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中立原则的复合文化批评

2023-10-03 17:03王小伟
哲学分析 2023年2期
关键词:伊德原则图像

王小伟

技术哲学始终关注科技发展前沿,旨在为新技术现象提供哲学思考。哲学反思将帮助我们厘清事关科技争论的深层原因。近些年来,随着互联网应用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了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关网络发展和应用的哲学讨论日渐增多,其中“网络中立原则”持续引起争议,在学界、商界和政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简言之,网络中立性原则指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包括有线业务和无线业务提供商,应对网上流通的信息和数据一视同仁,不带有歧视和偏见。①胡凌:《“网络中立”在美国》,载《网络法律评论》2009 年第10 期,第236—248 页。具体而言,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不应阻止人们连接特定的网站和服务,不应对正常访问进行流量控制。美国在20 世纪90 年代就已经开始讨论网络中立相关议题,但直到2002 年“网络中立”一词才被时任哥伦比亚大学法学教授的蒂姆·吴(Tim Wu)确定下来。①Tim Wu, “Network Neutrality, Broadband Discrimination”, Telecomm & High Tech Law,Vol. 2, Iss. 1, p. 141.

时至今日,有关网络中立争论仍然没有得到充分澄清。实际上,如果网络中立原则的讨论仅仅是一种事关采用技术工具的实践之争,并不会引起如此大的热议;但当今时代,网络早已不再是一个使用工具,它渗入了生活各个方面,甚至到了无网络不生活的地步。在很大程度上,针对网络中立原则的争议直指人的根本存在。因此,对该问题的解读和反思将帮助我们深入理解网络使用对当下生活的根本性影响。针对网络中立原则的讨论,国内不少学者从法学和传播学角度对其进行了讨论与介绍,但鲜有人从技术哲学角度对其进行反思②比如胡凌:《网络中立在中国》,载《文化纵横》2015 年第5 期;罗昕:《美国“网络中立”争论:在接入控制与开放之间》,载《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 年第3 期;董媛媛:《美国网络中立立法的合理性研究》,载《当代传播》2015 年第3 期;易前良:《网络中立:媒介架构视域下互联网规制的政策渊源与利益协商》,载《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0 年第1 期;等等。。美国技术哲学家唐·伊德(Don Ihde)在其后现象学技术哲学中发展出了“复合文化”这一概念,专门用以考察技术对生活的影响,在国内外学界产生了较为热烈的影响。本文试图从复合文化角度澄清网络中立原则争议背后的根本逻辑,以期为理解网络时代的生活境遇提供一种新思 路。

一、什么是复合文化

“复合文化”是美国技术哲学家唐·伊德在其后现象学研究中发展起来的概念,他的工作现已成为技术哲学研究最受瞩目的成果之一。在《技术与生活世界》一书的“生活世界的结构”一章中,伊德讨论了“宏观知觉”和“微观知觉”的辨证关系,以及这一关系对生活世界的构成性作用。伊德指出技术调节人的微观知觉,继而导致有了新发现。其后,诸多类似发现得到积累,成为文化的一部分,因此升格为宏观知觉,进而再影响新的微观知觉的形成。③唐·伊德:《技术与生活世界:从伊甸园到尘世》,韩连庆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年版,第167 页。这一往复过程在当今时代构造了一种新型文化,即所谓的“复合文化”(Pluri-culture)④同上书,第162 页。。例如伽利略使用望远镜观察月亮。起初人的视觉并没有接触过可以将视觉高度放大的镜片技术。人眼看月并非不清晰,只是和望远镜的清晰不同。人眼清晰地看到月亮在群星环簇之下,而望远镜则清晰地看到其表面的坑洼。技术调节前后的知觉差异造成了新的科学发现。一旦技术调节后的微观知觉成为一种常识,它就会构成一种新的宏观知觉:生活在伽利略之后的人,都天然地认为月亮是凹凸不平的。逐渐地,中世纪文化和近代物理文化杂糅在一起,形成一种新的复合文 化。

