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学理性问题

2023-10-08 13:59韩庆祥
中州学刊 2023年7期
关键词:现代化马克思主义特色

韩庆祥 张 健

总的来说,我国理论界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研究大致经历四个阶段:思想宣传—文本阐释—提炼概括—体系建构。今天,其研究总体上已进入第四个阶段,需要以建构性思维来探究这一思想的体系建构问题。在这一阶段,有10个重要学理性问题需要深入探究。

一、关于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理性和整体性研究问题

在“体系建构”阶段,目标是建构这一思想的科学体系。为此,系统性和整体性、学理性和逻辑性、精准性和稳定性、世界性和通识性就显得十分重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理论界在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值得充分肯定。同时,也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一是研究成果同质化。报纸上发表的文章大同小异、重复雷同。二是浅层诠释。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阐释还不够深入,存在表面化解读现象。三是去学理化,缺乏学理研究和创新性研究氛围。一些教师和相关人员不注重阅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二、三、四卷,不深入社会实践和现实实际,缺乏学术使命、学术情怀、学术功底,不注重学理性问题、学理性方法、学理性观点、学理性论证、学理性话语以及学理逻辑和学术规范。四是文件语言堆砌。五是形式主义文体,存在模式化倾向。

今天,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其发展趋向应是从总体上进入第四个阶段,即以建构性思维探究这一思想体系的建构问题。为反映这一发展趋向,需要采取一些办法解决上述问题,即需要精心营造一种注重学理研究和创新性研究的氛围,精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二、三、四卷,不断提高教学科研工作者的学术素养,培育相关教研人员的学术情怀,相关机构和人员都要自觉注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学理性和逻辑性、精准性和稳定性以及世界性和通识性。

1.注重系统性和整体性

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早的提法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之后,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再之后,党的十九大报告把这一思想概括为“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然后,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把这一思想提炼概括为“十个明确”;党的二十大报告又把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概括为“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把这一思想的精髓要义概括为“六个必须坚持”[1]。

在建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体系阶段,其要旨就是在注重问题研究的同时,也要注重这一思想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即由“点”(重点)到“面”(全面或全要素)再到“体”(理清各内容要素之间的顺序、逻辑、关系和结构,使其构成一个逻辑严密的系统整体),把这一思想的科学理论形态呈现出来。

“六个必须坚持”是对新时代根本问题的哲学回答,它既意味着要把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识、理解和把握提升到哲学层面,深入其哲学基础,也意味着它提炼概括出了这一思想的精髓要义(如人民幸福、民族复兴、世界大同、政党强大、守正创新、系统观念等)。

2.突出学理性和逻辑性

探究这一思想的学理性和逻辑性,首先要思考其逻辑起点。其逻辑起点,就是我国发展起来以后使大国成为强国的新的历史方位。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我国理论界在该问题的研究上取得不少成果,美中不足的就是对新时代、新的历史方位及其地位、意义还没有真正从学理性、从逻辑上界定清楚。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都用五句话来概括新时代的内涵。这五句话是用政治话语、文件语言表述的。如果用学理话语来阐释,这个逻辑起点就是“我国发展起来以后使大国成为强国即实现强起来”新的历史方位。1978年以后至2012年之前这一段历史区间,我国主要是解决“欠发展”的问题。邓小平同志所讲的“发展才是硬道理”,江泽民同志所讲的“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胡锦涛同志所讲的“第一要义是发展”,都主要是解决我国“欠发展”问题。进入新时代,我国发展步入了新的历史方位,这实质上就是我国发展起来以后新的历史方位。新的历史方位,主要是解决大国如何成为强国的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所讲的“三个意味着”,其中第一个“意味着”就是“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实质上讲的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逻辑起点。

