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莹 范琳琳 陈 芳 陈娜蓉
(福建医科大学肿瘤临床医院,福建省肿瘤医院日间治疗室,福建 福州 350014)
近年来,人们生活与饮食习惯发生改变。与此同时,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发生率有所上升[1]。临床中关于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不过遗传因素、环境因素、饮水因素等,都可能会增加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发生风险。消化道恶性肿瘤属于高消耗性疾病,疾病进展期间可能会使患者出现营养不良[2-3]。而长期营养不良,会影响患者对抗肿瘤治疗的耐受性。目前,不少恶性肿瘤患者为节省住院花费,在治疗疾病时选择日间病房。
日间病房的特殊性(白天住院治疗,晚上居家)会影响护理工作的连贯性,甚至会对管理效果产生影响。因而,需要对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实施营养管理。为进一步明确医-社-家全程营养管理的效果及价值,本研究展开探讨。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于我院日间病房接受治疗的70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采用奇偶数的分组方式,将抽取到奇数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常规营养管理),将抽取到偶数的患者纳入观察组(医-社-家全程营养管理),两组组间例数均等为35例。对照组患者资料:男性20例,女性15例;年龄最低37岁,年龄最高73岁,年龄均值(55.48±2.63)岁;病程最短6个月,病程最长32个月,病程均值(19.75±2.47)个月;食管癌患者14例,肠癌患者11例,胃癌患者10例。观察组患者资料:男性19例,女性16例;年龄最低35岁,年龄最高75岁,年龄均值(55.71±2.29)岁;病程最短5个月,病程最长33个月,病程均值(19.56±2.39)个月;食管癌患者13例,肠癌患者12例,胃癌患者10例。纳入标准:①入选对象均确诊为消化道恶性肿瘤。②入选对象均接受管理。③入选对象均认可研究。排除标准:①严重内分泌系统疾病的对象。②精神、认知和行为障碍的对象。③资料丢失或是不全的对象。两组入选对象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患者常规营养管理。患者入院后,给予患者及家属口头营养宣教,告知患者及家属营养管理的重要性。同时,为患者发放饮食营养宣传手册,引导患者养成良好饮食习惯。遵医嘱,为患者实施肠内营养制剂。
1.2.2 观察组 给予患者医-社-家全程营养管理。①构建全程营养管理小组。由科室内10名医护人员组成,设护士长为组长,小组成员包括2名消化道肿瘤科医师,负责患者疾病评估、饮食方案制订;1名营养师,负责患者及家属的营养教育培训;5名护士,负责患者饮食评估及管理;1名药剂师,负责患者肠外营养配制;1名社区护士,负责患者营养档案的建立。②医院日间病房管理。在患者进入日间病房后,对患者的营养状态进行评估,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合理管理。若患者确定为营养不良,于日间病房内给予患者口头、书面等健康宣教。若患者有营养不良的风险,对患者进行会诊,评估患者的营养状态。由日间病房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肠外营养、肠内营养、营养教育联合饮食等相关营养干预措施。营养方案的落实,由营养师、护理人员负责,间隔3 d评估1次。③社区管理。主动为患者建立营养管理档案。医师、护士与营养师在患者出院前,统一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制订出院后的营养计划。同时,护士要向患者及家属再次宣教出院饮食,与对接患者的社区护士联系,交接患者营养相关信息。社区护士定期上门对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筛查,及时更新患者的饮食方案。此外,可开通微信公众号,并且添加患者的微信号,定期在微信公众号发布与营养饮食相关的知识,与患者随时保持微信联系,叮嘱患者健康、营养饮食。④家庭管理。护士要在患者住院期间,积极主动地为患者及家属展开营养饮食、健康饮食相关的教育,为患者发放家居版的营养监测备忘录,指导患者及家属如何计算每日所需营养量,同时详细记录患者日常生命体征情况、摄食量情况、不舒适症状等。叮嘱患者及家属,若是出现体质量、食欲下降等问题,及时前往社区咨询。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管理前后的PG-SGA评分,分别于患者入院后未接受管理前、接受管理1个月后,采用PG-SGA评分对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评估。PG-SGA评分内容,包括如下几点:①为体质量丢失评分。②为疾病状态评分。③为代谢应激评分。④为体格检查评分。⑤为总体评估分级。PG-SGA评分根据患者的营养状态,可分为3个等级,Ⅰ级为0~1分,代表患者营养状况良好稳定;Ⅱ级为2~8分,代表患者营养状况存在可疑,或是有中度营养不良现象;Ⅲ级为超过9分,代表患者有重度营养不良现象。
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时间、费用,其中住院时间是患者入院至患者接受日间管理再到出院的时间;住院费用是患者入院至出院期间的花费。
观察两组生活质量评分,评分以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为主,问卷信度0.87,效度0.92。该问卷评价指标包括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单项25分,最低分0分,最高分100分,分数低,生活质量差。观察两组满意度,评价标准如下。①十分满意:营养状况良好稳定,生活质量高。②满意:营养状况疑似不良,生活质量一般。③不满意:营养状况较差,生活质量低。总满意度=(十分满意例数+满意例数)/(十分满意例数+满意例数+不满意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中涉及的数据,均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处理。其中,PG-SGA评分、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生活质量评分等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对数据的统计与处理以t检验为主;满意度属于计数资料以例数、率[n(%)]形式表示,对数据的统计与处理以χ2检验为主,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比较两组住院时间和费用 两组住院时间、费用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意义(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住院时间和费用()
