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慎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5)
随着现代职业教育体现建设改革向纵深推进,产教融合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越来越凸显。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加快职业教育发展作出重要指示,强调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出台一系列文件和政策,推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2022 年5 月1 日正式实施的新《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共九处提到“产教融合”,对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从法律层面作出规定。 国家层面一系列政策文件为深化产教融合提供重要政策保障。 与此同时,产教融合的实践探索也在各个层面如火如荼地展开。 国家层面,将21 个城市列为首批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63 家企业列为首批国家产教融合型企业。 地方层面,全国培育5247 家地方产教融合型企业,成立了一大批市域产教联合体。 行业层面,2023 年7 月成立国家轨道交通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 学校层面,截至 2021 年,全国组建约 1500 个职教集团,吸引 3万多家企业参与,覆盖近 70% 的职业学校[1]。 产教融合正在成为我国职业教育优化类型定位的关键举措和重要特征。
顾名思义,产教融合就是产业和教育的融合。产业是指由利益相互联系的、具有不同分工的、由各个相关行业所组成的业态总称。 教育是指学校教育,即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进行有目的、 有计划的促进其身心发展的教学活动的总称[2]。 融合从物理意义上指熔成或如熔化那样融成一体,从心理意义上指不同个体或不同群体认知、情感或态度倾向融为一体。 关于产业和教育的关系,在教育系统的语境中经历了从“产学合作”到“产教结合”再到“产教融合”的逐步演进。 而每一次变化都标志着产业和教育之间关联广度的拓展和程度的加深。 就融合而言,广度上应涵盖产业和教育的全要素,包括规划、布局、主体、投入、活动、文化等;深度上应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形成休戚相关的命运共同体。
一方面,产教融合从理论上符合教育的外部规律。 潘懋元先生认为,教育活动过程与整个社会及其他子系统的活动过程,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必然联系,教育必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必须受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所制约,并对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的发展起作用[3]。 职业教育作为与产业联系最直接最紧密的一种教育类型,既受其制约,又促进其发展,必须与产业发展相适应,其实现的最佳路径就是与产业深入融合。
另一方面,产教融合从现实上符合双方的发展需要。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高等职业学校要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重点服务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加强社区教育和终身学习服务。显然,要实现这一功能,职业教育必须与产业深度融合。 此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通常叫做技术进步率,是指全部生产要素(包括资本、劳动、土地,但通常分析时都略去土地不计)的投入量都不变时,而生产量仍能增加的部分。 这主要取决于技术进步,包括知识、教育、技术培训、规模经济、组织管理等方面的改善。 可见,产业要发展,也必须与教育深度融合,以获得更高的技术进步率。
从教育端看,产教融合已经成为职业院校普遍的办学行为。 对24 所职业院校的调研结果显示,一方面,合作形式多样,100%的学校都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75%实施订单培养、现代学徒制培养、企业新型学徒制培养,75%聘请企业技术人员担任职业院校兼职教师,50%接受企业委托进行员工培训,83%由企业为教师提供实习、实践岗位,75%由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29%由企业在校内建立生产型实训车间(“校中厂”),67%校企共建校内实训基地,54%在企业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厂中校”),54%共建产业学院,33%共建工程技术中心等科研平台,67%组建或参加职教集团。 另一方面,合作内容丰富,其中发展规划29.17%、专业建设83.33%、课程建设75.00%、师资建设83.33%、教育教学41.67%、考核评价20.83%、研究开发45.83%、招生就业45.83%、员工培训79.17%、岗位实习79.17%。
