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玺凡
“我从未想过,学校的办学条件将再次迎来焕新。”站在教学楼前,57岁的花垣县磨老小学校长龙林刚感慨道。他手中拿着的学校规划及单体方案既整体又大气:明年这里将拥有更完备的教学设施、更宽敞的活动场所、更舒适的求学环境。
磨老小学始建于1950年,由世代友好往来的磨老村与贵州省碗森村联合办起,两村隔江相望,一衣带水,学校的15名贵州籍学生每天乘渡船前来就读,校门口那块“湘黔边区友谊小学”的牌匾,镌刻记录着友情岁月。
“2003年,由于农村教学点布局调整,学校的服务范围扩大了,贵州的学生也比以前多了,老旧校园已无法承载更多师生。于是我牵头联系了各级政府,同时与村干部发动老百姓捐款捐料,崭新的教学楼终于在2006年建成。”回想起学校重建的艰辛往事,龙林刚不禁眼眶湿润,情绪难平。
最令龙林刚动容的是,在学校建设遇困之际,碗森村的父老乡亲不仅筹集1.2万元资金前来救急,还将一担担建材渡江运来,村子所在的迓驾镇政府也捐来8千元,在那一刻两地水乳交融,共同进退。
花垣县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邓显伟告诉记者,磨老小学是连接着湘黔两省人民友谊的桥梁,托负着三乡七寨人的教育梦,充分彰显了教育推动民族团结的积极作用。“而今,这座四合院结构的袖珍校园,将在花垣成为精准扶贫首倡地十周年之際,启动改扩建工程。”
记者在《花垣县边城磨老小学设计方案》中看到,新校占地约3.29亩,主体教学综合楼为一栋三层楼的中式风格建筑,学生们将告别“一块坪”的狭小活动场地,拥抱全新的篮球场、乒乓球台及操场;老师们也将住进温馨舒适的教师公寓,再也不用挤在磨老村村部暂住。
“学校食堂也更宽敞了!以后下雨天我们就不用冒雨在操场排队,可以直接坐在里面就餐。”看到新校园的效果图后,学校五年级学生黎雨露激动地说。
改扩建教学楼、操场、食堂这些当年想办却没办成的事,而今得以实现,龙林刚在开心之余也表示:“学校越来越好,对老师们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既是对我们坚守教育初心的鼓舞,更是对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鞭策。”
“湖南省民族团结示范学校”“国家教育科学院乡村振兴未来学校示范学校”……近年来,磨老小学为湘黔两地培养出一批批优秀学子,也在岁月更迭中凝聚着两地村民的深厚情谊。“未来,这里将继续见证农村学子们成人成才、并带着两省两村对教育的美好期盼走出大山。”邓显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