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渡型流体转换对洪水型重力流沉积研究的启示及地质意义

2023-10-10 06:45窦鲁星张昌民张莉毕小龙杨沁超
地质论评 2023年5期
关键词:纹层泥质重力

窦鲁星,张昌民,张莉,毕小龙,杨沁超

1)长江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武汉,430100;2)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武汉,430100

内容提要: 洪水型重力流是重力流沉积学的研究热点,以往研究认为洪水型重力流具有紊流支撑的流体性质,对于其流体性质转化及其沉积记录的识别不够深入。近年研究揭示重力流沉积过程中可形成多种过渡型流体,具有特殊流体转换机制和沉积特征。通过调研国内外最新文献,系统介绍了过渡型流体基本特征、沉积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其对洪水型重力流沉积研究的启示及地质意义。研究结果表明:在少量黏土矿物影响下,沉积物重力流流体的性质即可由紊流向层流转化,形成特殊的过渡型流体。转化过程主要取决于黏土矿物含量和类型控制的流体内聚力和流速控制的紊流应力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过渡型流体可以产生大型流水沙纹(large current ripple)、砂质纹层—泥质纹层间互形成的低幅度沙波(low amplitude bed wave)等独特的底床类型。尽管实验研究揭示了过渡型流体可能形成的沉积底床特征,针对洪水型重力流沉积记录中过渡型流体的解释仍十分缺乏,尤其是过渡型流体转换机制及其沉积响应仍亟待深入探索。过渡型流体的沉积底形是研究洪水型重力流沉积动力机制的重要载体,可为深入理解洪水型重力流沉积过程提供新视角,同时可能具有更广泛的沉积学研究意义。

重力流是陆地沉积物向深水盆地搬运沉积的主要动力机制(Talling et al.,2013),相关研究在气候、能源、环境等多个学科领域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Yang Renchao et al.,2017;Kane et al.,2020;Zhong Guangfa and Peng Xiaotong,2021)。自1950年浊流沉积理论问世以来(Kuenen and Migliorini,1950),重力流沉积理论和沉积模式一直都是沉积学的前沿课题并不断发展。近年来洪水成因重力流(hyperpycnal flow)沉积备受关注并成为沉积学研究热点。洪水型重力流沉积在我国鄂尔多斯盆地、松辽盆地、渤海湾盆地等大型陆相湖盆中均有发育,是致密油气和页岩油气发育的重要场所,具有广阔的勘探开发前景(潘树新等,2017;栾国强等,2018;李相博等,2019;金杰华等,2019;周立宏等,2020;Liu Jianping et al.,2022)。相关研究可以为我国陆相盆地异重流沉积体系研究提供重要启发,为发现更多有利的油气储集层提供新思路,对陆相盆地油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目前针对洪水型重力流沉积学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前人针对洪水型重力流沉积动力的解释主要基于完全紊流(fully turbulent flow)机制(Zavala and Arcuri,2016;Xian Benzhong et al.,2018),即认为洪水型重力流主要为紊流支撑。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根据水利学领域物理模拟实验和定量计算研究揭示,洪水型重力流除了具有紊流性质之外,还发育流体性质介于紊流和层流之间的过渡型流体(钱宁等,1958;曹如轩等,1984;Baas et al.,2009,2011,2016;Jin Lina et al.,2021)。

从重力流沉积理论发展来看,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开始关注重力流沉积动力机制方面的问题,尤其是重力流沉积过程中流体性质的转化和混合现象,这些研究扩展了经典浊流和碎屑流理论认识(李存磊等,2012;吴嘉鹏等,2012;操应长等,2017;王华等,2020)。近年沉积学家根据水槽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成果,结合沉积记录提出了混合事件层沉积理论(Sumner et al.,2009;Haughton et al.,2009;谈明轩等,2016;杨田等,2021)。在此过程中,重力流流体转换机制和沉积响应研究成为研究核心焦点。重力流沉积过程中形成的多种过渡型流体具有特殊流体转换机制和沉积特征,过渡型流体沉积研究可以为重力流沉积过程和流体转换研究提供新视角(Baker and Baas et al.,2020)。因此,笔者等结合国内外文献调研分析,介绍过渡型流体沉积研究最新认识,并与洪水型重力流沉积机制相结合展开一些分析探讨。然后结合最新研究实例,分析过渡型流体沉积动力机制对洪水型重流沉积理论研究的启示,希望为发展完善陆相湖盆异重流沉积学基础理论提供一点新思路。

