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正薇,王玲
(南京农业大学,江苏 南京 210095)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全方位参与全球农业治理,农业外交成为中国外交的鲜明特征和突出亮点[1]。随着全球农业治理步伐不断加快,我国对农业外交人才的需求日趋凸显。2016年 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会上指出:参与全球治理需要一大批熟悉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了解我国国情、具有全球视野、熟练运用外语、通晓国际规则、精通国际谈判的专业人才[2]。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明确提出,中国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这对培养兼具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全球胜任力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农业农村部积极推进全球治理视域下的农业外交人才队伍建设,向多个国家选派农业外交官,向多个国际组织输送农业人才。2012年之前,我国仅向5个国家和地区派驻农业外交官,2017年增至19个国家和地区。2012年之前,农业国际组织中较高级别(D级以上)的中国籍官员有5名,2017年达到8名[3]。“十三五”期间(2016—2020年),我国累计与140多个国家开展了广泛的农业合作,与94个国家建立了稳定的农业合作关系[4]。
我国农业外交人才队伍建设虽已取得显著突破,但与国家地位和农业对外开放要求相比还有差距。(1) 农业外交官数量较少,派驻面较窄。比如自1995年以来,美国已向130多个国家和地区派驻农业外交人员,农业驻外办公室覆盖98个国家和地区,其业务范围涵盖165个国家和地区[5]。(2) 农业国际组织职员规模较小,代表性不足。农业国际组织主要指联合国三大粮农机构。截至2021年底,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世界粮食计划署分别有职员数3224、746、9037,中国在三大机构的任职数分别为93、11、30,共134人,仅占总人数的1%[6]。(3)农业外交人才储备不足,影响力较弱。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对全球治理人才培养提出的明确要求,现阶段符合条件的复合型农业国际化人才紧缺[7],亟待加大培养力度,持续推送人才资源进入驻外使领馆、使团和农业国际组织。
开展农业外派人员培训是我国建设农业外交人才队伍、增强参与全球粮农治理能力的重要举措,也是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的必然要求。目前针对外派人员培训的研究匮乏,有学者以我国驻外商务人士为受试,讨论驻外商务人员选拔标准,分析影响外派人员工作表现的各类培训情况[8],但尚无研究考察农业外派人员培训班(简称农业外训班)的运行与成效。本文以N大学为个案进行研究,以期探讨农业外训班学员对农业外派工作及人员要求的认知,培训满意度与成效,提出改进培训工作和加强我国农业外交人才培养的建议,为优化农业外派人员培训工作提供参考。
