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继为,王 佳,赵红梅
(1.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学前教育系,北京100021;2.北京大学附属幼儿园,北京100000)
我国2012年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1],明确把儿童身心健康界定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提出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包括“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指南》提出的儿童培养目标之一是“情绪安定愉快”,并进一步中指出,要培养儿童“经常保持愉快的情绪”和情绪调控、情绪分享、情绪表达、情绪转移等能力。在教育建议中,《指南》提出成人要营造温暖、轻松的心理环境,让幼儿形成安全感和信赖感;帮助幼儿学会恰当表达和调控情绪;以及成人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用恰当的方式表达情绪,和幼儿一起谈论自己高兴或生气的事等。
研究表明,情绪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情绪是否积极稳定对个体的人际交往[2],主观幸福感[3],生活满意度[4],以及学业成就[5]等各个方面均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影响。情绪对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持续性的影响,其影响效果甚至能够延伸到学龄期和成年以后[6-7],积极稳定的情绪是个体一生的重要财富。研究还表明,家庭在儿童情绪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埃森伯格(Eisenberg)在家庭情绪社会化教养理论模型中指出父母行为能够影响儿童情绪概念的形成和情绪能力的发展,其中最主要的媒介就是父母应对儿童情绪的方式以及父母自身的情绪表达行为[8]。父母越重视情感教育,价值观念越积极,儿童的情绪表现越稳定[9]。相反,如果父母忽视儿童的消极情绪,鼓励儿童不恰当的发泄情绪,甚至做出惩罚等非支持性的应对,则会导致儿童无法合理疏解消极情绪,出现情绪问题[10-11]。
《指南》代表先进的儿童观、教育观、学习观,《指南》发布将近十年了,它落实如何?其中情绪教育的观念被认同了吗?有研究表明,我国幼儿仍存在情绪不稳定,易激惹,以及不恰当发泄消极情绪等问题[7]。北京是我国首善之区,家长总体的教育水平较高,育儿观念比较先进。北京地区家庭情绪教育如何,是否被重视了?儿童教育是否从单一的知识教育、能力教育向多元教育转化?有哪些情绪教育经验和问题?这有待进一步地探索。为此,本研究选取家庭作为研究样本,从父母情绪教育观念、父母情绪教育做法、父母不良情绪应对和父母自身情绪表达四个方面来了解北京地区家庭情绪教育的现状,以求获得一些情绪教育的真实认识,提出一点情绪教育的有益建议。
本研究以北京地区为重点,在北京市各区随机选取多家幼儿园,共计698名儿童家长。其中,男孩家长321人,占比45.9%;女孩家长377人,占比54.1%;小班家长203人,中班家长246人,大班家长249人,被试年龄、性别分布比较均衡。
