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现状与强化管理对策探讨探究

2023-10-03 06:42
中国农业会计 2023年17期
关键词:预算编制行政事业单位

姚 玮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预算管理是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现阶段,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对预算管理重视不足,没有树立起明确的预算管理理念,预算编制不科学和预算执行不到位,影响了预算管理实施的效果。对此,单位方面应该从自身的职能和运营情况出发,对预算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进行分析,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应对,提升预算管理的有效性。

一、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意义

行政事业单位的业务存在很强的特殊性,如从事公益项目、提供公共服务以及行使行政权力等。预算管理工作会对单位行政管理执行的效率及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做好单位预算管理工作非常重要。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意义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为单位职能的履行提供保障。行政事业单位在开展各项工作时,对于资金的需求量较大,其主要是依靠财政拨款、事业性收入等作为经费来源,而这些都会纳入预算中,单位可以通过有效的预算管理,实现对于资金的筹集,对资金支出活动进行合理安排,为自身职能的履行提供资金保障。二是推动财政收支平衡。国家财政预算支出中,有相当一部分都被用于事业发展及政权建设,而行政事业单位资金收支活动的实质,可以看作财政资金运动的延伸。单位预算与财政预算存在密切关联,也是财政预算管理体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想要将政府调控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实现财政预算收支平衡,需要切实做好预算管理工作。三是提高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预算能够将单位财务支出情况全面反映出来,为财务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依照预算规定的相关单位,单位在实施财务管理的过程中,能够实现对于各项经费的有效管理。而单位收支预算核定提供了一种可以对全年财务活动进行监督的工具,能够监督单位做好收入组织和支出安排,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同时也能够保障国有资产不受损害[1]。

二、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现状

(一)预算管理制度不完善

从实践的角度分析,不少行政事业单位在实施预算管理的过程中,并没有能够建立起完善的预算管理制度体系,导致预算工作落实环节欠缺明确、严格的制度要求,也没有建立起有效的激励制度和奖惩制度,员工对于工作的热情不足,在执行预算时责任意识不强,影响了预算执行的效果,无法将预算的约束力切实发挥出来,容易出现超预算的情况。虽然财政部门已经开始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但是制度的覆盖范围不够,无法实现对于所有岗位及环节的管控。

(二)全员预算管理意识淡薄

行政事业单位对于预算的概念已经十分熟悉,但是全员预算管理意识依然相对薄弱,尤其是在基层单位中,很多职工依然将预算管理看作是领导层和财务部门的工作,而财务部门在落实财务管理的过程中,缺少与其他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影响了预算管理实施的效果。具体来讲,一是在落实预算管理的过程中,对预算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没有考虑对于国家政策变化以及突发事件的应对,在持续过紧日子的情况下,欠缺对支出结构的调整。预算项目支出文本的撰写相对简单,项目实施的意义不够突出,支出标准也欠缺合理的依据,没有能够依照单位的具体业务来进行绩效目标的设置。二是各部门对于预算管理重视度不足,没有严格依照预算批复的金额和用途执行,存在着无预算支出、超预算支出以及人员经费挤占公用经费等问题。

(三)欠缺科学的预算编制方法

不少行政事业单位在实施预算编制的过程中,存在整体观念缺失的情况,没有从单位全局的角度,做好其他业务部门的统筹,也无法保障重点项目预算,单位预算的编制不合理,其他部门也没有能够积极参与到预算编制工作中,导致各部门的数据信息无法实现有效共享,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脱节,出现了预算编制质量不高的情况。另外,部分单位在进行预算编制的过程中,存在着编制范围不全的情况,没有将利息收入、完工项目支出结余等纳入预算编制范围内[2]。

(四)预算方案执行不到位

预算执行是预算管理中最为关键的环节,执行的效果与单位预算资金的使用情况密切相关。当前,不少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在实践中不重视预算方案的执行,导致预算方案流于形式,没有得到有效的贯彻实施,财政资金的使用效果受到了很大影响。也有部分工作人员在实践中,盲目对预算执行率指标进行强调,资金的使用效果同样受到了影响。事实上,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在预算方案执行环节,或多或少都存在有随意性的问题,导致年终决算环节需要对预算进行调整,预算管理的严肃性受到了很大影响。分析预算方案执行不到位的原因,主要是行政事业单位在预算编制环节过于随意,预算的执行也没有得到有效监管,无法及时对预算执行情况作出调整和优化。

(五)欠缺可靠的绩效管理衔接

绩效管理是预算管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借助有效的绩效评价,单位可以对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和预算执行的有效性进行明确。但是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不少行政事业单位在实施预算管理的过程中,都是仅仅对重点项目开展绩效评价,没有依照财政批复的预算,对资金支出进行合理安排,结余资金存在着被挪用的问题,在使用中随意性较大。另外,现阶段很多单位都不重视绩效管理,预算管理与绩效管理无法实现有效衔接,影响了工作实施的效果[3]。

三、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强化策略

(一)完善预算管理制度

2020 年10 月,国家对《预算法实施条例》进行了修订,进一步明确了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的要求,也对单位预算收支编制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补充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应该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建立起完善的预算管理制度,对预算管理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审查,明确预算管理岗位的职责,制定出符合单位实际情况的预算绩效考核办法,保障考核结果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同时也应该将考核结果和员工的业绩挂钩,激发员工参与预算管理的积极性。借助完善的预算管理制度体系,单位可以从财务部门、业务部门以及全体职工的角度,实现对预算管理实施情况的监督管理。

