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 露
(淮安市洪泽湖实验小学 江苏 淮安 223100)
数学作为一门学生必要学习的课程之一,在小学阶段不仅影响着学生的文化知识水平,并且还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学生能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然后在现阶段仍就有一些小学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陷入了困境,同时一些数学教师对小学数学课堂效率的提升也难以作出有效举措,下文针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并列出几点详细解决措施。
小学学生初步进入到了系统化的学习环境中,面对数学知识,一些天赋异禀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轻松愉悦,面对各类数学习题得心应手,能够迅速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而一些学生在面对数学知识时,很难在短时间内进行理解并掌握,这就导致教师开展的数学课堂下,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距逐渐被拉大,教师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展开分层式教学,会影响数学课堂的整体教学效率,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部分学生的发展空间,不利于学生在数学课堂中取得良好表现。
小学学生天性好动,当一些学生刚刚接触数学知识时,会因为数学课本中枯燥的公式以及繁多的习题内容出现疲劳感,这些学生更愿意将自己的时间用来休闲娱乐,没有在课下进行预习复习所学知识的习惯,这就导致学生在课堂上难以集中注意力,面对教师布置的数学作业,学生很难以较高的主观能动性自觉完成,学习过程较为被动。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开展的数学课堂氛围容易受到影响,学生很有可能会对数学学习产生排斥心理,无法以饱满的状态在课堂中围绕数学知识进行思考,不利于教师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在传统的数学课堂开展过程中,教师通常以自身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让学生以客体的身份参与课堂学习活动,在课堂开展过程中,“一言堂”现象严重,总是教师围绕知识内容持续展开讲解,没有给与学生互相交流互动的时间。当学生针对数学这是产生疑问时,不敢在课上举手向教师提出意见,课下更不敢带着问题独自寻找教师进行解答,这种情况就导致教师无法及时获取最新的反馈,不能参考有效信息来对课堂教学内容作出调整,并且师生关系也难以得到良好维护,学生不再对数学课堂产生期待,影响了教师数学课堂的整体教学成效。
通过开展数学高效课堂,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能够迅速得到激发。在高校课堂的开展过程中,教师需要围绕数学知识的讲解方式、课外内容的导入进行创新,学生面对这些新鲜的知识内容,对数学知识的好奇心也会越发浓厚,同时一些贴合学生浏览兴趣的知识呈现方式,如通过电子教学设备播放趣味教学视频等等,能够迎合该年龄阶段学生的喜好,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中不再感到过大的学习压力,主动接触并探究数学知识,改善沉闷的课堂氛围,有利于教师顺利开展数学高效课堂。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不仅需要教师制定并优化合理的课堂教学内容,并且也需要教师针对课堂中学生的反馈进行经验总结,通过高效课堂的开展,数学教师能够具有更多机会接触并了解班内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在校园生活中的心态变化,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能够总结出高效课堂中的教学方式面对不同学生产生的成效。教师将之汇总,并在学校组织的数学教学工作研讨会中,将自己开展高效课堂获得的经验分享给其他教师,并与其他年级、不同学科的教师做好紧密的沟通交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制定出贴合所教年龄阶段学生的更多高效学习方法,不仅对教师开展的数学课堂具有极大促进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良好开展,也为教师个人的工作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随着当前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新媒体技术已经开始为我国各行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协助,帮助人们提升了工作效率,改善了生活质量,对教育教学领域而言亦是如此。我们可以看到现阶段众多家庭已经配备各类移动终端,如手机、平板电脑等等设备都是现阶段小学生普遍能够接触到的电子设备,一些学生通过电子设备获取信息,对网络资源产生着浓厚的兴趣。教师可以利用新媒体技术,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新媒体资源在课堂中呈现给学生,贴合当前年龄阶段学生的浏览兴趣,并且也可以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移动终端进行日常数学知识的预习复习工作。比如在《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新媒体学习平台中,将搜索到关于本节课的习题库下载,从中挑选一些经典练题,配合课堂中的电子教学一体机,在课上为学生演示。通过电子教学一体机的实时触控功能,学生能够被教师操控的演示画面所吸引,对图形的构成、分割等等知识内容更感兴趣。教师也可以邀请学生走上讲台,尝试操作电子教学一体机,对演示图形进行拖拽、绘画,以及作答练题,这种方法进一步提升了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感,同时也能让学生通过接触新媒体技术,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逐渐对数学学科产生学习兴趣。教师也可以设计一些微课作品,通过保存到云端的方式,让学生能够在家长的帮助下,在课下做好数学知识的预习复习工作,有效提升了数学课堂的整体教学效率。
