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忠玲
笔者所在城市较偏远,学校分布分散,部分学校相距较远,采用区域集中面对面的教研方式较困难,参加省市级活动更难,路途时间比学习时间还长,人力物力投资较大。基于以上现状考虑,在学科教研员和教学能手工作室成员的精心准备、统筹安排下,借助网络信息技术,搭建体育“云教研”平台,组建“点线面”体育学科网络培训团队,即以教研员为点,以州级、市级学科带头人或教学能手为主线,辐射所有体育教师面的培训网络。“云教研”平台主要体现在“云备课”“云授课”“云观摩”“云交流”等方面。伊宁市经过多年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也收获了运用网络平台开展“云教研”活动的心得和经验。现将具体经验做法呈现如下,以期为情况相似地区开展教研活动提供借鉴。
一、体育“云教研”的实践探索
(一)“云备课”奠基,保障优质教学
优质体育课堂的打造起始于精心缜密的备课。而备课环节受制于个人的知识背景和经验储备,往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借助网络平台,博采众家之精华,集集体之智慧,可以使备课的质量得到保障和提升,为实施优质教学奠定规范、高效的基础。“云备课”的实践,是关于“云教研”工作的一项重要尝试。
以《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义教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新理念和新要求为基点,以伊犁州重点课题《“花样跳绳”助推学校体育特色文化建设的研究》为主题,围绕花样跳绳系列课程教学进行了网上备课活动。首先,备课教师在研修的基础上完成教案初稿,提交网络平台;其次,由备课专家组进行评析研讨,提出修订意见;再次,由备课教师修订教案,再次提交;从次,由备课专家组审定;最后,由备课教师进行试教。
“云备课”系列活动改变了教师独自完成教学设计、备课的个体行为,通过集体智慧“云”,克服了因个人知识与理解的局限性带来的片面、错误、不规范等问题,形成了增效教学设计、规范教学程序、提升教学质量的指导性教学文件,为打造优质课堂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云授课”引领,树立片区优课榜样
在“云备课”的基础上,伊宁市在网上开展了4种不同形式的线上授课活动。希望通过具有示范意义的优秀课例,为线上学习的教师提供可学习借鉴的案例和榜样,使教学活动走向优质、走向高效。
1.骨干教师录像展示课
围绕《义教课程标准(2022年版)》规定的五类教材内容(基本运动技能、体能、健康教育、专项运动技能和跨学科主题学习),从中遴選已有基础、较为成熟的教材,由骨干教师执教,录制教学课传送上网。具有代表性的课程有:《技能培训及跳绳技法培训》《足球脚内侧传接球的几种训练方法》《中小学跑的教材分析与趣味练习》《“8”字连跳课例分析研讨》《青少年体能训练方法》等。
此外,还开设系列促进体育教师专业技能提升的相关课程,如,《课堂常规如何规范》《立足教材研读,规范教学设计》《剪辑技术的运用》《重视体育课风险管理》等。
2.青年教师的线上“仿课”
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入门级学习方法是由模仿开始的。以“云教研”网上链接的“南京百例优秀体育课视频”为模板,由各校教研组组织青年教师根据自身条件和本校学生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课例进行“仿课”;将“仿课”录像上传网络,在线上进行展示与交流。线上仿课的做法,对上课教师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一方面,在执教中要努力趋近优课标准;另一方面,在录像课中要经得起回放与细节的挑战,对青年教师的上课能力起到了促进与激励的作用,形成了网上优课示范“模仿课—研讨课—展示课”的网络教研新样态。
3.小切口教学策略微授课
围绕某项教材的重难点、教学手段与方法、教学步骤与流程等,各校教研组将本校教学实践中的创新点、新经验等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自制成有针对性的教学微视频,上传网络,供线上同行借鉴、交流,从而提优课研修的实效性。如,伊宁市第一小学体育组打造短绳系列课例《并脚跳与游戏》《短绳左右开合跳与游戏》《前带人跳与游戏》《两人一绳轮换跳与游戏 》等,伊宁市第十四小学体育组打造课例《足球传球及运球训练的多种方法》,伊宁市第十五小学打造课例《跑的系列教材分析》《篮球行进间运球与游戏》等。
4.全员基本功线上亮相
为促进伊宁市体育教师队伍的专业技能及体能、个人综合素养的提升,每学期开学初都要分层开展体育教师全员专项技能培训达标活动(疫情期间转为线上体育教师1分钟基本功亮相活动)。每次依据体育教师年龄分为3个大组:30岁及以下组,31~40岁组及40岁及以上组,每组根据体育教师健康状况再分小组,由工作室主持人担任大组长,骨干教师担任小组长,完成全员体育教师体能、专项技能及花样跳绳技法培训等展示活动,以此提升教师的综合能力。