在介绍研究方法之前,先简要回顾我国农业外训班的开设情况。从2016年起,农业农村部每年举办三期农业外交官储备人才培训班、一期农业国际组织后备人员培训班,均是短期班。2020年起,农业农村部委托N大学重启农业外派人员能力提升培训班,每年开展为期100天的脱产培训[9]。由N大学承办的第一、二期农业外训班分别于2020年、2021年举办,共计75名学员顺利结业,已有7名学员作为农业外交官派出,3名学员被国际组织录用[10]。第二期农业外训班按照全球治理人才培养要求设置课程,遵循“校内外联动、学习实践相统一”的课程建设原则,旨在培养熟悉“三农”方针政策、了解世情国情农情、具有全球视野、熟练运用外语、通晓国际规则、精通国际谈判的农业外交人才。
“知中国”是前提。设置中国传统文化解读、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与国情教育、中国外交发展史、农业概论等课程和讲座,助力学员讲好“三农”故事。“会外语”是基础。以夯实英语能力为主线,重构听说读写译课程,优化教学资源,提升学员主题演讲、商务谈判和国际组织公文写作的英语应用能力。“懂专业”是深化。围绕国际贸易、世界主要经济体农业政策比较、国际组织合作等设计课程;结合学校特色优势学科,安排大豆种质资源、食品安全与水稻生产、生猪产业等专题讲座,更新学员的专业知识结构。
课程体系分为英语核心课程(10门)、专业核心课程(4门)和综合技能提升课程(5门)三个模块,共开设19门课程,总计436学时。英语和专业课程模块体现高阶性和挑战度,将专业知识与技能训练互相渗透。综合技能课程模块涉及世界外交史、“一带一路”国情、心理健康与调适、外事礼仪、有氧运动等课程,帮助学员拓展全球视野,强化身心素质。
基于外派实际工作场景,开设模拟联合国、国际商务谈判等课程,组织专业考察和实地调研,用实践来落实理论学习成效。突破教学空间限制,邀请农业国际组织、驻外使领馆的专家通过线上形式就国际组织运行、驻外工作体会开设专题讲座,为学员进行情景体验式教学。
本文具体回答以下四个研究问题:(1) 农业外训班学员对于农业外派工作及人员要求有着怎样的认知。(2) 农业外训班的培训成效如何,学员对培训的满意度如何。(3) 学员对改进农业外派培训工作有何看法与建议。(4) 学员对加强我国农业外交人才培养有何看法与建议。
受试是在N大学参加第二期农业外训班的40名学员。女性居多,有27人。年龄结构偏年轻但跨度较大,24~47岁不等,平均年龄34岁。20~30岁年龄段有14人;31~40岁有20人,人数最多。学历层次较高,硕士28人,占比最大;博士9人。在英、德、澳、美等国外高校攻读硕、博士学位的有9人。
受试来自农业农村部机关司局(6人)、直属单位(18人)和7省(区、市)农业农村部门(8人)及科研机构(8人),大多来自农业农村部直属单位;约80%为事业编制,其余为行政编制。工作5年以下的人最多(17人),5~10年的人数次之(13人),21~30年的人最少(3人)。2人曾参加过类似的外派培训,4人有过外派意大利、南非、埃塞俄比亚、日本等国的经历。受试中15人有职务,其中1人为处长、3人为副处长、3人为科长、7人为副科长、1人为二级科员。22人有职称,包括正高级2人,副高级5人,中级13人,初级2人。
本文采用三角法开展定量与定性研究。定量研究工具为调查问卷,参阅国际组织关键岗位需求特点、专业人才聘用标准和能力素养、全球胜任力构成要素等文献[11-14],结合外训班教学实际情况设计而成。问卷包含40道题,分为6个类别(表1),即受试基本信息、受试的英语能力现状与短板、受试对本次培训的评估、对培训的满意度与建议、对农业外派人员要求的认知、对农业外派培训工作和我国农业外交人才培养的看法与建议。
表1 调查问卷构成
定性研究的方法是对受试进行访谈,访谈提纲包括3个部分,一是培训成效:本次培训您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您认为培训存在哪些不足之处?应该如何加以改进?二是对农业外派工作的认知:农业外派人员的工作职能与任务是什么?请结合全球治理人才的特质,谈谈您对农业外派人员的理解。三是农业外交人才队伍建设:您认为农业外派培训需要加强哪方面的工作?如何完善农业外交人才培养模式,为增强我国在全球农业治理中的话语权提供人才支撑?