俗话说一人植树难成林,众人栽花花才香,在数学课堂中组织灵活的合作竞赛活动,能够迅速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并且让学生意识到合作学习具备的优势,逐渐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更加高效的解决遇到的各类数学难题。比如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分成小组,通过限制小组人数的方式平衡各个小组的综合能力,随后教师围绕本节教学内容,在黑板上设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练习,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规定时间内通过计算、交流探讨得出结论,随后派出小组成员参与举手抢答。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可以走下讲台,观察学生在小组内部的探讨过程,当小组代表取得抢答权并正确回答后,则为所在小组加一分,最终取得分数较高的小组获得胜利。这种方法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中的好胜心被调动,更加积极的投身到数学计算习题的练习中,注意力更加集中,并且学生能够逐步意识到合作互助的重要性,在日后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勤于通过这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完成数学学习目标,节省出更多学习时间,也有助于教师顺利维护课堂秩序,使教师的数学课堂开展更加高效。
很多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过程中总是感到较大压力,吸收知识内容的进度缓慢,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学生没有将数学知识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思考,导致学生体会不到学习数学带来的实际价值,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通过将数学知识结合生活实际的方式,使学生在数学课堂上迅速产生共鸣,具有更多发言的欲望。比如在《千米和吨》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首先在课堂上进行提问:“同学们在陪爸爸妈妈去超市的时候有没有称重过商品?从你家到超市的距离是多少?”等等,随后和学生展开交流探讨,在探讨过程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来到校园中,用校园中的各类事物进行举例讲解,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接触数学知识。同时教师也可以在表现性评价过程中,优化作业的布置形式,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和所学知识相关的素材,进行记录并在回到课堂后分享给其他同学。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拓展,在生活中面对数学知识更加敏感,积累更多相关素材,在数学课堂上凭借素材的巧妙运用取得更好的表现,使教师的数学课堂效率得到逐步提升。
开展高效课堂的过程也离不开教师教学评价的合理应用,小学阶段学生心智处于初步成长阶段,面对长辈的评价,大部分学生都会受到影响,一些偏激的教学评价很可能会导致学生丧失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此时就需要教师改善教学评价的使用方式。面对一些基础能力较为薄弱的学生,教师不能一味的进行批评指责,而是要通过频繁的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方式存在的问题。教师针对学生的个人能力给出指导意见,并帮助学生努力克服。当学生在课堂中具有良好表现,学习成绩不断上升,课堂问答更加积极时,教师也要及时利用语言肯定学生努力的成果,使学生感到更加强烈的课堂存在感,以及数学课堂的包容。面对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教师在鼓励的同时也要适当运用教学评价进行敲打,提醒学生切勿焦躁,同时将更多课外知识为学生提供,帮助这些学生逐步突破个人的“最近发展区”,从而有效提高数学学习效率,是高效课堂的开展更具教育意义。
综上所述,想要顺利开展数学高效课堂,就需要小学数学教师紧跟新课改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吸纳学生在课堂中的反馈,针对学生个人能力给出指导意见,同时教师个人也要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为学生们树立良好的榜样,带领学生共同在数学课堂中学习成长,体会数学知识蕴含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