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璐颖
(西安外国语大学,陕西 西安 710000)
作为一种人格特征,坚毅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5]。 坚毅不仅可以直接或间接预测学习成绩,还能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在二语习得研究框架中,坚毅是重要的人格特征之一,坚毅水平高的学生可以在艰难的处境中保持进步,并取得较好成绩[2]。 然而,学界一直给予认知因素过多关注而忽视了学习者人格因素,导致坚毅在二语研究中仍处于萌芽阶段。
研究坚毅人格,有利于在跨学科研究视角下提高师生对坚毅人格的认识,丰富英语研究[3]。 教师可以通过实践有针对性地给予学生肯定,激发学生潜能,学生通过接受教师反馈,可以逐渐培养坚韧不拔、积极向上的人格。
文章以探究英语学习坚毅的概念为起点,以相关实证研究为核心,深入分析了每个实证研究主题所用的研究方法、研究工具、研究对象等方面的特点,并基于此对未来英语学习坚毅研究做出展望。
坚毅指对长期目标的毅力和热情[1]。 根据Duckworth 的定义,坚毅人格包含两个方面:如一的兴趣与不懈的努力。 为追求有意义的目标而产生持久的兴趣是最初动机,而为达到目标付出长久的努力是成功关键。
随着心理学与语言学的不断融合,坚毅在二语习得领域逐渐受到关注[8]。 基于前人提出的概念,笔者认为在二语习得理论框架下,坚毅人格是二语学习者为取得长足进步而产生的无限热情并愿为之付出不懈努力的人格外在表征。 学习者在明确长期目标后,以收获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愉悦情绪为动力,通过不断调节而达到预期二语水平的积极心理因素。 坚毅水平高的学习者对英语学习有高涨的学习热情,课堂参与度高,因此更易取得学业进步。
应用语言学研究领域对英语学习坚毅的探索始于Cosgrove 的二语课堂实证研究,中国英语学习者坚毅人格研究在此后也相继出现。 随着二语学习特定领域的坚毅人格测量工具的开发[4],相关研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具体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坚毅与积极心理学因素对语言学习的影响;②坚毅与英语学习成绩的关系;③坚毅与不同英语技能的关系等。
2012 年积极心理学的引入引发了国内外跨学科研究热潮,该学科为坚毅人格在应用语言学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积极心理学主要围绕积极情绪,如愉悦、乐观、幸福等与消极情绪,如焦虑、无聊等对英语学习的影响展开研究,以心理学视角为英语教学提供启示。 由于语言学习无法一蹴而就,持久的兴趣与长期的坚持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坚毅人格在积极心理学研究中的作用逐渐凸显。
受积极心理因素直接或间接影响,坚毅人格与英语学习关系密切。 Lake 通过调查800 名英语专业学生,揭示了坚毅人格与各积极心理因素的关系。 结果显示,具有坚毅人格的学生愿意投入更多时间精力学习英语,他们对自己的英语水平充满信心;坚毅的学生往往更具好奇心并对未来充满期望。 Changlek 和Palanukulwong 研究发现坚毅人格与学习动力呈正相关,而与焦虑情绪呈负相关;英语成绩好的学生比成绩差的学生更坚毅。 Wei 等人对坚毅人格的中介作用进行了研究,发现英语坚毅在愉悦情绪与英语成绩之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以上研究表明:在坚毅人格与其他正面情绪交互作用下,学生的英语水平进步显著。
然而,Chen 对比了坚毅人格测量通用工具与二语学习特定领域坚毅人格测量工具对英语学习动机的影响。 研究发现,人格测量通用工具无法准确测量英语学习动机,该研究进一步证实了开发和完善特定领域坚毅人格测量工具的必要性。
作为重要的人格之一,坚毅是成功的必要条件[1]。 然而,二语坚毅内部结构的不确定性导致学界对其与英语学习成绩的关系存在争议。 Hwang通过实证研究表明英语坚毅在学业成绩和学生自我效能感之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中介作用。 根据Cosgrove 的研究发现,英语坚毅在学生出勤率和学业成绩间发挥中介作用。 Wei 通过研究832 名中学生的英语成绩发现二语坚毅与学生英语平均成绩绩点呈微弱正相关。 以上研究表明,虽然英语坚毅对学业成绩有中介作用,但二者之间的正向关系并不显著。
与上述研究结果相对,Yamashita 研究发现英语坚毅不仅与学业成绩无关,长久的坚持与学业成绩呈负相关。 导致研究结果出现争议的主要原因是研究者所采用的研究工具为坚毅人格测试通用量表。 该量表虽然应用范围广泛,但无法精准测量不同研究场域中被试的实际情况,从而导致研究结果大相径庭。 Teimouri 等人首次通过实证研究发明了二语学习特定领域坚毅人格测量工具,该量表经反复验证为应用语言学领域下坚毅人格的研究提供了理据。 在此基础上,Teimouri 又研究发现坚毅人格与英语学习动力和学业成绩呈正相关,具有坚毅人格的学生对学英语充满热情和好奇心并愿意持续付出努力,他们相信天道酬勤,因此英语学习对他们而言是一种愉快的学习经历。 该研究表明相比于通用量表,二语学习特定领域坚毅人格量表的效度更高。
