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建设的科学内涵与创新路径探析

2023-10-11 19:12文记东巴登其其克
黑龙江教育·高校研究与评估 2023年10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育人思政

文记东,巴登其其克

(黑龙江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是现实的人、具体的人。对于有血有肉的个体而言,都会有成长成才、全面发展的合理诉求,直接关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开展和实际效果”[1]。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利用好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以马克思主义学科为引领,构建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同其他各学科协同发展、合力育人的思想政治工作格局[1]。课程思政是指教师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贯穿教学全过程,引导学生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探索专业课程同思想政治理论课之间的内在联系,建构各类课程同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良性循环机制,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2]。基于此,本文通过梳理近年来课程思政建设相关文献,探讨在新时代如何挖掘专业课程蕴含的人文精神属性,借助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价值引领的功能,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一、课程思政建设的内涵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关系着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这一问题,是高校育人工作的生命线。课程思政是顺应时代发展,将立德树人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实现育人育才的有机统一。在教学过程中将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价值理念、理想信念教育融入课程中,构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体系,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育人细无声,为社会、为国家培养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新人。

(一)课程思政的本质是立德树人

自中国共产党成立起,始终重视思想政治工作。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群众投身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充分开展了思想政治工作,并根据不同时期的任务作调整。“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究其根本是围绕学生开展育人工作。课程思政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突破与创新,不仅有助于强化育人队伍,丰富育人内涵,还从育人方法上摒弃灌输与说教,顺应时代发展,构建学生喜闻乐见且具有“时代特色”的教学模式。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例,校长张杰给学生上了一节思政课,通过100 多张PPT,近1 000 个知识点,17 本参考书目展开教学,从“热力学第二定律”和“人类文明发展规律”讲起,用严谨的公式推导,引导学生思考“中国自信从何处来”[3]。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过面向全校学生征集问题,精心编撰《难点解析》的辅学读本,针对课程有所涉及的重要问题作出权威解释,使学生通过问题走进教材,从而深入了解历史[4]。课程思政建设以来,有效缓解了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孤岛”困境,思政教育与通识教育、专业教学“两张皮”现象也有所改变,助力构建全员、全课程的大思政教育体系。

(二)课程思政的理念是协同育人

我国独特的历史、文化与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并扎实办好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校。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需要新思想、新理念的指引。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其视为经济工作及其他工作的生命线,始终将加强与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重要位置。

课程思政不是一门或一类特定的课程,而是一种教育教学理念,即充分发挥课程所具有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及思想政治教育双重功能。课程思政也是一种思维方式,要求教师摒弃以往“自扫门前雪”的讲授模式,不再仅依赖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相对单一的育人模式,而是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有意、有机、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教学设计初期阶段起,探索专业课程同思想政治理论课之间的内在联系,建构各类课程同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良性循环机制。将学生的思想政治培养作为课程教学的目标放在首位,并与专业发展教育相结合,在专业知识学习中融入理想信念层面的精神指引,做到显、隐性教育融会贯通,实现思政教育协同育人。

(三)课程思政的结构是多元立体

课程思政通过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程全过程,实现多元立体“育”人,构建知识传授、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三位一体。课程思政并非狭义地将专业课程同思想政治理论相融合,或是将思想政治理论简单叠加至专业课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不仅受内部要素制约,也受外部环境影响。因此,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多元社会思潮的冲击,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需更加注重对学生价值观层面的塑造。课程思政根据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的特点,以及其自身建设的规律和要求,实现课程的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新时代课程思政建设基础为课程,重点在思政,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课堂与生活相结合。

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两个一百年”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定位,进一步强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生命线的优良传统,对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出了重要论述。为切实提升学生实践能力,高校、企业共同打造了多主体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构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良好生态。走进新时代,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不断提高师生的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将思想政治教育转化为生动实践。2022 年8 月,教育部等8 部门联合公布453 家“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并提出各地各校加强同教学基地之间的联系,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并形成工作合力,推进基地健康发展,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增进广大学子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二、实施“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

在教育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高等教育的工具理性倾向也日益凸显。学科及专业趋向于更为细致的分化,促进了学科与专业的发展,但也由于人文社会科学同自然科学间的划分过于细致,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方面仍有待完善。随着高等教育发展进入新时期,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同向同行、协同发展的必要性日益凸显。

(一)课程思政是新时代育人的新理念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任务的转移,时代的发展进步,人们的需求而不断地变化和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开启了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先后召开了一系列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教育、学习宣传贯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增强“四个自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教育,强调党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把握好时、度、效,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

高校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不仅要通过专业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提升教师育德意识与能力,同时也要发挥课程思政特色并优化管理教学与管理机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树立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等方面奠定了良好基础,但从实际教学情况出发,思政课课时相对较短,育人效果仍有待提高。专业课程不仅课时较长,并且能够通过课程加思政的形式强化思政教育的育人效果,有利于将专业课程同思政课程相连接,助力培养德才兼备的新时代人才。课程思政旨在突出课堂教学主渠道、主阵地地位,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的大思政局面。

