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超玉刘毅洁贾琦高彦红李珂张可
(1.郑州轻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2;2.郑州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郑州 450010)
在现代化、全球化等背景下,乡村面临着生产要素向城市转移导致失语的困境。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推进了“农村振兴战略”和“地区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并强调了实现城乡基本要素双向合理流动的重要性,为农村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1]。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空间的壁垒被打破、流通性增强,流动性对空间的影响度越发深远。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学者逐渐投身于流动性的研究,流动因素影响的研究从科学研究的边缘走向中心,流动现象被赋予了更加深刻的社会文化意义。
流动性是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前提。旅游出现的一个显著表现是游客的物理运动,伴随着一系列相关资源、关系、权力等因素的流动,从而形成旅游流动系统。城市居民为了获得更自然和放松的休闲,越来越倾向于在宁静舒适的乡村旅游目的地从事旅游活动。在这个过程中,伴随着旅客的流动变化,信息、观念、资金等也在流动要素的相互碰撞中变化[2-4]。作为一个流入空间,旅游目的地对游客的地方感有整体影响,进而对其感知和体验有一定影响。同时,伴随着旅游产生的一系列流动性要素也对当地发展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因此,流动性逐渐成为乡村旅游地发展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引起了众多研究人员和工作者的关注。
流动性背景下,城镇化发展导致城市空间不断向乡村空间扩张,乡村空间不断被重建,乡村因此丧失其原有的特色风貌。旅客、乡村居民的大量流动,带动了相关流动因素的产生,对旅游目的地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因此,研究流动因素对乡村的影响,对乡村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但鲜有研究对此进行深入探讨。基于此,本文从流动性视角出发,分析乡村生活空间的演变过程,衡量乡村生活空间变化方向,探索流动因素对乡村旅游地生活空间的影响特征,并应用韧性理论为乡村旅游地生活空间的重构、治理和发展提出对应的策略。
韧性(Resilience)的概念起源于1950年的力学与物理学领域,用来表示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变形后恢复到初始状态的一种性质。20世纪70年代,加拿大生态学家霍林在《生态系统的韧性和稳定性》一书中将其引入到生态系统的研究中,并对生态系统的稳定状态进行了解释。20世纪90年代,韧性理论从自然生态系统扩展到人类社会系统[5-7]。
就我国乡村的现实情况而言,运用韧性理论分析当前乡村流动性问题具有3个方面的现实意义。在方法论上,将生活空间适应性循环理论和人居环境科学理论进行整合研究,更适合当前复杂的乡村语境,把握系统循环规律,并理性分析流动性干扰和平衡能力,有利于乡村的长远发展;中国的乡村生活空间是以血缘和地缘为基础的熟人社会,具有与生俱来的生活空间归属感和凝聚力,具有构建生活空间韧性的天然优势;面对乡村土地集约化和人口转移的现实,通过识别重组阶段乡村生活空间的韧性,可以在生活空间原风貌的重构和生活空间原风貌的消失之间做出选择,集中力量开发优势空间,推动乡村的特色发展。
乡村面对各种流动要素的扰动是社会历史发展趋势,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乡村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点,乡村作为一个具备完整的生态、生产、生活的系统,并不排斥受到各种扰动因素的影响,甚至需要扰动的流动要素来推进乡村内部的协调和发展[8-10]。乡村旅游地的乡村生活空间处于动态变化中,不断适应社会潮流和历史发展进程,是具有韧性的[11,12]。乡村生活空间在流动性等多重因素的扰动下不断发展演化,同时,乡村生活空间具备着适应性和恢复能力,能够在一定的阈值下实现自我更新和良性循环,乡村旅游地的生活空间发展适用于韧性理论。从韧性理论视角下探究乡村系统,培养乡村生活空间韧性发展能力,实现乡村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增强应对信息流、交通流、旅游流、资金流等流动要素扰动的能力,实现乡村生态、经济、健康、和谐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总之,以生态空间为根,以社会空间为本,以文化空间为魂,突出乡村特色,强调乡村生活空间重构的生态韧性、社会韧性和文化韧性建设,并为今后开展乡村旅游地乡村生活空间建构工作在实践和理论层面提供借鉴。