1 洪水型重力流基本概念

1.1 基本定义

早在19世纪末,Forel(1885)就发现洪水期间浑浊、寒冷的河水可形成高密度流体潜入湖底形成水道。Bates(1953)将这种流体命名为hyperpycnal flow,目前我国地质学家多称之为异重流,也有将其译为高密度流或超密度流(汪品先,2009),其定义为从河口流出的比环境水体密度高的密度流。“异重流”这一名词最早源于水利领域的水库淤积问题研究,由水利学家李焕于1947年提出使用(李焕,1947)。水利领域的异重流与density current相对应,其本质为两种或两种以上流体因为密度差异而产生的相对流动不至于全部混合的现象(李焕,1947;钱宁等,1958)。因此,目前沉积学领域的“异重流”是水利领域的“异重流”概念所包含的一种流体状态类型,两者概念仍存在差异。笔者等采用洪水型重力流的概念来阐述分析,其本质是洪水期间由于携带沉积物颗粒导致流体密度大于稳定环境水体的密度,沿盆地底部流动的高密度流体(Mulder,1995)。上世纪80年代以来,沉积学家开始研究洪水型重力流沉积(何起祥,1984;Wright et al.,1986;Mulder,1995)。该领域逐渐成为沉积学领域学术讨论和争议的焦点,引起了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Soyinka and Slatt,2008;唐武等,2016;张昌民等,2017;Shanmugam,2018;Van Loon et al.,2019;Feng Zengzhao et al.,2019;王家豪等,2020;杨仁超等,2020;Zavala et al.,2021)。近年来沉积学家逐渐打破学科壁垒,在洪水型重力流现代沉积观测和古代沉积记录沉积学解释方面正不断取得突破(Talling et al.,2022)。

1.2 基本特征

洪水型重力流在现代沉积环境中普遍发育(Best,2005;Talling,2014),其成因、触发条件及沉积模式与滑塌成因的重力流沉积(Bouma,1962;李祥辉等,2009)有着很大的区别。受洪水周期影响,洪水型重力流具有流速先增加后减小的演化过程(Zavala and Arcuri,2016);可形成水道—朵叶体沉积,具有体现洪水增强—减弱过程的交错层理和平行层理、层内侵蚀面、碳质植物碎片等沉积识别标志(Mulder,2003;Plink-Björklund and Steel,2004;Petter and Steel,2006;Soyinka et al.,2008)。目前,洪水型重力流的描述和解释多依据Zavala(2011,2016)提出的岩相划分方案(图1),其具有底载搬运、悬浮搬运和漂浮搬运等3种碎屑搬运方式,从而形成了3种主要的岩相系列,底负载成因的B类岩相,悬浮负载成因的S类岩相以及漂浮物成因的L类岩相。洪水型重力流的沉积动力机制解释主要利用完全紊流(fully turbulent flow)模型,主要为紊流支撑(Zavala and Arcuri,2016)。但水利领域已开展的水槽实验和近年现代沉积研究揭示,洪水型重力流(异重流)除了具有紊流性质之外,还发育过渡型流体(钱宁等,1958;曹如轩等,1984;Jin Lina et al.,2021),但这些认识主要局限于沉积物理模拟实验和现代沉积研究中。目前,针对地质历史时期洪水重力流沉积记录的识别和解释仍然滞后。结合这个问题,下面对过渡型流体相关研究进行详细论述。

2 过渡型流体基本概念及沉积特征

2.1 基本概念

过渡流是指流体的一种流动状态,可以用雷诺数(惯性力比黏滞力)来表征。当流速较小时,流体黏滞力影响大于惯性力,流体分层稳定流动、互不混合,这种流动状态称为层流。若流速持续增大,惯性力对流场的影响远大于黏滞力,流体流动产生紊乱、不规则流场,形成内部旋涡密布的紊流(图2a)。过渡流状态介于层流和紊流之间,层流流速增加时,惯性力的影响逐渐大于黏滞力,雷诺数增大,受到流体的流速和黏度的综合控制,流线开始呈现波浪状的摆动,呈现向紊流过渡的流动状态。水利学家针对含泥质的过渡流开展了物理模拟实验,揭示了过渡流具有瞬态紊流(transient turbulent flow)的流动特征,在靠近底床的区域中存在强紊流(图2b),而在紧邻底床的上方以及外部流动区域紊流较弱或完全没有紊流(Wang Zhaoyin and Plate,1996)。含泥质的流体可以形成于沉积环境中,例如泥沙含量高的河流以及深水浊流等,具有广泛的沉积学应用前景和研究价值。国外地质学家针对过渡流体沉积特征开展了探索,通过实验研究发现,沉积流体中高岭石的含量增加会改变流体的紊流结构组成,产生过渡流的分层流动体制,具有底部紊流增强和上部紊流抑制现象(Baas et al.,2009),进一步研究认为这种流动体制与紊流相比有比较明显的差异。