需要注意的是,“复合文化”和多文化、跨文化不同,后两者不一定要经过技术调节。“复合文化”是深受技术调节后的新现象、新现实。伽利略的望远镜未必每个人都用,但现代社会的诸多技术则早已走入了千家万户。伊德着重用图像技术来说明这种复合文化性,其中特别讨论了电视的广泛布置所带来的复合文化变迁。延续现象学的讨论,伊德指出形形色色的图像并不完全是对世界的“再现”(representation),而是一种独特的呈现(presentation)。“图像”本身就是“物自体”,就是独特的现象,是真实的。①唐·伊德:《技术与生活世界:从伊甸园到尘世》,第165 页。在信息时代,“复合文化”的发展更加迅猛,形态更加多元。他指出电视中琳瑯满目的旅游和美食节目,逐渐使得烹饪变成了一种“复合文化”,人们的饭桌有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风 味。

值得注意的是,“复合文化”并不是中性的。②同上书,第162 页。伊德认为复合文化一旦形成,就会拒绝回到从前的状态,拒绝将某一要素当作最纯正的,并因此固步自封。③同上书,第164 页。例如,一旦厨艺经过电视技术调节,变成了一种复合性的文化,人们就很难再回到从前单一文化中的烹饪习惯。④同上书,第163—166 页。一个美国中产家庭做一顿饭,常常用到来自中东地区的香料,来自泰国的香米,来自墨西哥的牛油果。将这些元素整合在一起做顿饭,早已成为司空见惯的事,不至令人惊奇。这在电视发明之前是很难想象的。没有电视的时代,大部分人没有机会到处探险,因此很难接触异域的风味。即使有所接触,也是将其当作奇珍看待。但电视普及后,在旅行节目中展现的各种食材将其背后的文化通过电视管道传输到每一个家庭,逐渐为人所熟悉。异域风味从“尝鲜”逐渐走入“常识”,成为家庭餐桌的日常体验。家庭主妇不再将这些味道作为一个新鲜的要素,而是将它们从其特异的文化中撷取了出来,当作是烹饪的自然元素,逐渐形成了惯性和稳定性。“复合文化”的惯性和稳定性使得人们很难一下再回到单一文化的处境,让一个美国中产回到单调的餐饮形式是不可想象 的。

其次,恰恰是因为“复合文化”有惯性和稳定性,它一旦形成,人们就会拒绝承认复合文化中任何单一的要素是所谓最为纯正的。例如复合文化的饮食习惯一旦形成,人们就不会再认为其中哪一种风味和调料是所谓正统的。辣椒本产自南美,明末才传入中国。起初也并非作为调料,而是因其色泽鲜艳被当作观赏植物。后来才逐渐演变为食物和调料。现在湖南的香辣,四川的麻辣成为其菜系的突出特点。很多人甚至认为辣味源自川渝地区,将其当作一种典型的中国味道。从味道的溯源和植物志角度来说,这种看法显然是错误的。但从复合文化的角度看,这恰恰说明复合文化将各要素充分吸收,不再通过时间先后对诸要素进行价值排序。后来者不必处于价值边缘,被认为是不够正统的,先入者也不因此具备一种价值的优先性。在复合文化的味觉系统中,每一个味道都是平置的,成为构成五味调和的不可或缺的要 素。

再次,复合文化并不是自我封闭的,它要求开放和持续不断地自我调试,这恰恰使其能够始终保持活力。复合文化将“复合”看作一种常识,不断地吸收不同的要素进入其中。在现代社会,这种开放性是受到技术调节的结果。正是由于花样翻新的技术在不断调节人的微观知觉,使得技术调节前后的差异变得越来越多,越来越丰富,复合文化才能保持活力。身处技术时代的人,大都生活在一个复合文化的情境中,有内生的力量不断吸纳新技术,获取更多的技术调节后的新知觉。复合文化不可能和单一文化一样,竭力保持特定要素的纯粹性,进而获得一种静态的稳 定。