本研究采用自编问卷测量家庭情绪教育状况,根据以往研究,本问卷涵盖四个维度:父母的情绪教育观念、父母的情绪教育行为、父母对儿童消极情绪的应对,以及父母自身的情绪表达与调控状况。其中,父母的情绪教育观念维度包含5个题目,分别考察父母对情绪和情绪教育的重视程度,以及父母对儿童情绪表达及调控的期望水平,量表采用三点计分(1=完全不符合,2=比较符合,3=完全符合),分数越高代表父母情绪教育的观念越科学完善。父母的情绪教育行为维度共包含6个题目,考察父母是否提供情绪绘本,以及是否采用恰当的方式引导儿童进行情绪理解、表达、调控和分享,量表采用三点计分(1=从不,2=偶尔,3=经常),分数越高代表父母的情绪教育的行为越积极有效。父母对儿童消极情绪的应对维度共包含5个题目,分别考察父母针对儿童哭闹、乱发脾气、与他人发生矛盾后的情绪问题所采用的应对方式,量表采用三点计分(1=从不,2=偶尔,3=经常),分数越高代表父母应对方式越积极妥当。父母自身的情绪表达维度包括5个题目,分别考察父母是否在儿童面前进行情绪表露,以及父母自身进行情绪调控的能力,量表采用3点计分(1=从不,2=偶尔,3=经常),分数越高代表父母自身的情绪表达情况越积极。施测过程由幼儿园老师组织家长进行施测,家长问卷填写完毕后,由主班教师回收问卷。
有关父母情绪教育观念的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父母情绪教育观念
1.父母对情绪的重视程度:87.4%的父母重视情绪,把情绪作为人重要的内涵和支撑未来的重要素质;12%的父母偶尔重视情绪,没有一贯性的情绪重要观念;0.6%的父母不重视情绪。
2.父母对情绪教育的重视程度:78.7%的父母重视情绪教育,把情绪教育作为重要的教育项目;15.3%的父母偶尔进行情绪教育,没有一贯性的情绪教育观念,对情绪教育不是很重视;42%的父母没有开展情绪教育,对情绪教育不重视。
3.父母对孩子具有什么样的情绪期望:85.5%的父母强烈希望孩子情绪稳定愉快,善于表达,有感染力,能自控情绪,丰富感情;13.5%的父母有类似期望,但不强烈;1%的父母对孩子情绪没有期望。
4.父母是否鼓励孩子宣泄情绪:59.3%的父母一贯允许孩子宣泄情绪;27.7%的父母偶尔允许孩子宣泄情绪;13%的父母不允许孩子宣泄情绪。
5.父母是否认同情绪是固定不变的:71.3%的父母认为情绪可以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20.3%的父母有时觉得情绪可以改变;8.3%的父母认为江山易改禀性难移,认为家长对孩子情绪无能为力。
有关父母情绪教育做法的调查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父母情绪教育做法
1.父母是否提供情绪绘本:47%的父母向孩子提供情绪绘本,把绘本作为情绪教育的重要渠道;47.1%的父母偶尔提供绘本,没有一贯性的绘本教育策略;5.9%的父母没有提供过情绪教育的绘本。
2.父母是否对儿童情绪理解、情绪表达和情绪调控三个方面进行教育和引导:72.8%的父母重视情绪教育,对儿童开展情绪理解、情绪表达和情绪调控三个方面的教育和引导;25.2%的父母偶尔进行情绪理解、情绪表达和情绪调控三个方面的教育和引导;2%的父母没有开展过情绪教育。
3.父母是否教授孩子走出负面情绪、化解消极情绪(转变情绪)的方法:70.1%的父母重视教导孩子走出负面情绪、化解消极情绪(转变情绪)的方法;27.7%的父母偶尔开展此类教育;2.3%的父母没有开展化解负面情绪的教育。
4.父母是否教育孩子分享他的情感或情绪:79.2%的父母重视情绪分享教育,引导孩子分享情绪;14.2%的父母偶尔进行情绪分享教育;6.6%的父母没有开展过情绪分享教育。
5.父母是否引导孩子学习情绪能力强的小朋友:60%的父母引导孩子学习情绪能力强的小朋友,把他们作为榜样;25.4%的父母偶尔引导孩子学习情绪能力强的小朋友;14.6%的父母不以为意,没有此类引导教育。
6.父母是否教导孩子体贴(安慰、开导、同情……)他人:84.8%的父母教导孩子体贴他人;14.8%的父母偶尔教育孩子体贴他人;0.4%的父母没有教育孩子对他人的体贴。
