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刚 张金花
心力衰竭属于慢性心脏疾病, 具有较高发病率,产生原因在于心脏舒张以及收缩存在障碍, 造成静脉回心血量不能从心脏排出, 导致静脉系统出现血液淤积, 并且动脉系统血液灌注明显减少, 心脏发生循环障碍[1]。受心脏负荷异常、感染、心律失常等多种因素影响, 容易发生心力衰竭。心力衰竭患者致残率及病死率均较高, 因此需及时进行救治。当前临床治疗心力衰竭时主要通过药物进行控制, 但心肺功能改善不明显。治疗心力衰竭时不仅需注重其症状的改善, 也需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基于此, 本次研究对心力衰竭患者应用心脏康复治疗, 分析其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运动心肺功能的影响。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 年1~12 月在本院治疗的90 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每组45 例。对照组男23 例, 女22 例;年龄45~75 岁, 平均年龄(59.16±6.38)岁;病程1~8 年, 平均病程(4.03±1.49)年。实验组男25 例, 女20 例;年龄44~76 岁, 平均年龄(60.09±6.12)岁;病程1~6 年,平均病程(3.89±1.51)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心力衰竭诊断标准;静息收缩压<180 mm Hg(1 mm Hg=0.133 kPa), 舒张压<110 mm Hg, 高血压分级<3 级, 按时服用降压药物, 整体血压控制良好;患者认知正常、意识清醒;本人自愿参与研究。排除标准:近1 个月内发生心绞痛、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心肌梗死;重度高血压;癌症晚期;运动器官病变;肢体功能障碍。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患者进行常规治疗。使用抗心力衰竭相关药物, 并且少进行体力活动, 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做到低盐饮食, 多食用维生素含量丰富、容易消化的食物, 实现少食多餐, 控制水分摄入量, 尽量不大量饮水, 保证睡眠充足。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 使其能够结合医嘱按时按量用药, 不擅自加量、减量、停药, 还需观察患者胃肠道和神经系统是否出现不良反应, 给药前应测定患者心率[2-4]。对患者详细讲解疾病专业知识, 注重医患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尽量减轻患者恐惧感、焦虑感, 给予患者充分的精神安慰。鼓励患者运用听音乐、读书方式转移注意力, 尽量放松心情。
1.3.2 实验组 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心脏康复治疗。首先, 正式进行运动前需进行心脏康复运动指导, 通过康复师或心血管医生, 针对患者与患者家属展开健康教育, 使其认识展开康复运动的重要意义, 加强对相关知识的了解。展开心肺运动实验, 将患者心肺功能实际适应能力作为主要依据, 制定针对性较强的运动方案, 包括一次负荷、二次负荷、递增负荷, 告知患者进行运动的意义以及相关注意事项。正式运动前需进行肌肉拉伸及热身, 在此过程中需进行正确示范与引导, 使患者科学进行有氧运动, 一般以稍稍出汗为宜。运动时间以及运动强度应结合患者具体恢复情况合理展开调整, 应以循序渐进作为基本原则。其次, 病情趋于平稳状态1~2 d 时可以进行呼吸训练, 包括缩唇、腹式、耐力等, 进行耐力训练过程中应进行陪护以及监督, 确保动作规范、正确, 期间如果患者发生疼痛、喘气困难的情况, 应即刻停止运动, 进行适当干预, 确保患者安全性[5-7]。结合心率手表动态性监测患者心率, 并且结合床上辅助活动, 一般2 次/d, 实施呼吸训练过程中每次需要使用两种训练方法, 每种方法做一组, 10~15 次/组, 10 min/次, 床上辅助活动进行5 min 左右。在病情趋于平稳的3~4 d 进行呼吸训练, 应在床边进行步行运动, 一般2 次/d, 5~10 min/次。开展呼吸训练时每次选择两种训练方法, 每种方法进行两组, 10~15 次/组, 15 min/次。再次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 可以选择打太极拳、慢跑、步行、八段锦、五禽戏、快走等, 运动时需做到由弱到强, 做好时间控制, 在身体适应强度情况下, 针对时间做出调整, 一般在30~45 min/次, 患者具有较强承受度的情况下可以将运动时间适当延长, 其中上午7:00~9:00 属于最佳运动时间, 进行心脏康复训练时应由他人进行监督。