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争 程成 刘瑞 (.常州大学城市建设学院; .常州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
高校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身上担负着党和人民的重托,心理健康对他们来说尤为重要。而且,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是以心理健康水平为基础的,心理健康水平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因此,高校应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积极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助力和谐校园建设。
对于刚刚走进大学的大学生来说,他们首先面临的就是由各种因素导致的人际交往问题,如何正确处理是一个难题。现在大多数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到大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习惯,缺乏谦让和包容的态度。大学里身边的同学都来自全国各地,在地域文化、家庭教育、生活习惯和价值观念等各方面都有所不同,容易在社交上出现问题。大学里学生和教师的关系也与其他学习阶段不同。大学中更多的是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师生之间沟通交流少于中学时代,这就造成了学生的失落感。许多大学生进入大学以后,往往更容易因为某件小事和父母发生冲突。冲突涵盖方面很广,大到人生观、价值观,小到吃饭穿衣都会爆发矛盾。久而久之,这些冲突产生的影响会使部分学生处于自我封闭的状态,无法正常与舍友、同学、异性、老师、父母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大学的学习与中学相比环境有很大的变化,离开了家长和老师的督促,部分学生不知道要怎样学习,也不想为应对考试而学习,就开始放飞自我,纵情享受大学的自由课余生活,迟到、早退、旷课和逃课的状况时有发生。这些学生缺少明确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和学习目标,容易产生无聊、得过且过、颓废等一系列负面心理,由此引起的挂科、留级或者延期毕业又会造成情绪上的压抑。大学课程具有内容多、进度快、难度大的特点,这就要求大学生要有自觉学习习惯和高效的学习能力,适应大学的学习节奏。有些同学早期在社团、学生会、班级事务等工作上花费较多的时间,没有对专业课进行充足的学习,在考试时就容易出现紧张的情绪,最终导致成绩不理想。还有些同学的学习方法不正确,无法跟上大学的学习节奏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更有个别学生偏科严重导致某些课程无法通过,代表性科目有英语、数学和计算机。所以,在每年的综合测评中,这些学生与身边优秀的同学相比,没有取得好的名次,也没有获得奖学金、容易出现消极心理。
大学生在开始大学生活时会产生一系列的适应问题,适应问题的产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首先是环境上的变化,失去了家庭的及时照顾,有的同学因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生活上不能自理;有的同学开销无计划,时常出现“经济危机”;有的同学喜欢有独处的空间,无法适应宿舍的集体生活;有的同学无法适应学校的水土和饮食方面的差异,以及气候、语言环境与作息时间的变化。接着是学习方式上的变化,由于大学与中学在培养要求上存在十分明显的差异,如果依旧循环往复于三点一线的学习,将无法适应大学新的学习方式,面对丰富多彩、目不暇接的校园文化和活动也会无所适从。此外,有的同学因为没有考入自己理想的学校或专业,对所在的学校、所学的专业不接纳、不认同,会产生比较严重的抵触心理;有的同学对大学生活的想象过分理想化,当发现现实生活与想象有很大的差距时,容易产生失落感等。然而他们又没有能力脱离这种生活方式。这些问题容易诱发苦闷、抑郁的心理。当他们在面对失败和挫折时更容易出现情绪失控的情况。
在大学谈恋爱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但是部分学生不能正确地处理恋爱与自身发展的问题,一旦遭受恋爱挫折,无法接受失恋的事实,容易变得消沉、自暴自弃,甚至有的学生会走向极端,发生犯罪等行为。有的学生很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失恋会让他们对自己的人际吸引力产生怀疑,也会在亲友、同学和异性面前感到自卑,不够自信,对自己的评价也出现偏差。尤其投入了全部情感,被分手的一方容易产生绝望的心理。他们往往很难走出失恋的阴影,会将自己与外界隔离,保护自己的自尊,进而对恋爱产生恐惧,不再恋爱。有的学生可能会失去理智,把自己的痛苦全部归因于对方,因此产生报复心理,这种强烈的情绪若不能及时排解将导致心理推移,造成严重的后果。许多大学生把大量的时间花在谈恋爱上,认为爱情高于一切,是神圣的,是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一旦失恋,就会把负面情绪无限地放大,终日沉浸在痛苦中,性格出现反常,变得冷漠、自私,严重的甚至患上精神分裂症。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持续扩大,大学生数量急剧增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的数量也随之增加。这类学生一般家庭收入较低,学校生活较为拮据,经济的负担会给他们带来心理的不适,当面临严峻的社会、家庭、学校压力时,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家庭困难学生在生活和学习方式上与其他同学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尤其在社交活动、爱好、观念方面更为明显,这会让他们产生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大学期间产生的心理不平衡会让某些大学生产生嫉妒心理,甚至仇富。自己不如别人和一无是处的想法,促使他们变得敏感多疑,有可能别人无意的一句话或者一个动作就会伤害他们的自尊。这些原因使得他们抗拒别人接近,逐渐疏远他人,走向自我封闭。与其他学生相比,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相对更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尊重,在虚荣心的作祟下通过各种方式来掩饰自己家境的贫困,而这些方式可能会使他们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比如盗取他人钱财来购买奢侈品或超出经济能力请室友同学吃饭等。
近年来,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电脑几乎成了标配。网络在给教育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成为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一个动因。其中,网络成瘾问题涉及最广,具体表现为毫无节制地上网,沉迷网络虚幻世界无法自拔,包括网络色情、网络恋情、网络游戏、网络赚钱等,网络成瘾容易导致大学生思维能力下降,社交能力减弱,严重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由于网络中存在大量现实生活中接触不到的新鲜事物,大学生又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巨大的吸引力使得他们容易沉迷于网络世界。网络还提供了一个可以宣泄和倾诉情感的平台,让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存在感的部分大学生找到了存在感和归属感,这种网络交流满足了他们对尊重的需要。网络世界可以屏蔽姓名、年龄、性别、外貌等信息,发言、评论不需要有任何心理负担,满足了他们对安全感的需要。当出现烦心或事与愿违的事情时,部分学生就会借助网络来麻痹自己,逃避现实。长期如此,对网络产生越来越多地依赖,最后网络成瘾。