二、从复合文化到网络复合文化

延续伊德有关电视带来烹饪这一复合文化思路,我们可以进一步追问经由网络调节后的文化成果是什么。和电视相比,网络提供的图像内容要丰富得多。时下人类社会正处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相对电视而言,互联网上海量信息的审查环境要宽松得多。电视台播放的节目由专业人士制作,专业平台审核和播出,相较之下网络空间接近一个图像众筹平台,每一个人都可以生产、传播、讨论和消费图像。另外,就提供图像而言,网络和电视差别不仅在于图像的数量。图像在电视中很少能够提供服务,而仅仅作为观赏对象出现。例如电视虽然能够通过图像提供天气预报,但这很难称之为严格意义上的服务。即使在你完全不需要知晓天气的情况下,电视仍然定时提供图像。网络就大不相同,用户随时可以通过语音助手呼出天气服务,此时图像不再是简单地被提供,图像是呼之即来的,它真正成为一种服务,成为一种新的图像形 式。

另外,相较于网络,电视本身没有交互性。网络和电视不同,它并不给人提供固定的内容。人针对自己的需要向网络进行询问,网络应用将立刻提供一个答案。如果人对答案不满意,他/她还可以修正自己的提问,或要求网络应用提供新的反馈。在此,网络本身就成了一种交往对象。可见,网络不仅像电视那样提供图像,图像还是呼之即来并可以进行交互调试的。再一个重要差别是电视提供的图像是瞬时的,一旦播放,用户自身无法重播。但互联网提供的画面在时间维度上不是瞬时的,网络图像随时可以调看。这种海量、呼之即来、可调试且不会错过的图像是互联网时代特有的生活现实。我们不再将信息当作稀缺的,被动且瞬时接受的图像,而是获得了一种互联网时代所特有的微观知觉。这一微观知觉使得人的生活世界越来越高度视听化,对传统的时空意义造成了直接的挑 战。

显而易见的是,空间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在网络中被消解了。例如逛网店,网店所处的物理空间在网络空间中变得无关紧要。在物理世界中,旺铺通常在十字路口,流量是通过空间位置体现出来。网络世界则认为“场所”才是关键,具体的服务和性价比带来流量。网络世界具备沉浸性,这逐渐导致了空间的消失和场所的兴起。与此对应,在网络空间中,作为成本的时间也逐渐消失,作为体验的时间则变得越来越重要。在现实生活中,物理位置的移动需要耗费时间,时间占据一定的成本。在网络的空间当中,由于物理空间的意义已经被取消了,代之以发生特定服务和关系的场所,作为成本的时间逐渐就变成了纯粹体验的时 间。

可见,网络生活方式作为一个复合文化成果,并不是简单地复刻物理世界。“网络复合文化”并不是传统文化的一种反映,它实际上将自己看成更加真实,更加符合理想的现实,将物理世界看成残缺和不完备的。伯格曼(Albert Borgmann)对这一文化现象进行了深刻地批评,指出身体性的参与与操劳本应是意义感的重要来源①Albert Borgmann,Technology and the Character of Contemporary Life: A Philosophical Inquiry,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7, pp. 40—48;Albert Borgmann,Holding on to Reality: The Nature of Information at the Turn of the Millenniu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9, pp. 166—193.。但不可否认的是,熟悉网络生活的人将物理的时间和空间看作一种限制和缺陷,亟须得到突破和克服。网络对微观知觉的调节最终导致了宏观知觉的革命性变化:一个生在网络时代的人将世界理解为工具墙。所有物品都在一肘之内,世界是一个平展的,随时可调用,由一系列工具及其功能构成的图景。这是网络复合文化的典型特 征。

