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进 程 帆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第22页。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认识和实践逐步深入,毛泽东、周恩来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建设目标,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式的现代化”概念,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邓小平提出了一系列新概念新范畴新论断,科学回答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目标、战略步骤、本质特征、基本路线等重大问题,构建起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初步框架。考察邓小平构建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渊源、核心概念、经验启示,对于深入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进一步推动新时代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邓小平在构建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过程中,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根本指导原则,充分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合理元素,深刻吸收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益经验,为这一话语体系奠定了坚实的理论根基、文化底蕴和实践基础。
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提供了立场、观点和方法的指导,是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理论根基。其中,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东方社会的发展理论、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批判理论以及列宁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是影响最大的三个方面。
首先,马克思通过对东方社会特殊经济历史情况的研究,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东方国家现代化发展提出了新见解。马克思围绕“亚细亚生产方式”,阐释了东方落后国家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内在差异,指明东方社会不能直接套用西方现代化发展模式。他认为俄国有可能走出一条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道路,强调“如果俄国继续走它在1861年所开始走的道路,那它将会失去当时历史所能提供给一个民族的最好的机会,而遭受资本主义制度所带来的一切灾难性的波折”(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64页。,相信俄国在一定条件下有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可能。这些论述夯实了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逻辑前提,即落后国家也有可能通过赶超跨越实现现代化。在这一理论逻辑指导下,邓小平科学分析了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提出“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3)《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63页。,使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理论在中国这个东方国家真正变为现实。
其次,马克思恩格斯深刻揭示了资本对人的剥削,形成了批判资本主义现代化的系统理论。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固有矛盾的基础上,对资本主义劳动下人的异化进行了批判,提出“它把人的尊严变成了交换价值,用一种没有良心的贸易自由代替了无数特许的和自力挣得的自由”(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4页。。马克思恩格斯还认为资本主义现代化发展的历史也是资本向全球扩张的历史,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在此过程中逐渐暴露。因此,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不断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必将取代资本主义现代化,进而使全人类实现更高程度的现代化形态。这些观点为邓小平提出“中国要搞现代化,绝不能搞自由化,绝不能走西方资本主义道路”(5)《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23页。的话语判断指明了根本方向。
最后,列宁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思想,也对邓小平构建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具有重要影响。列宁在领导苏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逐步探索出适合俄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尤其是在20世纪20年代初实行新经济政策时,列宁曾指出:“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要把它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6)《列宁全集》第4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217页。新经济政策大大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苏俄实现现代化奠定了物质基础,也为中国探索现代化道路积累了宝贵经验。邓小平对列宁的现代化建设思路表示高度认可,认为“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7)《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39页。。他后面所提出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话语,在相当程度上受到列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思想的影响。
邓小平吸收借鉴了大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特别是“民惟邦本”“等贵贱、均贫富”“协和万邦”等思想精华,并赋予这些传统话语以马克思主义内涵,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首先,“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政得其民”的民本思想,对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人民标准具有借鉴作用。“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出自《尚书·五子之歌》的“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其意在规劝统治者要把人民当作国家的根本,只有这一根本牢固了,国家才能安宁,充分表达了民众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孟子对民本思想作了进一步阐述,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章句下》)以及“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孟子·离娄上》)等观点,强调政令的施行要符合民意,努力做到“政得其民”。但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主要是服务于君主专制统治和维护封建秩序,因此邓小平在构建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时,既吸收了这一思想“以民为本”的积极因素,也克服其封建局限性,真正关注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他始终强调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方针、政策和作出决断的出发点和归宿,实现了对传统民本思想的继承、发展和超越。
其次,“等贵贱”“均贫富”的平等观念,对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共同富裕目标具有启发意义。“等贵贱”出自《荀子·君子》的“等贵贱,分亲疏,序长幼,此先王之道也”,最初是指重新确立尊卑贵贱的封建等级秩序,后来逐渐演化为消除高低贵贱之分的平等理念。“均贫富”则主要是强调通过赋税等手段以实现收入均等,即“明主之治国也,适其时事,以致财物,论其税赋,以均贫富”(8)[唐]魏征等撰:《群书治要译注》第9册,《群书治要》学习小组译注,北京:中国书店,2013年,第3370页。。邓小平对传统平等思想作了扬弃,继承了古人反对贫富悬殊的价值取向,摒弃其平均主义的空想性,主张先富带动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话语与“等贵贱”“均贫富”的思想内核具有较大的契合性,为中国式现代化明确了“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价值目标。
