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建平
人常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我的四十岁到了,自己却没有半点茅塞顿开,反而是忐忑不安,唯一的感觉就是自己的年轮又多了一圈,一下子从三十岁的圈子跳进了四十岁的圈子里,感觉好沉重。要说“不惑”那不是我,我反而有了更多的疑惑。
莫泊桑曾说:“ 生活不可能像你想象得那么好,但也不会像你想象得那么糟。我觉得人的脆弱和坚强都超乎自己的想象。有时,我可能脆弱得一句话就泪流满面;有时,也发现自己咬着牙走了很长的路。”有问题疑惑并不是坏事,这可能是自己深入思考、开始行动,提高判断力、实现突破的开始。
春秋代序,冬夏轮回,转眼间春季学期就过去了,我收获不大,好像习惯了井底之蛙的方寸天地。暑假来临,我接到了去成都参加共读活动的通知,内心非常激动。
7月14日上午我和七位同事一起出发去往成都。成都没有辜负我的期待,花团锦簇,蝉声和鸣,炎热中伴有凉风细雨,繁华中不乏清静安闲。不过最吸引我的还是为期六天的新网师“清凉之夏”深度共读营活动。从7月15日到7月20日,来自全国各地的一百六十多名教师共聚一堂,共读、共思、共讨论。我们围绕《非理性的人》和《卓越密码:如何成为专家》进行了探讨。通过学习,我深刻认识到存在者代替不了存在,我作为教师只是存在者,包括教师这个职业也是存在者,这些都遮蔽了教师存在的意义。我们真正做的应该是在教育生活中活出自己,同时帮助学生也活出自我,也就是师生都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这些话听起来是那么的通人情、接地气,我这个井底之蛙一出来就遇到宽广的大海,虽然有些话不甚明白,但是就像在我尘封的思想中划过一道光一样,心里产生了一种难以言说的向往和憧憬。
在这次成都共读活动中,我遇到了“新教育网络学院”这个共同体,这里的学员有共同的名字叫“新网师”,有共同的目标——寻找尺码相同的人,有共同的追求——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瑞卡斯说:“真正的顺其自然,是努力过后的平常心,是竭尽全力之后的不强求,而非两手一摊的不作为。”我想我该有所行动了。
8月3日郝晓东博士作为校友回到我们学校发表了演讲——“教师成长的‘吉祥三宝”。郝老师在演讲中特别强调了“三专”的重要性以及有效的行动措施。郝老师的演讲催人奋进,而我们作为他的同乡,更不能辜负郝老师的深切期待。“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天时地利人和,有这么好的机会摆面前,还有什么可犹豫的?听完演讲后,我备受鼓舞,一鼓作气写完了3000字的入学申请。8月5日,申请通过,我正式成为新网师。加入“新网师”后,我认真阅读了规定阅读的书籍,前后读了朱永新老师的《新教育年度主报告》、古典的《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魏智渊老师的《教师阅读地图》、郝晓东老师的《改变教育的十二个关键词》。
8月19日,我选修了“积极心理学”这门课程,自学了马丁·塞利格曼教授的《持续的幸福》和陶新华博士的《教育中的积极心理学》。从9月17日晚7点第一次听课到12月24日晚7点最后一次,一共听了陶新華老师8节课。选修了这门课,我收获颇丰,改变很大。主要有三个改变:一是学习积极心理学让我更加懂得宽容和感恩,我的家庭关系更和睦了; 二是我更加热爱教师这个工作,慢慢发现自己的学生都很优秀,我更加坚信我丰盈蓬勃的人生与教师这个工作是分不开的;三是我开始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变得更加乐观自信。心灵丰盈,遇事能积极乐观地解决问题,感受到了更多生活的美,变得比以前更幸福了。
9月1日,在开学第一课上,我一改以往检查暑假作业的风格,精心设计了一些问题,让学生们对自己的暑假生活进行复盘。第一,想想暑假里令你高兴的三件事,用笔写出来,要详细记录具体情境、谁见证了你快乐的时光、为什么快乐、有什么收获或者意义。第二,暑假里有没有什么事是你投入去体验的?那种体验给你带来是什么感觉?第三,有没有亲戚或朋友表扬过你什么?你计划如何把自己的优势带到学校?第四,暑假是漫长的,多少有些不舍,最让你不舍的是什么?学生们对这些问题都很感兴趣,都认真把自己的暑假感悟写了下来。
11月3日,我们班的学生在篮球比赛中奋勇拼搏,一举拿下年级总冠军。比赛后我专门召开了“我与篮球”主题班会,让学生回顾那个精彩的瞬间,为自己的高光表现总结发言。在班会上,他们又一次感受和体会了成功带给他们的不一样的体验,个个热情高涨、信心满满。我相信这种体验一定会给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产生重大的、积极的影响。
11月8日,我参加了“武乡中学教师专业成长‘新网师学员学习交流会”,我作为代表,发表了“遇见‘新网师,过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演讲。在演讲中我讲述了自己作为普通的一线教师、作为妻子、作为母亲,从忙碌疲惫到乐观自信的转变。
11月23日,我讲了一学期一次的公开课——“巧饰美目,一见钟情——材料作文的拟题技巧”。11月27日晚7点准时收听了“新网师”云端论剑第一期节目“幸福在哪里”,一直到2022年1月8日7点听完第六期“文化:学校之魂”。一讲一个主题,涉及教育的方方面面。听完讲座后感觉自己也仿佛站在山巅,成长高大了许多。
人生没有彩排,人生之路也是荆棘丛生的,正如刘墉所说:“我们丰富地过一生,不是因为有太大的享乐,而是由于有太多的苦难。这些苦难在我们的挣扎下都过去了,且从记忆中升华,成为一种泰然。”“四十不惑”不仅意味着我的年轮近了一圈,更意味着我的功力升了一级,活得更通透了,对万事万物不再感到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