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葡萄球菌性皮炎的防制

2023-10-04 03:01:49蒋少海
北方牧业 2023年17期
关键词:猪只葡萄球菌病猪

蒋少海

(富川瑶族自治县柳家乡水产畜牧兽医站,广西富川 542713)

1 危害

猪葡萄球菌性皮炎主要危害患病猪的皮肤表面,死亡率比较低,但是出现明显的间接性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染病猪只的皮肤的患病部位会明显的发炎和红肿,并且渗出性增强,一旦患病猪卧地或者蹭墙时会造成患病部位第2 次受伤,一旦环境中有致病菌很可能乘机入侵,从而造成患病猪的继发感染,会出现明显的全身症状,如果治疗不及时会导致感染的患病猪死亡。 第二,皮肤长期受到炎性刺激会直接影响患病猪的采食和饮水情况,哺乳期的仔猪的吮乳能力下降,影响仔猪的正常生长发育,导致在断奶之前的体重发育指标不合格,不能正常进入保育栏,影响猪群的统一管理。第三,该病很容易导致人畜共患,葡萄球菌除了能感染患病猪之外,也可能传染给人类,主要的临床症状为皮肤化脓或者败血症,也可能出现肺炎等。

2 临床症状

在患病的初期阶段, 主要的临床症状为精神不振,病猪常离群独卧,眼角有明显的泪痕和眼屎,皮肤的表面有红斑,且增厚明显,下腹部的皮肤有水疱或者脓疱,破裂之后会流出橙黄褐色的浑浊渗出物。 在患病的初期阶段,病猪的采食不会受到影响, 但是随着病情的扩散和蔓延,患病猪的皮肤病灶部位会有黑色的坚硬的痂皮,少数的患病中会出现继发感染, 体温明显增高,并且采食量下降甚至不采食。仔猪染病之后的临床症状更为明显, 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和体重下降,在发病之后的数个小时,病猪的眼睛和耳朵等部位会出现水泡,经过1~2 天之后,皮肤表面会出现皮疹,且覆盖全身,颜色为黄黑色,有明显的腥臭味。患病的仔猪在发病之后的第5 天可能死亡,死亡率为5%~10%。 如果母猪或者架子猪染病,临床症状不明显,主要的临床症状为全身出现黑棕色的痂片。对病死猪进行解剖可发现淋巴结肿胀明显,并且肝脏有肿大的症状,表面有白黄色的坏死灶。 胃肠组织有出血的症状,舌头和咽喉部位的黏膜增生。

3 临床诊断和实验室诊断

在发病的初期阶段,病猪的眼睛周围、耳朵和身体部位的皮肤会出现红斑,并且大小形状不一,逐渐形成黄色小水泡,水泡破裂之后结痂,结痂的部位会向外分泌出物质, 伴有明显的臭味。结痂脱落部位会露出粉红色的组织,并且有分泌物流出。 患病猪的体温通常不会升高,严重的病例可能无法正常站立, 皮肤表面的组织变厚,结合上述的临床症状能够做出初步的诊断。但是因为皮炎的种类比较多,如果要确诊是否感染葡萄球菌性皮炎还需要进行实验室检查,可以采取以下的实验室检查的方法。 第一,显微镜检查。 在无菌状态下采集病死猪的心、 肝和脾等组织,将其组织液制作成涂片, 然后进行革兰氏染色,经过显微镜检查发现呈革兰氏阳性,并且会出现单个或者成对的葡萄状排列的球形菌体。 第二,细菌培养。将病料接种在普通的琼脂或者肉汤培养基中,经过24 或者48 个小时之后观察,发现普通的琼脂培养基上会出现圆形湿润、表面光滑的隆起、边缘整齐金黄色的菌落。 肉汤培养基表现为混浊,选择菌落进行涂片和染色处理,然后进行镜检,会发现菌落呈葡萄状排列。第三,生化试验。 将培养的菌落分别接种在生化管内,对检查的结果发现可知, 该物质能够发酵葡萄糖和乳糖,产酸但是不产气,尿素酶实验呈现阳性。 第四,药敏试验。选择分离的菌落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对丁胺卡那霉素和氟苯尼考高敏,对卡那霉素和庆大霉素等中度敏感,对土霉素和链霉素低敏。 通过上述的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和实验室检查最终确诊为感染葡萄球菌。

4 治疗和预防措施

4.1 治疗

猪葡萄球菌性皮炎的病灶部位主要集中在皮肤表面,除了要做好体内用药之外,还要配合体表用药,能够提高治疗的效果。 通过体表用药能够直达病灶部位,杀菌效果比较明显,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抗生素药物包括以下几种,可以选择青链霉素、普鲁卡因青霉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等,也可以配合注射头孢噻呋钠或硫酸头孢喹肟注射液,采取肌肉注射的方法。 为了提高治疗的效果,可以配合抗生素局部涂抹,选择红霉素软膏效果显著。 如果患病猪的症状比较严重,可以配合氢化可的松软膏涂抹, 能够有效地改善症状。 局部涂抹碘伏也能够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另外,针对有结痂出现的病灶部位,在病灶的周围要涂抹碘伏等,预防出现继发感染。

