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凡(西藏民族大学,陕西 咸阳 712000)
藏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民族融合的历史进程,对于深化中华文化认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很大价值。目前,许多非遗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只停留在技艺层面,对精神层面的传承较为忽视,人文内涵逐渐消失。本文将以山南藏族地区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手工技艺—杰德秀镇“邦典”为切入点进行研究,探究非遗“邦典”的人文传承和保护。
“邦典”的汉语之意是围裙,是藏族女性生活中必不可少之物,其以绚丽的色彩风格表现了藏族女性柔美温婉的特点。邦典主要产于山南、日喀则和拉萨地区,但最为著名的还是贡嘎县杰德秀镇。杰德秀镇生产毛织品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围裙的历史也同样悠久,约五六百年。“杰德秀人认为杰德秀邦典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文成公主进藏时期。据祖辈代代流传下来的记忆,邦典由文成公主进藏时携带而来的羊毛和燃料制成。千年时间过去了,村民们朴实无华的言语表述中依旧传达出对文成公主的感激和爱戴。”[1]这种流传下来的记忆便是一种濡化传承,还有对该工艺尊崇的人文精神。对于杰德秀人而言,提到邦典,人们的脸上、眼神中和举手投足之间都体现了自豪与骄傲。这种深厚的历史底蕴,表现了一种传统工艺传承所表现的文化特质与文化基底。但如今一些传统工艺传承者的脸上已经失去了这种笑容,只看到被岁月磨平了棱角的“打工人”,这便是一种人文内涵的缺失。
杰德秀镇“彩虹”的特点鲜明。“按照质感、质地和材料的应用可分为丝线邦典、氆氇邦典和布邦典三种。根据邦典的花纹和颜色分为以宽条纹彩虹状色彩的‘查钦邦典’、以白色为主兼配其他颜色的‘噶查邦典’、以绿色为主兼配不太艳丽色彩的‘降查邦典’、以蓝色为主兼配浅蓝色与深棕色的‘欧穷邦典’,而寺庙里的尼姑们常用的配饰只有三种颜色的‘色夏邦典’。”[2]花样种类繁多,满足了藏族女性不同的审美需求。可以在特定时间地点穿戴不同种类的邦典,如“噶查”多数情况下是小姑娘在重大节庆时穿戴的,象征小姑娘的单纯与温婉;“查钦”多为老年妇女在节庆时所穿戴,象征年长的女性阅尽千帆的人生经历;“欧穷”多为15岁以下的小女孩所穿戴,象征希望[3]。这不仅代表了邦典传承者的精益求精之精神,还赋予邦典更多的人文内涵,体现了邦典“心承传统之精髓,器载西藏之韵味”[4]。
藏族邦典
邦典的文脉宽广,文法悠长,制作工艺历史悠久,依靠祖、父辈的言传身教,在家庭内部进行传承。邦典的制作工艺复杂,它的原材料是羊毛,传统的邦典制作采用的是染色羊毛,要经过洗毛、晒毛、梳毛、捻线、上织机织图、着色等多种工序,主要编织手法有打结法、连环扣法、栽植法和穿杆结扣法等。非遗具有活态流变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审美的变化,“羊毛”不再是生产邦典的唯一原材料,还可以选丝线和毛线制品,不仅节约工序时间,而且更美观轻盈,手感、色泽更优。不同原料制成的邦典体现了工匠的自我保护精神。“发展传统,但不摒弃传统”,这便是一种文脉。不能盲目发展,更不能盲目摒弃,不能因盲目迎合市场而缺失原有的文化特质,也不能固守“传统”而导致自身的危机,这是一种必须具备自我关怀的人文内涵。
对于非遗传统手工艺来说,生产性保护是一种重要的保护途径,现在大多数非遗传统技艺都是以生产性保护为其主要保护方式。所谓“原汁原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形成于初级社会,其生产目的只是为了满足人民日常生活需要。改革开放后,一些具有独特非遗手工技艺的传承人,改变了以往收入微薄的状况,有的甚至将非遗产业形成高度商业化的规模。此外,某些非遗传统手工艺已经完全从传统手工制作转为机器制作,以流水线的形式生产产品,这样的“生产性保护”对非遗而言是一种破坏。
