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凡
原能源部部长黄毅诚同志是我国能源界和机械制造领域的老领导、老专家。他的一生,始终在为我国能源事业不遗余力地奋斗。作为一位汽轮机专家,他也与超超临界发电技术结下了不解之缘。
黄毅诚同志在工作中坚持科学、坚持真理,不唯上、不唯权,高瞻远瞩地提出过一系列重大建议,并且亲自参与和推动实践。在引进、消化和吸收超临界发电技术方面,黄毅诚更是多方呼吁,身体力行,亲力亲为。我国超临界发电技术发展的每一步,都离不开黄毅诚同志的努力和执着。可以说,黄毅诚是我国发展超临界发电技术的倡导者、践行者和推动者,为我国的能源事业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不畏曲折一心引进超临界
1986年7月,黄毅诚委托上海汽轮机锅炉研究所在上海召开了超临界技术国际研讨会,他在会上作了题为《超临界机组在我国发展的必要性和预测》的报告。会议邀请了美国、日本、法国、苏联等许多外国专家,大家一致支持研制超临界机组。
在购买60万超临界机组时,黄毅诚让上海的几个制造厂尽管提要求,把需要的技术,包括软件和硬件都写在单子上,附在报价书后面。尽管国外卖家提出加价3000万美元,我们仍旧咬牙买了下来。后来经过竞标,总价格并没有增加多少。由于当时我国没有安排生产超临界发电机组的计划,那些引进的技术,后来一直被闲置。黄毅诚担任能源部部长后,坚持不懈向相关领导请示引进超临界技术事宜,直到2000年,终遂所愿。
主张购买超超临界机组,通过消化吸收逐步实现自主生产
黄毅诚担任中国能源研究会理事长后,欧洲人向他宣传“超超临界”发电技术,不仅蒸汽参数高,而且两次中间再热,净效率可以进一步提高到43%—45%,比常规的亚临界发电技术提高了5—10个百分点。
1999年11月,中国能源研究会在北京组织召开了高效超临界发电技术国际研讨会,日本、法国、丹麦等许多国家的专家都参加了研讨会。作为汽轮机专家,黄毅诚希望能早日看到我们国家生产出世界最高效率的发电机组,并一直主张应从欧洲买几套二次中间再热、高效超超临界机组,通过消化吸收逐步实现自主生产。
2006年11月,华能玉环电厂1号百万千瓦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投入商业运营。后来山东邹县又有一台超超临界百万机组投运。这批机组是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由哈尔滨电气、上海电气、东方电气联合制造的,其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支持我国自主创新超超临界高效发电技术
135兆瓦双轴高低位布置超超临界高效发电技术,是我国上海外高桥第三发电厂冯伟忠教授发明的现今世界最高效率的发电技术。该技术工程化试点工作历尽了艰辛。
早在2011年,黄毅诚就在国家电网公司的办公室里听取了一次上海外三厂冯伟忠的汇报。外三厂是运行百万超临界机组最好的。他们通过一系列的节能减排创新技术改造,创造了最高的效率和最好的煤耗水平,排放指标也达到了天然气电站的水平。冯伟忠通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提出了全新的双轴高低位布置超超临界高效发电技术。由于将高压缸和中低压缸分开,所以总容量设定在1350兆瓦更为合适。双轴高低位布置发电技术可以在使用600度材料和设备情况下,达到当今全球都在攻关研究的700度材料的效率和水平。黄毅诚积极支持双轴高低位布置超超临界高效发电技术的研究和试验。
然而,几位反对高低位的专家向国家能源局递交报告,要求停止支持高低位试点。为了推动“高低位分轴布置高效超超临界发电技术”工程化试点工作,黄毅诚提笔陈词,力争推进超超临界发电技术相关研试。黄毅诚在信中表示,这样一项世界最高水平的、有可能和高铁技术并列的创新发电技术,久久得不到实施,一拖就是几年,对国家是一个重大损失。希望这一创新技术能尽快得以试点。这样,将来我们对外输出的国家名片就不仅有高铁,还有世界最高水平的发电设备和技术。
在专家评审会上,尽管相关专家仍然提出了许多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论证的问题,但还是承认,高低位布置方案可以减少高中压管道长度进而降低投资,减少压降和温降损失进而降低能耗,属于创新技术,为我国火电建设提供了一个较好的技术选择方案。
在对工程选址布局、国家产业政策、火电行业发展、电力电量平衡等进行评估论证后,1350兆瓦高低位分轴布置高效超超临界示范工程最终落户安徽平山。
2016年10月12日,1350兆瓦高低位分轴布置高效超超临界示范工程在安徽平山举行奠基仪式。2022年12月13日,機组完成所有工况性能试验。机组在额定工况下供电标准煤耗为249.31克/千瓦时,实现了251克/千瓦时的设计供电标准煤耗。该机组一举突破了260克/千瓦时、250克/千瓦时两个大关,在国际上遥遥领先。机组的中、低负荷性能和深度调峰能力非常理想,甚至可在19%负荷下稳定运行,是当之无愧的大国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