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

2023-10-03 06:42王晓艳
中国农业会计 2023年17期
关键词:反季节农业产业产业结构

王晓艳

(作者单位:昌邑市农业农村局)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中提出,通过改善农业结构、提高畜牧业质量、推进渔业转型升级、提高农业原料生产、改善农林复合经营等,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作为提高农民收入的一项措施,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计划与方针,发展“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重要举措。进入新世纪以后,乡村农业发展态势良好,对提高乡村居民收入、改善乡村民生起到了重要作用。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发展乡村绿色农业,应重视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合理调整,积极引入先进的技术,培养无公害农产品,以此全面提高乡村农业发展效益,促进农业经济持续增长。

一、农业产业结构的基本定义

农业产业结构特指在某一时段的特定区域内,由不同的物质资料生产部门与不同项目所组成的较为稳定的农业组合。目前,世界各国对农业产业结构的定义各有差异。在《世界经济学大辞典》中,“农业产业结构”被解释为农业内部所有产业的比例关系。《新编经济金融词典》指出“农业产业结构”的本质是在农业内部各产业部门所占的比例,像种植业、林业、渔业、牧业以及各种副业所占的比例情况。农业产业结构的合理搭配关系着农业经济效益的增长,简而言之,合理的农业产业结构有助于推动农业经济的增长,反之,如果农业产业结构缺乏合理性,就会导致农业经济出现零增长和负增长问题。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被视作重点工作,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农业产业结构实施调整,转变传统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模式的优化与升级,不断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过程中,有三项基本要点:第一,对农业产业内部所有产业部门的比例进行合理调整;第二,创新农业技术,做好农产品结构的调整工作;第三,做好农业销售结构的创新工作[1]。

二、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

首先,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做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使农业产业结构更合理,能有效促进农业经济的持续增长。在调整乡村农业产业结构的过程中,农业部门会指导广大农民提高各种生产要素的利用率,更替主导产业以促进经济增长。从主导产业的更替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来看,新兴农业产业的出现以及其对传统农业产业结构的代替促进了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在新型农业发展过程中,先进的科学技术得以广泛应用,提高了农业生产率,使农业生产要素配置更为合理,从而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增长。

其次,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农业生产模式从传统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各种资源的利用更合理、有效,降低了农业生产污染,使农产品质量更安全,实现了农业经济的集约型增长。与此同时,农业部门引导各乡村对种植业、林业、渔业和牧业以及其他副业在农业产业中的比例关系进行合理协调,以此促进各产业贡献值的增长,坚持优胜劣汰原则,重新配置生产资源,优化产业结构,有效提高了农业经济效益。

最后,农业部门结合自然地理特征,引导广大农民科学调整农业区域布局,制定完善的区域结构,能够不断提高资源转化效率,实现区域结构效应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的良性循环,打造特色农业产业。例如,A 省在发展新农业的过程中,充分利用独特的自然地理位置与条件,对产业结构进行全面优化,合理布局本省各乡村的农业区域,投入了足量的农业资金,添置了先进的农业机械设备,大幅度提高了本省农业机械化水平和生产效益。据调查了解,A 省的主要农产品有豆类、稻谷、玉米、薯类和各种无公害蔬菜。在2021 年,A 省的豆类产量是32.8 万吨,稻谷产量是646.4 万吨,玉米产量是2 798.9万吨,薯类产量是36.1 万吨,粮食产量较高,稻谷单位面积产量高达6 782 吨/公顷,对国家粮食生产作出了重要贡献。与此同时,A 省还种植了花生、芝麻等,种植业总产值为2 184 亿元。A 省在发展种植业的同时也非常注重优化畜牧业、林业、渔业和乡村特色旅游业。据统计,2021 年,A 省肉类产量高达252.6 万吨,羊毛产量是 11 430万吨,蜂蜜产量为1.1万吨,禽蛋产量是116.1万吨,奶产量为39 万吨,充分满足了本省居民对肉蛋奶的需求。A 省非常重视林业发展,林业产值为73 亿元,在建设防护林的同时广泛种植各种果树,形成了果树林,不仅用以果业加工销售(在销售优质水果的同时加工销售果汁、果脯等),而且将果树林发展为旅游观光基地,与生态旅游业紧密结合,同步提高了农业和旅游业的经济效益。另外,林业发展提高了木材加工业的生产效益,A 省合理采伐木材,禁止滥砍滥伐。A 省的渔业产值为39 亿元,在农林牧渔业的总产值中所占比例为0.32%,对本省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2]。