杰德秀镇的邦典以其特色和实力铸就品牌,早已声名远播,其产品并未为了营利而毫无顾忌,坚持“匠人”的底线与初心,始终是纯手工制作,不掺杂任何自动或半自动的机器生产,这便是一种“人文内涵”的保护与传承。匠人对器物的坚守、坚持和精益求精的“匠心”品格,是传承者对传统的尊崇,这种“人文”传承与保护,使得杰德秀镇的人民并未受到利益的驱使,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依然保持“原汁原味”。
杰德秀镇邦典的生产为当地带来了很好的经济收益,但随之而来的便是竞争。“拉萨很多编织企业投入大量机器半自动或全自动化生产编织品,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机器生产现象对杰德秀邦典销路的影响和冲击很大,对杰德秀镇人而言,坐在家里数钱的日子已经成为美好的回忆。”[1]所以杰德秀人转变思路,把传统制作产业由分散发展转为聚集发展,形成织机规模的手工业编织合作社。合作社社长除了负责合作社的日常运营外,还负责其他分配、采购、销售等事项;这样匠人可专心工作,提高效率,更好地应对市场竞争。匠人在情感习惯的驱动下劳作,自身专业技能和民族文化情怀紧密结合在一起,随着时间的发酵成为一种责任自觉和情感自愿。“在时间作用下责任自觉和情感自愿发生自然发酵的化学反应,匠人自动自觉执着于器物,追求极致,永不懈怠、不愿放弃,放弃即罪。”[5]凭借这种思想,匠人们在困境中求转变、谋发展。“匠人精神是一种个体在其自身专业技能不断提高的基础上对文化习俗内化和凝结的美德,在工作过程中要遵守行规,严格按照规矩办事,提供质量过硬、契合人们需求的器物,在细心体察消费者需求走势的基础上,追求器物的极致,为此甘于寂寞、平凡。”[5]匠人的不放弃精神所表现出的人文内涵使得杰德秀镇邦典在高度市场化的今天能够永葆生命力与活力。
匠人的情感往往是最朴素、最真挚的。杰德秀镇邦典制作技艺传承至今,不仅源于传承者的坚持、认真,还源于匠人遵从本心。“‘产业化’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变成一个经济产业,采取市场经济的运作形式,以‘低成本、高效率、大利润’为目标,进行‘集约化、批量化、自动化’的大生产。其特点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利益为中心’。”[6]杰德秀人一方面希望这项技艺在自己手里发扬光大,另一方面在面对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商品经济的冲击和物质的诱惑,匠人希望改变原有的生活质量。但杰德秀人并未因外界的诱惑改变邦典的生产方式和生产结构,而是遵从匠人的本心,坚持原有的生产方式。从“匠人”的角度来讲,始终坚持着“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合作社”为主,“散户”为辅,拒绝产业化,便是一种对非遗的“人文”传承与保护。
“民族文化的传承从来就不能急功近利,它需要坚守、耐心,甚至是对文化的执着。在非遗保护过程中,我们要努力恢复或增加其文化底蕴,充分把握生产性保护中的人文内涵,而不仅仅是经济内涵。”[7]只有保持这种精神与态度,非遗传统技艺才能保持良性发展。杰德秀邦典不仅是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还能反映藏族的特色,唤起人们自觉保护民族文化的意识,认识民族文化的价值,传承民族精神,提高民族认同感与民族自豪感。
杰德秀镇作为非遗“邦典”的发源地,其发展潜力巨大。要想促进杰德秀镇邦典的人文传承与保护,不仅需要乡村文化振兴,更需要乡村产业振兴。杰德秀镇可以利用其自然气息、人文气息发展旅游业,并加强对非遗“邦典”的推广和宣传,二者相结合,探索旅游业与民族文化的内生互动性,推动非遗“邦典”的价值逐渐从“遗产化”向“资源化”转变。以民族文化创意促旅游业发展和乡村振兴,不仅推广了非遗“邦典”的价值,更促进了杰德秀镇的经济文化繁荣。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力量。“邦典”作为藏族的一种民族文化代表,具有强大的社会和文化功能,它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见证者”,是建设大众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盏“指明灯”[8]。对藏族非遗进行人文传承和保护,有益于进一步加强藏族的民族文化传播,有益于藏族与其他各民族建立水乳交融的和谐民族关系,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