从企业端看,产教融合逐步被重视并积极开展相关实践。 对61 家企业的调研结果显示,一是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积极性高涨。 有9 家为国家级产教融合型企业,占15%;6 家为省级产教融合型企业,占9.8%;38 家拟申报为产教融合型企业,占62%;无意向申报产教融合型企业仅8 家,占13%。 二是合作机制正在建立。 有11 家企业设有专职产教融合管理部门,13 家企业设有专职产教融合管理人员。 87%的企业认为应该明确校企责任,建立考核评价体系和激励政策。 三是合作重点意向比较明确。 产教融合型企业最关注的是“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建课程体系,共同开发课程、教材,共定教学标准等”以及“共同开展企业员工培训”,其次为“共同开展科研项目”,说明目前校企合作主要以校企共同培养人才为主。 四是合作形式多样化。 93%的企业开展“接收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67%的企业开展“接收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53%的企业“开展中国现代学徒制或现场工程师培养计划等订单培养”,47%的企业“与我校共建产业学院”“参与组建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校企合作员工培训、技能鉴定、继续教育”,20%的企业“取得与我校共享的知识产权证明(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软件著作权等)”。 五是对校企合作投入表现出了一定的意愿。 1 家企业“愿意与我校共同投入的资金与设备金额达1000 万元以上”,2家企业“与我校共同投入的资金与设备金额在500 万~1000 万元之间”,3 家企业“与我校共同投入的资金与设备金额在100 万~500 万元之间”,“愿意与我校共同投入资金与设备金额在100 万元以下”的企业为9 家。 六是合作取得一定实效,主要表现在学生实习就业方面。 所有企业均接收了学生实习,56%的企业“近三年累计接收我校实习生100 人以上”,33%的企业“累计接收我校就业学生50 人以上”,学生正式入职企业占实习人数的35%。 80%以上的企业认为校企合作招聘的员工与社招的员工相比,优势在于“企业文化认同感高”“理论知识更扎实” “就业稳定性高”“技能与岗位需求匹配度更高”。
从学校端看。 75%的学校认为缺乏长效运行机制,25%认为缺乏实践型师资队伍,25%认为教师积极性不高,58.33%认为适应企业需求的能力不足,8.33%认为企业不重视,45.83%认为校企合作的有效模式尚未形成并表达出明确诉求,70.83%希望搭建校企合作平台,83.33%希望加强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66.67%希望强化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建设,37.50%希望产教融合开展专业创新建设,75.00%希望开展产教融合型师资队伍建设,41.67%希望提供学生到企业实习渠道,66.67%希望深化产教融合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20.83%希望优化“1+X”证书试点,29.17%希望校企合作举办技能竞赛。
从企业端看。 67%的企业认为“我校产教融合机制比较完善,与我校合作紧密,共同发展,成效较大”,83%的企业认为“校企应该加强关注学生实训、实习、就业等方面”,73%的企业认为“校企应该共建实习实训基地”,67%的企业认为“校企应该共建学生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此外,企业特别关注产教融合制度建设。 同时,企业对于产教融合政策具有较高期望。 一方面,有67%的企业希望政府出台相关支持政策,42%的企业希望通过成为产教融合型企业享受“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的组合式激励等政策支持。 另一方面,76%的企业表示对政府优惠政策不清楚,但是很想了解。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产教融合的发展形势令人鼓舞,校企双方具有共同的价值诉求。 主要集中在建立产教融合长效机制、增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适应性、建立产教融合平台、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改革等方面。
组织社会学新制度主义强调,组织行为和形式都由制度所塑造。 对应规制性、规范性和文化—认知性三种要素,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需要通过制度规制、约束和保障其运行,为参与主体提供各种资源、法律、政策和规章,价值观与行为规范,文化、认知体系等[4]。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探索并实施了产教融合“123456”基本制度体系,其内涵分别为坚持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服务学生全面发展一个宗旨,实现从重形式向重实效转变、从重数量向重质量两个转变,突出融业(事业)、融策(发展策略)、融文化(校企文化)三个重点,抓实机构、机制、机会、机理四项工作,构建项目、产业学院、职教集团、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学校理事会五级体系,落实促进育人、促进科研、促进培训、促进生产、促进管理、促进文化六大功能。
