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光
2023年7月至9月,频发的台风暴雨极端天气造成了我国华北、东北和华南等地严重的洪水灾害和经济损失。位于北京西南物流中心的图书仓储基地遭遇毁灭性打击,数百万册报废图书中包括不少老版、绝版书,让人心痛不已,加上其他损坏物资,损失难以估计。这种事件再次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话题推到了社会关注焦点上。
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性和对抗性
我国是人与自然关系最紧张的国家之一,这主要是由我国人口多、资源少、经济强这三个因素综合决定的。我国14亿人口绝大部分聚集在“胡焕庸线”(今黑河至腾冲)以东大约一半的国土面积上,而另一半国土是不适合人类生产生活的高原、荒漠、戈壁、寒带等。在人口聚集的这一半国土上,逐步建立了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强大经济体系,这些经济活动使用了大量水、土地和生物等资源,同时也使用了很多大气空间等生态环境容量来容纳和净化污染物,这与人类生存需要清洁的空气、干净的水资源和安全的食物(土地)产生了一定的竞爭和冲突。面向未来,生态环境在人类生存和发展需求之间的回旋余地越来越小,压力却越来越大。因此,如何正确处理人类生存发展与有限自然生态系统的关系,始终是我国治国理政的难题和重点。
例如,这次洪灾发生的地方,许多是原来用于泄洪的泛区,之所以有这么多人口和产业聚集在此,还是源于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人们不得不在这些先天不足的自然条件下建立和发展城市和工业,大量人类活动越过生态承载力边界,出现环境污染、过度开采地下水等生态后果,自然界则不断地以自然灾害等形式向人类发出警告。也就是说,基于我国特殊国情条件和发展历程,目前我国人与自然关系具有较高的紧张性和对抗性。
人与自然和解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途径
大力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是缓解这种紧张和对抗局面的根本之策。人与自然和谐首先要做到人与自然和解,前者是所要实现的愿景,后者是实现的途径。所谓人与自然和解,就是指人类要主动地尊重、顺应和保护自然,努力把生产和生活活动限定在大自然可承受的边界之内,按照可能发生的最不利的自然界变化来安排城市和产业布局,避免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造成损伤,也避免自然灾害对人类造成过大的损失。
从人与自然对抗,到人与自然和解,这种重大转变必须突出强调人的主动作为。这是因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是有意识和主动的一方,自然界是无意识和被动的一方,不可能要求自然界来适应人的需要,因此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重点在于调整人类行为。在这方面,可以采取大量改进和创新措施,以下提出两点想法。
第一,采取极限思维和创新思维。对于易发洪灾的地区来说,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要基于可能发生的最大洪水流量进行布局,抬高和加固建筑地基,即使无法完全避免洪水冲击,也尽可能减轻财产损失。以此观之,京津冀地区产业发展的基本布局情况还有更大改进余地。在京津冀,大量工业企业都是一层楼厂房,动辄连片占地数百亩至上千亩,这样布局容易带来几个不利后果。一是企业易受洪涝影响,经济损失严重;二是土地大面积硬化,不利于建设“海绵城市”;三是硬化土地阻断了天地之间的“呼吸”,即水气交换,容易引发不晴不雨的“雾霾”天;四是土地利用效率低,单位土地上的经济产出不高。是否可以考虑,撤除一些占地面积较大的平房式工业厂区,改为建设多层楼的厂房,让企业上楼,把腾出来的土地改为绿化土地或水面,可减少洪涝灾害损失,增加土壤吸水能力,改善城市空气质量,还可提高单位土地的经济效益,具有多重协同效益。
第二,探索源头预防和系统治理。“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是重要的人类智慧,也是缓解人与自然矛盾的可选对策。海啸之所以伤人,是因为人类靠海边太近。人类应该对自然界保持必要的敬畏之心,与可能出现较大风险的自然界保持合理距离,从容易发生洪涝等灾害的地方撤出部分人口,从更大范围内寻求统筹解决人与自然冲突的方案。举一个长沙市橘子洲治理的例子。橘子洲是湘江中一座岛,20世纪末岛上仍有大量居民和少量企业每年因湘江涨水而受灾,群众被迫临时撤离,经济损失较大。长沙市采取了把岛上居民和企业搬离出岛的措施,将整个橘子洲改造成为红色旅游区和绿色生态公园,涨水时受淹闭园,退水后恢复旅游。被搬迁的居民再无流离失所之虞,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这是用系统治理的方法缓解人与自然矛盾的有益探索。
总之,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任重道远,需要迈出更加扎实和创新的行动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