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建申
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只有青年向上、挺膺担当,国家才能向前、实现复兴。
“青马工程”是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简称。2007年,共青团中央在相关部委的支持下,启动实施了“青马工程”,旨在为党培养信仰坚定、能力突出、素质优良、作风过硬的青年政治骨干。
共青团中央将“青马工程”作为履行根本任务和政治责任的重要载体,明确以科学化培养“忠诚的政治品格、浓厚的家国情怀、扎实的理论功底、突出的能力素质,忠恕任事、人品服众”青年政治骨干的目标,突出培训培养并重,着力提质扩面,改革创新工作机制,以更好发挥为党育人的政治功能。
从本期开始,我们将围绕“青马工程”的相关内容,推出系列文章,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青春与梦想
青年的命运,从来都同时代紧密相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的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拉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也标志着中国青年成为推动中国社会变革的急先锋。”
青春力量一经觉醒,先进思想一经传播,中华大地便迅速呈现出轰轰烈烈的革命新气象。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把革命的希望寄予青年。在党的光辉指引下,一代又一代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前赴后继。
2021年开年热剧《觉醒年代》,让我们又重温了那个难以忘怀的年代。“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享受前人披荆斩棘换来的幸福吧!”是陈乔年烈士英勇就义前的遗言和梦想,更是無数先辈为之奋斗乃至牺牲的铮铮誓言。
在龙江大地上,白山黑水间,伟大的东北抗联精神也一直激励着一代代青年。东北抗联精神是中华民族伟大抗战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彪炳史册的精神遗产,是历久弥新、弥足珍贵的红色基因,也是广大青年开启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宝贵精神财富。
青春与奉献
奋斗的青春最美好,奉献的人生最充实。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离不开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的拼搏和奉献。
一百多年来,在伟大建党精神的指引下,一代代青年接续奋斗,让苦难深重的中国重新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放眼黑土地,在北大荒、大庆等地,数十万志愿垦荒青年和石油大会战青年一同用年轻的臂膀扛起了国家的重任,用辉煌的业绩创造了不朽的传奇。他们用青春和热血铸就的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不仅成为龙江优秀精神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成功入选第一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
经过几代北大荒人和石油人的砥砺奋进,现如今我们的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大庆变成了石油城。我们用实际行动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中国粮食!中国饭碗!”的嘱托,大庆油田累计为国家贡献原油超过25亿吨,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我为祖国献石油”的初心使命。
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来,龙江青年和全国青年一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汇聚青春力量。
青春与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共青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强调:“共青团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和重大任务,组织动员广大青年立足本职岗位,积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在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社会服务、卫国戍边等各领域各方面工作中争当排头兵和生力军,展现青春的朝气锐气。”
岁月流转,步入新时代,勇敢追光、拼搏向前成为强国青年的闪亮标签,他们以蓬勃的朝气、昂扬的斗志,在各自岗位上发光发热、挥洒青春。水下机器人领航员韩超,带领平均年龄不足30岁的青年团队,完成一系列高难度海底作业;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青年教师杨灵芝,站上世界技能大赛领奖台,带动更多年轻人学习花艺、扮靓生活;哈尔滨工业大学紫丁香学生微纳卫星团队,一群平均年龄还不到24岁的大学生们,为中国航天事业注入蓬勃的青春动力……从提升科技自立自强能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最前沿,到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第一线,处处活跃着敢闯敢干的青春身影,迸发出敢拼敢赢的青春力量。实践充分证明,当下的中国青年和前辈们一样,挑得起重担,走得了远路。
前进道路上,广大青年始终保持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锐气,鼓起了“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勇气,在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担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今年,黑龙江省多地受强降水和极端天气影响,洪涝灾害多发,严重危及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面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和严峻复杂形势,全省各级青年突击队挺膺担当、冲锋在前,积极投身当地抗洪抢险工作!疾风中,他们冒雨前行;湍流中,他们逆流而上。广大青年用行动证明,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堪当大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国梦是一场历史接力赛,当代青年要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赛道上奋勇争先。”击鼓催征,时不我待;奋楫扬帆,正当其时。广大青年展现青春的朝气锐气,把青春播撒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把光荣镌刻在历史行进的史册里,必将用青春的智慧和汗水打拼出一个更加美好的中国。
(编辑·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