(二)课程思政是高校隐性思政教育的新形式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环境相较以往呈现高度复杂性。首先,成长于千禧年代的学生享受着网络的便利,长期接受更为多元文化的熏陶,高校教育理念也应随势而变以应对时代挑战。其次,由后现代主义延伸出的各种社会思潮,借助不同新媒体渠道对青年群体进行渗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展开面临着新挑战,即如何建立学生更易接受的思治教育课程体系,如何挖掘其他课程蕴含的隐形育人资源,以及如何使思政教育更具可感性、亲切性和生动性。最后,思想政治教育是培育精神信仰、塑造正确三观、养成道德化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涵盖于教育与实践的各个层面,迫切需要在教育教学全过程各个环节强化思想政治教育。

(三)课程思政是高校思政教育的新实践

实现由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育人模式的转变,旨在构建全过程育人环境。思政课程发挥其在学科建设与课程思政中的引领作用,须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紧密结合,将思想品德教育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紧密结合起来,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引领其他课程的发展,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学科建设中的引领作用。

三、课程思政建设的创新路径

思想政治教育不是抽象、孤立的存在,它的形成与发展同人类社会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注重对学生主体“德”的培养,强调“人能弘道,非道弘人”,突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一)深化内容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相对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就国际而言,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元化发展;就国内而言,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新的转变,指导思想有新发展,社会发生深刻变革。面对复杂的内外部环境,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的挑战与威胁。理论基础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建构的重要基石,课程思政基于专业课程的基本规律与特点,并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科学理论体系为指南,同时扎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遵循以人为本,坚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实现个性化“滴灌”同总体性“漫灌”相结合,践行教书育人一体化理念,通过强化“立德”教育,实现“育人”目标,能够切实改善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两张皮”现象。“文章合为诗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教师在开展课程思政之前,应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通过专业课程载体,依托本校本地区办学特色,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挖掘专业课程所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文化精神、文化胸怀与文化自信,助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创新教学方法

哲学社会科学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相对于自然科学课程虽然更为丰富,但课程思政并非简单地将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相叠加,而是要科学合理地挖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培养德才兼备的新时代人才。同时,基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引领、浸润、深化和拓展作用,建设符合高校自身特色的思政课程。信息化时代为教学提供了丰富多元的教学素材,教学方式也同以往有较大的不同。课堂不再局限于线下,借助新媒体技术,不仅能够实现跨区域实时授课,并且能够开展多元化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将理论同实际相结合的能力。

手机作为互联网移动端的载体是近年来高校课堂“低头率”高的原因之一,然而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摇身一变成为课堂助手,教师不仅可以利用互联网线上教学平台提前发布教学内容,并且能够通过线上平台实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通过广泛征集学生真切渴望了解的历史问题、社会热点问题,并组织教学团队开展专项研讨会,集中力量为学生答疑解惑。并且,开展多元化的线上专题讲座,通过更加系统且有针对性的问题进行详细解答,为学生梳理历史脉络、梳理正确历史观、党史观奠定基础。同时,可借助互联网的便利,整理制作部分教师或个人发表不当言论并传播不良社会思潮事件为案例警示手册,抵制并消除历史虚无主义、泛娱乐主义带来的负面影响,践行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切实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添新动力。

为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标,教师应注重以学生真学真懂为中心,引导学生参与进课程思政教学当中。如在课程教学设计阶段,可采用基于学习产出的教育模式(Outcome- Based Education,以下简称OBE),即以预期学习产出为中心来组织、实施和评价教育的模式,其最本质特点便是在学习之初,就根据专业特点为学生设定目标,注重学生完成设定目标过程中的能力培养,由目标来引导教学行为的不断完善;“基于问题式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以下简称PBL),是倡导让学生通过自学、研究与合作解决问题,强化学生对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发展学生综合思考能力的教学方法。与OBE 教育模式相通的是,这两种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不断完善教学环节,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学生组队解决问题的环节,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多角度理解知识,而且还能提高学生合作及口语表达能力。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充分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坚持以学生真学真懂为目标,扬弃以往说教式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实现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实际转变,使思想教育工作更接地气、更具活力。

(三)加强师资建设

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在教师。掌握教育理论相对容易,难在将理论运用于教学实际之中。首先,教师要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养,在专业传授过程中实现价值引领。随着学科专业的细化,课程的知识性与价值性逐渐分离[5],使得传授知识与价值塑造相分离。因此,针对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建设尤为必要。其次,教师要提高辨别、批判、抵制错误思潮和不良言论的能力,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去意识形态化等社会思潮。最后,长效的交流学习机制有助于专业课教师同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研究领域、授课方式、教育理念虽有不同,但其育人目标一致。完善的师资队伍建设,全方位、全过程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增强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引领学生全方位发展。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专业课程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