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拼音教学分析

2023-10-03 01:25:21孟杏芳
今天 2023年16期
关键词:拼音字母记忆

孟杏芳

(陇南市礼县东城小学 甘肃 陇南 742200)

前言

小学语文拼音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当前拼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足、记忆效果较差、相似的拼音易混淆等,使拼音教学的效果不显著,学生的学习效率不高,影响了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升。教师应当认识到拼音教学的重要性,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如创设趣味情境、借助拼音卡片、开展游戏活动、优化作业设计、拓展阅读资源等,以此提升小学语文教学中拼音教学的教学效果。

1.小学语文中拼音教学的意义

小学语文中拼音教学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一,拼音教学是小学生认字和学习普通话的重要途径[1]。首先,认字是低年级学生的一项重要的学习任务。语文教学对每个年级的学生都有识字量的要求,要求学生能够会读、会写。拼音是学生学习汉字读音的重要途径,只有明确其读音,才能在此基础上正确地进行书写;其次,普通话是小学生交流的语言,小学阶段是学习普通话的关键时期。普通话说得是否标准,与拼音的学习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有些学生在说话时平翘舌不分,其实是没有正确地区分z、c、s 与zh、ch、sh 的读音。只有学生掌握了扎实的拼音基础,才能毫不费力地进行生字和普通话的学习。其二,拼音教学为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阅读和写作是语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需要学习的基本语文技能。低年级的学生的识字量有限,需要借助拼音进行阅读,随着学生识字量的提高,学生便可以在没有拼音的辅助下进行阅读。如果学生在低年级时拼音掌握得不扎实,就会在阅读时出现“崩豆”的现象,影响了阅读的速度和连贯性,不利于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写作与阅读不分家,写作是对汉字进行应用的一种方式。有时学生知道怎么用语言表达,但是落实到笔处就容易写错别字,或者有时想不起来这个词应该怎么说,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缺乏拼音的练习与应用,对某些字的拼音没有掌握或者拼音与汉字没有对应上。通过拼音教学,可以加强学生进行拼音的练习和拼音的记忆,从而为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2.小学语文中拼音教学的策略

2.1 创设趣味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创设趣味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是提高拼音教学效果的一种有效策略。教师可以利用趣味情境培养学生良好的汉语拼音学习习惯,根据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逐步培养学生对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强化学生听、说、读、写的汉语拼音习惯。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教师可以采用创设趣味情境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学习拼音的兴趣,学生可以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以此来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拼音的教学包括声母、韵母、整体拼读等的教学,不仅要求学生认识、准确地书写并默写这些拼音的音素,还要求学生能够自主地进行整体音节的拼读和书写,其任务量也比较大,各模块的知识层层递进、由浅入深,学生必须全神贯注地跟住教师的节奏。但如果在课堂上单一地进行基础知识的教学会让学生感到枯燥,容易失去对拼音学习的兴趣。创设情境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是将教学内容与具体的情境相融合的一种教学方式。教师依据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情境,如图片情境、视频情境、音乐情境以及动画情境等,能够使教学充满趣味性,活跃课堂氛围,促进教学模式的多元化。在拼音教学中通过创设趣味性的情境来开展教学既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又能够使拼音教学充满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2]。

例如,拼音“i、u、ü、y、w”的教学,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回顾复习上节课学习的“a、o、e”的读音、写法以及声调,并以此引入新内容的教学,以此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提出:“同学们,还记得上节课我们学习的字母王国里的a、o、e 吗?请边读边在纸上写出它们吧!”教师对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接着,教师继续:“同学们,字母王国里还有它们的其他兄弟姐妹呢!今天我们就来继续认识以下它们吧!”然后,教师进入新知识的讲授。这节内容的难点在于学会y 与i、y 与u、w 与u 的正确拼读,知道y 与ü 在一起拼读时要去掉俩点。教师可以继续创设情境:“同学们,i、u、ü 它们还有爸爸妈妈呢,我们认识一下它们的爸爸和妈妈吧!”进行y 和w的教学,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便于学生突破难点的学习。通过创设趣味性的情境,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调动起来了,在情景中学习拼音,大大提升到了学习效率。