最后,“天人合一”“协和万邦”的和谐思想,为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协调发展理念注入传统智慧。老子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和张载的“天人合一”,都强调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协和万邦”出自《尚书·尧典》的“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表达了通过个人品德修养促进家庭亲和、社会和睦、天下和谐的期望。中国古代和谐思想为历朝历代所吸收运用,彰显了中华民族和合、中庸的文化传统。邓小平继承了这一思想基因,主张经济与政治协调发展、城市改革与农村改革协调并进,他所提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和平与发展”等话语,成为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取得显著成就,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也为邓小平构建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首先,从“工业化”到“四个现代化”,丰富和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识。民主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现代化的理解,主要体现为实现工业化,强调要取得“农业和手工业逐步地向着现代化发展的可能性”(9)《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430页。。随着国家工业化的推进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四个现代化”开始逐步代替“工业化”。1954年,全国人大一届一次会议首次提出要建设“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10)《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5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503页。。1964年,全国人大三届一次会议正式公布了“四个现代化”的目标任务,即要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11)《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9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423页。。由此,“四个现代化”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奋斗目标,成为中国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关键话语。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沿用了“四个现代化”的表达,强调“同心同德地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全国人民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12)《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08-209页。。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推进,“四个现代化”的内涵更加丰富,并逐渐演化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表达方式。
其次,从“两步走”到“三步走”,擘画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蓝图。1963年8月,毛泽东明确提出“两步走”的战略构想,即“我们的工业发展可以按两步来考虑:第一步,搞十五年,建立一个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使我国工业大体上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第二步,再用十五年,使我国工业接近世界的先进水平”(13)《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5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第252页。。全国人大三届一次会议进一步明确了“两步走”的战略任务:“第一步,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14)《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9册,第423-424页。“两步走”勾画了中国式现代化在20世纪内的发展步骤。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三步走”话语,是对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提出的“两步走”构想的延续和细化。
最后,邓小平还吸收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其他思想资源,将其丰富和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重要表达。比如,毛泽东强调的“一切国家的好经验我们都要学,不管是社会主义国家的,还是资本主义国家的”(15)《毛泽东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42页。,对于邓小平“改革开放”“利用外资”等话语具有启发意义。毛泽东提出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与陈云设想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同后来邓小平创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有一脉相承的内在关联。总之,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与实践,不仅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序幕,也为邓小平构建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奠定了实践基础,提供了理论准备。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提出了“中国式的现代化”“小康之家”“三步走”“共同富裕”“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等新概念、新表述,构建起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主体框架。
“中国式的现代化”是邓小平构建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核心概念,科学诠释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成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称谓。
改革开放后的一个时期,邓小平一度沿用了“四个现代化”来表述中国现代化发展目标,强调要“在二十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邓小平愈加清楚地意识到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巨大差距,这促使他探索更为符合中国实际的现代化建设方案。1979年3月,邓小平在会见英中文化协会代表团时说:“我们的概念与西方不同,我姑且用个新说法,叫做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16)《邓小平年谱》第4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第496页。3月23日,他在政治局会议上将其明确概括为“中国式的现代化”,同时强调“到本世纪末,我们大概只能达到发达国家七十年代的水平,人均收入不可能很高”(17)同上,第497页。。在3月底召开的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邓小平再次强调:“中国式的现代化,必须从中国的特点出发”,“至少有两个重要特点是必须看到的:一个是底子薄……第二条是人口多,耕地少。”(18)《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63—164页。10月4日,邓小平在各省、市、自治区第一书记座谈会上说:“我们开了大口,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后来改了个口,叫中国式的现代化,就是把标准放低一点。”(19)同上,第194页。1980年6月,邓小平进一步指出:“我们讲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因为我们必须认识中国的现实,立足于中国的现实来进行四个现代化建设,也要根据现在中国的薄弱基础来决定我们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20)《邓小平年谱》第4卷,第644页。可见,“中国式的现代化”是邓小平在深入分析中国发展实际的基础上提出的新名词,充分体现了他实事求是的态度,此后日益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标志性称谓。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邓小平又提出“我们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具有高度民主、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搞的现代化不是西方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就是小康社会的现代化”(21)《邓小平年谱》第5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第41-42、114页。等重大判断,对“中国式的现代化”的话语内涵进行了充实完善。作为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主题词,“中国式的现代化”是邓小平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话语创新,体现了他关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重大战略思考。