三、如何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一)做好农业种植生产结构调整工作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理应做好农业种植生产结构调整工作,积极培育优质农产品。为了实现农产品多样化,满足国民对蔬菜的需求,某省各乡村在积极种植反季节无公害蔬菜,蔬菜质量颇受各地人们的好评,有效提高了本村农业经济效益。反季节无公害蔬菜在一年四季均能够实施供应,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对各种蔬菜的需求。和传统农业模式下栽培的蔬菜相比,无公害蔬菜在配置工作中使用的农药含量更少,与绿色、安全、健康的标准要求相符。基于乡村战略背景,发展绿色新农业,调整农业结构,应将栽培反季节无公害蔬菜作为重点。目前,在各省内,反季节无公害蔬菜已经得以广泛栽培,相关配置技术也被大力推广,有效提高了蔬菜品质,进一步优化了绿色农业生产结构。必须注意的是,部分农民种植反季节无公害蔬菜时,对相关技术缺乏了解,这样很容易增加种植成本,也会影响蔬菜的成活率和质量,如果栽培技术方法不当,就很容易导致蔬菜大面积死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对此,地方政府及农业部门,理应指导广大农民掌握反季节无公害蔬菜栽培知识与相关技术方法,通过远程教育、现场指导和农业交流会等措施,引导农民在种植反季节无公害蔬菜的过程中,准确把握以下要点:

1.科学选择优质品种

不同种类的蔬菜自身抵抗病虫害的能力各有差异,因此,在种植反季节无公害蔬菜之前,首先要选择优质品种。要让蔬菜获得高质高产,具备一定的抗逆性,抵御病虫害的侵害,就必须精选质量优、抗旱抗寒能力强、具备抵抗病虫害的菜种,这样方能有效提高蔬菜的成活率,避免出现蔬菜大面积枯死或者冻死问题,减少病虫害对蔬菜质量的影响,确保无公害绿色蔬菜能够健康生长。通常,在选好菜种之后,需要科学采取杀菌灭虫处理措施,这样方能有效降低后期的病虫害问题,促进绿色蔬菜的健康成长,保障蔬菜营养质量,栽培出高品质无公害蔬菜。

2.做好选地和整地工作

和普通蔬菜相比,反季节无公害蔬菜的健康成长对种植环境的要求明显更高,因此,在种植无公害蔬菜之前,必须做好选地与整地工作,将绿色无公害蔬菜的栽培场地选定到不曾受到污染的区域,与此同时,要确保该区域远离工厂、污水处理厂和人口密集区,这样方能避免反季节无公害蔬菜受到附近污染物的影响,确保绿色蔬菜的健康生长,保证反季节无公害蔬菜内部所含营养充足,能够满足国民的健康饮食需求。此外,要确保无公害蔬菜种植区域邻近干净的水源,以便于浇灌,降低蔬菜的灌溉成本,满足蔬菜成长对水源的需求。做好选地工作之后,应实施整地作业,也就是对种植区域土地实施合理规整,通过翻耕土地来改善土壤条件,为无公害蔬菜的健康成长提供肥沃的土壤;深耕土地还可以清除土壤内的污染物、病菌和害虫,确保反季节无公害蔬菜在后期能够健康成长。

3.对无公害蔬菜进行定期施肥

要想保证反季节无公害蔬菜的营养质量,就必须做好水肥管理工作,定期为绿色蔬菜施肥,满足反季节无公害蔬菜生长期间对各种有机物质的需求。为了减少肥料对绿色蔬菜质量的负面影响,则需要施入绿色农家肥,合理搭配氮磷钾等不同肥料含量的比例,结合反季节无公害蔬菜的不同成长期,施入相应的肥料,从而充分确保绿色无公害蔬菜的健康生长和营养成分。