图1 乡村生活空间韧性系统
随着现代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乡村不再是一直封闭的地区。与城市相比,乡村区域受到广泛的流动性因素影响,并随着发展演变成了当前乡土风貌严重破坏的局面。通过不同强度和不同类型的流动因素的影响,乡村生活空间发生了不同的变化。本文通过对乡村旅游地乡村生活空间的活动要素进行分析,进而掌握流动因素对乡村生活空间发展过程的影响,从流动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入手,探讨和说明在流动因素作用下的乡村旅游地对乡村生活空间的作用机制。
在现代化背景下,人类正迅速进入信息时代,信息化趋势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出现,具有不可逆转的特点。信息成为推动经济建设的重要动力,信息化也对我国的城市和乡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3]。
乡村文化的变化和传播是一个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与其他文化的交流和碰撞中,乡村地区的大众传播环境正在发生转变,其中乡村居民传统的思想观念转变最明显。乡村由于其狭窄的生活和生产空间,人们相互熟识。在此基础上,乡村居民养成了勤劳、诚实、善良、正直的优秀品质,其还形成了守信、尊老爱幼、与人交往时重视和谐的优良品德。由此,几千年农业文明构建下形成了固定的价值体系。但是,当前正在受到工业和信息时代价值观的冲击,在功利主义和经济唯物主义价值观的意识下,乡村人口对物质财富和货币财富的渴望迅速增加[14]。
居民之间的简单友好原则已经减弱。在追求金钱的过程中,出现了逐利忘义等行为。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深深影响着乡村居民的价值观。消费主义的价值观也水涨船高,勤俭节约的传统价值观也被人们渐渐遗忘。在信息时代,农民的生计不再依靠农业,外出务工已成为一种自觉行为。经过合理计算,其可以更好地利用自己的经济优势。在乡村居民流动的情况下,城市居民之间的信息和价值交换更加丰富。农民的流动经历对其行为、观念和态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乡村旅游地在受到信息流的影响上,还会被交通发展所影响。高速路、铁路等交通网络不断改变着乡村的区位条件,影响城市对乡村的影响程度,也改变着乡村的风貌特征[15]。
交通流对乡村地区的影响体现为多个方面。乡村交通的发展为乡村农业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便捷的交通给农业生产带来了新的发展机会,为农民带去一定的经济收入;交通的发展也改变了乡村生活的方式,乡村居民出行更加便利,休闲娱乐方式越发多样,城乡之间的交流增加、差距逐渐缩小;就乡村的物质环境而言,交通的发展改善了居民的居住条件,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都更为宜居,但是,乡村道路的建设、修缮工程给乡村带来了一定的空气污染、噪声污染,也干扰了乡村居民正常的生活秩序,即使是短暂的影响,同时乡村交通的建设也影响了乡村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水土流失、灰尘增加、噪音污染等方面的负面影响,而对于乡村旅游地而言,在节假日,乡村交通的极度拥堵、噪声污染、空气污染等也严重干扰了乡村居民正常的生活秩序。
旅游流是一个具有空间属性的旅游地理学概念。广义的旅游流包括旅游活动,甚至包括相关的信息流、资金流、技术流、货物流和文化流,而狭义的旅游流是指游客从源头到目的地的流动以及空间区域内的流动模式[16]。
旅游流对乡村旅游地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乡村旅游目的地的独特卖点是乡村生活空间。乡村旅游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乡村生活空间的增强,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乡村旅游活动给乡村经济带来发展的同时,也给乡村生活空间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在生态环境方面,乡村旅游流的广泛进入,给乡村旅游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存在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环境退化、噪声污染、生活垃圾增加等生态问题。