2.2 过渡型流体沉积底床形态

针对过渡流沉积物理模拟实验研究进一步发现,随着流体中黏土含量的增加,黏土颗粒絮凝导致流体产生足够高的黏度和屈服强度,从而调整了流体中的紊流应力并使流体的雷诺数降低,导致流体性质存在转换过程,由紊流向层流过渡(Baas et al.,2009,2011)。在上述转换过程中会产生紊流增强过渡流(turbulence-enhanced transitional flow)、下过渡塞流(lower transitional plug flow)、上过渡塞流(upper transitional plug flow)、准层状塞流(quasi-laminar plug flow)等多种不同的过渡型流体(Baas et al.,2011,2016;Baker and Baas,2020)。这些过渡型流体类型的转换主要取决于黏土矿物含量和类型控制的流体内聚力和颗粒流速控制的紊流应力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图3)(Baas et al.,2009;Sumner et al.,2009)。

图3 砂—泥质过渡型流体沉积底床分类及流动状态(改自Baker and Bass et al.,2020):(a)砂—泥质过渡流沉积底床分类,主要依据颗粒可动性参数及屈服强度,红色、蓝色、黄色区域分别代表砂质流水沙纹、大型流水沙纹和低幅度沙波的分布范围,虚线为不同流体类型的大致边界,颗粒可动性参数θ计算参考Van den Berg and Van Gelder(1993),主要与流速成正比;(b)紊流及过渡型流体流经平坦底床时的流动状态,包括:紊流、紊流增强过渡流、下过渡塞流、上过渡塞流、准层状塞流Fig.3 Schematic summary of the bedform phase diagram and flow model mixed sand—mud transitional flows (Modified after Baker and Bass et al., 2020): (a) a bedform phase diagram based on grain-related mobility parameter and yield strength of the suspension. The red, blue and yellow color represent the stability fields of the three bedform types in this diagram. The dashed lines represent the boundaries between the different flow types; (b) schematic models of turbulent flows and transitional flows over a smooth, flat bed

Bass(2016)根据携带砂—粉砂—泥质沉积物的过渡型流体物理模拟实验研究,建立了过渡型流体相关的新型沉积底床分类,揭示了砂质纹层—泥质纹层形成的波高一般大于2 cm的增大型流水沙纹(large current ripple)(图4a)、砂质纹层—泥质纹层间互形成的低幅度沙波(low amplitude bed wave)等特殊底床形态(图4b)。这些过渡型流体底床类型被认为从崭新角度为重力流的沉积动力机制和流体转化提供了更为合理的解释方案(Peakall et al.,2020)。

3 过渡型流体相关沉积记录

目前,古代沉积中过渡型流体相关的识别和解释仍在处于探索阶段。Baker和Baas(2020)利用英国威尔士西部地区志留系富泥重力流形成的海底扇沉积中,首次针对野外剖面中观察到的过渡型流体沉积记录开展了全面的描述和解释。该研究在野外剖面上识别了纯砂质形成的流水沙纹,平均高度和长度分别为11 mm和141 mm,砂质纹层—泥质纹层形成的大型流水沙纹(large current ripple)(图5a),其平均高度为19 mm,平均长度为274 mm;砂质纹层—泥质纹层间互组成的低幅度沙波(low amplitude bed wave),平均高度和长度分别为10 mm和354 mm(图5b)。根据过渡型流体相关的新型沉积底床分类,大型流水沙纹和低幅度沙波是典型的过渡型流体沉积记录,二者分别在过渡流体下部形成的增强型紊流和和减弱型紊流条件下形成。根据野外剖面实测统计,从海底扇沉积的边缘到远端,主要的沉积底床类型,从正常流水沙纹过渡为大型流水沙纹,然后变为低幅度沙波,这说明沉积物重力流的流体性质由紊流逐渐变为过渡型流体,流体雷诺数降低,流速减小,黏度增加,紊流逐渐受到抑制(图6)。

