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
2014年10月13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把“民惟邦本”列为治国理政经验的第一条;2015年10月20日,习近平主席在英国议会发表讲话时指出,“在中国,民本和法制思想自古有之,几千年前就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说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引用“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古训,充分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人民安全为国家安全之宗旨与基石的理念。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语出两千多年前的《尚书·五子之歌》。据序言介绍,这是夏王太康因逸豫失德导致失民心进而失国后,他的五个兄弟被放逐到洛水下游时回忆皇祖训诫、抒发悔恨之情的文章。文中首句即言:“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意思是,夏后氏之祖曾有训示:人民可以亲近,不可以轻贱失礼。人民是国家的根基,根基安稳牢固,国家才能安定太平。
将“民”作为构成“邦”的根本要素,将“本固”视为实现“邦宁”的先决条件,中国古代先贤早已萌生了以民为本的远见卓识,并始终不懈追寻定国安邦的固本之道。
宋代程颐在《代吕晦叔应诏疏》中主张“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以安而不扰为本”。程颐、程颢兄弟二人共创理学,世称“二程”,其理学思想是对孔孟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尤其是将儒学中的民本思想发扬光大,“顺民心”“厚民生”“安而不扰”就是最为鲜明的体现。不仅如此,他们还躬行实践。据记载,程颢出仕后每到一处都将“视民如伤”四个大字制成匾额悬挂于大堂之上,时刻警醒自己要重民、爱民、保民,他所治理的地方往往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百姓也安居乐业、安分守常。
在封建社会中满足人民需求、实现人民富裕、保障人民安全,这些治国理念和美好愿望,由于封建社会固有的局限性,无法全面转化为人人享有的权利,古代先贤仅能将对人的尊重和关怀寄托于君主和少数为政者的道德操守。然而,离开了民主和法治的保障,人权终将失落,人民的安全与利益也不可能得到真正实现。
历史的发展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统一,带领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顺应时代潮流、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实现了古代先贤难以企及的政治理想。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的政治观念不仅融通了“民为邦本”的政治思想,更對后者进行了根本性的超越与升华。回顾党史,尽管在不同发展时期面临的时代背景和主要任务不同,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保障民生福祉、维护人民安全的决心和行动始终未变,并为之进行了不懈努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民心是最大的政治”的高度自觉,以“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政治担当,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坚决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奋力开拓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让人民享有更多的安全感。在全面深入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着力提升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的过程中,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我国群众安全感由2012年的87.55%上升至2021年的98.62%,10年来始终保持高位。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中国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之一。
国家安全工作归根到底是保障人民利益。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新时代新征程,牢固树立和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必须坚持“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治国理念,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坚持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为群众安居乐业提供坚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