网络复合文化相关讨论可用来重新审视网络中立原则相关争议。当今时代,鲜有人质疑网络正在时刻不断地对人的知觉进行调节,其广泛应用使得人们得以跨越时空的限制,获得多样的体验。从网络复合文化角度看网络中立原则,我们要追问互联网深度使用所带来的全新复合文化,如何影响我们理解“网络中立”原则。这一哲学视角将帮助我们反思网络中立原则争议背后的深层次原 因。

三、从网络复合文化角度捍卫网络中立原则

当下有关网络中立原则的核心争论,可以扼要归为观念性与经营性争论两种:就事关网络观念的争论而言,有人认为网络是中立的管道,无非是把信息从一头运输到另一头。把互联网当作信息管道,网络就变成了类似高速路的基础设施,高速路的建造者不应同时管理交通,应对此保持中立。网络接入权也和路权一样被看作一项基本需要,应该人人尽有①James B. Speta, “A Common Carrier Approach to Internet Interconnection”, Federal Communications Law Journal, Vol. 54, Iss. 2, 2002, pp. 225—279.。反对方认为网络从来不是中立管道,网络提供的是一种信息服务,不仅是运输信息这样简单。其中垃圾邮件和垃圾信息过滤等功能正是凭借电信运营商对流量的介入管理才能实现。②“Letter Expressing Strong Opposition to Proposals to Classify Broadband as a ‘Title II’ Service”, February 2015,https://web.archive.org/web/20150216163709/http://www.tiaonline.org/sites/default/files/pages/Internet_ecosystem_letter_FINAL_12.10.14.pdf.

就经营性争论而言,不少电信运营商反对中立原则。运营商提供的经营性的理由认为,如果允许针对流量进行差别定价,就能更好地提升互联网基础设施,在偏僻的乡村尽快覆盖互联网。如果坚持网络中立原则,不允许对流量进行管理,那么电信运营商就没法优化资源配置,不能更高效地提升网络质量,铺开网络基础设施。不过,仅从这一角度看,支持网络中立原则的一方可以反驳如果网络能保持中立,互联网的内容服务能不受歧视而得到蓬勃发展,普通用户将会大量涌入互联网,网络生态必然会更加繁荣。用户的增加将使得电信服务商获取更多利润,继而能进一步升级其服务,在偏远乡村布置电信基础设施。可见,效益争论作为一个经验争论,无论支持还是反对中立原则的一方都可以找到支持性理 由。

从网络复合文化批评角度回看观念性网络中立原则争议,将获得新的洞见。就支持或反对网络中立原则而言,无论是“中立管道论”还是“网络信息服务论”都不足以刻画当下的网络生活现实。从网络复合文化角度看,中立管道论预设了一种技术中立论思路,将互联网当作一种价值无涉的工具。这一思路忽视了技术可能内嵌价值,并对人的生活造成规范性影响。学者波夫卡(Mary Bockover)曾专门对网络中立工具论提出了批评,指出网络可能内嵌价值。比方说互联网支持一种终端对终端(End to End)的直接沟通模式,这种模式并不是所有文化都天然欣赏的。互联网并不是中立工具,其内嵌价值会对采用这一技术的特定文化造成影响。因此,波夫卡提醒应充分研究网络内嵌价值与特定文化传统的价值互动③Mary I. Bockover,“Confucian Values and the Internet: A Potential Conflict”,Journal of Chinese philosophy, Vol. 30,Iss. 2, 2003, pp. 159—175.。

延续这一思路,出于网络中立管道论而支持网络中立原则的一方忽视了互联网自身可能内嵌文化价值。与此同时,电信运营商虽然注意到网络不是中立的管道而是信息服务,但却将其仅仅理解为一种商业服务,未能就其价值敏感性进行深入讨论,没有充分注意到互联网已经对用户的微观知觉作了调整,并因此逐渐塑成了新的宏观知觉,创造了一种崭新的网络复合文化。互联网时代的人,并没有把网络当成一个管道,也不仅将其当作一种信息服务工具,而是把网络本身当作一个世界。这个世界就像木工的工具墙,复杂、开放且立等可取,这是网络复合文化的突出特点。从网络复合文化论角度审查互联网,可以获得超越中立管道论的,支持网络中立原则的理 由。