2.2 借助拼音卡片,进行记忆训练

拼音中的字母较多,发音也不相同,对于没有拼音学习基础的学生来说在短时期内全部掌握存在一定的难度,而且拼音的学习需要依靠学生的记忆和练习才能掌握得更扎实。在传统的拼音教学中,教师为了加强学生对拼音的记忆,常常采取默写、听写、抄写等方式,这种方式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会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让学生一听到“听写、默写、抄写”就会感到惧怕,长此以往,会对拼音的学习感到厌烦。因此,教师应当利用好课堂,采取更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记忆方式。拼音卡片包含了字母、声调以及图片和词汇等内容,颜色很鲜艳,且图片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比较贴近,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以借助拼音卡片进行记忆训练,能够让学生快速地掌握字母的发音,通过词汇或者图片加强对字母的记忆,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3]。

例如“b、p、m、f”的教学,教师出示p 的字母卡片,让学生进行认读,让学生观察图片上的山坡像什么。该卡片将山坡一次展示在了底部,上方图片为山坡的图片,并且形象地将山坡与字母p 结合在了一起,学生很容易看出其中的字母p。教师展示卡片,学生通过对图片的观察,加深了对图片的印象,帮助记忆字母p,还由此想到了词语“山坡”,其中“坡”字的发音与字母p 的发音相似,更便于学生记忆字母p 的发音。教师还可以通过不同种方式记性记忆训练,如将字母p 用手盖住,只展示图片,让学生进行认读,或者展示词汇,让学生写出相应的字母。通过多种形式的记忆训练,能够引导学生将字母与具体的形象结合在一起,加深了对字母的记忆,提高学习效率。教师还可以借助拼音卡片进行两拼音节的练习,如将p 与a 两张拼音字卡放在一起,让学生说出音节的声调,并且说出相对应的词语,以此加强对两拼音节的记忆以及掌握正确的认读方法。

2.3 开展游戏活动,强化易错点

小学阶段的学生比较贪玩,在课堂当中的注意力不够集中,教师应当针对学生爱玩好动的天性进行趣味性游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在拼音教学中,学生常常出现书写以及拼读上的错误,如容易将相似的字母混淆、两音节拼读书写错误、书写不符合拼读规则等。如果学生存在的这些问题没有得到及时的纠正和引导,将会影响学生的识字和语言表达,也会对学生今后的阅读和写作产生影响。在以往的教学中,当教师发现学生出现这样的错误时,习惯让学生进行抄写,然后再通过听写检验抄写的效果,错了之后再罚写。这样的方式容易造成学生的心理负担较重,会产生厌烦的情绪,造成恶性循环。随着教学的改革,游戏化教学方式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因此,拼音教学也可以与游戏活动结合在一起。教师可以开展游戏活动,对学生的易错点进行强化。首先,学生对游戏比较感兴趣。抓住课堂的有利时机开展游戏活动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利于发挥主观能动性;其次,游戏活动营造了愉悦的学习氛围,有利于消除学生的紧张感,在面对易错点时,更容易进行反思。这就需要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易错点,并且实施合理的、有针对性的游戏活动。

例如“d、t、n、l”这节内容的教学,很多学生在学完后,会在书写上将d 与b 混淆;有的学生在书写t 时将勾写在了左边;有的学生将n 写成h 等等。教师讲授完这节内容后,通过“摘苹果”的游戏活动,复习本节课以及前面所学过的声母。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字母苹果树”,将这些声母打乱顺序,鼠标点到哪个苹果就让学生进行认读,让学生轮流进行,读错的学生被淘汰出局。教师将学生认读错的次数较多的字母要进行重复地“点击”,学生在胜利欲望的激发下,便会自主地进行纠正,避免出错。通过这样的游戏活动,学生便会认识到易错之处,并反思自己的错误,进行纠正,从而强化易错点。

采用趣味性游戏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活跃课堂的教学氛围,还能让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大大提高,激发了学生对学习拼音的兴趣,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2.4 优化作业设计,提升教学效果