有关父母对儿童不良情绪应对状况的调查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父母对儿童不良情绪的应对
1.父母是否在孩子“乱发脾气”时责打孩子,硬性压制:调查显示,88%的父母能正确引导孩子缓解情绪,不采用粗暴责骂方法;8.9%的父母偶尔这样对待发脾气的孩子;3.2%的父母一贯对发脾气孩子采取责骂方法。
2.父母是否在孩子与小朋友吵架后打骂孩子,或与孩子一起责骂对方:91.1%的父母能正确对待孩子的矛盾,对自己家孩子引导教育;6.9%的父母偶尔会打骂打架的孩子;2%的父母对吵架的孩子一律严管,有时迁怒对方孩子,和自己的孩子一起责骂对方孩子。
3.父母是否在孩子哭闹时一味哄孩子、给“甜头”安抚孩子:调查显示,58.9%的父母在孩子哭闹时,采取恰当措施缓解其情绪;29.5%的父母偶尔采取一味哄、给“甜头”的安抚措施;11.6%的父母遇到孩子哭闹一味哄孩子、给“甜头”安抚。
4.父母引导孩子转换情绪情况:69.8%的父母重视引导孩子情绪转换,把情绪调整到适合情景要求的状态;27.1%的父母偶尔引导孩子情绪转换;3.2%的父母没有引导孩子情绪转换。
5.父母是否采取忽视、冷处理对待孩子的情绪问题:67.5%的父母对孩子进行教育引导,采取积极干预措施;21.6%的父母偶尔放任哭闹,采取冷处理;10.9%的父母一贯冷处理,任由孩子自己闹腾够了为止。
针对父母自身情绪表达与调控能力的调查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父母的情绪表达与调控
1.父母是否表达、宣泄自己的情绪:调查显示,47.4%的父母能够做到情绪自然流畅,适时表达、宣泄;34.7%的父母偶尔生闷气,情绪表达宣泄不畅;17.9%的父母经常生闷气,情绪难以表达宣泄。
2.父母是否与家人分享情绪:63.5%的父母经常与家人谈论让自己高兴或生气的事请,积极分享情绪;27.9%的父母偶尔进行情绪分享;8.6%的父母从来不与家人进行情绪分享。
3.父母是否情绪丰富多彩,并在儿童面前表露情绪:17.9%的父母情绪丰富,愿意在儿童面前进行情绪表露;70.2%的父母情绪较丰富,偶尔在儿童面前进行情绪表露;11.9%的父母情绪单调,从不在儿童面前进行情绪表露。
4.父母不高兴时是否采用深呼吸、唱歌、跑步、逛街等有效方式转换不良情绪:46%的家长能转换不良情绪,有多种应对不良情绪的措施;53.6%的父母偶尔采取深呼吸、唱歌、跑步、逛街等方式转换不良情绪;0.4%的父母表示自己没有转换情绪的办法。
5.父母是否采用肢体语言来表达情绪:15.8%的家长经常采用丰富的肢体语言来表达情绪,高兴时手舞足蹈,不高兴时捶胸顿足;52%的家长偶尔会在孩子面前使用肢体语言表达情绪;32.2%的家长几乎不会使用肢体语言表达自己的情绪。
调查显示,北京地区多数父母都重视情绪和情绪教育,表明北京父母的教育观、发展观、儿童观、学习观比较先进,接受了最新的文明成果。北京的新一代父母,比起老一代,教育观念明显转变,不再以智力、知识为重,能兼顾到儿童全面发展、身心协调,开始把情绪看作是孩子未来立足社会、幸福生活的重要支柱,这是各地需要向北京家长学习的。但是,北京家长的情绪观还不够深入,对情绪的理解、期望不够立体全面,如对于情绪表达的意义方式,情绪表达和教养、人格、美的关系认识比较粗浅,有待于加强和深化。对于情绪的可塑性,部分家长还持有机械论、遗传论观点,认为对情绪无能为力,孩子情绪“随根”,改变不了,难以超越父辈的特质和水平。父母对孩子情绪发展目标还较为模糊,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自己孩子的情绪需要,建构出情绪施工蓝图,多是笼统的“好情绪”,而非美好的笑、有感染力的哭、体贴的安慰等。尤其是很多家长对情绪重视度和对情绪教育的重视度脱节,愿望和措施脱节,认识和行动脱节,所谓的高度重视情绪,并未完全体现在情绪教育和相应措施上。家长仅仅把儿童情绪教育停留在意识层面,没有付诸实际行动,出现教育行为和教育意识脱节的情况。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家长缺少情绪教育的相关知识,对如何进行儿童情绪教育的理解不够充分,尽管他们非常重视教育,但是没有掌握具体的情绪教育途径和方法,因此没有给予儿童充分恰当的情绪教育。