图5 英国威尔士西部地区志留系野外露头揭示的过渡型流体沉积记录及对应素描(修改自Baker and Baas,2020):(a)大型沙纹层理(LCR),沙纹底部沉积泥质含量较高,向上沉积物粒度变粗,沙纹内部具高角度交错层理,沙纹层和泥纹层交替;(b)由砂—泥沉积组成的低幅度沙波(LABW),层系内部可见低角度纹层,底部含泥质,向上变为砂质沉积Fig.5 Photograph and schematic drawing of transitional flow deposits from outcrop in west Wales, UK (Modified after Baker and Baas, 2020): (a) large current ripples (LCR) with muddy bases and trough fills that coarsen upward and upstream to sandstone, bedforms contain high-angle cross lamination, occasionally of alternating sandstone and mudstone; (b) schematic drawing of climbing, mixed sandstone—mudstone low-amplitude bed-waves (LABW) with low-angle cross-lamination and muddy bases that coarsen upward to sandstone

图6 英国威尔士西部阿伯里斯特维斯地区到伯斯地区野外露头揭示的志留系海底扇边缘到远端的重力流流体转换模式以及对应沉积底形变化(改自Baker and Baas,2020):(a)向下游方向沉积底形变化,数字序号表示不同底形出现次数由多到少的排序;(b)海底扇边缘到远端过渡型流体转化模式Fig.6 Flow transformation within the different bedform assemblages from the fringe to distal fringe of the Silurian submarine fan from the Aberystywth to the Borth area in west Wales, UK (Modified after Baker and Baas,2020): (a) bedform transformation downstream. Numbers are related to observed bedform type in order of decreasing frequency; (b) model of transitional flow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fringe to the distal fringe of the fanSCR—流水沙纹;LABW—低幅度沙波;LCR—大型流水沙纹;TF—紊流;TETF—紊流增强过渡流;LTPF—下过渡塞流;UTPF—上过渡塞流;QLPF—准层状塞流SCR—sandy current ripples; LABW—low-amplitude bed-waves; LCR—large current ripples; TF—turbulent flow; TETF—turbulence—enhanced transitional flow; LTPF—lower transitional plug flow; UTPF—upper transitional plug flow; QLPF—quasi-laminar plug flow

4 过渡型流体对洪水重力流沉积解释的启示及沉积地质意义

4.1 过渡型流体转换对洪水重力流沉积解释的启示

由于砂泥混合沉积物在洪水型重力流沉积中可能十分普遍,完全具备过渡型流体的发育条件,过渡型流体成为洪水型重力流研究不可忽视的关键因素。沉积底床形态是沉积环境解释和流动体制研究的关键对象,过渡型流体沉积底床是沟通重力流沉积动力机制和沉积解释的重要载体,为深入理解洪水型重力流沉积过程中流体性质及沉积响应提供新视角。目前,关于洪水型重力流沉积解释主要基于完全紊流的沉积动力机制,十分缺乏针对过渡型流体的识别和解释,且正处于探索阶段。近年,经研究在松辽盆地南部白垩系嫩江组发现并报道了洪水型重力流沉积,初步探讨论述了陆相湖盆洪水型重力流沉积中流体性质介于层流—紊流之间的过渡型流体发育的可能性和对应沉积物的基本特征(Dou Luxing et al.,2021)。

松辽盆地南部白垩系嫩江组(王陆新,2014),发育三角洲和湖泊沉积相,垂向上呈现三幕浅湖—三角洲前缘的沉积充填序列。近年,我国沉积学家曾在松辽盆地嫩江组发现报道了大型坳陷湖盆洪水型重力流成因的水道—湖底扇系统(潘树新,2017)。通过在松辽盆地南部嫩江组嫩三段浅湖沉积序列中利用岩芯、测井、三维地震资料开展了前期研究,发现该区湖泊沉积序列中发育洪水型重力流成因水道—朵叶体沉积,具有典型的洪水型重力流沉积标志(Dou Luxing et al.,2021),岩芯中揭示了水道沉积(图7a)以及砂—泥层偶形成的低角度层理、大型沙纹层理(岩芯揭示波高大于20 mm)等反映过渡型流体的特殊沉积构造(图7b—d)。结合过渡型流体沉积理论,利用过渡型流体沉积底床分类,初步分析了洪水型重力流不沉积时期底床演变规律。研究认为岩相划分和解释可以以流速、流体黏度演变规律为主线,明确紊流、紊流增强过渡流、下过渡塞流、上过渡塞流、准层状塞流等不同的流体类型的形成和流体之间的转换规律。通过将过渡型流体的转换机制与洪水型重力流沉积岩相划分解释相结合,可以从流体的流速、黏度两个方面研究洪水型重力流沉积过程和演化机制(图8)。过渡型流体概念的引入,可以帮助更准确识别洪水型重力流沉积,解释洪水型重力流的沉积过程和传输机制,以指导建立更准确的沉积模式。