“小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话语,邓小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赋予了它新的时代内涵,形成了“小康之家”“小康社会”“小康生活”等概念,这些都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目标的话语表达。
“小康”一词出自《诗经·大雅·民劳》的“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22)梁锡锋注说:《诗经》,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325页。,凝聚了彼时民众对于安宁平和生活的向往。1979年12月,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首次使用“小康”概念来表述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阶段性目标。他说:“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要达到第三世界中比较富裕一点的国家的水平,比如国民生产总值人均一千美元。”(23)《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37页。1981年4月,邓小平在会见日本访华团时又对小康作了阐述:“在本世纪末,我们只能达到一个小康社会,日子可以过……经过这一时期的摸索,看来达到一千美元也不容易,比如说八百、九百,就算八百,也算是一个小康生活了。”(24)《邓小平年谱》第5卷,第30页。1982年8月,邓小平再次强调:“小康是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一万亿美元,人均八百美元。”(25)同上,第135页。小康构想的提出,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符合国情的时间节点和衡量指标,使全党、全国人民有了明确的奋斗方向。党的十二大之后,邓小平又多次对“小康”进行了阐述,比如“这个小康社会,叫做中国式的现代化”(26)《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54页。,“小康社会就是还不富裕,但日子好过”(27)《邓小平年谱》第5卷,第541页。等,进一步丰富了“小康”概念的内涵。“小康”作为极富民族特色的话语概念,是邓小平为中国现代化建设设定的重要战略目标。其后,“小康”被中国共产党的历代中央领导集体所沿用,并相继衍生出“总体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话语表达,成为贯穿改革开放40多年的主题词和主线索。
“三步走”是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重要概念,是邓小平以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骤所做的宏观设计,明晰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安排。
“三步走”战略是在“两步走”基础上逐渐形成的。1981年11月,邓小平在会见美国客人时提出了新时期“两步走”的雏形:“到本世纪末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一千美元……最低达到八百美元。在这个基础上,在下个世纪再花三十年到五十年时间,接近西方的水平。”(28)同上,第83页。1984年10月,邓小平再次论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目标和根本政策,明确指出:“我们第一步是实现翻两番,需要二十年,还有第二步,需要三十年到五十年,恐怕是要五十年,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两步加起来,正好五十年至七十年。”(29)《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79页。能够对中国现代化建设作出如此长期的发展规划,凸显了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长远眼光和整体思维。
此后,邓小平又将第一步具体划分为两步,同时为第三步标定了明确的时间节点,形成了“三步走”的话语概念。1987年4月,邓小平阐释道:“第一步在八十年代翻一番。以一九八〇年为基数,当时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只有二百五十美元,翻一番,达到五百美元。第二步是到本世纪末,再翻一番,人均达到一千美元。实现这个目标意味着我们进入小康社会,把贫困的中国变成小康的中国……更重要的还是第三步,在下世纪用三十年到五十年再翻两番,大体上达到人均四千美元。做到这一步,中国就达到中等发达的水平。”(30)同上,第226页。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采纳了邓小平“三步走”概念,明确“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已经基本实现。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31)《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14页。。邓小平通过“三步走”话语,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完整呈现出来,保证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够有步骤、有目标地稳步推进。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共同富裕因而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共同富裕”由毛泽东首倡,他在新中国成立后参与起草的《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中提出:“使农民能够逐步完全摆脱贫困的状况而取得共同富裕和普遍繁荣的生活。”(32)《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4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569-570页。邓小平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对“共同富裕”作了再次强调和系统阐释。1984年11月,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说:“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可以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然后带动其他地区共同富裕。”(33)《邓小平年谱》第5卷,第312页。1985年9月,他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指出,“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也正是为了带动越来越多的人富裕起来,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并将“共同富裕”确立为改革始终要坚持的“根本原则”(34)《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42页。。1990年12月,邓小平在同几位中央负责同志谈话时,从社会主义制度的角度对“共同富裕”做了定位:“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35)同上,第364页。1992年南方谈话中,邓小平围绕“共同富裕”完整阐述社会主义本质,即“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36)同上,第373页。。“共同富裕”内在地包涵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两个维度,突破了以往过度注重所有制结构的窠臼,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对“什么是社会主义”问题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可以看出,“共同富裕”既是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话语凝练,也是对中国式现代化属性特征的话语表达。“共同富裕”鲜明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性质,集中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是对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初心使命的真实写照。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是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话语概括,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重大决策。邓小平多次强调:“离开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有丧失物质基础的危险。其他一切任务都要服从这个中心,围绕这个中心,决不能干扰它,冲击它”。