2021 年10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鼓励学校开设更多紧缺的、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形成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体系。学校坚持“立足交通、面向湖北、服务需求、育训并举”的办学思路,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中部地区崛起、海洋强国等国家战略,契合湖北省交通强国试点建设和武汉全国经济中心、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国家商贸物流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对接湖北“51020”现代产业集群,聚焦打造高效物流体系,打造“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重点产业链,建设“智慧交通物流”“船舶与航运”2 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 紧密对接“新一代信息技术、航空航天、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建造、商务服务”等5 大支柱产业集群,建设“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智慧交通建造技术”“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交通服务”5 个优质专业群。 对接“数字创意、现代金融”等两大产业集群,服务提升湖北文化软实力,建设“数字创意设计”“财经商贸”2 个精品专业群,形成对接产业、结构优化、错位发展的体现“综合交通底色,船运物流特色,智能数字亮色”的“两高引领,五优支撑,双精添彩,全面提升”专业布局(见图1),为湖北省加快“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提供智力支持。
图1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对应产业链(群)设置专业群
每个专业群由若干个专业基础相通、技术领域相近、职业岗位相关、教学资源共享的专业构成。 专业群开设哪些专业,需要对应岗位群进行分析。 以学校智能制造专业群为例,《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建设高质量人才资源市场体系的实施意见》(鄂政办发〔2023〕15 号)明确,学校智能制造专业群重点对接服务湖北航空航天产业集群,智能制造专业群主动服务湖北航空航天行业发展,紧密对接航空航天装备设计、制造、检测、工业网络控制以及运行维护等装备制造岗位群,设置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工业机器人技术、智能控制技术专业。 其中,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定位于装备设计与制造,主要培养机械设计工程师(航空航天方向)、曲面设计工程师、机械加工工艺工程师、CNC 工程师和特种加工工艺师等;核心专业数控技术定位为装备制造、检测与运维,主要培养数控加工工程师、数控工艺师(航空航天方向)、数控编程员、数控机床操作员、数控加工质检工程师、数控技术支持工程师、数控销售工程师和数控设备维修员等;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定位为装备检测、控制与运维,主要培养视觉检测工程师、工业机器人机械装调工程师(激光设备)、工业机器人编程调试工程师(激光产线调试)和工业机器人现场工程师(售后服务)等;智能控制技术定位为装备检测与控制,主要培养控制系统测试工程师、物联网工程师、软件工程师和数据分析师等;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定位为装备设计与运维,主要培养产线设计工艺工程师、电气控制工程师、设备管理工程师和技术支持工程师等。 群内专业对应于航空航天装备设计、制造、检测、工业网络控制以及运行维护等装备制造的各个关键环节,组成一个有机整体,如图2、表1 所示。
表1 航空航天装备制造产业岗位群与智能制造专业群内专业对应分
生态学理论和共生理论是学者们产教融合理论溯源的主要视角。 在基于生态学理论的产教融合研究中,主流的观点认为“产教融合生态圈”是指“学校以自身为主体,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围绕地方产业经济发展,积极与地方产业开展的战略合作”,并遵循系统理论中“开放性”“自组织性”和“去中心化”理论。 产教融合的过程是参与主体资源与成果共享、利益共存、平台共建、生存环境共同治理的运行系统,构成一个互利与共生的共同体[5]。
近年来,学校积极围绕支柱产业链打造产教融合共同体平台,建成11 个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和9 个产业学院,建成国家示范性湖北物流职教集团,主动参与“武汉中国车谷”等4 个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与凌云科技集团、华中科技大学共同牵头组建湖北省航空航天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 共同体由航空航天上下游企业、相关普通本科学校、高职院校、中职学校组成,其功能是为共同体内企业提供人才支撑、技术创新服务和职工培训。 围绕功能的实现,开展一系列工作。
一是融入航空航天行业“三敬畏四特别”文化,立德树人。 以“敬畏规章、敬畏职责、敬畏生命,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航空航天文化为主线,依托“凌云科技故事”“技能报国”等主题教育活动,定期邀请专家学者、大国工匠、企业技能名师、企业工匠等进校园、进课堂、进寝室,将航空航天文化融入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推进文化育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生职业精神培育、校园文明创建相融合,培育具有严谨作风、专业精神、诚信品质的航空航天人才。