随着每年毕业生人数的急剧增加,大学生就业形势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社会岗位与大学毕业生数量失衡。面对社会激烈的竞争环境,找到理想的工作特别不容易,这让即将毕业还没有找到工作的大学生容易造成焦虑、恐慌、急躁、盲从、消极等心理问题。有些大学生对于自己的专业前景期望很高,盲目自信,找工作时发现现实与理想差距过大,出现心理失衡。部分大学生缺乏应有的自信,低估自己的能力,在应聘时紧张,没有发挥出应有的实力,进一步加重挫败感。有的大学生缺乏主见,容易受外界的影响,往往举棋不定,喜欢“随大流”,无法在升学和就业之间做出选择,缺乏对未来清晰的规划和充足的准备,面临毕业季产生较大的精神压力和心理压力。受社会功利的影响,部分大学生怕吃亏受累不愿意去应聘艰苦和基础性的工作,想找一份短期来钱快、容易出名的工作。还有的存在求安稳的心理,把目标聚集在那些相对稳定的职业,认为只要进去便可以“躺平”。
尽管国家多次下发关于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政策文件,但高校对于心理健康教育实质的理解还存在许多盲点,缺乏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明确目标和具体内容的认识。[1]虽然绝大多数高校都设立了心理健康教育部门和心理咨询室,但是这些机构的设置有的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仅在开学时对新生做一次心理普测,用于构建心理档案,且对测试结果大而化之,未对有问题的测试者采取进一步的措施。还有些高校只对有心理疾病的学生开展心理咨询工作,忽视了大部分同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没有对已有的资源进行合理的运用。因为高校在思想层面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视程度不够,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可有可无,没有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发展的整体规划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缺少充足的经费、正规的编制和宽阔的场地等情况,致使心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不能及时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师资队伍是学校顺利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保障,直接影响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质量和水平。[2]根据教育部规定,高等院校要设立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机构,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 ∶4000 配备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这已经远远低于国际标准要求的1 ∶500,但还是有高校不能达到要求。而且目前很多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体大多数都是兼职教师,包括思想政治老师、教育学老师、辅导员老师和其他学科老师等。心理健康教育对教师专业素质的要求十分严格,虽然他们也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由于不具备心理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所以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兼职老师由于专业性不足,无法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进行灵活教学,心理健康课程偏重于形式和书本化,教育内容缺乏深度,难以引起学生兴趣,不利于大学生心理知识的学习和心理素质的提升。在心理咨询过程中,由于兼职老师没有经过系统的心理咨询和治疗培训,不了解其中的技巧和原则,无法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帮助学生解决实际的心理问题,导致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失去信心。
国内高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事业起步较晚,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团队,大都采取照搬国外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缺乏创新性和实践性,存在形式化严重的问题。大多数高校在开设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课程时,混乱的情况时有出现。部分高校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选修课,致使学生对这一门课不重视,认为学习这门课是浪费时间;还有的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安排在大学阶段的后期,认为只有专业课需要持续学习,殊不知心理健康教育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心理健康教育课是集理论知识教学、个体咨询、团体心理辅导等宣传教育活动等为一体而开设的素质教育课程。不同于专业课程的是,他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还要帮助学生疏导心理困惑。由于大多数心理健康老师还是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表现为过多地向学生传授心理学原理和心理学理论,学生无法融会贯通从而达不到好的学习效果。课程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单一、脱离实际,无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能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要常态化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使其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形成独立且完整的教育体系。目前,大多数高校仅开展针对性、阶段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呈现“断点式”的趋势,没有进行持续性的跟进和反馈。心理健康教育缺少有效的管理机制,多数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都挂靠在学生处、团委、心理系等部门,相关心理教育工作者职责不明确,导致出现设备更新滞后,档案不全面等问题发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不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只交给专业心理教育辅导人员,缺少与院系之间的信息交流和衔接,没有形成教育合力,不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此外,缺乏合理的教育评估机制,没有规范的体系,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考核和评价方式也比较落后,无法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实践活动的成效做出科学的评估,使工作难以有效地开展,不能及时地发现心理健康教育中所潜在的风险。