上文已经说明,在伊德的复合文化讨论中,复合文化本身并不是中立的,人们通过电视技术所获得的新的文化知觉并不会随意丢失。复合文化的非中立性首先体现在复合文化一旦形成就很难再回到之前的文化。这一思路在伊德后现象学语境下是纯粹描述性的,指的是一种广泛观察到的现象。例如通过电视构成的复合厨艺文化,一旦形成,就很难再无端地回到早前的单一烹饪状态。这一描述性思路可作规范性发展:一旦一个复合文化形成,不应独断地要求其再回到之前的单一文化。因为这一复合性文化本身是通过技术调节后自发形成的,这一“自发性”需要得到基本的尊 重。

这一思路将为互联网中立原则提供新的支持。首先,就网络使用而言,生活在深度科技化时代的人不再是简单的网民。“网民”一词常常专指大多数人不能上网的情况下少数能上网冲浪的人。在生活世界全面网络化的时代,人人上网,网络因此不再是一种特殊服务,网民就是人民。生活在网络复合文化中的人常识性地认为一切信息和服务都应该不受地理和时间的限制任意获取,开放性和多元性成了一种生活常识。物理世界由时空限制造成的流量差异一旦被克服,人们就很难再回到过去。正因如此,现代人才很难接受电信运营商人为管理流量,侵害网络中立原则。一个运营商可以随意地通过流量管理来给有些服务限流,有些服务引流,试图将物理空间的时空限制复制到网络空间,这势必对网络复合文化开放获取特性造成直接威 胁。

其次,在网络复合文化的语境下,如果网络不中立,则可能会带来一种直接的家长制风险。当今时代,网络使得我们在物理世界之外创造了一个平行的意义世界。持网络复合文化的人认为虚拟世界甚至比物理世界更加优位,因为它克服了物理世界中的时空限制,使得人们能够用更低的成本获取所需。正如在物理世界中的人不会把物理时空当作工具一样,生活在网络复合文化中的人也不再将网络当作工具,网络就是生活本身。这样一来,如果网络不中立,电信运营商的网络流量管理实际上就成了生活世界管理,绝不再仅是针对某个特定服务的管理,很大程度上可能垄断事关根本生活意义的解读权。当下的世界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边缘的都直接受到运营商的调控。网络中立原则得不到捍卫,电信运营商就可能成为每个人的大家长,能够通过流量操纵来直接干预人的生活世界,使个人生活处于直接的风险之 中。

最后,伊德指出复合文化不会将其中任何一个构成性要素当成唯一正统的,而总是采取一种多元的立场。正因如此,复合文化才是复合性的,并处于一种开放和不断地自我调适之中。这种开放多元的复合文化相较于单一的文化要更加丰富,也更加具有反身性,能够吸收新要素并朝前发展。实际上,这也是网络时代人们普遍的涉身性的体验。网络复合文化的多元开放特征使得人们不可能过度强调其中某一个要素,造成一种排他性的正统。多数人不愿意回到之前较为单调的文化。从复合文化角度看,网络使得文化逐渐具备了世界性的特征。通过使用各种短视频和社交网络,在人工智能翻译工具的加持下,网络时代的人广泛接受了多样文化的影响,很难再偏执地坚持单一的文化。传统文化在开放的多元空间中既迎来了挑战也得到了新发展,这是技术时代的一项文化成果。①唐·伊德:《技术与生活世界:从伊甸园到尘世》,第164 页。如果不遵循互联网中立原则,电信公司可以通过流量管理,使得某一个文化要素成为支配性正统要素,这必然会影响互联网生态,最终侵害业已获得的网络复合文化成 果。