(三)“云观摩”交流,拓宽学术视野
由于新疆地域广阔的地理特点,很多教师难有走出去学习的机会。“云教研”的新样态打破了空间限制,为广大教师提供了多渠道、多层次、多样式的零距离学习机会。“云观摩”所提供的学术交流活动,使教师拓宽了学习视野,丰富了信息资源,学到了优质、领先的教学成果和经验,取得了良好的教研效果。
1.骨干教师讲座
工作室推选骨干教师,经集体研讨后,针对某一教材的目标、重难点、教学方法、游戏设计及情境创设等,由授课教师以自身教学实例为素材录制视频,提交网络。各校教研组以集中学习讨论的形式聆听讲座,授课教师通过连麦提问、现场动作展示等活动提高网络教研的学习效果。这种教研方式,教师参与度高、针对性强,对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有实效。
2.优秀公开课
教研公开课采用三级教研的形式打造优质课例。即首先由学校教研组(一级教研)进行公开课研讨评比活动,推出优秀选手参加片区(二级教研)线上说课并录课,最后上传至钉钉群,在每周四的市级教研活动(三级教研)中进行展示观摩研讨,有效提升了体育教师的上课水平。
3.专家讲座
在教研员的积极谋划与联络下,先后聘请了重庆、南京等地教研专家、特级教师、一线骨干教师等进行了具有针对性的线上讲座,如,微课制作、教学App使用、备课技巧、大课间及社团的有效开展、教研组长团队培训等,教师们在学习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同时,还熟练掌握了很多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
4.优秀作业
每一期讲座后,都会布置相应的作业,由片区选出3~5个优秀作业及视频在微信群展示。
5.推送公众号进行专题观摩学习
为拓宽教师学习视野,定期推送乌鲁木齐市教研室“居家战疫”系列、南京卫红名师工作室、南京周云名师工作室等学习活动,组织教师观摩学习。
“云观摩”的网络研修方式,对广大体育教师触动大,教师们学习的积极性较高,通过一次次讲座等活动的观摩学习,极大地开阔了教师们的视野,使教师对信息技术和教材的理解上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尤其是从思想上更加重视学习,激发了体育教师的参研意识和创新意识。
(四)“云交流”互动,及时评价反馈
交流与互动是教研活动的重要手段之一。“云教研”是线上面对面、线下背靠背的教研新形式。为避免出现“眼看视频、心在他乡”的流于形式的网络教研,采用了“云交流”的教研新方式,依托网络技术的优势,对参与学习的教师采取了组织管理和任务分担等多项举措,及时进行评价反馈,在互动中学习,提高了“云教研”的效果。
1.区片划分,组织管理
为方便城乡中小学体育教师的网络培训管理交流,充分发挥州级、市级工作室,以及教学能手和骨干教师的引领和辐射作用,将伊宁市66所小学分成3个片区,每个片区由1个工作室负责,每个工作室30~60人,工作室主持人为组长,工作室骨干成员为组员,对片区学习考勤、作业考勤及作业评审进行统一管理,并特别重视网络培训的反思与反馈质量。这种依托网络建立的片区组长及骨干教师教研网络为开展体育教师教学研究活动发挥了巨大作用。
2.评价反思,持续推进
每期讲座后,教研员、骨干成员与主讲教师交流研讨,对讲座教师语言、稿件等进行反馈,并重新完善讲座稿,为下期网络培训的进一步完善提供经验,强化教师学习后的反思和评价研讨。
3.任务分解,责任到人
参加学习的教师每期讲座后都要完成具体、有针对性的作业,按统一的作业格式提交片区组长,经片区选拔后发送至微信大群展示。通过教研组活动交流研讨、听课和作业的提交,及时收集过程性材料和撰写总结,发布图片、音视频内容,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和学习能力。
二、体育“云教研”的推进策略
(一)“云教研”应线上线下相结合
“云教研”应以线上线下教研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并互为补充。线上教研解决了教研时空的问题,使参与者零距离进行学习交流,但存在着脱离真实场景的问题。线下教研虽然具有受到时空限制的局限性、参与面有限等问题,但却可以面对面地进行真实场景的学习。据此,开展“云教研”,要在线上、线下两方面做好规划,以达到最佳教研效果。
为提升教师队伍建设,在学期计划中制订出线上内容和线下内容:线上侧重理论的课程标准学习、教材分享、小软件学习等,能够通过视频解决的问题在线上完成,如请体育专家、教研组长等对团队建设、微课制作、学生跳绳天天练、体育家庭作业等内容进行专题讲座,通过班级钉钉或QQ群发布。线下进行公开课和课例送教培训活动,根据片区划分,进行校内、片区公开课的评比展示,选拔课例开展送教下乡活动和工作室课例打造活动。线下进行学生关于体育健康知识、训练小计划等手抄报和随笔的评比,班级体育知识竞赛和演讲等活动。线上线下多样性活动相结合,努力达得教研活动的最佳效果。