需要注意的是,有部分家长没有意识到情绪价值,压制孩子情绪,不允许孩子宣泄情绪,造成孩子情绪内伤,影响孩子的性格和人格。这表明家长的儿童观还是比较狭隘的,对孩子没有情绪发展愿景,缺乏塑造意识和行动,情绪教育还没有达到全覆盖,情绪教育仍是家庭教育中相对薄弱环节、被忽视的方面,没有像对待智育、知识教育那样重视情绪教育,儿童培养的立体型、现代性有待加强。这些说明,尽管北京地区家长在情绪教育观念上是相对进步的,但绝对地看,还有提高空间,需从传统教育文化中脱胎换骨。未来社会要实现和谐发展,需要培养出一整代的情绪稳定愉快的儿童,这个任务艰巨而繁重。
调查显示,多数家长情绪教育手段较丰富、途径较恰当、契机较合适,能够因时因地制宜,开展积极的情绪教育。但是,教育手段、途径、契机还有待深化:其一是情绪教育的材料丰富化不足,儿童教育材料中情绪教育的资源挖掘力度不够。市面上很多好的情绪教育绘本没有走进家庭,其他儿童教育材料,如《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中的情绪教育资源没有挖掘出来。其二是教育途径相对狭窄,很多还是说教式教育,故事教育、情境教育、游戏教育等采用不够。很多家长是在孩子“出问题”时做情绪教育:“你不要闹了,哪有你这样的孩子,哪个家长天天给孩子买玩具。要克制欲望,要压制你的火气。”家长较少在读书时联想孩子问题,进行情绪教育;较少设计游戏,开展有针对性的情绪教育。其三是教育契机把握不准,常常是“火上浇油”,反而扩大孩子不良情绪,强化负面情绪定势。如家长在孩子闹、哭时大谈道理,让孩子产生被训斥的感觉,反而越闹越厉害、越执拗。家长较少先安抚、同情理解,稍后在孩子平静了,再和他说道理、进行教育。其四是家长对儿童的情绪理解、情绪表达和情绪调控能力教育不均衡,情绪调控重视多,做的也多些,对孩子的情绪理解表达相对忽视。这背后表明,一些家长没把情绪理解作为重要的认识能力和沟通能力,没把同情心、怜悯心当成是人的社会性的重要方面,也没有把恰当表达情绪作为美好人生和美好个体的重要方面,作为个人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五是家长教育孩子走出负面情绪的积极举措不充分,教授给孩子的情绪调控方法不多,尤其是在不重视体育、户外、艺术教育等心理下,实际的情绪调节措施都是口头上的,没有实践锤炼和优化。可见,情绪教育虽然走进了家庭,但是毕竟起步晚,和智育等不能比,教育的方式方法还有待深化。
从调查中看到,多数家长对“乱发脾气”的孩子采取正面教育,避免硬性压制及感情伤害,这说明家长都有了儿童权利意识,尊重和保护儿童权利,这和“世界不打孩子日”能被传播一样,表明了新时代家长的素质水平。但是,其中有几个问题也需要注意。第一,一些家长对于负面情绪的积极作用认识不足,积极调节太多,造成负面情绪发生的教育效果不充分,儿童的心理成长被延迟。负面情绪具有积极教育效果,人必须经历七情六欲,都是积极情绪也是问题。孩子出现负面情绪,家长不宜都是安抚、安慰和开导,有时让这些情绪自然地涌来、消退,孩子心理体验将更丰富。第二,很多情绪调节是片面道德性的,而不是教养性、社会性的。无理取闹,哭泣撒野,需要克制和转变。但这些情绪,与其说不道德,不如说缺乏教养,社会化不充分。因此,应该从教养角度、社会化角度去引导孩子的情绪调节,形成“社会理解、同情理解”,做文明的有教养的人。