除了自然环境的影响外,乡村旅游活动也给社会文化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旅游发展后,乡村旅游地的生产方式发生了改变,从原来的以农业为主要生产方式转换为以旅游服务业为主要生产方式,乡村生产方式更加多元化。对生活方面的影响更为丰富,旅游区的建立和相关发展有时会导致居民的流失和搬迁。同时影响了乡村本地的原生生活方式,在旅游流促进现代化进程中,乡村居民的生活方式更为多元,甚至在部分乡村旅游地,旅游发展带来的强势文化冲击着本地居民的生活方式,乡村居民开始盲目模仿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固有的生活习惯在不断改变,乡村的民俗、习俗文化等存在一定的衰弱现象。乡村旅游对乡村的影响还体现在乡村文化上,旅游活动的盲目开发行为一定程度上破坏了乡村旅游地的环境和建筑,在部分旅游地的大修大建和强拆行为破坏了原生的乡村建筑风貌和文化遗存,引发了乡村文化原真性的弱化。
总体而言,旅游业对乡村地区的影响主要是积极的。乡村居民认为最重要的影响是其收入的增加。乡村居民从旅游活动中获得一定的好处,提高了生活水平,改善了居住环境,使其生活更加幸福。在人居环境方面,旅游活动的开展改善了乡村环境,提高了建筑质量,使乡村景观更加整洁美丽。随着旅游营销活动的开展,乡村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提高,居民的自我认同感增强,自豪感增强。人们认为,乡村旅游的发展促进了文化交流、保护和振兴,增强了当地居民的身份认同和文化信心。在乡村旅游中的文化塑造方面,也拯救了在乡村失去传承的优秀文化,包括对乡村民俗文化活动的重新传承和重新激活,以及对乡村废墟和遗迹的修复。乡村节日活动的开展不仅吸引了游客,增强了旅游氛围,还丰富了乡村旅游区居民的文化生活,提高其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旅游业的发展对乡村文化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乡村旅游地的资金流对乡村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城乡之间的资金流动主要是从乡村流向城市,包括人口流动和资金流动。在这一流动过程中,城乡差距不断拉大,资金从乡村持续单向流出对地方发展不利。在旅游业迅速发展的时代下,乡村旅游目的地吸引了大量的地方资金、城市资本等,触发城市资金向乡村流动,可以明显增强城乡之间的链接,以达到缩小城乡差距的目的,为乡村发展带来机遇。资金的流入对乡村地区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乡村基础设施方面,乡村资金将首先流向基础设施建设。在旅游业发展的背景下,基础设施建设已成为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条件和主要变化因素。因此,也带来了升级户外休闲设施、公园、道路和其他设施的机会。发展乡村旅游可以带动城市资金向乡村流动,开展乡村旅游建设,促进乡村生活空间的创造。具体来讲,资金流入乡村的重大变化包括住宿设施的改造升级,以及乡村居民积极推动房屋修缮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以促进乡村食品和住宿的销售,增加营业收入。私人资金也将流向乡村,主要是吸引外地客商进行商业销售,以及开展乡村休闲住宿,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政府支持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资金主要用于乡村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乡村建筑风格的统一[17]。乡村旅游的营销、节日活动的组织实施等也是政府或企业资金的主要流动,广泛吸引游客,促进资金的流通。
从流动性视角出发,分析信息流、交通流和旅游流等流动因素对乡村生活空间的影响特征,阐明流动性影响下的乡村生活空间的演变趋势和规律。基于此,应用韧性理论为乡村旅游地生活空间的维护和重构提出相关策略。
乡村生活空间景观的物理层次是乡村建设的基础。一般可分为自然景观和建筑聚落。乡村自然景观,包括以动植物和生态环境为代表的自然环境,如老树、溪流、枯萎的藤蔓、杂草、瘦马等;以乡村建筑、文物、宗教寺庙、祠堂等为代表的建筑景观,如小桥、建筑、亭台楼阁等,代表了乡村社区在历史长河中社会实践的重大成就。乡村地区最具美感的物质景观是古村落、古房屋、古宗祠、古广场、古道路、古桥梁、古宝塔、古水井、古池塘、古树木等资源。这些景观的存在与乡村居民世世代代的衣食住行需求紧密关联,反映出浓厚的乡村氛围。
生态是乡村最大的发展优势,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关键。立足乡村振兴的政策背景,加速实施乡村绿色发展,加强乡村人居环境保护,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格局。对破坏、污染的环境,要从源头上消除污染,加大治理力度,应彻底完成和改善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让生态环境尽快恢复;保护乡村地区的古树名木和苗木,设置安全围栏或解说牌,加强古树周边环境塑造,通过灌木和花卉等绿化植物丰富景观层次,创造更美丽的乡村风景,从而增强人们对乡村生活空间的美好体验;还应根据区域特色设计保护和更新的措施,以确保新的街巷风貌和原始风貌一致、应制定保护和更新策略,以确保新建的乡村街巷能够与原始风格保持一致,街巷的整体形状保持一致。此外,应加强田园风景建设,结合乡村旅游目的地特点,打造麦浪、梯田等特色景观,发展果蔬种植采摘基地,开展鱼塘垂钓等体验式活动。丰富乡村田园风光,突出乡村特色。
