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鹏
数字经济作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对于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摸清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底数、理顺数字经济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机制、总结数字经济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实践经验,对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特别是在新冠疫情对实体经济发展造成巨大冲击的时期,数字经济充分发挥了经济发展的“强心剂”作用。但同时也应该看到,我国数字经济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一定差距,与数字经济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地位相比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从世界数字经济发展的总体情况看,中国信通院数据显示,2021年47个国家数字经济增加值约为38.1万亿美元。中国数字经济规模约为7.1万亿美元,约为美国的4 6%。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比来看,发达国家数字经济规模为27.6万亿美元,占47个国家数字经济总规模的72.5%,换言之,发展中国家数字经济规模占4 7个国家数字经济总规模不足三成。
从数字经济占G D P 的比重看,占比排在前1 0 位的国家分别是德国、英国、美国、韩国、日本、爱尔兰、法国、新加坡、中国、芬兰,其中,德国、英国、美国的占比均超过6 5%,中国的占比约为41.5%。
这些数据表明,与数字经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增量空间较大。
中国信通院数据显示,2 017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为27.2 万亿元,2 02 2年增加到50.2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速约为13.03%,远远高于同期GDP增速。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占同期G D P 的比重约为41.5%,若2025年占比要达到50%,那么平均每年占比要提高2.83个百分点。
这表明,数字经济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是全球经济承压之下提升我国经济韧性的“重要法宝”。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数字经济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中扮演重要角色。
一方面,数字经济发展需要海量数据,中国超大的人口规模和市场规模在数据要素的积累上具备天然优势,有利于壮大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另一方面,中国拥有14亿人口衍生出的超大需求和市场,能够为数字科技的研发和应用提供无限的场景和可能性,从而不断强化数字经济发展的规模效应。可以看出,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特征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是高度契合的,发展数字经济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数字经济驱动高质量发展的作用和机制并不是空中楼阁、空穴来风,而是实实在在从宏观理论、中观产业和微观企业三个维度,一体化协同推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稳增长的主要牵引力。
传统意义上的宏观生产函数形式一般为:Y=A×F(K,L) ,其中,Y表示总产出,K表示资本,L表示劳动,A即为全要素生产率。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和云计算等数字科技的快速发展,数据(D)作为一种全新的要素引入生产函数,函数形式演变为:Y=A×F(D,K,L) 。
数据变量的引入,一是增加了生产函数的投入量或改进投入比例;二是优化了原生产函数内部的资源配置效率;三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创新发展直接提高了全要素生产率,进而增加总产出。因此,数字经济发展从要素、效率和创新三个方面提高了宏观经济的总产出,充分展现了数字科技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效应。
一方面,数据要素广泛应用,有利于打破产业和企业信息壁垒,建立共融互通的产业新生态。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下,不同市场主体间、市场主体内部存在明确的边界,导致信息不对称现象十分严重。数字经济时代下,数据的自由流通大大降低了市场交易成本,企业间、企业内部和企业上下游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得到极大缓解,数据要素的潜在价值和乘数效应被持续放大,交易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得到不断改善。另一方面,数字科技的广泛应用,催生出许多跨领域、跨行业、跨产业的新场景新模式新生态,加速产业融合发展。比如,小家电领域的C 2M反向定制,就是基于平台C 端客户的数据,分析客户偏好并反馈给生产厂家,厂家生产出更符合客户需求和个性特征的商品,同时在平台上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进行精准营销,因此也实现了商品生产成本和销售额的“一降一升”。这表明,数字经济发展模式下,产品的生产销售融合得更加紧密,不同产业的边界逐步弱化。
企业作为市场经济最重要的微观主体,其数字化程度直接决定了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而决定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成色”。
一方面,企业通过经营管理流程的数字化改造,可以有效降低管理成本和经营风险,提升企业自身的竞争实力;另一方面,数字化转型有助于企业“走出去”,全面参与国际竞争。2022年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可见,参与国际竞争是国家赋予企业尤其是平台企业的重要使命,把握数字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战略机遇,就可能真正实现我国对发达国家的赶超。因此,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提升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有助于巩固和强化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服务业数字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义显而易见。
