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豪
行政管理工作是事业单位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事业单位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离不开行政管理工作的保驾护航。与此同时,行政管理工作的工作标准也表明了行政管理工作人员对于服务工作的态度,因此,行政管理工作与各行各业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当前许多的事业单位依旧在使用旧的、落后的行政管理方法,这种方法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甚至对事业单位的健康、有序发展起到了限制和阻碍作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必须实事求是积极主动地审视自己,及时发现问题,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积极地解决问题,勇敢地承担起时代、国家和人民赋予我们的使命和改革责任。
行政管理体制是国家对于事业单位的活动范围以及工作权限进行管理的制度。首先,事业单位行政管理体制对自身和政府部门在权责上进行了清楚明了的划分,并进一步确定了事业单位中政府的领导地位。在我国,事业单位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管理和制约,但又拥有相对独立的处理自身业务的权利。其次,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体制拥有清晰、明确的权责规范体系,它明确规定了各个行为主体之间的权利和责任,以免出现不必要的问题。最后,事业单位行政管理工作包含范围广、涉猎内容复杂多样。因此,事业单位行政管理并不是仅针对于自身而制定的一套管理机制,它是事业单位各部门关系的总和。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各行政管理部门的管理制度也随之不断完善,为适应当前的局势,我国事业单位的管理工作随之发生变化,其内部体制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相适应的事业管理体制。事业单位逐步建立起从属上级管理和从属地方管理的两种制度管理方式,其中由中央部门领导,并以地方为基础开展相关活动的是从属上级管理制度,它所有的工作必须符合中央的指示并接受中央的调查与监督,主要工作内容、工作目标也都需要遵从中央的指示。由地方政府作为领导是从属地方管理制度,服务是这种管理制度的主要工作内容,其自主独立性较强,具体的工作内容也可以根据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它属于非营利性制度,具有较强的服务意识,是地方政府重要的基层服务架构。目前,这两种事业单位制度被广泛应用于全国各地,两种制度相辅相成,从而为地方社会稳定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动力。
在新时代,思想政治管理的深入与创新备受各级单位的重视。事业单位作为我国政府发挥公共服务职能的主体,其团队的思想政治建设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党的诸多工作会议中多次强调,要不断加强企业工会、机关、事业单位和教育部门的思想政治教育,并且强调在教育中要注重教育质量和实践效果。新时代要想做好思想政治教育,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将思想政治教育落实到工作中的方方面面,并将党中央的统一要求和社会发展的实际进程相结合。如何通过合理的管理措施和思想政治教育来营造良好的思政学习氛围,达到思政管理的要求,这是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需要时刻深思熟虑的问题。为此,各事业单位行政部门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创新性、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为事业单位整体思想政治素养的提升做出重要的贡献。
在社会和经济都在不断发展的新时代,为了有效预防违纪、违法、违规等问题的发生,增强相关工作的法制和实践意义,各行政事业单位逐步加强其内部控制管理力度,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内部控制在提升事业单位服务改革发展大局、治理效能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事业单位逐步加强对预算、政府采购、基建项目、收支等方面的内部控制机制建设,以此来提高管理的质量和效率。严格落实现阶段过紧日子的要求,提高对预算和支出的约束能力,加强新增支出的审核与管控。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进一步规范了工作人员的个人行为,可以有效预防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和贪污腐败等问题的出现。仅仅依靠工作人员自身的自制力实现自我监管很容易出现问题,因此,事业单位要制定详细且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帮助工作人员实现自我约束,让工作人员能够更加清楚地认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进一步强化其内部管理力度。
重视结果、不注重过程是事业单位行政管理过程中的一大弊端,这使得整个管理过程中缺少有效监督,从而导致管理效果不佳。例如,事业单位在工作过程中,由于需要大量、复杂的文件影印和执行程序,使行政管理的工作效率不高。再加上一味地因循守旧、不求创新,生搬硬套其他单位的行政管理方法,没能结合自身实际进行合理改进,很难提高行政管理工作的效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飞速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同时,也在不断结合自身实际进行革新。即便如此,我国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守旧的官僚主义思想,这些阻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不良思想在一些地方性的事业单位中显得尤为严重。在一些地方,事业单位在人员任用方面存在任人唯亲、拉帮结派、徇私舞弊等诸多问题。此外,在一些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工作中还存在一言堂现象,民主决策寥寥无几。一些事业单位的管理者在工作中没能下到基层实事求是地进行实地调研,而是坐在办公室内做报告、听汇报,仅凭理想化去做决策。绩效考核工作在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过程中大多流于形式,单位的领导者未能制定行之有效的奖惩制度,奖励机制往往不提或者口头表扬,没能起到激励员工的作用,最终导致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丧失工作积极性,从而出现应付了事、消极怠工等工作态度。