逻辑起点搞清楚后,就要进一步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之逻辑框架。依据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实践逻辑,依据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依据《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二、三、四卷,依据党中央相关重要文献,其科学体系的逻辑框架可提炼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历史方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的产物,新时代是这一思想之母。研究这一思想之科学体系的逻辑框架,首先要理解和把握其所处的新时代新的历史方位。这里的新时代、新的历史方位,主要就是我国发展起来以后使大国成为强国即实现强起来的历史方位;在这一历史方位,需要聚焦“两个大局”,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第二,根本问题。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也是理论创新的起点和动力源。依据党的十九大报告和二十大报告,依据习近平同志当选党的总书记后与中外记者见面时所发表的演讲,依据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依据新的社会主要矛盾,可以揭示这一思想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总体来说就是:人民生活美好不美好,国家、民族强不强,世界和平不和平,中国共产党自身硬不硬,马克思主义是否具有生机活力,其实质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为中国共产党谋强大、为马克思主义谋生机。

第三,总体方略。解决上述根本问题需要有一个总体方略。这可从道、术、行三个层面理解:“道”,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术”,就是中国式现代化、新发展理念和两大布局(总体布局、战略布局);“行”,就是“两步走”战略步骤。

第四,全面保障。解决上述根本问题,实现奋斗目标,还需要提供全面保障:一方面是国内保障,就是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另一方面是国际保障,主要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第五,中国之治。解决上述根本问题且治国理政不仅需要总体方略,而且需要抓住“牛鼻子”,找到根本抓手,这就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第六,领导力量。主要讲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第七,哲学基础。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六个必须坚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从广义且从政治话语来讲这一思想的哲学基础的。若从狭义且用学理话语来讲,其哲学基础可表述为“主主平等普惠”世界观和“以系统为基础的战略辩证法”方法论。

第八,原创贡献和历史地位。原创贡献是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原创性贡献及其重大作用和价值;历史地位是谈这一思想的原创性贡献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中,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发展问题上,所具有的重要地位。基于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来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主要表达的就是这一思想在总体上所具有的原创贡献和历史地位。

3.重视相对精准性和稳定性

探究这一思想的学理性和逻辑性,还要求以精准思维看待这一思想体系。这一点需要引起我国理论界的高度重视。

第一,精准性。既然要建构科学的思想体系,注重学理性和逻辑性,就必然进行话语转换,在坚持讲政治的前提下,由政治(宣传或文件)话语转换为学理话语,进一步用学理话语对具有标识性的核心性范畴、原创性论断和主体性理论给出相对精准的阐释,不能“大而化之”“似是而非”。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实践中特别注重“精准”,把精准上升到哲学层面,提出“精准思维”,使其具有了普遍性。“精准”这个表述最早见于2013年11月3日,当时,习近平总书记到湘西考察时提出“精准扶贫”。之后,“精准”开始在各类会议、文件中频繁出现。习近平总书记不仅对“精准”作出重要论述,而且在治国理政实践中也坚持精准思维,具有许多体现精准思维的典型样本,如精准阅读、精准调研、精准脱贫、精准防控、精准设计、精准发力等。这就要求我们以精准思维对待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即对这一思想的范畴、论断、理论从学理上给出相对精确的界定和解释,使人们便于准确理解和把握,也便于国际传播。

第二,稳定性。精准性连着稳定性。被定义和解释清晰的范畴、论断、理论,自然应当保持其相对稳定性。当然,世界、时代、实践发展得太快,范畴、论断、理论的内涵也会不断发展完善,这就需要与时俱进。在关注快速发展变化的同时,也要注重其范畴、论断、理论在质上的相对稳定性,即划定其对象、边界、内涵和逻辑。

4.彰显世界性和通识性

探究这一思想的世界性和通识性,需要坚持胸怀天下,进一步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其核心范畴、论断、理论置于“两个大局”的世界历史意义中去把握,把中国问题转换成世界历史问题。因为这一思想致力于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为解答“世界向何处去”或“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在把握这一思想之世界性的前提下,还要考虑并彰显其通识性。通识性有两种方式:一是把核心性范畴、论断、理论置于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且从学理上进行理论性“定义”,让世界读懂或懂得中国话语;二是让中国思想、中国理论走向世界,为解决世界历史问题或“人类问题”作出理论贡献。第一种方式是基础和前提,只有让中国话语世界化、通识化,让世界读懂或懂得中国话语,才能让中国思想、中国理论走向世界。