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与实体产业的融合程度不断加深,但不同产业的融合程度存在一定差异。
中国信通院数据显示,2016 年,我国农业、工业、服务业中数字经济规模占行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6.2%、16.8%和29.6%,2020年分别增加到8.9%、21%和40.7%,服务业成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渗透程度最高的产业。这种快速融合催生出许多新业态新模式,比如移动支付、线上办公、在线医疗、生鲜电商、直播带货等,成为激发消费活力、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截至2 0 2 2年12月,我国线上办公用户规模达5.40亿,互联网医疗用户规模达3.63亿,短视频用户规模达10.12亿,在线旅行预订用户规模达4.23亿,线上健身用户规模达3.80亿。以线上消费为例,2017—2021年间全国网上零售额年均复合增速为19.3%,而同期社会零售品销售总额的年均复合增速仅为7.0%,网上零售额年均增速是社会零售品销售总额年均增速的2.76 倍,可以看出,发展线上消费已成为刺激消费复苏的重要手段。
在数字经济驱动服务业效率提升并拓展新增长点方面,本文以保险和零售业两个实例来阐释数字经济对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变革意义。
保险行业利用数字化转型实现全面降本增效。基于数字科技研发差异化的保险产品,能实现更精准的风险定价,进而提高保险行业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结合客户历史投保数据、实时动态数据和未来预测数据,深度分析和掌握不同客群的需求和风险偏好,为客户提供更精准的风险定价和定制化的产品。例如,U B I 车险产品在获取驾驶者驾驶习惯等历史数据的基础上,结合车辆信息和周围环境等实时数据,通过人、车、环境多维度模型进行精准定价,这种产品不仅在风险定价和获客上更加精准,也更有利于减少事故发生和提升客户体验,促进车险和交通运输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零售业数字化转型促进线上线下零售融合发展。在当前宏观经济承压和实体消费不振的大背景下,线下向线上借力和转型是整个零售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和区块链等技术,在精准获客(门店选址、到店识别推送)、门店运营(选品、陈列)、财务管理(支付、资金需求)、会员服务(沉淀私域流量)、供应链管理(采购、物流运输)等方面对线下零售门店进行全面的数字化改造,从而打造线上和线下融合发展的新业态,促进零售业高质量发展。
数字经济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从政策层面完善释放数字经济活力的制度设计,对于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至关重要。
数据是数字经济时代的“石油”,要加快实现数据要素价值化的进程,充分释放数据要素活力,挖掘数据要素价值。
一是要加快构建统一的数据标准体系。打破数据交换的规则壁垒,统一数据交换的基本准则,实现对数据采集、标注、清洗、交易、存储的全产业链管理。二是建立完善的数据要素市场交易制度。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开展数据交易规则的设计试点,更多从市场主体盈利模式的视角设计交易规则,充分挖掘数据红利,加强数据要素产权保护。三是推进数据要素的开放共享和隐私保护。推动公共数据有序开放,促进公共数据跨部门跨地区高效流动。支持企业层面开展安全可控的数据对接和交换,促进企业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强化数据隐私保护,打击数据非法交易,倡导建立安全公平高效的数据交易秩序。
一方面,应充分发挥举国体制优势,加大对6G、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等技术的研发投入,加快实现芯片、半导体、关键材料等“卡脖子”领域核心技术的突破,尽快打破国外的技术封锁,在核心技术上实现自主可控;另一方面,强化科技创新体制建设,发挥政府、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等多方合力,特别是要调动企业等社会化力量参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形成多主体参与的协同创新机制。
中国信通院数据显示,2 0 21年,我国产业数字化规模达到37.2亿元,占数字经济规模的81.7%。从某种程度上讲,产业数字化是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因此,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是我国数字经济实现超越发展的关键。
一方面,要加快服务业、制造业和农业自身的数字化转型步伐,特别是要强化三次产业间的融合创新,为建立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数字化支撑。
另一方面,应强化企业作为微观主体在产业数字化转型中的基础性作用。大型企业应在数字化转型中扮演领头羊的角色,发挥其科研能力强、数据积累多的先天优势,助力我国在数字经济国际竞争中抢占先机;中小企业应利用“船小好掉头”的特点,在单个产业和领域孵化出一批“专精特新”优质企业,进而带动相关产业数字化转型。同时,要加快构建大中小企业融合创新的数字化生态,通过“以大带小”展现数字化转型的示范效应,促进产业数字化水平提升。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我们要看到,同世界数字经济大国、强国相比,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大而不强、快而不优。还要看到,我国数字经济在快速发展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健康、不规范的苗头和趋势。
因此,建立健全完善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对于促进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具体来看,一是要加快制定与我国数字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法律法规,建立跨部门跨领域跨地区的协同治理机制,不断提升数字经济监管的实效。二是实施对数字经济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监管,监管部门要创新监管手段和方式,不断提升监管的数字化水平。还要注重发挥媒体、社会、公众在数字经济监管中的积极作用,形成监督合力。三是加强数字经济治理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充分吸收借鉴数字经济发达国家的治理经验,在数据流通、数字国际贸易、数字科技创新等方面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同时,应积极主动参与全球数字经济治理规则的制定,在全球数字经济治理体系中贡献中国思路和中国方案,提前抢占相关规则制定的话语权和主动权。(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