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微游戏”来“游戏”
——微游戏在幼儿园教学领域中的运用

2023-10-10 15:23朱彩虹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示范幼儿园
家教世界 2023年9期
关键词:形式教学活动幼儿园

◆朱彩虹 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示范幼儿园

游戏是幼儿教育教学的基本活动,但目前的教学形式及教育资源已不能满足幼儿的学习兴趣。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安徽省信息技术应用能力2.0项目工程的推进及实施,一种更为精炼有趣的微游戏悄然诞生,并且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中逐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初识微游戏,思考如何在教育教学中实施

微游戏到底是什么呢?微游戏是根据幼儿年龄特点,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为解决教学活动中重难点而开展的精彩的教与学活动,以及所需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结合体。那我们老师又该如何将微游戏运用到实际教育教学活动中去呢?种种的疑惑,也只有实践才能给出答案。

二、再探微游戏,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至关重要

(一)微游戏解决了教育内容上的选择难题

幼儿园的课程分为五大领域,以往教师们在选择制订教学内容时除了考虑教学目标能否完成之外,怎么教、用什么形式教也是考虑范围之一。以美术课程为例,在以往的备课中,手工类的美术内容时常会被教师避开,因为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示范类的活动总存在着老师难教、幼儿难学的情况。微游戏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难题,教师可以提前将所需的材料、步骤录制下来,通过剪辑实现重难点放大、减速等,让幼儿观察得更为直观,能够细致入微地学习。这种方式增强了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

(二)微游戏解决了教学形式上的老旧套路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那怎么样用“微游戏”来玩游戏呢?以我们园的“青青草原”为例,这是幼儿们最喜欢去的一片草地,每次他们都玩得意犹未尽。于是老师们为他们设计出了“红蓝阵地争夺战”户外游戏,游戏分为红蓝两方,有盾牌、纸球、红旗等,可是游戏的开展却遇到了很多难题,因为幼儿们都不能很好地理解游戏规则。老师们遵循以往的套路,在黑板上画图解释“青青草原”的阵地并讲解游戏玩法。结果一玩起来就全乱了。那么,现场告诉幼儿游戏规则让他们玩,行不行呢?结果,老师们发现,场面更乱了,因为场地太大,幼儿们完全没有听清楚游戏规则,手上的游戏道具也不知道该如何使用。为了解决这个难题,也为了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老师们采用了定格动画的形式,将所有真实物品摆放、拍照、打印等,又通过录制教师们的玩法示范、后期配音做成微游戏播放给幼儿观看,发现效果很好。因为在微游戏中,定格动画的形式更为直观,也更能吸引小朋友。老师们还将曾经出现过的“犯规”问题及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全都进行了标注和讲解,这样在游戏时能避免很多磕碰,幼儿也能更愉快地玩游戏。每次游戏之后,老师还能通过微游戏进行二次总结,帮助幼儿下一次更好地玩游戏。

(三)微游戏解决了教学时机上的限制

生活即教育,幼儿园的教育不仅体现在集体教学活动中,也体现在生活的很多方面,这些都需要老师们去教会幼儿,例如叠被子、穿衣服等。那什么时候教,怎样去教也成了需要思考的问题。以往老师们会在一些集体活动的时间,通过示范的方法告诉幼儿,并让他们自己去尝试。可是这样往往容易错过最佳的教学时机。现在呢,教师可以将“小脚放放好,右手拿勺子、左手扶碗”等内容制作进微游戏中,在幼儿餐前教育的时候就可以播放给幼儿观看,接下来用餐时,幼儿就能有意识地去学习。当然,老师们也可以根据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来制订、更改微游戏的内容。例如:每个班级都有好几个区角,每个区角都会增添新的内容材料等,教师们可以通过微游戏进行很好的游戏讲解,让幼儿们能马上了解新的材料投放和具体的玩法。

(四)微游戏曾支持了疫情防控下幼儿自主探索与学习

因为新冠疫情,幼儿园经历了停课,可是幼儿的教育不能暂停,这个时候微游戏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园教师通过确定教学内容,制定教学目标,考虑家中现有的材料、可实施情况等,将合适的内容制作成微游戏,通过公众号推送的形式将内容推送给家长们。这种新形式也受到了家长们的一致好评,促进了家园合作。很多家长表示,以前,老师布置亲子任务,例如让跳一个舞蹈,只会附上简介。可家长们根本就不会,都是在百度上盲目地搜索,家长累,幼儿也累,慢慢地就很不喜欢完成亲子活动了,觉得浪费时间且没有意义。现在通过微游戏的形式,家长们能很直观地去理解内容,能详细地看见舞蹈动作的分解,哪些地方需要家长参与,哪些地方需要幼儿自己独立完成,都能一目了然,在完成学习的同时也增进了亲子关系,家长和幼儿们都获得了很愉快的体验。

另外,有很多家长表示自己的工作非常忙碌,没有时间参与亲子活动。因此,教师们通过推送一些科学小实验、运动活动等微游戏,让幼儿可以自主学习,这样家长们即使工作再忙,幼儿的学习教育也不会落下了。微游戏大大地促进了家园共育的良好发展。

三、对微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思考

既然微游戏对我们的教育教学、幼儿的一日生活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那我们也应该反思一下,微游戏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能否完全替代以往的教学形式呢?有的人甚至提出疑问:“如果幼儿的学习都是通过播放视频来实现,是否以后就不需要老师在课堂中教学了?”

当然不是,微游戏是为了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重难点而出现的,但我们不能完全依赖于微游戏,不能任何活动都用微游戏来代替。有些教学活动不使用微游戏教学效果可能会更好,如果非要用微游戏,反而浪费时间。例如:有些音乐歌唱活动,教师需要现场钢琴弹唱,并带领着幼儿合唱,和视频播放完全不一样。如果只是简单地播放视频,教师做不到针对性地指导,只能通过一些图片、视频来辅助幼儿记住歌词,这并不能完全代替歌唱活动。

另外,在微游戏的制作上,教师们出现了制作流程单一、缺乏多样性,在选择素材和录制上不够严谨等问题,有时候也缺乏精益求精的精神。例如:在制作美术微游戏时,往往是通过“介绍材料→演示过程→展示成品”三个步骤,没有思考过用别的形式去呈现,可以说是举步不前,这是目前老师们还要去思考和改进的。

猜你喜欢
形式教学活动幼儿园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爱“上”幼儿园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发现“形式” 践行“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