图7 松辽盆地南部白垩系嫩江组岩芯沉积特征(改自Dou Luxing et al.,2021):(a)块状细砂岩中的灰色泥砾;(b)具底部冲刷面(黄色虚线)的块状砂岩,冲刷面下部为细砂岩和泥岩纹层(黑色箭头)形成的低角度层理;(c)大型沙纹层理,纹层和层系界面发育暗色的泥岩纹层 (黄色箭头标识),下部为黑色泥岩层(黑色箭头)和由砂—泥薄互层形成的低角度层理(红色箭头),沙纹波高大于20 mm;(d)大型沙纹层理,纹层和层系界面发育暗色的泥岩纹层 (黄色箭头标识),沙纹波高大于20 mmFig.7 Representative core photographs of the Nenjiang Formation in the southern Songliao Basin (modified after Dou Luxing et al., 2021): (a) inclined grey mud clasts; (b) erosive-based massive sandstones with dispersed plant debris (yellow arrows), overlying sandstones with low-angle laminae separated by a mud layer (black arrow); (c) large current ripples with mud drapes (yellow arrows), and underlying mudstone layers (black arrows) and heterolithic strata (red arrow) showing low-angle laminae, the ripple heights are larger than 20 mm; (d) large current ripples with asymptotic lower foresets, note the plant debris and mudstone layers with dark colour between the laminae (yellow arrows), the ripple heights are larger than 20 mm

图8 洪水型重力流岩相划分与解释方案(改自Zavala,2011,Zavala and Pan Shuxin,2018,Dou Luxing et al.,2021):(a)基于紊流模型的岩相划分与解释方案;(b)基于过渡型流体的岩相划分与解释Fig.8 Schematic genetic facies tract with interpretations(Modified after Zavala et al., 2011 , Zavala and Pan Shuxin,2018, Dou Luxing et al., 2021): (a) genetic facies tract along a hyperpycnal depositional system controlled by turbulent flows; (b) facies tract along a transitional flow dominated hyperpycnal depositional system

4.2 过渡型流体沉积地质意义

长期以来沉积学研究对不含黏土的纯砂质沉积底床形态给予了充分关注(Reineck,1973),但一直未能充分重视砂—泥质混合底床。过渡型流体研究表明,受黏土矿物对流体性质和沉积过程的影响,实际沉积底床类型和层理形成的多样性比经典砂质沉积底床分类(Berg and Gelder,1993)要更加复杂。前人认为沙纹平衡高度与波长和紊流流动强度无关(Bartholdy,2015),但这种判断在添加黏土矿物的沉积物流体中就失效了,因为体积浓度仅为1%悬浮黏土,就足以导致底床沉积沙纹的高度和波长的增加(Baas and Best,2002)。在沉积物重力流沉积过程中,悬浮泥沙的浓度都可能达到形成过渡型流体的基本条件并影响沉积动力机制(Mulder et al.,2003;Best,2005)。在以往的沉积岩石学分析中,杂砂岩泥质含量的标准是15%(Pettijohn et al.,1987),很多情况下并未将含泥质的砂岩与纯净的砂岩进行进一步区分。大量实验表明,5%~15%的黏土足以改变沉积流体和底床的相互作用和沉积过程(Baas,2011)。因此在未来的重力流沉积动力学研究中,即使是较小的泥质含量,都难以忽略不计,应作为分析的对象。