(37)《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50页。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还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1979年3月,邓小平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强调:“要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在思想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38)同上,第164页。,即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他特别强调:“如果动摇了这四项基本原则中的任何一项,那就动摇了整个社会主义事业,整个现代化建设事业。”(39)同上,第173页。改革开放包括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供给了不竭动力。邓小平指出,“所谓开放,是指大量吸收外国资金和技术来加速我国的四个现代化建设”(40)《邓小平年谱》第4卷,第514页。,“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41)《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36页。。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又着重强调:“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关键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只有坚持这条路线,人民才会相信你,拥护你。”(42)《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0-371页。
通过“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邓小平科学回答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心任务、政治保证和发展动力。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也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强有力的路线支撑。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邓小平关于经济体制问题所作出的重大话语创新,突破了传统计划经济的发展模式,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实践路径。这一概念是邓小平在对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关系的长期思考中逐步形成的。1979年11月,邓小平在与外宾谈话时提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我们是计划经济为主,也结合市场经济,但这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43)《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36页。党的十二大强调了“正确贯彻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是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个根本性问题”(44)《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19页。,为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经济体制确定了原则基础。1984年10月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45)《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56页。1985年10月,邓小平在回答关于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制度问题时说:“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就更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46)《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48-149页。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对计划和市场的关系作出了系统总结,即“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47)同上,第373页。。基于这一认识,党的十四大正式将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由此,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题话语,也实现了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极富创新性的话语概念,突破了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二元对立的传统观念,实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市场经济积极作用的有机融合。其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话语框架下,又逐渐形成了“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等话语表达,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障。
“中国式的现代化”“小康之家”“三步走”“共同富裕”“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核心概念,逻辑上紧密关联、彼此照应,共同构成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主体框架。此外,还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等一系列概念判断,也都是邓小平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进行的话语创新,充实和丰富了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科学内涵。
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是邓小平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的话语表达,是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现代化话语体系,对于当前加快构建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话语,进一步拓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和现实启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48)《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第24页。。邓小平在构建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中,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使党能够牢牢把握领导权和话语权。
中国共产党对构建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领导权,从根本上反映了党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领导地位。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就反复强调:“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保证党的领导。我们之所以能经得起风浪,党的领导是最根本的一条保证。”(49)《邓小平年谱》第4卷,第588页。“中国由共产党领导,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由共产党领导,这个原则是不能动摇的;动摇了中国就要倒退到分裂和混乱,就不可能实现现代化。”(50)《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67-268页。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我们逐渐探明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性质、目标、步骤和路径,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解认知。通过中共中央全会、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等方式,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概念、判断、表达得以广泛传播,获得了全体党员、全国各族人民的高度认同,成为新时期关于现代化建设问题的主流话语。在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指引下,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也进一步巩固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和领导地位。