二、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建构问题

提出并概括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具有总体性的重大理论创新和原创贡献,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具有全局意义、长远意义、世界意义及战略意义,需要进一步深化研究。从必然性看,中国式现代化的逻辑起点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可概括为强国逻辑。从应然性讲,如果要对其进行理论建构,就要回答中国式现代化“为什么、是什么、干什么、怎么干”等核心问题,就要研究其背后的深层逻辑,揭示其在世界历史中的战略意义。

1.关于“为什么、是什么、干什么、怎么干”问题

第一,为什么的问题。目的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为中国共产党谋强大、为马克思主义谋生机,也是为自信自立。

第二,是什么的问题。首先是性质方向规定,其次是5大特征的论断,二者构成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界定。这一界定的要点为:对自身的定性,是党领导的,是社会主义的,具有根本性;与“他者”的主要区别,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实性、人民至上的价值观立场、两个文明的协调性、人与自然的和谐性以及和平发展的国际宣示,从不同维度界定了与其他国家现代化的不同,侧重的是中国现代化的独特性。

第三,干什么的问题。集中在9个方面,指向“总体(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高质量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精神世界+共同富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布局。其中,共同体要素包含两个层次:一是关于参与全球治理的价值主张,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二是对人类文明的使命担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第四,怎么干的问题。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安排,包含两个层次:一是战略安排,即“两步走”;二是实践方略,即“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5个重大原则”。这在本质上是一种行动框架。

2.关于中国式现代化背后的深层逻辑尤其是哲学根基

这包括形成逻辑、政治逻辑、现实逻辑、强国逻辑(时代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世界逻辑和哲学逻辑。

形成逻辑,从纵向讲,是由走自己的路(自主性成长),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内涵性成长),到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世界性成长),再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性成长);从横向讲,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整合贯通我国的现实基础、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反映我国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总结西方式现代化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创立发展起来的。

政治逻辑,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要从这种性质的方向来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

现实逻辑,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现实基础和前提,具有政治意义和世界意义。

强国逻辑(时代逻辑),中国式现代化对接着新时代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解决新时代我国发展起来以后使大国成为强国即实现强起来的问题。

理论逻辑,中国式现代化“五句话”本质特征直接对接五大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是其理论(立论)基础,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要求创新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体现共享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体现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体现绿色发展,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体现开放发展。

实践逻辑,就是按照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遵循五个重大原则,沿着“两步走”步骤,聚焦解决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社会主要矛盾。

世界逻辑,就是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新的选择。

哲学逻辑,讲的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哲学根基。中国式现代化超越了西方式现代化“主客二分”“主统治客”“西方中心论”的哲学范式,坚持“主主平等普惠”的哲学范式。这是从哲学根基上对西方式现代化弊端的破和对中国式现代化优势的立,具有本源意义。

3.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深远历史意义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实践和理论上具有总体性的最大创新成果,具有战略意义和世界意义,它既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框架,也是创新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立足点。

三、关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学理阐释问题

人类文明新形态与中国式现代化、人类命运共同体一起共同构成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基石,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石。我国理论界对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学理阐释还远远不够。从学理上讲,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式现代化所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本质上就是注重“主主平等、和合普惠”的文明新形态。这一新形态,包含社会主义的“人本文明”、中华的“化人为善、和合普惠”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本文明”,分别体现社会主义向度、中华文明向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度。

1.社会主义的“人本文明”