四、结论与展望

网络复合文化使得人们建立起超越地域和文化圈的广泛联结,网络空间形成了独特的交往和生存模式。网络复合文化可为理解并捍卫网络中立原则提供有益资源。在网络复合文化的语境下,捍卫网络中立的理由不再是将网络看作中立的管道,因此强调其应免于被干预。网络复合文化认为互联网不是中立管道和工具,它应被理解为人的根本生活方式。如果网络不中立,网络服务商可以任性地管理流量,就会造成一种家长制,使得少数人侵入并管理人的生活世 界。

需要注意的是,互联网本身的样态时刻出于动态发展中,网络中立原则的哲学讨论必然随之发生变化。在web2.0 之前,网络服务,例如万维网、电子邮件、FTP等服务主要集中在信息的获取和传输上。在web2.0 之后,博客、在线视频和社交网站将个体转化成了网络内容创作者,网络逐渐演变成了公共空间。今天,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与发展,日常生活逐渐被数字化,线下活动和线上活动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在此基础上,网络中立所适用的主体也在发生不断的变 化。

例如,网络平台和终端的中立性问题就亟须从网络复合文化角度进行批判反思。移动互联网时代充斥手机平板等终端设备。网络应用多由计算机程序转向手机平台。手机端所使用的苹果(iOS)和安卓(Android)系统业已成为提供网络服务的重要平台。①参见Thomas W. Hazlett, The Fallacy of Net Neutrality, New York:Encounter Books, 2011; Robert F. Easley, Hong Guo and Jan Krämer, “Research Commentary—From Net Neutrality to Data Neutrality: A Techno-economic Framework and Research Agenda”,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Vol. 29, Iss. 2, 2018, pp. 253—272。手机操作系统作为网络应用开发和呈现平台,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特定应用能否被广大消费者接受和使用。平台不能对网络应用保持中立,实际上就会造成不公平竞争,挫伤软件开发者的积极性,使得网络内容贫乏化,最终侵害网络复合文 化。

其次,搜索引擎也将成为网络中立原则讨论的热点领域之一。②参见Geoffrey A. Manne and Joshua D. Wright,“If Search Neutrality is the Answer, What’s the Question”,ICLE Antitrust & Consumer Protection Program White Paper Series, Lewis & Clark Law School Legal Studies Research Paper,Vol. 2012, No. 1,2012, pp. 151—243;Patrick Maillé, Gwendal Simon and Bruno Tuffin,“Toward a Net Neutrality Debate that Conforms to the 2010s”,IEEE Communications Magazine, Vol. 54,Iss. 3, 2016, pp. 94—99。随着网络信息总量的爆炸式增加,检索工具成了当下互联网使用的必不可少的应用之一。搜索引擎本是为了方便信息检索,但随着该技术的不断发展,搜索引擎由检索工具变成信息呈现平台。其背后的算法决定哪些信息更容易出现在搜索界面。算法偏见可能会侵犯网络中立性原 则。

另外,搜索引擎原则上应该对搜索结果持中立态度,而实际上却常常推荐符合搜索者价值预期的内容,造成信息茧房,进一步加强了搜索者的偏见。搜索引擎可以方便人们获得各种各样的要素,在网络复合文化发展初期起到了积极作用。但随着搜索引擎被少数几家企业垄断,搜索引擎内嵌算法不断加强用户偏见,最终导致网络复合文化所需要的多元要素逐渐单一化。近来,随着元宇宙的深入发展,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设备也逐渐走入寻常人家,这使得人进一步克服物理限制,获得了一种沉浸的在场感,进一步推动了复合文化的生成。这些网络应用的新发展势必会不断要求我们从复合文化角度对互联网中立原则进行新的反 思。

猜你喜欢
伊德原则图像
改进的LapSRN遥感图像超分辨重建
谎 言
阴差阳错
有趣的图像诗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看不见的美丽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
看不见的美丽
遥感图像几何纠正中GCP选取
趣味数独等4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