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是中国共产党现代化理论的话语表达,也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话语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体现了“两个结合”的重要原则。一方面,邓小平坚持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中,创新中国式现代化的话语概念。他始终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来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它要求人们根据它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不断结合变化着的实际,探索解决新问题的答案,从而也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51)《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46页。“共同富裕”“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等话语创新,既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遵循,又符合当代中国改革发展的客观实际。这反过来也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现代化的理论学说,使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
另一方面,邓小平也非常注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他多次强调:“要懂得些中国历史,这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52)同上,第358页。邓小平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思想沃土,合理借鉴中国古代话语概念和价值理念,为其注入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内涵。比如,他将共产主义构想与小康、富民等相结合,提出了小康社会和共同富裕的话语表达;将马克思主义改革观与革故鼎新、经世致用相结合,探索出改革开放的全新思路;将社会主义文化与传统道德修养相结合,形成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创新性话语。这种结合既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本土化应用,又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彰显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鲜明的民族特性。
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蕴含了党和国家关于现代化建设的政治方略、富有逻辑性和学理性的学术概念和广大民众喜闻乐见的话语言说,体现了政治话语、学术话语和大众话语的有机统一。
这一话语体系的主题和主要方面,是关乎国家现代化发展的重大战略,聚焦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目标、战略步骤、经济制度等问题,因而其主要性质和主体内容属于政治话语范畴。这一系列政治话语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逐渐上升至路线、方针、政策层面,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指导原则。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也成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主流政治话语,为中国共产党塑造起新时期崭新的政党形象,巩固了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地位。
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包含了大量学术话语,具有丰富的学理内涵和学术价值。比如,邓小平的“一国两制”构想,即在坚持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两种不同制度可以长期共存。这一话语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领域的新概念,对于深化科学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形态等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则科学阐明了计划与市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是极具创新意义和研究价值的政治经济学话语。这些学术话语涵盖政治学、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诸多领域,具有很强的学术性和科学性,为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提供了坚实的学理支撑。
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还吸收了民众喜闻乐见的大众话语。邓小平的语言风格质朴平实,善用谚语、俚语、俗语、典故,能够深入浅出地说明抽象深奥的道理。例如,他在阐释“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时说:“要证明社会主义真正优越于资本主义,要看第三步,现在还吹不起这个牛。我们还需要五六十年的艰苦努力。那时,我这样的人就不在了,但相信我们现在的娃娃会完成这个任务。”(53)《邓小平年谱》第5卷,第481页。这番话语蕴蓄着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雄心壮志、艰难历程、制度优势等丰富内容,却以简明易懂的方式表达出来,使人感同身受、印象深刻又充满干劲。还有像“发展才是硬道理”“不管黄猫黑猫,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小康水平,就是不穷不富,日子比较好过的水平”(54)《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7、109页。等话语,以符合中国人民语言习惯的表达方式,对党的政策和国家制度作了生动诠释。大众话语使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更易于理解和接受,从而激发起人民群众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目标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邓小平在构建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过程中,积极吸收资本主义现代化理论和经验的有益因子,又舍弃了其消极因素,实现了对西方现代化话语的批判性借鉴与创新性超越。
由于历史原因,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国家较早开启了现代化进程,并率先实现了高水平的现代化。以此为基础,形成了“科学技术—政治制度—意识形态”三位一体的西方现代化话语,并在全球范围长期垄断了关于“什么是现代化、怎样实现现代化”等的解释权。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如何认识西方现代化、如何选择现代化道路,成为摆在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重大时代课题。对于西方现代化积累的科学技术、管理经验等优长,邓小平主张必须积极吸收借鉴。他多次强调:“资本主义已经有了几百年历史,各国人民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所发展的科学和技术,所积累的各种有益的知识和经验,都是我们必须继承和学习的。”(55)《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67-168页。但是,对于西方现代化话语所鼓吹的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邓小平则站在社会主义立场上予以彻底驳斥。他指出:“如果走资本主义道路,可以使中国百分之几的人富裕起来,但是绝对解决不了百分之九十几的人生活富裕的问题。而坚持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就不会产生贫富过大的差距。”(56)《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64页。因此,“我们决不学习和引进资本主义制度,决不学习和引进各种丑恶颓废的东西”(57)《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68页。,“中国搞现代化,只能靠社会主义,不能靠资本主义”(58)《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29页。。可以说,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构建,强有力地反击了“现代化就是西化”“现代化只能走西方道路”的话语偏见,打破了西方现代化话语的垄断地位,开创了人类社会实现现代化的话语新形态。
总之,邓小平通过科学回答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科学称谓、重要目标、战略步骤、本质特征、基本路线、必经之路等重大问题,构建起独具特色的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使之成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流话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又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更为坚实的话语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