资本主义文明本质上属于“资本文明”,运行的是资本主导逻辑,蕴含的是“主统治客”的哲学范式。这种文明的本质特征,就是相对注重人和物、主体和客体关系中的“人化”事物,注重做事、理性、知识、能力和技艺。这种文明的负面后果是容易导致等级对立、两极分化、物质至上、资本掠夺和殖民扩张。马克思、恩格斯毕生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总目标,就是要超越资本占有劳动并控制社会的逻辑,实现人类解放、无产阶级解放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其所追求和建构的文明,是以实现人类解放、无产阶级解放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为核心的“人本文明”。这种文明描述的是整个人类发展进步的历史趋向,相对注重的是人和人平等主体关系中的使人成其为人的积极成果和“化人为善”的历史进步过程。

社会主义“人本文明”本质上也是“人类”维度上的“类本文明”,即它超越了资本主义基于“主统治客”而产生的阶级对立、单向度发展、殖民掠夺等弊端,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追求人类解放、无产阶级解放和每个人自由平等全面发展,注重整个人类的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世界大同。从这个意义上说,它也是一种惠及人类、使人人从中平等受益的人类普惠文明。它积极推进社会全面进步和每个人自由平等全面发展,积极推动实现每个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积极解决精准脱贫问题,积极促进公平正义,也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样的“人本文明”既是一种应然,属于我们追求的理想目标;也是一种实然,是我们正在积极推进的实际行动。它代表着世界或人类发展进步的方向,定将展现出绚丽的光明前景。

2.中华“化人为善、和合普惠”的新文明

中华传统文明主要是一种伦理型文明,强调伦理、道德、善,侧重于人和人关系中的“化人”。它相对注重做人、德行、善治框架中的“内化成人”“化人为善”“化物为善”“德行天下”的历史进步过程。它是一种人人“开化”性的自我约束、自我完善、自我进步,虽然也注重“人化”因素,但更注重“人化”中因人性进步而具有的“利他”发展进步的积极成果。虽然中华传统文化在人性问题上也有“人性恶”“格物致知”等思想观点,但总体上是“人性善”“善治”占主导,相对强调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即使在新时代的中国,也是以文明之善而积极参与并影响于世界的,它所强调的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便是如此。

进入新时代,我们党成功创造并推进、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这种人类文明新形态本质上也是中华“化人为善、和合普惠”的新文明。党的二十大报告所指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天下为公、为政以德、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是如此,它注重天下之善、为政之善、做人之善和邻里之善;党的二十大报告所强调的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更是如此。这种中华新文明注重“吸收外来”,积极吸收西方传统文明中的知识、能力、技艺、器物等合理因素,注重科学技术,注重解决物质贫困、实现物质富足,强调物质富足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不断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然而,它更加注重不忘本来、面向未来,注重伦理道德之善,因而是一种知善并举且更基于善的“化人为善、和合普惠”的中华新文明。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本文明”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出来的文明,本质上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积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明,其实质是“民本文明”。

第一,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社会是追求公平正义的社会,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社会,是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是解放全人类、解放无产阶级、逐步实现每个人自由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坚持人民至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推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核心内容,它是高于资本主义以物为本的人类文明新形态。

第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明。积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明中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及其重要体现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厚德载物、讲信修睦等思想观念,将其整合为“民本文明”。这种文明,把人民当作主体,发展依靠人民;把人民当作目的,发展为了人民;把人民当作标准,坚持人民至上;把人民当作根基,牢牢扎根于人民。

第三,奠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基础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历史发展的必然性把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推到历史前台。反映这种历史必然性,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人民至上,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为重大原则,把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本质要求,因而它在本质上是使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现代化。

社会主义“人本文明”、中华“化人为善、和合普惠”的新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本文明”的共有哲学根基就是注重“主主平等、和合普惠”,可称之为“主主平等、和合普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这种人类文明新形态既强调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都是平等的主体,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都具有平等的主体性,又强调平等共享发展成果,且在这种平等共享中,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达到和合共生、包容普惠。

四、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哲学根基问题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国理论界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问题在于如何从学理上进一步深入探究其哲学根基。只有深究其哲学根基,才能真正理解和把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及其实质。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哲学根基,是在“两制并存”(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并存)格局中强化各国之间在人类命运上的“统一性”,旨在达到“主主平等普惠”,可简要称其为“多样统一、主主平等、包容普惠”。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都是建立在这一哲学基础之上的。