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事业单位进行了深入改革。不断的改革明显提高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但是由于改革得不彻底等因素,目前还有部分行政管理人员素质较低,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工作的积极性不高,主动性缺失,责任意识淡薄;工作时消极怠慢,接待来访的办事群众工作热情不高;业务能力不足,办事效率低。另外,受到自身能力水平和沟通技巧的限制,无论是对于群众办事还是与其他部门的沟通都存在障碍,难以保证工作的正常开展。
一是固定资产的配备标准不统一、不合理。二是缺乏行之有效的执行制度,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执行标准缩水走样,使得各单位或者单位内部各部门之间资产分配不均衡。有的事业单位人员少、编制少,但是却占用着大量的固定资产。这些事业单位存在大量固定资产闲置问题,资产利用率不高,调配也十分不及时;与之相反,有的单位人员多,公共服务事项也多,但由于固定资产不足,出现工作场所小、办公设备陈旧等问题。有的单位即使自己的资产用不完存在闲置现象,也不愿意借调给其他需要的单位使用。还有的单位宁愿花更多的钱买新的高价设备,也不愿意花少量钱对原有设备进行维修,这些都造成了资产监管和配置上的不力。
一是缺乏完善的内部监控制度。在财政资金方面缺乏相关的执行标准和行之有效的制度措施,没有严格按照规定执行相关经费的审批流程,致使资金出现一系列问题。比如一些事业单位在资金管理方面,不能做到专款专用,造成支出界定模糊不清,使单位在群众心中的形象一落千丈。二是财务人员在考核和监督上存在不完善问题。财务人员在业务上受财政等相关部门的领导,在行政上则受本单位上级的领导,由于两边领导执行标准的不同,必然存在管理上的弊端。
建立完善的内部管理机制是科学、合理实现事业单位行政管理的前提条件。科学合理地设置事业单位行政管理机构,并运用科学合理的手段进行人员的配备,可以使事业单位内部形成办事效率高、执政能力强的行政管理队伍。相反,不合理的设置,则会影响事业单位正常职能的发挥。
全面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个人素质,尽量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另外,要想从根本上解决事业单位行政管理人员素质和能力上的不足,首先,要从入口进行严控,严格选人用人标准。其次,要充分调动人员的积极性,科学合理地布置工作任务,使每个人的能力都能最大限度得到发挥。最后,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奖励机制,一个人能力的发挥有赖于其工作动力的推动,确立公平合理的奖励制度,增强员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对于固定资产要建立完善的使用管理制度,并对固定资产进行合理分配,以达到最大限度合理利用固定资产的目的,尽可能减少资产的浪费和闲置,节省财政开支。建立健全公平合理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机制,是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安全运行的保障。
为充分有效发挥对财务管理的监督作用,事业单位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强财务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使他们在工作中能够游刃有余。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与财务人员的素质有很大关系,因此,财务人员应该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熟练的业务能力。
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与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密切相关,如若工作人员的素质不达标,将会给事业单位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因此,必须高度重视这个问题。例如,一些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上班期间玩手机、不好好工作,被群众举报,在证据面前这名工作人员不仅不承认自己的错误,还与举报人员发生纠缠,给事业单位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使政府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一落千丈。为了提高事业单位的信誉,杜绝此类事情再度发生,首先,我们要努力提高员工的思想觉悟,及时纠正落后的思想。其次,加大工作人员培训力度,邀请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
在迅速发展的新时代,事业单位要严格审视自己,及时发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不断提升和优化自己,以便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与此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事业单位的整体服务水平和办事效率,管理者要制定严格的奖惩制度,充分挖掘工作人员的潜力,并激励广大的干部群众积极投入到创新创业的大军中去,为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为协调人民群众各方利益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