数据在培训即将结束时开始收集(2021年12月—2022年1月)。首先,通过“问卷星”网络平台面向全体受试发放问卷,回收有效问卷 33 份,回收率为82.5%。问卷调查之后,对全体学员进行焦点小组访谈。访谈分4组,每组10人,总时长206分钟,平均每组访谈51.5分钟。每位学员事先发放一份纸质访谈提纲,访谈中就想谈的问题自由发言。访谈征得受试同意全程录音,后期被转写成5万余字的文本,我们围绕访谈问题分类整理、提炼主题,归纳总结访谈内容。最后,根据需要对个别学员进行补充访谈,探寻问题背后的原因。
1.对农业外派工作的认知
学员普遍指出,加强农业外派人员能力提升培训是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内在要求、参与并引领全球粮农治理体系的重要举措。作为一名农业外派人员,应做好以下工作:(1) 信息调研与报送。发挥信息桥梁作用,关注派驻国农业发展动态,收集和分析一手农业数据资料,撰写调研报告,及时反馈到国内,供决策参考。(2) 协调交涉。就涉农议题与派驻国提出交涉、协调立场,促进农产品贸易、农业投资、农业技术合作、农业援助等农业国际交流合作。(3) 服务与接待。为国内来访的团组提供服务,包括接团、陪同参观考察、协调农业经贸活动和国际会议等事务性工作。(4) 宣传与推广。向外方宣讲我国农业政策和发展成就,讲好“三农”故事,推广农业知识,推介国内市场,协助企业“走出去”,将中国农业推向世界,实现互利共赢。
2.对农业外派人员要求的认知
农业外派人员应具备的语言素养依次为:和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人顺利交谈(94%,受试选择的占比),公众演讲、游说和辩论(94%),准确快速的阅读理解(94%),撰写邮件、通知、报告和文件(90%)。应具备的核心价值观为:在决策时能抵御不正当政治压力(100%)、面对压力和挑战能保持冷静(97%)、尊重理解多元文化(94%)、能审视自身偏见和行为(82%)、认真履行承诺并达成目标(79%)、不滥用职权(73%)、具有持之以恒的精神(67%)、不考虑个人得失(61%)。应具备的核心胜任力为:人际交往与合作能力(97%)、跨文化交流能力(94%)、计划和组织能力(91%)、学习能力(88%)、管理能力(76%)。
对农业外派人员的培训要求是矩阵量表题,每个题项后有代表重要程度的5个数字备选。重要性依次是:熟悉党和国家方针政策(4.8)、了解本国国情(4.8)、政治本领过硬(4.8)、通晓国际规则(4.7)、精通国际事务(4.6)、熟练运用外语(4.6)、专业水平高(4.4)、具有远大的理想志向(4.3)、精通商务谈判(4.2)。矩阵均值为4.6,介于“比较重要”和“非常重要”之间。
综合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受试认为农业外派人员应具备:(1) 政治素养。政治立场坚定,爱党爱国,时刻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熟悉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有为我国农业“走出去”的奉献精神。(2) 身心素质。具有强健的体魄,心理素质过硬,有跨文化心理适应能力。面对在外工作交流不畅、合作不顺等问题能抗压抗逆、保持积极乐观,遇事冷静沉着。(3) 外语能力。尊重并理解多元文化,具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和英语应用能力,能在工作和生活中和外国人有效交流。(4) 业务能力。具备团队合作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学习能力等核心胜任力,能胜任外派工作的岗位职责。(5) 知识储备。了解本国国情,通晓国际规则和事务,掌握涉农专业知识、派驻国的社会文化知识和农业情况、国际政治经济和法律等复合型知识。
对培训课程和教师的满意度为矩阵量表题,题项后有代表满意程度的5个数字备选。受试对课程体系设置、课程内容实用性、课时安排合理性、授课材料适配度的评价均值分别为4.5、4.3、4.1、4.1,矩阵均值4.3;对教师教学方式、专业能力、课堂把控的评价均值为4.5、4.6、4.6,矩阵均值4.6,说明对培训课程和教师的总体满意度较高。从访谈可知培训成效明显,体现在三方面:
1.提升了英语能力
学员进班前参加过农业农村部统一组织的英语笔试和面试考核,有较好的语言基础。调查显示,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雅思、托福考试中,所有人都至少通过了一种英语水平考试,通过两种及以上的有13人。受试总体英语水平中等偏上,但在分项技能上存在差异,听力、口语、写作能力需要加强,制约各项技能提升的主要因素是词汇量不足(表2)。
表2 受试(n=33)的英语能力和短板