最后, 运用合理运动时间频率, 运动过程中可以基于患者具体情况循序渐进进行时间设置, 一般30~60 min 为宜, 包括热身、正式运动、放松几个阶段, 热身时间应为5~10 min, 运动时间应为20~30 min, 而放松时间应在5~10 min[8,9]。运动前先拉伸全身, 然后进行有氧运动,运动频率3~5 次/周即可[10]。运动时需要患者进行自我心率监测, 可以运用数脉搏方法, 也可以使用运动手环, 饱食或者空腹情况下最好不要运动, 一般在进食1 h 后开始运动, 运动时出现头晕、胸痛等情况时需立即停止。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运动心肺功能指标(METmax、VO2max/kg、VO2max/HR)、生存质量、再住院情况。
1.4.1 生存质量 采用健康生存质量量表(SF-36)进行评分, 满分为100分, 评分越高则表明生存质量越高。
1.4.2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经过治疗患者心功能获得控制或者提升≥2 级;有效:经过治疗患者心功能提升1 级:无效:经过治疗患者心功能无改善或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 x-±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运动心肺功能指标对比 实验组METmax、VO2max/kg、VO2max/HR 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运动心肺功能指标对比( ±s)
表1 两组运动心肺功能指标对比( ±s)
注:与对照组对比, aP<0.05
组别例数METmaxVO2max/kg[ml/(min·kg)]VO2max/HR(ml/beat)对照组457.73±1.6213.26±4.05 8.49±1.68实验组45 9.82±1.98a 16.89±3.63a10.31±2.17a t 5.48034.47734.4487 P 0.00000.00000.0000
2.2 两组生存质量对比 对照组生存质量评分为(76.28±1.85) 分, 实验组生存质量评分为(89.03±1.46)分;实验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生存质量对比( ±s, 分)
表2 两组生存质量对比( ±s, 分)
注:与对照组对比, aP<0.05
组别例数生存质量评分对照组4576.28±1.85实验组45 89.03±1.46a t 36.2919 P 0.0000
2.3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 对照组治疗显效13 例, 有效20 例, 无效12 例, 总有效率为73.33%;实验组治疗显效25 例, 有效18 例, 无效2 例, 总有效率为95.56%;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n(%)]
2.4 两组再住院情况对比 对照组再住院例数为9 例, 再住院率为20.00%;实验组再住院例数为1 例,再住院率为2.22%;实验组再住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再住院情况对比(n, %)
心脏康复治疗指有目的、多协同干预措施综合,其中涉及到运动训练、康复评估、行为、饮食等, 进而促进患者心脏结构以及功能有效改善, 推动患者精神、体力优化。同时心脏康复治疗能够降低心力衰竭患者再次住院率及死亡率, 提升患者生存质量。心脏康复治疗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结合心脏康复治疗能够使患者在运动过程中提高心率反应性,对迷走神经产生影响, 保证运动后心率能够恢复[11-13];②通过心脏康复治疗能够明显提升左室射血分数, 减小舒张末期容积, 并改善左室重构;③心脏康复治疗能够降低促交感神经张力, 进而使二者实现平衡, 还能够降低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 改善通气功能。心力衰竭发生的原因在于心脏舒张、收缩功能发生障碍, 心脏静脉回心血量不能充分排出, 造成静脉系统出现血液淤积以及动脉系统发生血液灌注不足, 引发心脏循环障碍方面的症候群, 其中以腔静脉淤血、肺部淤血为主要表现。心力衰竭不属于独立性疾病, 为心脏疾病终末阶段, 一般情况下由左心衰竭开始, 体现在肺部循环淤血。几乎所有心血管疾病最终都会导致心力衰竭, 如心肌病、心肌梗死、炎症等均可能会导致心肌损伤[14-16]。诱发因素主要包括严重心律失常、感染、药物作用、心脏负荷过大、不当活动及喷血、肺栓塞等疾病。