五、关于创新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问题

这是一个极具前瞻性和战略性意义的重大课题,特别需要从学理上进行系统而深入的阐释。目前我国理论界对此还没有从学理上展开全面而深入的研究。

1.提出创新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命题具有何种意义

创新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和世界地位的政治判定,是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而推进理论创新提出的标志性论断,是中国理论走向世界和未来的标识性符号。其实质是要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使中国理论走向世界,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解释世界与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核心的理论形态,因而需要从学理上加强深入研究。

2.创新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涵究竟是什么

这是立论的基础性、前提性问题。可从五个向度阐释:一是它属于马克思主义,以马克思主义为根和本,具有马克思主义“基因”。二是它既要超越以资本至上为主导逻辑的各种现代性的资本主义话语,更要书写坚持人民至上的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三是它可理解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心历史性地转移到新时代中国所创立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呈现出时代意义、世界意义与未来向度相关的概念,它以“世纪”为标识。四是新时代中国已成为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实践创新地和理论策源地。五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为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解释21世纪世界并掌握话语权贡献的科学理论体系,具有相对解释优势,能提供一种解释体系。

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作出了什么贡献

可以从四个方面阐释:一是从实践看这一思想具有原创性贡献的根据。可概括为四个方面:历史方位(逻辑起点和立论基础)、时代背景(是在迎来从富起来到强起来伟大飞跃的时代背景中创立的)、时代课题(需要破解的新的核心论题)和社会主要矛盾(需破解的根本问题)。二是从理论阐释这一思想的原创性贡献。主要体现在“十个明确”之中,其中有三方面的原创性贡献可作进一步分析,即明确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国式现代化、人类文明新形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三是从历史角度把握其原创性贡献的历史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蕴含的“民本逻辑”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原创性贡献;强国时代蕴含的“强国逻辑”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作出原创性贡献。四是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出原创性贡献。主要体现在:纵向上,继承、深化和创新发展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横向上,从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方面整合、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六、关于中国共产党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两个行”的关系问题

对这一问题,理论界探讨较多,成果丰硕。问题在于从学理上把三者看作彼此理解的关系,做得还不够。

从本质上说,中国共产党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与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是一种理论和实践的辩证关系。其中,“能”和“好”是实践问题,“两个行”是理论问题。

实践效果好不好,前提在理论行不行。科学的理论是实践成功的先导。马克思主义是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通过“两个结合”,创立了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其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我们党在开创与拓展、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面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这表明中国共产党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进而表明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

理论行不行,实践成效说了算。中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取得了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且屹立于世界强大民族之林。从实然性看,“两个行”是实践的结论,是被实践成效证明了的科学性论断。

七、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基础问题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一重大论断有其深意,它意味着今后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识提升到哲学高度、深入哲学基础即从根基上加以把握,它开辟了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识的哲学新境界。对此,我国理论界还没有从学理上进行深入研究与阐释。笔者以为,这一思想最具鲜明标识的哲学基础,就是“主主平等普惠”的世界观和“以系统为基础的战略辩证法”的方法论。

这一哲学逻辑体现了由过去的“以物为本”的发展逻辑走向“以人为本”或“以民为本”的发展逻辑。后者,既把人民当作目的,又把人民当作主体,也把人民当作根基,还把人民当作尺度。坚持人民至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其实质就是要注重并强调全体人民在享受发展成果上的主体性、平等性、普惠性,用哲学话语表达就是注重“主主平等普惠”。