第三,有些家长一味哄孩子、给“甜头”来安抚孩子转变情绪的做法需要注意。情绪会产生社会危害,危害要有人负责,责任要有人来担当,这是社会规则。孩子情绪带来不良危害,没有追究责任,反而是得到甜头,会造成孩子误解社会规则,变本加厉,在走上社会后摔大跟头。所以,有时应该恰当惩罚,这是教育和成长所必需的。第四,哄骗和忽视看似能够快速消除儿童的负面情绪,给父母省下不少“力气”,但是这种方法并不能从根源上解决儿童的不良情绪问题,反而可能会对情绪问题造成强化,致使儿童为了获取父母的关注而表现出更多的情绪问题。
从调查看,家长自身的情绪表达不充分,缺少示范效果。儿童是父母的镜子,父母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言行,父母的情绪对孩子更是有着极强的感染力。当父母经常在孩子面前用恰当的方式表露自己的情绪时,孩子也会更加擅长表达和调控自己的情绪;当父母向孩子更多地展示表情和肢体语言时,孩子也能模仿出更多的情绪表达技巧,避免孩子出现呆板、木讷的表情。但是,本研究调查结果发现,北京地区父母在子女面前的情绪表露还有一定欠缺,只有部分父母愿意在孩子面前充分表露自己的情绪,并且使用丰富的表情和肢体语言。而另一方面,有一些父母过于内敛,过于戾气,自己也性格拘谨、举止呆板,转换不良情绪招法不多。可见,提升父母自身的情绪表达能力是提升家庭情绪教育的关键一环。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了32个儿童学习发展目标,情绪是其中之一,这是我国儿童观的重大进步体现,也是家庭教育亟需跟进的方面。但是,就全社会看,情绪的价值、情绪教育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认识和认同,所以要大力宣传情绪教育,引导家长开展情绪教育,传经送宝,让家长掌握情绪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要积极宣传引导,让家长认识到稳定愉快的情绪是孩子最宝贵的财富,是终生发展的良好根基,家庭情绪教育极为重要,既不可缺少,也不可替代,让家长都担负起情绪教育的职责。
只有当家长充分了解儿童情绪的特点,掌握引导和干预儿童情绪的方法策略时,才能把意识转化为行动,切实有效地培养儿童的情绪能力。一方面,家长可以通过阅读经典书籍来了解情绪和情绪培养;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参加幼儿园的活动,与有经验的教师讨论等方式了解更多培养儿童情绪的途径和方法。
情绪是一项综合能力,它既包括自我表达,也包括理解他人,还包括自我调控。父母应该重视情绪的每个方面,不仅教导儿童合理地表达、调控自己的情绪,也要引导儿童理解、感受他人的情绪。情绪更是一张丰富多彩的画卷,有鲜艳愉悦,也有暗淡消沉,父母要注意引导儿童认识区别各种各样的情绪,恰当地表达不同情绪。
儿童受自身发展局限影响,在情绪不佳时可能会使用哭闹、发脾气,被动应付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绪体验[11-12]。家长应该理解、包容儿童的消极情绪。当儿童出现消极发泄行为时,不能忽视不管,更不能批评惩罚,应该以解决问题为导向,与儿童一起探讨情绪产生的原因,帮助儿童疏解消极情绪,指导儿童使用积极有效的策略调控自己的情绪。家长要给儿童安全感,提高自身的可信度。
家长要放下自己“为人父母的包袱”,在孩子面前不要做一个严肃认真的管理者,应该更加自然真诚地表露自己的情绪和态度,充分表达夫妻、家人和朋友之间的体贴、关爱,给孩子做一个良好的榜样,让孩子在潜移默化的环境中学会理解、表达和调控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