乡村的自然生态环境本身具有较强的自我修复能力。在面临外部扰动时,应合理利用新技术、新材料、新生产和新生活方式,削弱扰动的负面影响,创造独特的乡村景观,创造一个和谐统一自然和文化环境的弹性空间,应努力实现两者互惠互利。
乡村生活空间和社会空间的表征主要体现在乡村生产、生活和社会交往等方面[18]。乡村生产活动主要以农业为代表,包括农作物、农业设备、农业生产方式等。乡村社会互动主要包括诚实、友好和相互支持的邻里交流模式。这些视觉行为是乡村生活空间的核心,也是乡村生活美学的精髓。
乡村地区的生产方式正面临着从传统农业生产和去城市打工向以旅游开发为主的生产方式转变。乡村生产逐渐伴随着旅游活动的开展而进行,在这个过程中,乡村生活空间的质量应该不断得到加强。对于传统农业生产,应保留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以满足游客的休闲需求和兴趣。一些乡村旅游目的地应推广特色农业、休闲农业等具有区域特色农业,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旅游产业,积极促进乡村三产融合发展,优化农业产业链配置,完善乡村产业体系,推动乡村产业结构升级和乡村农业经济发展。
要持续发现乡村旅游目的地的生产和生活特点,提供更具特色的旅游景点。如,通过开发花卉和水果采摘、手工艺生产、非遗演出等项目,丰富游客的乡村生活体验。此外,还需开展乡村地区多样性的娱乐活动。打造乡村休闲活动的体验式,重点营造诗意生活的典型乡村氛围,突出宁静回归质朴的田园思想。通过乡村休闲,游客可以感受到宁静、简单和友好。
发展乡村旅游经济可以积极有效地促进乡村发展,不被城市经济同化,还可以加强乡村社区居民之间的沟通,增强其认同感、归属感和凝聚力,促进当地社会积极适应和应对流动性扰动,增强经济和社区韧性,使乡村社区充满活力,均衡发展。
乡村生活空间的核心体现在精神空间,其中乡村人的信仰、爱国主义、乡土精神、家庭传统等“隐性行为模式”是重要内容,往往以一种潜在的形式存在,这是游客不容易感受到的,也是最具体验性和人文主义教育的[19,20]。乡村的民俗活动主要包括节日活动、民俗活动、传统手工艺、民族歌舞表演艺术、传统美食,少数民族村寨的各种民族礼仪和祭祀仪式,以及其他明确的乡村生活行为模式。现代人在乡村旅游中对真实性的追求,反映了城市人对乡村岁月的怀旧情绪。
塑造典型的乡村氛围和鲜明的乡村形象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突出乡村特色,营造回归自然的家园,让游客感知落叶的宁静,体验湖光山色,感知自然变化,唤醒游客心中的乡村情结。推进乡村农业文化展示进程,有条件或基础的乡村地区可以建立农业文化展厅,结合传统生产、生活工具等乡村元素的展览,体验农业活动,营造丰富的农业文化氛围。
促进乡村传统民俗文化的保存和展示,挖掘当地乡土和丰富的文化元素,通过政府或组织举办传统民俗和节日活动,并组织相关交流,以此增加旅游吸引力,提升游客参与度,增强当地文化内涵,展示文化魅力。在激活乡村传统技能、尊重传统手工艺的基础上,对传统技能进行改造和重新设计,使其更好地融入当前生活。找回老工匠,复兴老工艺,促进乡村民间手工艺和文化娱乐活动的繁荣发展,从而实现民俗的多层次保护和延续。
游客所承载的占主导地位的城市文化对弱势的乡村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外来企业的入侵也导致了乡村生活秩序的错乱。由于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和固化,乡村经济结构的落后决定了其在文化领域的薄弱环节,削弱了当前乡村孝顺、慷慨、忠诚、朴实的品质。传统乡村文化的基本特征和价值观已经变得混乱不堪。在此基础上,积极弘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新型精神文化宣传教育活动,融合优秀传统乡土文化,培育良好的风土人情和淳朴的民风,建设和谐友爱的文明乡村。
除了面临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问题,乡村地区还应警惕外来文化的侵蚀,包括西方文化、联网文化、城市文化等。在保持乡村文化基本特点的前提下,要传承和创新传统文化,合理融合外来文化,增强文化韧性,促进乡村文化在时代背景下的均衡发展。
乡村生活空间发展过程中受到信息流、交通流、旅游流和资金流的多种影响,在其相互交织中,对乡村生活空间的影响强度增强。在以往的研究中多以外在的景观形态为主,为避免局限于此,本文提出通过重塑物质、社会和文化空间,在保持乡村原真性的基础上,注重强化生态、社区和文化韧性,形成健康循环的乡村韧性系统,推动乡村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