二是围绕产业链发布产业报告。 学校通过政策研究、调查问卷、走访调研、大数据分析等多种形式,开展行业发展趋势、人才需求情况等方面的调研;企业编制发布行业发展分析报告和行业人才需求预测报告,形成共同体行业人才需求清单和技术需求清单,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各企业之间有效沟通和衔接,指导相关学校开展工作,促进产教供需高效对接。
三是基于教育链提升关键办学能力。 对接产业需求,优化中职、高职、本科和研究生各阶段专业设置和专业定位,形成各阶段有机衔接的专业体系,打造“金专”。 对标产业发展前沿,结合相关职业标准、岗位标准,将产业应用的工艺、技术融入教学实践,针对中、高、本和研等各阶段人才培养,开发一批纵向贯通的专业核心课程、实践能力项目,打造“金课”。 适应产业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需求,共同体内实行校企师资互兼互聘,共建共享高水平“双师”队伍,打造“金师”。 校企各方充分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共同建设具有教学、培训、生产、技术研发功能的企业实践中心、学校实践中心,打造“金地”。 及时引入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和企业典型生产案例,开发多种形态的、与课程相匹配的教材,打造“金教材”。
四是面向人才链多元联合培养。 发挥学校专业优势和企业的技术优势,跟踪行业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标准,研制一批优质教学装备并推广应用。 深入推进校企协同育人,依据产业链分工对人才的要求,校企实施联合招生、联合培养。中、高职阶段,职业院校开展委托培养、订单培养和学徒制培养,联合开展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本科阶段,高水平高等学校开展卓越工程师培养;硕士、博士阶段,校企开展定向培养,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切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学校和企业培训机构共同面向行业企业员工开展岗前培训、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 共同体内学校通过“3+2”、技能高考、专升本等形式实现中高本贯通培养,探索高等学校招收具有工作经历的职业学校毕业生和企业一线优秀职工攻读本科和专业研究生学历,畅通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通道。
五是畅通创新链协同技术攻关。 聚焦促进基础研究、成果转化、面向一线的技术开发、生产一线的技术应用及创新无缝衔接,建立协同创新机制。 企业、中职、高职、本科学校联合打造科研攻关团队,深入生产一线,瞄准产业需求,找准企业遇到的生产性和技术性难题,共同开展技术攻关。华中科技大学等本科学校发挥科研领军作用,主要开展原创性研究,并指导共同体内创新团队开展技术研发。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等职业院校发挥“中试车间”作用,在关键共性技术攻关中,将原创性成果进行转化研究。 凌云科技等企业发挥成果检验和应用推广作用,将创新成果与产业发展融合,应用到行业企业技术改造、工艺改进、产品升级上。
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是培养能工巧匠、大国工匠的重要力量。 教育部实施现场工程师培养计划,以此为抓手,推动产教深度融合。 学校与武汉华工激光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培养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共同探索校企联合培养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新路径。
一是对接工作岗位确定培养目标。 对接工作岗位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是校企联合培养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逻辑起点。 现场工程师项目是为企业培养能够为航空航天产业等高端装备客户提供小型激光设备、集成装备和智能产线安装调试和售后技术服务的售后工程师,其具体岗位工作职责为:“按时保质实施产品现场安装”“建立客户档案提供操作培训”“快速响应客户实施故障维修”“主动维护实施产品质量回访”和“分类汇总提交客户问题”。 校企双方紧密对接售后工程师的上述5 大工作岗位清单需求,确定了掌握机械装调、电气设备与自动控制、激光工程和技术管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胜任小型激光设备、激光集成装备、激光智能产线安装调试、总装总调、运行维护、交付培训工作任务;爱岗敬业,具备高度安全责任意识,能适应华工激光海外驻点工作环境,服务于华工激光“专精特新”核心产品的技术精湛、工作规范、响应及时、服务周到的售后工程师的人才培养目标。
二是基于工作过程确定课程体系。 基于工作过程确定课程体系是校企联合培养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基础。 校企共同对激光装备售后工程师岗位进行分析,基于完整地完成一套激光装备或产线的售后工作过程,确定“机械装调、电气装调、光路装调、总装总调、运行维护、现场支持”六大工作领域,并明晰对应各工作领域分别需培养机械部件装调能力、电气回路装调能力、光器件与光路装调能力、系统装调能力、运行与维护能力、售后现场技术支持能力六大职业核心能力。基于此,构建6 门核心课程,包括“激光装备机械零部件装调(初/中/高级)”“激光装备电气控制系统装调(初/中/高级)”“激光传输线路装调及检测工艺(初/中/高级)”“激光应用系统集成与调试(初/中/高级)”“智能产线运行与维护(初/中/高级)”“售后工程现场服务(初/中/高级)”,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