2.2 比较两组管理前后PG-SGA评分 观察组、对照组管理前PG-SGA评分比较无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管理后与管理前PG-SGA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意义(P<0.05)。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管理前后PG-SGA评分(分,)
表2 比较两组管理前后PG-SGA评分(分,)
2.3 比较两组生活质量评分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意义(P<0.05)。见表3。
表3 比较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分,)
表3 比较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分,)
2.4 比较两组满意度 两组满意度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意义(P<0.05)。见表4。
表4 比较两组满意度[n(%)]
消化道恶性肿瘤,是临床比较常见的肿瘤类型[4]。食管癌、肠癌、胃癌等都是比较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此类肿瘤早期并无明显特异症状,容易出现误诊或是漏诊的现象。疾病进展中,肿瘤组织生长速度较快,能够消耗大量的能量,会导致机体出现生理性的应激状态[5-6]。其中,最为主要的表现就是糖代谢、乳酸循环等加速,胰岛素抵抗明显,蛋白合成数量有所减少。此类能量代谢异常现象,会导致患者在疾病期间出现营养不良。为此,对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实施治疗时,根据患者的实际病症情况给予患者相应的营养干预,是尤为必要的。一般来说,恶性肿瘤患者可能会出现大量并发症,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较大[7]。为提高对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与营养相关的管理 段逐渐开始应用于临床中。
通过本次研究调查,发现医-社-家全程营养管理可提高患者的营养水平,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通常来说,恶性肿瘤患者在疾病进展期间会出现各种并发症[8-9]。患者需要长时间接受治疗,且预后效果并不显著,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因疾病症状、知识认知、心理状况及经济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多数患者都存在营养不良的问题。虽然患者对营养知识的需求度较高,但是其依从性却并不好。医-社-家全程营养管理模式,强调患者从入院、返回社区及回归家庭的营养管理模式[10]。相较于长期住院管理,医-社-家的管理模式能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对于经济条件有限的患者来说是较好的管理方法。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住院时间(6.65±0.23)d比对照组(8.43±0.59)d短,且住院费用要明显低于对照组。此研究结果可以证实,与常规营养管理模式相比较,医-社-家全程营养管理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长,减少住院花销。患者在入院后,通常会由责任护士于24 h内,实现对患者PG-SGA营养的综合评估[11-12]。患者居家时,通常由社区护士定期上门对患者营养情况进行评估。管理前,两组患者的PG-SGA评分无明显差异,说明患者在未接受管理的情况下,营养状态基本相同。在此基础上,可通过管理后患者的PG-SGA评分变化,实现对管理方法效果的评价。管理后,观察组的PG-SGA评分(1.48±0.6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9±0.54)分。从组内管理后与管理前的结果来看,无论是常规营养管理还是医-社-家全程营养管理,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从组间管理后的结果来看,医-社-家全程营养管理的效果要更加明显。在医-社-家全程营养管理模式下,主要从医院、社区和家庭三个角度对患者营养展开综合管理。通过对营养管理小组的构建,提高医护人员的综合能力。对进入到日间病房中的患者展开评估,结合患者营养实际状况,为患者展开日常宣教,提高患者认知水平,并为患者制订科学的饮食方案。社区管理时,主要由社区护士定期上门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及时调整患者饮食方案[13]。家庭管理时,患者与家属要根据所掌握的知识,定期监测营养,合理摄入营养食物。因而,医-社-家全程营养管理模式的效果更好,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94.93±1.27)分,与对照组的(86.42±1.75)分相比明显更高,且各单项评分也均高于对照组。此结果表明,观察组的医-社-家全程营养管理可以充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除此之外,观察组十分满意率77.14%、总满意率97.14%,均高于对照组。分析如上结果的原因,两组采用的管理方法不同。常规营养管理,内容比较简单,缺乏针对性。医-社-家全程营养管理,是与营养管理有关的新颖管理方法[14-15]。该管理方法下,将患者作为核心,将全程营养管理作为重点。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从医师、社区和家庭全方位角度,对患者实施营养管理。与常规营养管理相比,医-社-家全程营养管理内容更加丰富,针对性强。
综上所述,医-社-家全程营养管理在消化道恶性肿瘤日间病房中的应用,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营养水平,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