通过系统的语言培训,学员掌握了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特别是增强了开口说英语的自信,英语口语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显著提升。口语训练是小班教学,在教师引导和鼓励下,学员们克服心理畏惧,从敢于开口到乐于开口,最后善于开口,能够完整地进行国际商务谈判。
2.了解了“三农”现状
通过培训,学员对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状况有了全面了解,今后可以根据讲座信息去联系专家,帮助农业“走出去”企业得到更好的技术指导。对于在国外攻读学位的学员来说,培训安排的专业考察提供了亲近大地、感受乡村真实图景的机会,有效帮助其产生“三农”情感共鸣。
3.转变了思维观念
培训使学员意识到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性。有些学员读完博士以后就一直在单位从事科研工作,有些在单位长期拓展国际合作项目,培训为其微观实验研究和碎片化项目管理提供了宏观层面的指导与规划。他们发现不一定人人都要成为专家,要靠SCI论文的发表数量和影响因子等指标来评判工作,国家迫切需要的是懂全方位知识、有多方面才能的复合型人才。
学员在访谈中也提到,本次培训还存在两方面的不足:
第一,培训定位不够清晰。由于专业背景和工作岗位不同,有些学员对农业外派的类型、职位要求、选派途径,以及培训结束后对外派人员要达到的语言要求感到困惑,希望进一步明确培训定位。
第二,培训反馈环节不够完善。主要表现在培训前期和培训过程中缺乏意见征集。建议在培训初期开展调查活动,让学员尽量参与培训内容及形式的设计,在培训过程中通过调查问卷、座谈会等形式方便学员反馈意见和建议,及时进行动态调整。
1.培训时长与规模
多数学员认为,3个月到半年的培训时长、20~40人的培训规模较为理想。可以依据课型限定上课人数,英语课程以20人为宜;基于个体英语水平和需求进行小班化分层教学,事先进行口语测试摸底,根据测试成绩分组施教。
2.培训内容与课程设置
受试希望培训的内容依次是:英语在国际组织中的运用(73%),国际形势和中国外交战略(70%),国际职员能力建设(70%),国际政务礼仪(64%),跨文化交流(58%),国际组织运行与管理(55%),驻外人员心理调节(52%)。希望培训课程所涉农业知识包括:中国农业对外合作战略(88%),中国农业面临的国际挑战与对策(88%),中国与联合国粮农机构合作概况(76%),国际农业农村情况(76%)。希望讲授派驻国的文化禁忌(82%),历史地理概况(79%),社交礼仪(79%),宗教文化(76%),社会风俗(73%),饮食习惯(61%)。
对课程设置的建议是:(1) 在英语核心课程模块增加课时,尤其是增加英语词汇课和口语实训课,拓展农业相关英语词汇,提高英语口头表达能力。在语音、词汇、语义和句法层面,词汇磨蚀的速度最快,主要表现为词汇遗忘、语义特征丧失和语言运用能力下降[15]。外训班学员面临着英语词汇磨蚀现象严重的情况,所以培训过半就提出增设单词识记课的诉求。(2) 在专业核心课程模块增强实操性,将农业概论、国际贸易等课程改为专题讲座,进行深入解读,比如签署RCEP给我国农业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而非面面俱到、流于表面。增加国内外农业政策介绍与对比、欠发达国家的农业发展概况、国际农业市场与贸易概述等内容。大多数农业派驻国并非发达国家,学员对其缺乏了解,希望介绍“一带一路”沿线欠发达国家的农业发展概况,把握世界农业发展态势。(3) 在综合技能提升课程模块增加外事礼仪、心理健康方面的课程。有学员建议在农业农村部实施英语考核时,一并进行匿名的心理素质测试,培训教师可以根据测试结果给予针对性指导,学员也能了解自己的岗位匹配度。
3.培训形式与教学方法
受试认可的培训形式依次是:情景模拟训练(88%)、实战经验分享(76%)、专题讲座(70%)、研讨交流(70%)、学员展示汇报(52%)、传统的教师讲授(48%)。部分学员还希望去农业对外合作交流第一线、外事机构等见习调研,建议将自学与教学相结合,多研讨学习方法,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此结果反映了学员对培训形式需求的多样化,希望通过“理论+实践”的培训形式来增强学习实效。
