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史在忻城土司音乐保护中的应用

2023-10-04 22:42谢晓娜
科学导报 2023年68期
关键词:口述史保护传承

谢晓娜

关键词:土司音樂;历史;制度;保护;传承;口述史;音乐资料库

土司制度是中国历史上一种特殊的政治制度,其存在时间长达数百年,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土司音乐作为土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土司音乐面临着被遗忘和消失的危险。因此,对土司音乐进行保护和传承显得尤为重要。

土司制度起源于明朝中期,是中央政权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一种特殊管理制度。在这种制度下,少数民族地区的首领被封为“土司”,并享有一定的自治权。随着历史的变迁,土司制度逐渐演变成了一种地方政治制度,一直延续到清朝末期。忻城县位于广西红水河下游,土司统治忻城近500年,积淀了深厚的土司文化。其中,始建于明万历年间的莫土司衙署是壮族地区唯一保存最完整的土司建筑群,被誉为“壮乡故宫”。据澎湃新闻报道,忻城莫氏土司历经元明清三个朝代,近五百年历史,积淀了深厚的土司文化。规模庞大、修缮一新的莫土司衙署是土司建筑的典范,是了解古代土司制度的物化载体在国内土司遗存中实属罕见。

土司制度是一种政治制度,忻城莫氏土司的统治始于元,盛于明,止于清。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莫氏土司的历史不仅仅是莫氏家族的历史。同时,它所创造的具有特殊意义的土司文化亦是壮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忻城土司文物是指现今遗存的,体现忻城土司制度实施时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生产、生活等活动,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物。忻城土司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历史上形成的,与忻城土司文化相关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忻城口述史是指对忻城县历史文化进行口头传承的记录。忻城县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忻城土司音乐。口述史是一种重要的历史研究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过去的社会、文化和人们的生活。目前,国内已经有一些口述史项目,如“中国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中心”。

为了更好地了解土司音乐的历史和发展过程,我们采访了一些老一辈的土司音乐家和民间艺人。通过他们的口述史,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土司音乐的特点、风格以及其在民俗庆典中的应用情况等重要信息。同时,这些口述史也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宝贵的经验和启示,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土司音乐。

忻城土司音乐资料数据库是指对忻城县土司音乐进行收集、整理、存储、检索和利用的数据库。目前,我没有找到关于忻城土司音乐资料数据库的具体信息。但是,忻城县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忻城土司音乐。忻城县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应当在本行政区域内开展忻城土司文物的调查、整理、研究、保护等工作,建立忻城土司文物信息数据库。

为了更好地保存和传播土司音乐,我们决定建立一个音乐资料数据库。这个数据库将包括各种类型的土司音乐作品(如歌曲、器乐曲、舞蹈曲等),以及相关的文字资料(如歌词、乐谱、历史背景等)。通过这个数据库,人们可以方便地查找和欣赏到各种不同类型的土司音乐作品,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其历史和文化背景。此外,这个数据库还可以为学者们提供一个重要的研究平台,促进土司音乐的研究和发展。

通过对土司音乐历史、制度以及保护和传承等方面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土司音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土司音乐面临着被遗忘和消失的危险。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土司音乐的保护和传承工作,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使用这种独特的文化遗产。我们还将继续努力完善音乐资料数据库的建设工作,为推广和发展土司音乐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陈荃有.对音乐口述资料采编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音乐,2018(03):42-48.DOI:10.13812/j.cnki.cn11-1379/j.2018.03.005.

[2]郭树群.访问寄“新意” 谈录系“心声”——评陈荃有编著《音乐学人冯文慈访谈录》[J].中国音乐,2020(02):149-155+167.DOI:10.13812/j.cnki.cn11-1379/j.2020.02.017.

[3]熊晓辉.民族音乐“口述史”实存分析——基于土家族土司音乐研究[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4,33(01):81-89.

[4]熊晓辉.“口述史”在民族音乐发展中的历史与逻辑——基于土家族土司音乐研究[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4):87-96.

课题项目:2022年来宾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立项项目“忻城土司音乐文化的数字化保护及其‘大同’精神的阐释”(编号:2022LBZS026);2023年自治区、市、县社科联三级联动课题“忻城非遗旅游产业发展调查研究”(无编号)。

(作者单位:广西科技师范学院)

猜你喜欢
口述史保护传承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刍议增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途
浅谈遗址公园的保护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黄梅香自苦寒来
论口述史研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赣剧口述史为例
关于口述史的若干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