(二)树立全员预算管理意识

一是应该设置专门的预算领导小组,单位主要负责人担任小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小组成员,借助定期召开专题交流会议等方式,对单位预算管理的实施情况进行审议,提升预算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二是应该落实好项目负责人制度,确保其能够对预算编制、预算执行以及绩效考评等工作负责。三是应该强化全员预算意识,财务部门需要加强对预算管理的宣传,在单位内部营造出良好的预算管理氛围,自上而下确定好相应的职责,推动预算管理和日常管理工作的深度融合,实现对财政资金的合理使用。

(三)提高预算编制水平

一方面,应该从单位整体出发,对各部门进行协调,调动单位所有的人力、物力资源,确保预算管理能够在各部门的工作中得到体现,督促各部门主动配合预算工作,形成闭合式的预算管理系统,推动预算编制工作的顺利实施。另一方面,应该增强预算编制的可操作性,保障编制效果。具体来讲,一是应该强调预算编制的前瞻性和系统性,结合单位近期及远期发展目标,形成预算编制全面协调机制。预算编制前,需要对来年的工作计划和工作目标进行制定,对照实际工作编制预算草案。财务部门需要加强与其他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对各个项目的预算进行梳理,与上一年度的数据对比,保障预算的精准性。二是应该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指标,做好重点项目绩效评估,判断项目可行性。项目预算中,应该考虑项目绩效目标,设置好绩效指标对项目预算实施绩效评价。三是对重点项目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跟踪监督,依照单位具体情况及时调整项目资金预算。应该严格执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将资金支付方式划分为直接支付和授权支付两种,杜绝从单位零余额账户向其他资金账户划转资金的情况。四是应该将重点项目支出全部纳入项目库管理,就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实施全程跟踪,落实好项目全生命周期监管。对生命周期内项目实施情况做好认真审核和论证,避免出现不必要的资金支出,提升资金使用的效率[4]。

(四)提高预算执行能力

行政事业单位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设置好相应的监督管理机构,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确定各部门在预算执行中的职责范围,落实好信息化建设,做好资金使用审批流程的规范。对于一些资本性支出,应该依照相关主管部门的要求,以信息系统为依托进行审批,要求所有的支出都可以满足相关规范。而从保障预算执行效果的角度,单位可以做好预算和决算信息公开,利用外部媒体落实好监督管理。行政事业单位应该利用数据信息技术,打造相应的信息共享平台,做好预算执行过程的跟踪管理,强化重点项目监控,减少预算执行中的潜在风险。若资金支出存在较大的偏差,应该做出及时反馈,对偏差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出有效的应对和解决措施,避免出现资金支出超预算的情况。在落实内部监督管理工作时,应该对预算执行数据和计划数据进行全面对比分析,经由信息系统加强实时监控,实现对于预算工作的动态管理。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聘请有经验的外部会计师事务所,定期做好项目资金及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专项审计,以此来规避潜在性风险。

(五)有效衔接绩效管理

一是行政事业单位应该加强内部控制,将预算管理作为重点内容,完善预算管理组织框架,落实预算绩效评价,对业务活动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管理。应该定期对下属单位预算执行进度及预算绩效评价情况实施专项检查,确保绩效管理能够贯穿预算编制和执行的全过程,推动资金预算、绩效评价工作的有效衔接,使得各个环节之间做到相互制衡。二是应该对预算执行责任制度进行完善,如果项目预算执行不力,应该追究相关负责人的责任,落实好奖惩制度。借助综合考评以及动态考评相互结合的方式,进一步落实好预算执行监督评价力度,保障预算管理的效果。三是推动一体化预算及绩效管理,改变以往预算和绩效脱节的情况,做好预算资金的合理分配和监督管理,将绩效管理目标融入进来,确保预算与绩效管理的结合能够贯彻到预算编制、预算执行以及预算调整的各个环节,实现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

(六)提高财务人员素质

行政事业单位应该加强对于财务人员的培训,针对领导干部和员工在预算管理中扮演的不同角色,设置不同的培训内容,实现精准化培训。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邀请行业专家提供指导,通过专题讲座等方式,督促单位管理层和基层员工掌握科学的预算管理办法,了解预算管理的相关专业知识,对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决。行政事业单位必须高度重视预算管理队伍的建设工作,参考其他单位的成功经验,实现管理水平的提高,构建起符合自身运营需求的管理体系框架,在实践中对框架进行持续的更新和优化。应该提高预算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养,引导其树立起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借助专业操作来保障预算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而在人员素质得到有效提升后,可以结合单位战略发展要求,设定好相应的界限,将业务活动预算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有效规避财务风险[5]。

四、结语

总而言之,预算管理是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单位财务管理的质量和效率提升意义重大。但是就目前而言,行政事业单位在实施预算管理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不足和问题,影响了预算管理作用的发挥。对此,单位应该高度重视预算管理工作,对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采取有效的措施做好应对,提升预算管理实施的有效性,借助高质量的预算管理工作,实现财政资金的高效利用,将单位的社会服务职能充分发挥出来。

猜你喜欢
预算编制行政事业单位
行政学人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行政调解的实践与探索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程预算编制及其控制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
预算编制和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对公共部门预算编制中讨价还价行为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