各高校要切实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的认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人才的必然要求,也是针对当前学生存在的心理素质方面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实施素质教育的现实需要。高校开展心理育人工作中要始终坚持“以学生心理需要为工作出发点,以提升全体学生心理健康素养为目标,以学生自助成长为指引”的根本理念。[3]各大高校应当意识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将思政教育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对高校学生心育德育的培养,提升大学生的整体素质,为国家未来、民族发展培养出栋梁之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为高校立德树人中心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应切实贯彻“三全育人”理念,积极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氛围。针对全校师生开展以“心理健康”为主题的活动,如心理健康知识竞赛、心理故事征文、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讲座等。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向广大师生大力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使师生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树立健康积极向上的心态。
加快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建设是落实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首先,必须要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师资队伍。引进更多具有实践能力和理论基础的心理学专业人才,配足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员数量,且在招聘时优先考虑能帮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心理教育教师。其次,积极构建国家级、省级、校级三级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体系,针对不同类型的心理教育工作,设计不同的培训方案,促进心理健康工作者的业务能力和水平的提升。[4]再者,高校辅导员、班主任、党团干部等专兼人员要保证每人持证上岗,通过定期地组织心理健康案例讨论研究,增强他们的评估、理解和干预能力,以便更快地适应新形势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最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要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优秀的心理素质。面对来访积极为其进行心理健康指导和服务,与学生平等友好相处,为学生树立榜样,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帮助大学生端正观念,培育健康人格。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融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参与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引导大学生形成自我调适和自我学习的意识。高校应以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为核心,立足教育方针,推进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开设内容广泛的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程,使学生有序地学习心理健康相关的理论知识。通过心理健康课堂讲授和专题讲座,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认知能力和判断能力。高校心理教师应转变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和心理健康教学模式,一方面深入挖掘心理健康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同时发挥出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政教育育人的作用。课程的讲授以学生的兴趣和心理需要为切入点,结合大学生的实际生活,根据不同阶段学生心理特点进行因材施教,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吸引力和教育能力。另一方面,通过案例教学、体验活动、行为训练、角色扮演、启发教育等形式,充分调动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保证课程的教学质量。除此之外,还可以创办心理健康社团,通过社团组织开展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相关的活动,将课程中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同时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若想确保其在高校中有序开展,需要合理规划,进一步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逐步建立学校、院系、班级、宿舍一体化的防控体系,完善大学生心理问题预警机制,做好预防、发现、干预、监测工作,及时疏导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加强心理问题学生后续跟踪反馈机制,保障心理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同时,学校、家庭和社会做好联动工作,共同推进心理教育的发展,形成多层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监护网络。依据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进行总结和科学评价,制定科学的心理健康评估机制,不断地优化和改善,探索出适合本校发展的一条特色心理健康教育道路。高校要积极开设心理健康辅导中心与咨询机构,通过各种举措增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针对性,提供更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高校应利用网络新媒体新技术的优势,建设线上心理教育服务平台,加强宣传教育,弘扬正能量,增强心理健康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