这一哲学基础也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逻辑。在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对注重“重点突破”;2007年左右,我们党提出科学发展观,更加注重其要素的全面性;党的十八大以后,开始由注重全面要素走向更加注重对全面要素之间的关系、顺序、比例、结构进行系统性的战略谋划。系统性问题只能运用系统方法来破解。党的十八大以来,这一思想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逻辑,注重系统性及其整体性和战略性,注重以系统为基础对我国发展起来以后的强国建设作出系统性的战略谋划,且辩证处理系统内外各要素之间的辩证关系。这已经成为一种鲜明的哲学标识。这意味着,其他哲学观念都是建立在系统观念基础上的。以系统为基础的战略辩证法,既注重系统性,也注重战略性,还注重辩证法。

八、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原创贡献及其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飞跃问题

对这一问题,我国理论界关切较多,但从学理上进行阐释还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

1.关于原创性贡献

原创性贡献主要体现在:在实践上,它破解了如何超越资本占有劳动并控制社会的逻辑问题;解决了经济落后国家如何全面治理并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解决了世界历史进程中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现代化的问题;解决了“两制并存”格局中如何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为“世界向何处去”开辟新路问题;解决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问题;解决了在世界历史大趋势中中国如何实现跨越式发展问题;解决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长进程中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问题;解决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如何使大国成为强国即实现强起来的总体方略问题;解决了大党如何成为强党问题;解决了如何运用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优势和国家治理效能应对各种风险挑战问题,即“中国之治”问题。在理论上,最为重要的,就是创立并初步构建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致力于创新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这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都具有原创性贡献。

2.关于新飞跃

可从历史、实践、理论、世界四维逻辑来把握。

第一,历史飞跃。体现为不同历史阶段具有不同的飞跃内涵。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这是理论飞跃;列宁把科学社会主义由理论变成实践,这是实践飞跃;1978年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科学社会主义在经济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所实现的新飞跃;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它使科学社会主义走向了高潮,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由低潮走向高潮、由相对被动走向更加主动所实现的新飞跃。

第二,实践飞跃。表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及其在世界中的地位不同。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觉醒与探索时期;改革开放新时期,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与实践时期(“上半程”);新时代,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成熟定型与夺取伟大胜利时期(“下半程”)。二是党的十八大之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致力于“实现富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八大以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是致力于“实现强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对实现强起来新的历史方位、社会主要矛盾、奋斗目标、总体方略等作出了战略谋划。三是改革开放之初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对注重社会主义的“中国化”或“中国特色”;党的十八大以后,开始注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化”,即为解决“人类问题”所贡献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第三,理论飞跃。建构起了实现强起来的科学理论体系,总体上初步建构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

第四,世界飞跃。由改革开放之前的“世界失我”(再不加快发展,就有被开除球籍的危险),到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世界有我”(在世界高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再到新时代“世界向我”(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新的选择,为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拓展了新的途径,为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而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新的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也使世界或人类发展朝着有利于社会主义的方向发展)。

九、关于继续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新的方向、路径问题

党的二十大报告旨在继续推进理论创新包括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新,注重为其指明方向、提供思路,这就是“六个必须坚持”[1]。对这一点,我国理论界还认识得不够深入,从学理上缺乏阐释。

继续推进理论创新,必须注重“两个结合”。因为,“两个结合”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路径,是推进理论创新从而使马克思主义保持生机活力的基本经验。做好“两个结合”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因为,“两个结合”中涉及一般和特殊、理论和实践、主义和问题、主观和客观的关系,分析和解决这些关系,需要运用哲学上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就使理论创新朝着“根”和“本”的方向发展,即提升到哲学层面。

“六个必须坚持”具有深刻意蕴,它把我们对继续推进理论创新包括推进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新的认识提升到哲学新境界,为继续推进理论创新包括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新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思路。

第一,理论创新的根本任务是坚持问题导向。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1]。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实践也具有问题意识,他聚焦于解决“实践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1],且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及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解决中国问题,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是推进理论创新的起点和动力源,推进理论创新首要任务就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实际上我们也正是在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推进理论创新包括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新的。

第二,理论创新的根本立场是坚持人民至上。“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党的理论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2]因而首要是“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形成为人民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的理论”[3],使之成为指导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只有站稳人民立场,才能把握好理论创新的正确方向和价值导向,否则,理论创新就会走向“邪”路。