近年来,研究者的关注点逐渐细化到坚毅人格与不同英语技能之间的关系。 根据Teimouri 的研究结果表明,坚毅人格与英语词汇技能和泛读水平均呈正相关。 Khajavy 以二语学习特定领域坚毅人格量表为量具佐证了这一结论,研究表明构成坚毅人格的两要素均与泛读水平呈正相关,其中不懈的坚持相关性更强。 该研究表明在二语习得领域不懈的坚持可以促进英语泛读水平的提升。 此外,坚毅人格与英语词汇水平的关系在此后研究中得到进一步印证,Alamer 通过实证研究更新了二语学习特定领域坚毅人格量表并在此基础上得出坚毅人格与英语词汇水平的关系并不显著,坚毅人格只具有中介效应。
随着人格特征在英语学习成效中的作用愈发凸显,学界呼吁更多采用整体观视角看待英语学习者[6]。 作为衡量英语学习成绩的重要指标[7],英语坚毅与交际意愿的关系逐渐受到关注。 Lee 和Drajati 通过调查印度尼西亚英语专业学生率先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英语坚毅是交际意愿的重要预测因子。 此后,Lee 采用不同量具进行了后续研究,通过调查韩国不同学段学生的坚毅程度和英语交际意愿发现肯付出不懈努力的学生更愿意与人用英语交流,表明坚毅人格中的不懈努力是英语交际意愿的预测因子,而如一兴趣不具备预测作用。 虽然Teimouri 曾对以上研究工具产生怀疑,但其通过对伊朗英语学习者交际意愿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后也得出了相同结果。
综上所述,以往对英语坚毅的研究可概括为“内部研究”和“外部研究”。 内部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英语坚毅内在结构的探讨,即英语坚毅只有不懈努力这一单一维度还是存在不懈努力与如一兴趣的双维结构。 外部研究聚焦在英语坚毅与其他学习者内部因素的相关性,例如,探究情绪、动机、语言水平与英语坚毅的关系。 相关研究也逐渐由学习者内部因素外延到诸如教师支持、语言学习环境、同伴关系等外部因素。
研究方法方面,应用语言学领域关于坚毅人格的研究以定量研究居多,此类研究多采用问卷调查法评估被试的坚毅程度。 这种研究方法会导致研究对象因受社会认知偏差的干扰而影响研究结果的准确性。 此外,以往研究多采用横截面设计,“短、平、快”的研究特点很难捕捉人格、情绪、英语水平的动态变化。
研究工具方面,以往英语坚毅人格测量多采用Duckworth 的原坚毅人格测试通用量表。 Teimouri的二语学习特定领域坚毅人格双维量表为二语习得领域研究提供了量具,是目前世界各国研究者广泛采用的研究工具,其信度和效度也在此过程中得到了充分验证。 以前人研究为基础,Alamer 又增修了二语学习特定领域坚毅人格量表的题项。 此外,也有部分研究者借助访谈、课堂观察等方式不断优化量表设计。
研究对象方面,以往研究以大学生本科生为主,所研究的语种以英语学习居多。 部分研究虽选取混合群体为研究对象,但总体对中学生、研究生、教师的关注有待提高。 此外,虽然大部分研究的被试人数很多,但方便抽样法导致被试缺乏代表性,不利于研究结果推广。
Dewaele 指出,引进跨学科理论和方法有助于二语习得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因此,在英语坚毅研究过程中,研究者应坚持二语习得跨学科优势[9],积极借鉴教育学、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如控制价值理论、拓展建构理论、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标、大五人格模型等,继续深挖人格特征与其他个体差异、认知系统、心理学因素的互动机制,为英语教学实践提供更多参考。 此外,坚毅人格与英语水平是动态变化的过程,研究者也可采用动态系统理论对英语学习者进行深入研究。 借鉴多学科视角挖掘英语学习坚毅特点的同时,进一步探索中国英语学习者特点,构建具有本土化特色的英语学习坚毅模型。
在研究方法上,研究者应在量化研究基础上加入质性研究,通过课堂观察、访谈、民族志的研究方法支撑问卷调查结果;调整短平快的数据收集方式,采用历时研究记录学生人格、情绪、英语水平的动态变化。 在研究工具上,研究者应以现有研究为基础通过比较不同英语技能学生坚毅水平的差异并结合中国本土学生的特点,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二语学习特定领域坚毅人格量表。 在研究对象上,丰富研究对象的教育背景,增加中学生、研究生、教师的样本量,以期全面了解英语学习者坚毅人格的特点;改善抽样方法,利用线上调研的便利提升研究对象的代表性,增强研究的信度与效度。
Banse 和Palacios 指出当学生感觉到的教师支持程度越强,英语坚毅与学业成绩的正向相关性越大,可见教师在培养学生坚毅人格的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教师可通过营造生动和谐的课堂气氛、组织有趣的课堂活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来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并逐渐培养其对英语学习的兴趣;通过强调过程性结果的重要性,树立天道酬勤的价值观,允许犯错并鼓励学生及时反思以帮助其树立长远目标并愿意付出不懈努力。
文章对英语坚毅人格的概念内涵和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并从内容、方法、工具、对象四个层面对其进行了分析讨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未来研究方向的展望。 在新文科发展背景下,跨学科研究虽如火如荼,但国内外对英语教学领域的人格研究仍处于萌芽阶段,该研究现状为研究者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