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佳慧 通讯员 李佳
人们都说,一条平江路,半座姑苏城。在这古城核心处,街巷纵横、水道交错,百步之内、必有芳草。
生活在这里的幸福,是小桥流水与背街小巷里的人间烟火,是听得见的千年历史和文化的代代守护,更是家门口的贴心细节处。
白塔西路,古城内一条略显“低调”的马路。如今它以宽阔的路面和茂密的绿荫而为人称道。事实上,白塔西路有七处控保建筑,其中五处建于清代,清翰林院编修潘遵祁故居、清嘉庆状元云南按察使吴廷琛故居均在此街。
郁郁葱葱的马路边,还藏着一座白塔公园。和苏州许多公园一样,这里花草众多,环境清幽,园内有一条用来休憩的长廊,还有苏式特色的石径,但更与众不同的是,公园内有着南宋郑虎臣故居遗址,给这座面积不大的公园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气息。
不过,近两年的白塔公园,则是因为侧门面朝白塔西路的“农特产品临时销售点”出了圈。尤其是刚过去的暑期,由吴中当地阿姨贩卖的荷花、莲蓬及各类时令水果组成了古城最为风雅的早市。
2020年5月,姑苏区综合考虑群众需求和市容优化,在不影响交通、周边居民正常生活和环境卫生的情况下,按照“严格管理、柔性执法、合理疏导”的原则,在白塔西路等区域设置了18个农特产品临时销售点,供果农们现场销售。
三年来,农特产品临时销售点反响颇佳。今年,姑苏区又将原来的临时销售点升级成一批靓丽又富有设计感的“农特产品自产自销疏导亭”,升级版的临时销售点不但破解了流动摊贩治理难题,也彰显了城市管理的温度。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夏季来临时,苏州的枇杷、李子、杨梅等农特产品也迎来了销售高峰,如何寻找市容秩序管理与市民、摊贩需求相融合的平衡点,打造“一街一景”提升人居品质,这里给出了城市精细化管理的答案。
北寺塔,是苏州古城的地标性古建,也是人民路上的标志性风景,更是我国现存最大的砖木结构古塔。每年,都有许多游客慕名前来观赏这座古塔,却不知道,东边还有一条名为“塔影弄”的百米弄堂。
塔影弄位于姑苏区平江街道北寺塔东侧,东出石塘桥弄,西至东山门,是一条100余米的小巷子。吴文化学者潘君明在《苏州街巷文化》一书中介绍过塔影弄的由来:夕阳西下,北寺塔的影子伸进小巷,故而得名。随着斗转星移,塔影形成的环境和因素受到影响,如今夕阳依旧,“北塔”依旧,但“塔影入巷”之境却鲜少出现。
为此,平江街道深入挖掘街巷人文轶事,以灯影、光电等艺术手法为街巷赋能,恢复塔影弄“塔影入巷”的盛景,让深藏在巷子里的故事和场景得到记录与传播。这小小的设计,也为住在北寺塔下的居民们增添了生活中的诗意与古韵。
无独有偶,这样别出心裁的打造,在平江街道不在少数。酱油弄东通东升里,西接肖家巷,全长仅300多米。2019年以来,平江街道联合东升里文化艺术长廊,对酱油弄、东升里等平江古巷进行升级改造,展现了城市文旅融合下的潮流特色和日新月异的古城面貌。今年5月,平江街道更是启动酱油弄改造提升工程,结合周边的人文历史,邀请青年艺术家进行创意墙绘,串联古今文化,提升街巷的公共空间品质与街区景观效果,促进古城城市更新和年轻化、活力化。
行走在姑苏古城,一条条“焕新”的街巷,在修旧如旧的基础上,彰显着各自的特色。平江街道同时持续开展“净美街巷”民生实事工程,按照“一巷一景,一巷一特色”的思路,对街巷进行微改造、微提升,将“面子”与“里子”有机统一,展现古城街巷底蕴,讲好古城街巷故事,提升古城生活幸福指数。
苏州古城犹如一块精致的刺绣,而城市管理者,则如双手灵巧的绣娘,飞针走线,添色增彩,其中每一处针脚,都有着绣娘细心的用意。
最近,住在菉葭巷附近的赵奶奶发现街巷破旧的垃圾桶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座新建的垃圾亭。这些垃圾亭以镂空花窗作为投放口,亭身白底,闲闲勾勒,几笔成画,或祥云、或青竹、或马头墙,配以深棕色的顶棚和花格挂落,绘制着精致的“姑苏平江”印记,尽显苏式韵味。据了解,类似这样的苏式垃圾亭,目前已经完成数十座。
与此同时,菉葭巷西小弄新增的苏式便民晾衣架也广受好评,浓浓的苏式韵味,美观又实用,不仅改善了原住民的生活环境,也提升了公共空间品质。
为深入打造干净、整洁、有序、安全和群众满意的古城环境,今年以来,平江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围绕“平江九巷”开展全要素提升工作,保留街区居民原生态生活方式的同时,不断完善街区建设和公共设施,一块标识、一个花箱、一处小品,精细化的管理既改善了居民生活环境,又更好地实现了古城保护与城市更新的完美融合。
姑苏区更是于今年年初启动了平江历史文化街区公共空间品质提升工程(二期),兼顾“原住民”和“背包客”的双重需求,秉承“最小干预原则”,在保留街巷原本历史风貌的前提下激发街区活力,赋能城市发展,守护古城“福气”。工程完成后,“颜值”提升的肖家巷、南显子巷、混堂巷、卫道观前等小巷吸引了不少人气,也彰显了身在古城核心处的幸福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