4.2 科学预防

4.2.1 加强环境的消毒管理

通过科学的环境消毒工作能够有效的预防该病, 因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在猪舍中大量的存在,通过合理的消毒能够减少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数量,从而降低猪群的感染概率。 主要的消毒工作,包括空气消毒、猪舍消毒、带猪消毒和机械设备消毒,针对空气消毒,可以选择0.05%的戊二醛癸甲溴铵溶液, 每个星期至少要消毒2 次,保证喷雾均匀,没有任何死角。针对猪舍消毒,可以选择1%的火碱溶液, 对墙角地面要彻底喷洒。针对带猪消毒,可以选择0.1%的苯扎溴铵溶液,具有安全无刺激的优点,一个星期至少消毒1~2次。 但是在消毒之前要对粪便进行彻底清理,否则会影响消毒的效果。 针对器械设备的消毒,应该加大对手术器械和剪牙断尾工具的消毒,因为有些器械设备会造成皮肤的外伤,很容易造成葡萄球菌的感染。 为此,做好彻底消毒工作非常关键。

4.2.2 科学规范的管理措施

第一,及时通风在日常养殖的过程中,应该做好养殖场的管理工作。因为高湿高温的环境很容易导致葡萄球菌的繁殖,在夏季要做好养殖场内的通风工作,如果养殖场内比较潮湿,可以撒施适量的生石灰, 能够起到环境消毒的作用,最主要的是可以降低环境湿度。 第二,科学的饲养管理措施。 不同猪只的营养发育水平不同,不同生长阶段和日龄所需要的营养配方也存在差异,应该为不同日龄的猪只提供营养均衡的全价饲料,禁止喂食过期或者发霉变质的饲料,提高猪群的整体抗病能力。第三,合理控制饲养密度。猪葡萄球菌性皮炎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病猪的皮肤受到损伤导致病毒的入侵。 为此,科学合理地控制好饲养密度,密度过大会导致猪只之间打架或者踩踏,很容易造成体表外伤,从而感染葡萄球菌。第四,做好仔猪的护理工作。在仔猪断尾和剪脐带的过程中, 要做好设备的严格消毒,最好使用一次性的器具设备,不能反复使用。 对操作人员应该进行专业的技术培训,避免因为防制措施不当或者消毒不合格而引发葡萄球菌的感染。第五,定期检查养殖场内是否有尖锐的物质,防止划伤猪只的皮肤,也会减少发病的概率。 第六,做好体表寄生虫的防制工作,体表寄生虫会造成皮肤的直接损伤,伤口很容易激发感染葡萄球菌。为此,要定期的进行驱虫管理,每个季度驱虫一次,可以降低该病的发生概率。

4.2.3 药物预防

为了减少猪葡萄球菌性皮炎病的发生概率,可以在饮水或者饲料中添加预防类的药物,包括阿莫西林粉末或者黄芪多糖粉等物质,将其放在饮水中供猪群饮用, 每天早晨和晚上分别用1次,连续用药1 周左右,能够有效控制该病的发生。 一旦猪群出现大范围的感染,应该采取拌料或者饮水的方式给药,可以在饲料中加入500 克的土霉素, 连续用药几天之后能够有效缓解病症。在用药过程中,要注意猪群的出栏时间,应该在停药之后过了休药期之后再屠宰上市,避免猪肉中药物残留超标, 会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

4.2.4 免疫接种

针对发生过该疾病的地区,应该进行免疫接种,可以使用葡萄球菌灭活疫苗,能够取得很好的临床效果。在母猪分娩前的一个月和半个月可以分别接种,能够确保母乳中有母源抗体,新生的仔猪可以从初乳中获得免疫力。

5 结束语

在日常养殖的过程中要做好严格的消毒工作,并且采取科学规范化的管理方式,重视养殖场的通风管理,加强仔猪的护理工作,合理控制饲养的密度,科学地药物预防和疫苗免疫,以此来减少该病的发生概率,促进我国猪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猪只葡萄球菌病猪
降低日粮粗蛋白并添加单体氨基酸对断奶—育肥猪生长性能和营养排泄的影响(中)
猪业科学(2022年11期)2022-12-17 08:43:54
氟苯尼考对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治疗效果观察
病猪喂药有办法
今日农业(2021年14期)2021-10-14 08:35:32
克林霉素对猪肺炎霉形体病的治疗效果
猪胃溃疡的病因与防治措施
秋冬季防应激不可忽略饮水消毒
如何防治兔葡萄球菌病
兽医导刊(2019年1期)2019-02-21 01:14:06
猪只硒缺乏症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
猪业科学(2018年5期)2018-07-17 05:56:18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和猪瘟混合感染的诊断》图版
肉鸡葡萄球菌病诊疗
兽医导刊(2015年9期)2016-01-04 12: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