三是根据工作任务确定课程内容。 这是校企联合培养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的核心要素。 首先,分析机械装调、电气装调、光路装调、总装总调、运行维护、现场支持等六个工作领域,明确完成每一个工作领域的工作项目、必备知识、工具、方法、劳动组织形式以及所需职业素养,分别构成上述等6 门核心课程的基本课程内容。 同时将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内容和全国职业技能大赛机器人系统集成应用技术、工业网络智能控制与维护等赛项标准融入课程内容。 其次,分解典型工作任务,将机械装调、电气装调、光路装调、总装总调、运行维护、现场支持等六个工作领域按工作流程分解典型工作任务。 其中,机械装调、电气装调、光路装调、总装总调的典型工作任务均为产品现场安装与调试、产品操作培训、协助客户完成相应工程安装和调试。 运行维护的典型工作任务为制定产品维保计划、执行产品定期维保。 现场支持的典型工作任务为实施故障产品的诊断与维修、实施质量回访、问题归类反馈和产品销售。 最后,构建教学模块。 根据激光装备售后工程师的主要工作对象,将每一个典型工作任务均按照售后工程师岗位真实生产任务设置小型激光设备售后服务、集成装备售后服务、智能产线售后服务三个教学模块,形成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的难度递进的学习情境。
四是突出工作现场,确定培养模式。 现场工程师项目打破原有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工作现场,创建以学生早临场、多临场、反复临场为主特征的“临场”培养新模式。 设置6 个大学期+2 个暑期小学期,采取双导师带徒,通过在理实一体化课堂、现场工程师实践中心、企业现场生产和售后现场3 个场域切换,实现工学交替。
第一学年培养小型激光设备装调及售后交付能力。 第一学期早临场,以小型设备为载体,在理实一体化教室和现场工程师实践中心之间的交替学习,掌握机械装调、电气装调、光路装调所需基本技术技能后,转场至企业生产和售后现场,由企业导师基于岗位教学,形成岗位职业能力;第二学期继续以小型设备为载体,按同样的模式,通过在理实一体化教室、现场工程师实践中心和生产售后现场之间的交替学习,在多临场和反复临场的过程中完成总装总调、运行维护、现场支持岗位技术技能和职业能力的培养。 暑期设置小学期,在企业导师的指导下组织售后工程师岗位实战,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小型激光设备装调及售后交付。
第二学年采取与第一学年一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培养学生集成装备装调及售后交付能力。 第三学年在企业按照岗位师带徒的形式,由企业导师基于岗位生产任务开展集中培养智能产线装调及售后交付能力,并组织岗位实习,完成学生向学徒再向准员工身份的转化。
在不同的场域采用对应的教学组织模式。校内课堂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以学校导师授课为主;校内现场工程师实践中心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校企双导师授课,完成学生向学徒身份的转化;企业生产和售后现场采用导师带徒教学,以企业导师授课为主,完成学徒向准员工身份的转化。
立足学校开展的产教融合实践探索取得初步成效。 一是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 近五年,学生获授权专利324 项,获国家级技能大赛一等奖38 项,“挑战杯”“互联网+”全国总决赛1 特2 银1 铜。 毕业生中1 人获评“大国工匠”,并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36 人获“国家和湖北省技术能手”“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湖北省长江学子”等荣誉或称号。 二是创新水平显著提高。 学校主持申报的“大型船舶水下清洗机器人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项目荣获2022 年湖北省科技进步奖。 国家授权专利383 项,其中发明授权专利16项。 三是社会影响持续扩大。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了学校师生团队研发水下机器人的科技创新工作,《光明日报》、《湖北日报》、人民网等重要媒体大量报道了学校相关改革实践。 学校对区域经济、行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贡献度显著提升,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产教融合是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重要途径,也是职业教育类型特征的重要表征。产教融合的实现,需要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各方共同努力,学校在其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只有学校真正通过优化自身的人才和技术供给,切实增强对产业的适应性,产教融合才具有可靠的基础。 但当前,产教融合仍然面临诸多现实困境,这无疑需要我们进一步加深对产教融合基本规律的认识,进一步加强对产教融合实现路径的探索,可以预见的是,不久的将来,产业与职业教育一定会真正成为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23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