第三,理论创新的科学态度是坚持守正创新。这关乎在理论创新过程中如何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基本原理问题。理论创新,首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这是“守正”,是前提,离开“守正”的理论创新就会偏离马克思主义、党的全面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时,还要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两个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扎根开花结果,用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解决问题、创造奇迹、走向成功,这是“创新”,是发展,否则就会走向教条主义。

第四,理论创新的思想方法是坚持系统观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上是沿着“重点突破—全面发展—系统谋划”的发展逻辑走过来的。习近平指出:“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4]

第五,理论创新的世界眼光是坚持胸怀天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融入世界历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个大局”交织互动、相互激荡。这意味着,进入21世纪,中国的问题也就是世界的问题,解决中国问题具有世界意义;世界的问题也是中国的问题,解决世界问题需要也可以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理论。就此而言,21世纪是特别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世纪,迫切需要理论解释;是一个需要理论创新且也一定能够推进理论创新的世纪,迫切需要推进理论创新。继续推进理论创新包括继续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新,既要立足中国,更要放眼世界,直面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把推进理论创新包括继续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新置于人类发展进步潮流中进行推进,创新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进而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作出中国贡献。

第六,理论创新的立足基点是“坚持自信自立”。这关系思想自主和理论创新的主体性问题。中国的问题必须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由中国人自己来解答,且作出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的正确回答,基于中国国情、中国实际与时代要求,创立与时俱进的中国自己的理论成果,这是“自立”;用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可以解决问题、创造奇迹、走向成功,这是“自信”。因而,我们在推进理论创新的过程中,要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坚定“四个自信”。由此,在继续推进理论创新包括继续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新进程中,既要不断创新我们党自己的理论成果,又要对我们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充满自信。

十、党的二十大以后继续推进理论创新的生长点问题

党的二十大以后,针对新时代新实践新征程,可从八个方面把握理论创新的生长点。

第一,关于“两个大局”。在新时代新方位直面“两个大局”,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产生的重要时代背景,从学理上深入分析研究“两个大局”,有助于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逻辑的理解。

第二,关于“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如何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进而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是中国之问;如何把握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解答“世界向何处去”问题,进而为世界谋大同,这是世界之问;如何使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为中国人民谋幸福,推动人的全面发展,这是人民之问;如何在“两制并存”格局中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并克服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为人类谋进步,这是时代之问。这“四个之问”是根基、根底之问,具有本源意义。解答“四个之问”,必然推进理论创新包括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新。

第三,关于“强国时代与强国逻辑”。从学理上揭示强国逻辑,不仅能为强国时代提供新的理论引领,而且有助于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新的逻辑,建构由大国成为强国的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进而掌握国际话语权。

第四,关于新时代党和人民奋进的“五个必由之路”。“五个必由之路”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得出的至关紧要的“规律性认识”,可以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而有助于从规律性认识上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新。

第五,关于掌握历史主动。掌握历史主动也是我们党经过长期探索和实践得出的一个至关紧要的规律性认识,它决定着党和国家发展的命运,关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只有把握历史规律,才能掌握历史主动。这是新时代新实践新征程中的一个带有根本性、全局性、战略性问题,需要从学理上深入研究。

第六,关于“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这涉及党的建设理论创新问题,深化“六个如何始终”大党独有难题的认识和理解,有助于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创新。

第七,关于自我革命。一个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力求长期执政,就必须时刻保持对解决自身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为此就必须勇于自我革命。这是新时代新实践新征程中特别突出的一个重大问题。从学理上深入研究这一重大问题,有助于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新时代、新矛盾、新问题、新使命、新任务、新方略的认识。

第八,关于“五为五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大历史意义及实质,就在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为中国共产党谋强大、为马克思主义谋生机。理解和把握“五为五谋”,有助于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实质、意义的认识。

猜你喜欢
现代化马克思主义特色
边疆治理现代化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特色种植促增收
中医的特色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完美的特色党建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