心力衰竭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心力衰竭主要指心脏负荷过重或者是急性心肌损害, 导致心排血量突然下降, 并且肺部循环压力明显升高, 导致周围出现的循环阻力增加, 出现肺部循环充血问题, 进而产生急性肺水肿、肺淤血, 往往伴随器官、组织灌注不足以及心源性休克, 其中急性左心衰竭较常见。急性心力衰竭可以在原本慢性心力衰竭基础上有所加重, 也可以是心功能正常或处于代偿期的心脏突然起病[17]。患者发病前往往有心血管疾病史, 可能会出现收缩性心力衰竭, 同时也可能会出现舒张性心力衰竭,出现急性心力衰竭后会对患者生命产生严重威胁, 需及时救治。心力衰竭早期左心功能会有所减弱, 心功能正常情况下会出现运动耐力下降、疲乏、心率增加等问题, 发生劳力性呼吸困难、高枕睡眠等, 进行检查时会发现左心室有所增大, 两肺底部存在湿啰音、哮鸣音以及干啰音[18]。同时会出现急性肺水肿, 急性心力衰竭往往起病比较急, 发展十分迅速, 会出现呼吸困难、喘息不止等情况, 心率较快, 呼吸频率能够达到30~50 次/min, 在心尖位置可以听到奔马律, 并且两肺充满哮鸣音以及湿啰音。心力衰竭患者还会发生心源性休克, 组织处于低灌注状态时皮肤会表现得苍白、湿冷以及发绀, 并存在紫色条纹, 出现心动过速、尿量减少、意识障碍等问题[19]。患者会出现持续30 min以上的低血压状态时, 其中收缩压会有所下降, 降至<90 mm Hg, 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会有所降低。慢性心力衰竭指心力衰竭状态持续性存在, 很有可能会恶化、稳定或者是失代偿, 临床特点为水肿、呼吸困难、乏力, 上述表现则不会同时出现, 常常会存在代偿性心脏扩大以及其他代偿机制参与, 并伴有静脉压升高造成的气管充血改变, 会形成静脉血栓、心室附壁血栓[20]。多数患者出现慢性心力衰竭的原因在于高血压、冠心病、瓣膜病等, 临床主要分为左心衰竭、右心衰竭以及舒张性心力衰竭。左心衰竭的主要症状为呼吸困难, 表现为劳力性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等, 并且运动耐力会明显下降, 容易出现骨骼肌血供不足以及乏力等症状。如果症状严重,对患者进行查体时不仅可以发现心脏病原有体征, 也存在脉搏强弱交替、左心室增大等情况。右心衰竭体现在持续性淤血造成的脏器功能改变, 往往患者可能会产生腿部水肿、肺部水肿等情况, 逐渐形成运动耐量产生的损害。查体时除了存在心脏病体征, 还会发现颈动脉增大、心脏增大、发绀等问题。舒张性心力衰竭主要指心室收缩功能处于正常状态下心室顺应性以及松弛性降低, 导致心室出现充盈压升高以及减少,造成体循环以及肺循环发生出血, 一般情况下初期症状并不明显, 在病情逐渐发展过程中运动耐力会有所下降, 并且出现肺水肿情况[21]。
心力衰竭的治疗临床往往首选控制症状药物, 但是难以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心力衰竭患者治疗过程中不仅需要控制症状, 也应展开康复治疗, 促进患者心脏功能改善, 提升患者生存质量, 进而获得良好预后。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经过心脏康复治疗后, 实验组METmax、VO2max/kg、VO2max/HR 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康复治疗结合合理运动锻炼,能够增强心肌收缩能力, 促进心肌耗氧量提升, 使心肌代谢及灌注获得明显改善, 推动心肺气体交换, 进而使运动心肺功能获得有效提升。本次研究中, 对照组生存质量评分为(76.28±1.85)分, 实验组生存质量评分为(89.03±1.46)分;实验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表明心脏康复治疗可以使患者生存质量获得有效提升。心力衰竭患者往往在运动方面的承受能力相对较差, 导致日常活动受到了较大限制, 造成其生存质量降低, 结合康复训练能够改善患者症状, 并且心理状态也能获得改善, 实现生存质量整体提升。研究结果还显示,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表明, 心脏康复治疗与常规治疗相比, 治疗效果更为显著。本次研究中, 实验组再住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心脏康复治疗能够抑制心肌继续受损, 促进血浆神经激素整体水平降低,推动心功能和预后的改善, 进而降低患者再住院风险。
综上所述, 对心力衰竭患者应用心脏康复治疗, 能够明显改善运动心肺功能, 提升治疗效果及患者生存质量, 降低再住院率, 具有广泛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