这里以重力流沉积动力学研究中备受关注的混合事件层沉积为例说明过渡型流体的研究意义。混合事件层被定义为弱黏性的具紊流特征的重力流转变为黏性主导的具有多种流变学特征重力流形成的垂向沉积组合(Haughton et al.,2009)。根据Haughton等人(2009)混合事件层沉积模式,混合事件层自下而上可以分为H1~H5共5个沉积单元,底部H1段为块状砂岩组成,由高密度浊流沉积形成。根据研究发现,混合事件层底部H1段也可以由泥质砂岩相组成,内部为由砂岩—纹层状泥岩互层(图9)(Baker and Baas,2020)。这些富泥混合事件层中的H1以往解释为由高密度浊流形成,目前来看也可能由过渡流形成(Baker and Baas,2020)。在沉积过程中受到流体中黏土矿物的影响,流体紊动支撑力受到调节作用形成了大型沙纹、低幅度沙波等底床和对应沉积构造。如果湖盆重力流沉积记录中也存在类似过渡流沉积(Baker and Baas,2020),那么针对混合事件层新解释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混合事件层沉积过程中存在的紊流调节和流体转换过程。目前过渡型流体与混合事件层沉积的关系的具体研究仍比较缺乏。混合事件层沉积研究重视浊流与碎屑流转化过程。而过渡型流体研究可为浊流与碎屑流的转化过程及沉积记录识别提供理论依据,有助于混合事件层的精细地质解释。因此,在沉积动力学方面,过渡型流体沉积(Baas et al.,2020)新发现为重力流沉积过程和流体转换研究提供了新视角。我国陆相湖盆广泛分布,湖盆重力流沉积广泛发育。聚焦古代湖盆重力流沉积记录中蕴含的过渡型流体沉积动力机制及其沉积响应研究,有希望从新视角、新思路发展完善陆相湖盆沉积学理论。

5 结论

(1) 过渡型流体沉积动力机制为深入理解重力流沉积过程和成因机制提供了新视角和有力工具。实验研究揭示,随着流体中黏土含量的增加,黏土颗粒絮凝导致流体产生足够高的黏度和屈服强度,携带沉积物流体性质即可由紊流向层流转化,形成紊流增强过渡流、下过渡塞流、上过渡塞流、准层状塞流等多种不同的过渡型流体。并产生独特的底床类型和相应的沉积构造。

(2) 古代沉积记录中过渡型流体识别和解释亟待探索。根据实验研究,砂质纹层—泥质纹层形成的大型流水沙纹层理以及砂质纹层—泥质纹层间互组成的低角度层理是过渡型流体识别的关键沉积标志。最新海底扇野外研究实例揭示,沉积序列内部可以识别出向远端方向由正常流水沙纹主导的沉积,过渡为大型流水沙纹主导然后变为低幅度沙波主导的沉积特征,可以说明沉积物重力流的流体传输过程中由紊流向过渡型流体的转换过程。在此过程中,流体雷诺数降低,流速减小,黏度增加,紊流逐渐受到抑制。

(3) 最新研究揭示,受黏土矿物的影响,洪水型重力流流体性质即可由紊流向层流转化,可形成多种过渡型流体。以往针对洪水型重力流沉积的识别和沉积学解释方案主要是基于其紊流支撑的流体力学性质,并未充分考虑沉积过程中由于泥质含量的增加或减少造成的流体性质的转化。洪水重力流沉积记录中过渡型流体沉积特征识别、解释研究还未受充分重视。

(4) 湖盆洪水型重力流研究中过渡型流体对流体性质转换的影响值得考虑。洪水型重力流沉积中很可能发育形成了过渡型流体沉积记录。将过渡型流体研究认识与湖盆洪水型重力流沉积学研究结合,有望得到洪水型重力流流体转换机制的新认知,实现洪水型重力流沉积模式的新发现,对发展完善湖盆重力流沉积学理论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致谢:感谢审稿专家审阅文稿,并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

猜你喜欢
纹层泥质重力
疯狂过山车——重力是什么
海相页岩纹层特征、成因机理及其页岩气意义
中国中西部盆地典型陆相页岩纹层结构与储层品质评价
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湖相富有机质页岩纹层特征和储集性能
海相页岩纹层特征及其对页岩储层发育的影响
——以川南长宁地区龙马溪组为例
仰斜式重力挡土墙稳定计算复核
一张纸的承重力有多大?
某泵站厂房泥质粉砂岩地基固结沉降有限元分析
不同泥质配比条件下剩余污泥的深度减容研究
高升油田泥质细粉砂综合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