4.科学选择和调整大棚

反季节无公害蔬菜的种植过程中,需要使用到温室大棚及相关设施,并根据需要栽培的蔬菜品种,对大棚内的温度条件进行有效调控,可以在温湿度、光照等方面满足蔬菜的生长,为蔬菜生长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在选用蔬菜大棚的过程中,要注意精选材料,合理规划大棚的面积,调整好大棚高度,初步完成大棚布局工作后,就要依次配置大棚内部的水电设施与温控设施,改善大棚内的土壤条件,结合所处季节和蔬菜的生长需求,对棚内温度与湿度进行合理调控。

(二)构建基层智慧化农业经济模式

从基本概念来看,基层智慧化农业经济是指运用大数据技术对各类农业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与整合,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更完善的参考数据,达到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目标。此处的农业数据信息包括农业生物信息、农业气象信息、农业环境信息、农业经济市场信息等。在基层智慧化农业经济发展中,运用农业大数据技术收集和分析农业生物信息,首先要了解农业病虫害问题,准确分析农业经济发展受到蝗灾和鼠害的影响,并根据分析结果制订科学的应对方案;其次,运用农业大数据收集和分析农业气象信息,降低气象灾害带给农业经济带来的损失,实现水资源、土地资源的合理分化,改善农作物生长条件,做好经济市场信息资源整合工作,准确定位农业 产值[3]。

除此之外,要协调发展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等不同产业,结合人们的需求,合理控制不同产业在总产业中的比重。某省的种植业比重是52%,畜牧业比重是15%,林业比重是28%,渔业比重3%,其他副业所占比例为2%[4]。

(三)促进农业与生态旅游业的有机融合

在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旅游业发展态势良好,国家带领各地政府建立“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和“中国美丽 田园”,在地方政府的带领下,各乡村旅游景点对传统农家乐运营模式进行了优化与创新,不仅注重建立农家乐,而且修建了高质量民宿,大力发展农业观光园与生态采摘园(如石榴园、葡萄园、草莓园、樱桃园、蓝莓园和柑橘园等),同时,以农业文化为根基,设计了丰富多彩的乡村特色文创产品。在此背景下,调整乡村农业结构,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应注重促进农业与乡村生态旅游业的有机融合。

此外,农业部门理应认真研究乡村振兴战略和中国农耕文明,了解乡村旅游文化开发利用方案,加强和本地旅游景点的合作,运用优质农产品助力乡村特色旅游业的发展,打造农耕艺术品牌,举办“游农家、住农家、自耕农、品农家”的活动,让游客体验种植农产品的快乐,亲自采摘各种新鲜蔬菜和水果,观光农业基地,用农产品设计和制作文创产品,如竹编工艺品、水果拼盘、木质玩具与家具等,这样不仅能提高游客的满意度,打造特色乡村旅游文化,而且有助于同步发展乡村生态农业和旅游产品,落实乡村振兴战略[5]。

综上所述,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产值,促进农业经济良好发展,首先要培养优质农产品,发展绿色农业,运用大数据技术构建基层智慧化农业经济模式,推动传统粗放型农业转变为集约型农业,合理配置和运用各种资源,努力降低农业生产污染,减少农药用量,培养无公害农产品,确保农产品质量,大力推进农业经济的集约型增长;其次,要合理控制种植业、林业、渔业、牧业及其他副业在农业产业中的比例关系,促使各产业贡献值持续增长,秉承优胜劣汰原则,科学配置生产资源,对产业结构实施优化与完善,以此推使农业经济效益持续提升;最后,应注重发展农业旅游,深度融入农耕文明,打造乡村旅游文化品牌,运用优质农产品助力乡村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同步提高农业和旅游业的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反季节农业产业产业结构
果园反季节抽水贮存
以“党建”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发展
甘肃省农业产业联合会会员单位
长根菇反季节设施栽培技术初探
甘肃省农业产业联合会会员单位
基于产业结构对接的人力资源培养实践与思考——以湖南省为例
农业产业的改革与创新
香菇反季节覆土栽培技术
青年“鹅倌”圆梦反季节养鹅
产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