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云柯
美国观念史研究者诺夫乔伊曾在他的名著《存在巨链》的开篇提出过一个著名看法,他指出许多被哲学家和历史学家所使用的“某某主义”(-ism 或-ity)实际上是复合物而非单纯物的名称。“通常它们不是拥护一种学说,而是拥护几种不同的且常常是互相冲突的学说。”[1]这些混杂甚至矛盾能够复合为一个理论专名,在于它们是不同个人与群体的实际主张,人们在“用法”中将并不直接相关甚至矛盾的要素进行“奇怪地组合”,并继续派生出虽同属一个名目下却互相冲突的形式。抛开一种庸常的关于反“本质主义”或“单一定义”的立场不论,诺夫乔伊对“观念”的理解可以被提取出两个重要的层次。首先,相似性或者同一性往往掩盖了其背后真正起作用的观念单元。这个单元不是一个简单的定义,而必须能够“制动”。其次,如果可以将“观念”理解为“概念”实际起效的历史实践,那么绝大多数概念的形成都不是自明的,有太多的“缝隙”是通过人的主张和使用而弥合、勾连并产生势能。概念的提出者和主张者所承担的差异与矛盾恰是概念得以成立的“概念之轴”。正如康德的“二律背反”所示,极致悖论之处正是人所在的位置。概念以概念提出者的具身情态为内在驱动。
因此,“概念的定义”永远都是一个不成立的提问,正如在黑格尔处,论述概念即研究“概念运动”。把握一个概念,也许并不能通过谈论“三条道路”或“五种方法”这样的组织形式达成。在预设的同一性框架下进行分门别类,有时也许内含了试图伪造一种概念实际起效的历史形式这样的无意识,其中不同层面的差别未必是观念形成过程中真正需要被克服并成为动力的“轴”。另一方面,当我们真的试图理解一个概念的“本意”,我们实际上在做的是试图接近概念主张者所合成的那个连贯的“概念运动”过程。正如诺夫乔伊所说,这一“运动”中的要素可能在传统的分割中相隔甚远,甚至彼此矛盾,也就是说,没有任何前在的“现成”论述做基础。但几乎一切被保留下来的经典概念的提出者,在当时都经历了这一冒险。好的后续研究需要探寻或者模拟这条险途,而非仅仅对其中的“知识点”进行编号和分流。
在本期的文章中,李嘉华对《人间词话》中众所周知的概念进行了连贯地、运动地解读,想要“记住”这些著名的概念,这样的解读方式也远好于“知识点”式的记忆。虽然以近年来国内文论研究中的“中西互鉴”这一重要论域作为背景,《人间词话》的“合璧”面相更为突出,但最能体现中国文论智慧的,也许恰恰在于“不分西中”的思想主张中所形成的观念。刘诗宇的文章则针对性地指出了与事实运作的“观念”相脱离的“概念”有可能对文学实践产生的负面影响。无论是“境界”还是“生态”,两位作者都在文中关注了人的具身情态。对于概念的理解,很大程度上就是人如何理解作为“主张者”的自己。
注释
[1][美]诺夫乔伊.存在巨链——对一个观念的历史的研究[M].张传有,高秉江译.邓晓芒,张传有校.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