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华 柯嫦
(安康市中医医院,陕西 安康 725000)
脑卒中导致的吞咽障碍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它是指由于软腭、咽喉、下颌、双唇、舌、食管等器官结构和(或)功能受损,不能有效地、安全地把食物输送到胃内的过程。调查显示,50.0%左右的脑卒中患者多伴有吞咽障碍的情况,不仅会影响日常饮水、饮食状况,还可增加吸入性肺炎发生的风险,甚至增加窒息的风险,甚至导致患者死亡。健康宣教、康复护理与吞咽训练指导是康复吞咽功能障碍的主要方法之一,舌压抗阻反馈训练为指导患者主动抗阻的正反馈训练方法,其是将患者舌肌抗阻能力的压力值直观地显示在压力测量仪上,能广泛应用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舌活动能力。本文旨在探讨舌压抗阻反馈训练在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84例,随机分为抗阻组和对照组,各42例。抗阻组男22例,女20例;年龄(45.38±5.72)岁;身体质量指数(22.86±2.14)kg/m2;病程(31.17±3.56)d;吞咽功能分级:Ⅱ级22例,Ⅲ级14例,Ⅳ级6例。对照组男21例,女21例;年龄(45.96±5.81)岁;身体质量指数(22.87±1.47)kg/m2;病程(31.97±3.96)d;吞咽功能分级:Ⅱ级23例,Ⅲ级13例,Ⅳ级6例。纳入标准:符合吞咽功能障碍的诊断标准,首次发生脑卒中并发吞咽障碍者,处于病情稳定期;生命体征平稳;患者依从性好;患者及家属自愿签署同意书;18~70岁。排除标准:由于真性球麻痹而导致的环咽肌失弛缓患者;有意识障碍或失语症的患者;哺乳妊娠期妇女,备孕期妇女;神经系统疾病或咽颈外伤手术史导致的吞咽障碍患者;其他脏器功能衰竭者;存在严重认知障碍的患者;不能配合治疗者。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吞咽康复干预,包括基础的摄食训练和吞咽康复训练,同时向患者及家属普及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相关知识,让其了解自身病情,建立康复信心。根据患者的吞咽情况,给予不同性状和口味的食物、进食时的体位、最安全的一口量、并在进食中反复吞咽动作训练即每次进食完再做几次空吞咽动作,及时清除口腔和咽部的食物残渣等;指导做鼓腮、咬合动作,锻炼面部肌肉,早晚各5~10次;对于重度吞咽困难者,给予留置胃管,采取鼻饲管喂食;吞咽基础训练则包括唇部运动、咳嗽训练、舌部运动、咽部冷刺激等。抗阻组:在对照组吞咽康复训练的基础上给予舌压抗阻反馈训练,将充气型球泡状传感器置于患者舌体上,叮嘱患者上抬舌面压住传感器,尽量保持最长时间,完成1次休息15 s,连续完成5次为1组,每天早上、中午与下午练习3组。两组康复时间为3个月。
1.3观察指标 采用标准吞咽功能评估(SSA)量表、洼田饮水试验(WST)评估患者吞咽功能,SSA量表包含临床检查、饮水观察,分值越高表明吞咽障碍越严重;WST即常规检查:根据患者端坐时饮用30 mL温开水的情况评价,分为无效、有效、显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0%。在康复前后采用血清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含量评估患者营养状况;采用吞咽舌肌评估训练仪测试所有患者的舌压平均值和舌压持续时间,反复测量3次取平均值。
2.1总有效率对比 抗阻组显效37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6%;对照组显效22例、有效1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1.0%。抗阻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6.098,P<0.05)。
2.2营养状态变化对比 康复后两组的血清前白蛋白与白蛋白水平均高于康复前,且抗阻组更高(P<0.05)。见表1。
表1 两组康复前后的血清白蛋白与前白蛋白水平对比
2.3舌压平均值与舌压持续时间变化对比 两组康复后的舌压平均值与舌压持续时间均高于康复前,且抗阻组更高(P<0.05)。见表2。
表2 两组康复前后舌压对比
吞咽障碍易导致机体出现误吸、吸入性肺炎、营养不良等严重后果,不利于患者康复。本文结果显示,抗阻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康复后两组的血清前白蛋白与白蛋白水平均高于康复前,且抗阻组更高(P<0.05);两组舌压平均值与舌压持续时间均高于康复前,且抗阻组更高(P<0.05)。表明舌压抗阻反馈训练在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能有效提高康复效果,可提高患者的舌压平均值与舌压持续时间,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从机制上分析,舌压抗阻反馈训练是将患者舌肌群抗阻能力化为压力值,以具体数据为基础指导患者主动抗阻,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舌活动能力,还可提高舌肌群能力,从而有效保护患者的气道,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舌压抗阻反馈训练能明显改善舌骨上抬和前移的力量,降低机体内食管上端括约肌的压力,促进患者的舌后部向腭部靠近,能增加咽部和口腔的压力。从而减少患者发生误吸和窒息的风险。舌压抗阻反馈训练通过将充气型球泡状传感器放在患者的硬腭和舌体间,可增强舌骨上肌群及舌肌力量,还能提高患者气道保护能力,指导其用最大的力量将舌头往上压球泡传感器,减少误吸的发生率。同时舌压抗阻反馈训练可有效激活初级运动区的感觉功能。扩大患者双侧的吞咽皮质激活面积,增强舌骨上肌群及舌肌力量,从而促进改善患者的预后。
综上所述,舌压抗阻反馈训练在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可提高患者的舌压平均值与舌压持续时间,有效提高康复效果,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本研究由于舌压抗阻反馈训练的观察时间比较短,调查的人数比较少,观察的人数也比较少,将在后续研究中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