对于教学方法,学员提出:一是采取情景模拟、小组专题汇报、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通过农业外交情景模拟训练、小组英语汇报展示等实训活动深化学员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转变教师角色,发挥学员积极性,学员展示学习成果,教师以评价和指导为主。开展案例教学法,比如在教学中提供更多优秀的农业国际贸易谈判案例。二是增加经验分享,邀请农业外交官和国际组织职员开设专题讲座,邀请已外派的第一期学员分享实战经验,开展同期培训学员之间的交流互鉴。提供农业国际组织职位说明、申请和模拟面试辅导。三是将课堂教学与考察调研相结合。参观现代农业企业,比如参观当地乳品企业,了解完达山、光明、飞鹤等乳制品的生产工艺及国家标准,了解本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受试认为农业外交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是:未能根据不同类别的外交人才开展分类管理和培养,出台差别化配套政策(88%)、实习渠道少(79%)、保障体系不健全(76%)、激励政策不明确(73%)、培训保障机制不健全(73%)、缺乏人才培养协调机构(70%)、缺乏明确的人才培养战略规划(61%)、选派单位的管理层对农业国际合作人才队伍建设不够重视(58%)。并认同以下解决方法:进一步完善外派人员保障体系(88%);按照不同部门和岗位需求,从专业、外语等方面针对不同人才实施分类培训,增强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85%);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82%);健全人才培养保障体系,建立专门的人才培养协调机构(82%);建立农业外交储备人才库(76%);完善人员选拔和规章制度建设(70%);完善外派人员培训机制(70%);依托农业院校和外事等机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64%)。
访谈中学员特别提到,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高校应尽早开设农业国际组织相关讲座,或邀请农业“走出去”企业进校园宣传,引导大学生毕业后从事农业国际合作工作,做好农业外派人员储备。高校开展复合型农业国际化人才培养对助推农业“走出去”“一带一路”农业合作和农业外交具有深远意义。高校可以尝试农业外交人才培养模式,利用优势资源增设农业外交课程,强化英语应用能力,通过实验班、双学位、本研贯通等培养模式为服务我国农业外交大局、参与全球粮农治理奠定人才基础。
根据上述分析,可以发现外训班学员对农业外派人员应具备的全球胜任力有清晰认知,对其工作任务和肩负责任了然于胸,这为今后开展外派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通过本次培训,他们在思想觉悟、知识储备和能力素质等方面得到了提升,培训卓有成效。虽然学员对培训的总体满意度较高,但也指出培训定位不够清晰和反馈环节不够完善的问题,认为农业外派培训工作和我国农业外交人才培养在保障体系、培养模式、人才储备方面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据此,本文提出以下优化路径。
有效参与全球治理的关键在人才,外训班要首先明确全球治理视域下国家对农业外派人员的需求导向,系统总结外派人员应具备的能力素养,结合学员个性化培训需求,进一步厘清培训目标和思路,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通过导学课程详细介绍农业外派人员应具备的全球胜任力以及工作职责与要求,让学员对标找差,明确培训的努力方向。
其次,聚焦农业外派这一核心主题,紧贴农业外派人员履职需要,围绕全球胜任力所涉知识、能力、价值观和意识等维度对学员开展系统培训。知识维度注重涉农专业知识、外国语言知识、外事外交知识、全球粮农治理知识的掌握,能力维度注重外语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业务能力、对全球农业问题研判能力的提升,价值观维度强调秉持开放包容的全球视野和“共商共建共享”的中国特色价值观,意识维度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主动参与农业国际事务的责任感和担当意识。在培训中既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又强调实践取向的培训内容,适当增加外事外交情景模拟、案例分析、实地考察调研、经验交流等实践性教学的比重,将理论知识讲解融入模拟实践,适应农业外派工作的真实场景。
外语能力一直被视为全球胜任力的一大要素。英语是联合国6种工作语言之一,也是当今世界的通用语言。扎实的英语功底是农业外派人员赴境外开展工作的必要条件,因此提升学员的英语应用能力是培训的首要任务。
在教学要求上,可以参考《联合国语言框架》(以下简称《框架》)对职员的语言要求,修订外训班英语课程教学大纲,明确英语培训要达成的目标。2018 年出台的《框架》旨在为联合国系统内部提供统一的语言测试、评估和教学标准。《框架》将联合国工作人员语言能力分为基础级、中级、高级和专家级4个等级,每级分别描述听力、口语、阅读、写作的具体能力。联合国鼓励各部门以其为指南设置岗位语言要求,评估应聘者语言能力[16]。2022年联合国语言能力考试即是以《框架》的高级要求为基准的。