(二)“云教研”骨干团队的组建和技术培育
一是要建立学科有创新、乐于奉献的骨干教师小团队,制订相应的线上教学教研可行性方案,分工明确,统筹安排;二是教会教师一些较普及的软件的基本功能的使用,以及学会开直播、调声音、添加多群直播、课件的播放和旁白的书写等,同时也需要使教师知道如何收看直播、回放、发言、连麦等。
(三)控制网上活动时间
由于电子产品对视力及健康的影响,建议连续使用时间不超过1小时。如果要进行2~3小时的讲座,可以分成两段,中间搭配20分钟的音乐和活动操等进行眼部及身体放松活动。在围绕实践教学环节的网上交流中,可以采用“连麦”“面板上发送”等形式进行互动,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
(四)“云教研”着力于“導”,避免“灌”
一方面,精准确定教研活动的主题,密切联系教学实际,针对教学实践中的真问题选择教研主题,努力达成“一课一得”;另一方面,努力营造开放式的“导学”教研氛围,尽量避免“满堂灌”的网上教研形式。上课教师以问题导入主题,以案例解说问题,设计有针对性的、简洁精准的“提问”,利用网络互动平台做交流互动,努力体现引导式的“云教研”学习范式,而不是一味地讲,更不能简单地用组织收看教学视频来代替网络教学。
(五)重视学习反馈
网络教研的一般形式是观看视频,而单纯的视频学习往往是被动的、单向的。网上教研的实践中,虽然平台具有网上互动的窗口,但不能随时与讲座者进行互动,随时提问也会干扰讲座者的演讲思路。为提高网络教研效果,加强反馈与互动,保障网上教研效果,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反馈工作作为网络教研的补充性环节。对此,伊宁市采取以下措施:在线上进行网上学习互动,在线下完成学习心得的作业,提交至网上进行交流,形成“云教研”反馈的信息链条。
线上培训者对“作业”要有预设,并作为讲座内容为培训者进行详细的解读。为方便“作业”的直观性呈现和批改效率,应设计好作业模板,对作业的格式、字体等都要提出详细的要求。此外,必要时还可确定符合网络上传的格式要求。
三、体育“云教研”的实践反思
3年来,伊宁市学校体育立足课堂教学,以课题为抓手,通过“云教研”系列活动,不断提升体育教师学习的热情和创新意识,树立了全新的体育育人观,更好地服务教学、服务学生,有力地推动了体育课程改革。“云教研”是伊宁市的初步尝试,在实践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困惑和問题。
(一)缺乏信息技术运用方面的体育专业人才
体育教师中熟练掌握计算机常用工具软件的人不多,尤其是基于网络“云教研”方面的工具软件的使用上,缺乏专门人才,有待于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这类人才应具有计算机常用软件的使用能力;具有编导、摄录、编辑、制片等视频作品的制作能力;具有网络通信、链接、操控等方面的网络技术能力。实践中,虽然可以寻求学校信息技术教师的帮助,但自己能够掌握和操作更有利于工作的开展和今后的发展。
(二)加强组织管理
网络教研表面上是“面对面”,实际上是“背靠背”,面对屏幕的学习,如果组织不当,往往会流于形式。“云教研”的组织,应充分发挥能手和骨干教师在网络培训、课堂教学、课题研究、师资培养等方面的引领、示范、指导作用。学校体育教研组、骨干工作室等应有效组织进行网络学习(个人学习作为补充),营造主动、积极的网上学习氛围。同时,做好网络教研的考勤,既可以是网上注册考勤,也可以是线下组织签到考勤。
(三)继续开发完善“云教研”平台
过去3年,伊宁市在“云备课”“云授课”“云观摩”“云交流”等方面做了一些尝试,但距离达到教研工作的丰富内涵与要求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完善“云教研”平台,需要在体育专业知识和信息技术两方面共同努力。在体育专业方面,根据教研工作要求,进一步丰富网络教研的形式与内容,使网络教研的优势最大化;在信息技术方面,在体育教师中尽快普及信息技术运用能力,补充必要的网络、计算机、辅助设备的配置,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研发适配的网络教研工具软件。
(四)进一步加深对网络教研的深层次理解
网络教研是新时期出现的一种线上教研活动新形式,大量活动仅限于观看视频资料,具有一定的被动性。做好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研活动,优势互补,是未来“云教研”的发展方向。网上授课,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效率不高,但其实对授课教师的备课、上课和反馈要求更高、更精细;对一线教师的综合素养的提升更有方向和目标,是网络教研助推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一条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