授课内容的选取上,应充分考虑专业特点和前期课程的衔接,选择具有相关专业背景的内容。在例题选择上,选取与专业相关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例如,对于经济学类专业的学生,在讲解更新过程、生灭过程时,选取三孩生育政策、企业的兴衰成败等案例,指引学生根据生灭理论分析研究对象状态的变化;对于金融学类专业的学生,选取金融市场中最活跃的股票为研究对象,根据对数Gauss 分布、跳散过程来描述金融市场股票价格的变化。在课堂上与学生共读文献,适当引入经济案例,引导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提升学术素养,增强实践能力,为学生之后的求学深造和进入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课堂之外,还可以布置软件实操、案例分析作业,组织感兴趣的学生参加学术沙龙、知识讲座、学科竞赛,以进行更深入的学习与实践,让知识不局限于课本,学习不局限于课堂,全方位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表达能力和应用能力,为社会培养综合应用型经济类人才。
新文科背景下新技术对人文社会科学特别是经济学的冲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新技术浪潮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教师应把握新技术发展浪潮,规避新技术带来的新风险,将新技术为己所用。随机过程理论产生于20 世纪初,一直随着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而不断更新。随着新知识经济和网络时代的到来,信息需求量日益增多,信息处理技术愈发复杂。面对新的形势,为适应社会经济、信息技术发展的客观需要,“应用随机过程”的课程设置、教材选择、教学方式都应该适时作出调整。在课程设置方面,鉴于随机过程在学术研究和经济实践中的广泛应用,教师应当合理安排理论知识教学、软件实际操作、案例分析所对应的课时,注重对理论应用实践的阐述,并采用实际数据和实例说明理论方法的特点及应用条件。在教材选择方面,教师应广泛吸收国内外优秀教材的成果,取长补短,兼收并蓄,既要参考数理基础扎实、推理逻辑严密的教材,又要参考与软件操作相结合、注重应用新技术、实际案例丰富的教材,尤其是包含丰富经济与金融案例的题材,必要情况下可以根据教学需求尝试自己编写、整合课程学案、教材和习题集等。在教学方式方面,由以教师为中心转换为以学生为中心,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和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课前充分利用数字文献、搜索引擎等线上资源进行备课,课中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综合运用智慧黑板、多媒体设备等新型教具进行教学,课后灵活利用现代通讯、网络课程等线上工具进行跟踪督导。
学科是人们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对知识进行的临时分类,新文科建设致力于打破专业壁垒、学科障碍,倡导不同学科的交织与融合[4]。“应用随机过程”课程的前序课程以经济类基础专业课和数学基础课程为主,后续课程则需运用随机过程理论[5],在理工基础薄弱的经济学专业开展课程教学难度大,但随机过程理论对经济学专业的研究与就业的重要程度较高,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课程教学时要适当引入理工科相关的理论知识、编程方法,大胆进行学科交叉,从而保证课程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应用随机过程”课程中的大部分内容建立在高等数学和概率论等数理相关知识基础上,还涉及经济学、金融学、保险学等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本身具有显著的多学科交叉属性。教师在正式开始授课前需要对概率空间、随机变量与分布函数、特征函数、独立性与条件期望等预备知识进行讲解,以免学生由于数理基础薄弱而影响后续的学习。此外,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授课教师在授课经济类专业学生时往往会舍弃部分章节或知识点,而“应用随机过程”课程却可能需要相关知识,因此教师在授课时应该对相关数学、统计学等理工知识进行补充、拓展,促进学科间的深度融合。课程教学内容不断进行改革和优化创新,立足课程教学实际,作好和相关学科的有效对接与融合,积极探索学科知识结构体系与能力层次构建,作好所讲授内容的深度延伸与广度拓展。考虑到新技术浪潮下,对随机过程理论的相关应用往往基于一定的可视化、编程软件,对编程的教学也应该得到重视,增加联系实践的案例部分和实验环节。
课程改革和新文科建设的推进需要保障人文社会科学相关课程的教学质量,而教学效果的保证建立在任课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与实践能力基础上。“应用随机过程”课程兼具复杂性和应用性,这便要求任课教师必须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切实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为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任课教师应积极参加高水平的学术会议,申报高级别的科研项目,发表高质量的学术论文,保证自身对于学术前沿的敏锐度,提高自身学术水平。此外,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任课教师应主动参加“应用随机过程”课程相关的专业培训、教学进修与课程探讨,与时俱进、取长补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逐步形成同校、同地区“应用随机过程”课程任课教师集体备课制度,促进本地教师间的学习合作交流。考虑到随机过程在社会经济各方面的广泛应用,教师的实践能力也应该有所提升,形成一支更加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另外,任课教师还应广泛参加职业教育、新技术应用、行业前沿、企业业务等培训与进修,不断加强不同院校、不同领域、不同层次教师和专家之间的沟通,不断提高自己对于新技术的实践操作技能,不断加深自身对于行业企业现状的理解,以便结合教学实践对课程进行改革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