在教学内容上,应侧重听力和口语交际能力训练,其次是读写能力训练,因为学员接受英语培训是为了更好地在派驻国开展调研、交涉、服务、宣传等工作,听得懂、说得出是外派工作的基本要求。此外,还要注重农业词汇教学,在强化英语应用能力的同时,提升专业英语能力,加强学习策略的讨论和引导,提高学员自主学习能力。
在教学方法上,探索“以学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采取分层教学,根据不同需求设置课程内容。适当减少传统的教师单向输出,开展任务型和探究式项目教学,通过农业外交情景模拟、小组研讨、汇报展示等教学活动增加课堂互动,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
培训基地的师资队伍、教学管理、后勤服务是培训工作正常运转的重要保障。高校一方面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确保教学质量,激励教师开展外训班教学改革和农业外交人才培养研究;强化培训流程精细化管理,灵活制定培训方案;做好后勤服务,为学员提供优良的学习环境。另一方面应注重需求调研和意见反馈,对培训进行动态调整,减少培训工作的主观性,提高培训实效。外训班培训时间较长,培训过程中要搭建信息沟通平台,及时了解学员的学习状况,灵活调整授课内容和教学方法。培训后期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让学员从培训内容、课程设置、培训形式、教学方法、培训满意度、存在问题等方面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并将反馈结果汇总分析,为今后的外训工作提供借鉴。
选派单位要高度重视农业外训工作,首先要做好宣传工作,及时传达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培训通知,积极选派优秀人员参加培训。其次要协调处理好学员的工作事务,让学员在培训期间尽量不承担原单位工作,以减轻其工作负担和精神压力,做到全身心投入脱产学习。最后要完善培训激励制度,将培训结果作为个人绩效考核指标,把外派人员培训与薪资待遇、岗位晋升、职称评定、评奖评优等相结合,提高单位人员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国家要进一步出台激励政策和保障措施。例如,为鼓励援疆援藏和扶贫,援疆援藏干部实行先提拔再就任,扶贫干部是扶贫结束后再提拔,激励政策明晰[17]。农业外派工作是一项国家战略,但作为配套措施的激励政策目前尚不健全。为解除农业外派人员的“后顾之忧”,建设稳定的农业外交人才队伍,一定的保障很有必要。外派到非洲和拉美国家,可以参照援疆援藏的待遇,提高人员积极性。
全球治理人才是各国参与全球治理的重要战略资源,应不断优化培养体系,培养具有全球胜任力的农业外交人才,为我国参与全球农业治理提供高水平人才储备。
在培养目标上,制定农业外交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明确用人导向和培养模式,加强对人才培养工作的宏观指导。涉农高校可以此为指引,对现有学科专业体系进行调整升级,或者依托专业优势,优化学科布局,设立专门培养农业外交人才的学科专业。
在培养途径上,建立农业外交后备人才库和培训师资库。一方面按照选拔标准招募来自政府机构、科研单位和高校的人才,对其进行专业化培训和定期考核,基于考核实行动态管理,确定后续培训学员及留库、出库学员,为农业外交人员的遴选和派出提供参考依据。另一方面有针对性地吸纳新的优质师资,既包括高校教师和专家学者,也包括农业农村部相关司局领导、农业国际组织资深官员、驻外农业外交官等,根据不同的培训主题和教学大纲对接相应的教师,保证师资的稳定性和延续性。
在培养模式上,建立政府、高校、社会联动耦合的人才培养机制,凝聚多方合力,共同推进农业外交人才的培养、选拔和输送工作。政府可搭建平台,整合资源,在农业外交活动信息提供、农业国际组织推荐任职、人才库建设、资金支持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高校可探索实施中外联合办学、政府联合培养、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等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并向农业国际组织、外交部门积极推荐和派遣实习生,促进校内各学院间的教学资源整合与优势共享,探索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的农业外交人才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