优化作业设计是提升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在以往的拼音教学中,教师为了强化学生对拼音的记忆,在作业的布置上,大多以拼音的书写和抄写为主,有时甚至加大书写量的要求,这样的作业形式不仅让学生觉得枯燥、心理负担重,还会起到反作用,学生带着厌烦的情绪书写拼音,也不会加强对拼音的记忆。此外,这种作业方式忽略了学生的学情,对于层次较好的学生来说,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4]。因此,在拼音教学上,教师要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情优化作业设计,以此提升教学效果。首先,作业的内容要多元化。在保留传统的书面作业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布置以教学内容为依据的其他形式的作业,如“读一读”或者“讲一讲”等,多元化的作业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活跃思维,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除此之外,教师布置的作业不仅要包含拼音的相关内容,还要包含其他方面知识的内容,引导学生在巩固拼音基础知识的同时,对以往的知识进行回顾和复习,以便及时查缺补漏;其次,作业的内容要分层次。教师要按照学生的学情设计分层作业,分别为基础部分、提升部分和拓展部分,这样的分层作业更能满足各层次学生的能力发展要求,能够提升教学效果。

例如,拼音“g、k、h”这节内容的教学,在基础部分可以设计“看图写字母”、“看图,给音节标上声调,再读一读”,通过这些基础题目引导学生巩固g、k、h 的正确读音和书写方法,复习两拼音节的拼读和声调,以形象的事物帮助学生记忆拼音。另外,还要设计“补充音节”的题目,引导学生对g、k、h 与韵母组成的三拼音节进行巩固,强化重点内容。在提升部分,可以设计为“和同学读一读”和“听老师读,把不认识的字的拼音写出来”的作业,通过认读拼音和听写拼音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加强对拼音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

2.5 拓展阅读资源,加强实践应用

拼音是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同时,进行适量的阅读有助于学生运用拼音基础知识,加强对拼音知识的实践应用,从而更好地为阅读和写作奠定基础。在进行拼音教学时,教师往往还会结合着课文来引导学生认识生字,这样既可以让学生通过拼音的学习加强对课文的理解,还能够通过阅读积累词汇。但课文的文本内容有限,不能让学生进行大量的拼音的练习,尤其是刚接触两音节的拼读、三音节的拼读时,学生需要进行多次的拼读练习才能达到扎实记忆的效果。因此,在拼音教学中,教师可以拓展阅读资源,引导学生通过更多的阅读练习,加强对拼音的实践应用。在阅读资源的选择上,应当遵循以下原则:首先,针对性要强[5]。教师为学生选择的阅读资源要能够体现拼音的教学重点,能够针对学生拼音薄弱之处起到提升的作用;其次,阅读量要适中。学神在课堂上已经进行了课文的阅读,如果再进行篇幅过大的文本阅读会加重学生的负担,还会影响到阅读的积极性,只要能够体现拼音的教学重点,能够引导学生达到练习的目的,就能够获得进一步的提升。

例如,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展示绘本《团圆》的其中一个片段:“突然,我的牙被一个硬东西硌了一下。‘好运硬币!好运硬币!’我叫起来。‘毛毛真棒!快收到兜里,好运就不会跑掉喽!’...”该段文本中体现了ing、ong、un、en 等学生容易记混的音节,通过阅读,能够加强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应用,还能够对三拼音节进行练习,能够让学生对简单的两拼音节认读地越来越熟练,从而提升拼音教学效果。

2.6 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因材施教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由于学生具备个体差异性,教师应当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以及心理特征等方面,对学生实施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由于小学低年级学生年龄较小,自控能力相对较弱,不能规范自己的学习习惯,在课堂学习当中,容易好动贪玩。为此,教师应当更加注重。教师应当更加注意课堂教学方法,运用新颖的教学模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提高学生在课堂当中的听讲情况。

汉语拼音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基础,教师在进行汉语拼音教学时,应当因材施教,根据每一位学生的特点,实施相应的教学方法。例如,在入学前学习过汉语拼音的学生,要是应当观察这些学生的发音是否准确,及时纠正不正确的发音。教师还要关注没学习过汉语拼音的学生,在课堂当中对这类学生进行提问,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跟上教师的讲课进度,为学生的汉语拼音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因材施教可以使每一位学生在课堂当中共同进步,以此来达到全面发展的目标。对于一些学习较好的学生,应当进行鼓励,而对于学习程度较差的学生,可以在课后多加指导。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中拼音教学是一项重要的内容,针对当前拼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应当转变教学理念,通过创设趣味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借助拼音卡片,进行记忆训练、开展游戏活动,强化易错点、优化作业设计,提升教学效果、拓展阅读资源,加强实践应用等策略促进拼音教学的有效进行,从而促进语文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猜你喜欢
拼音字母记忆
缓存:从字母B到字母Z
现代装饰(2020年6期)2020-06-22 08:43:14
记忆中的他们
字母派对
儿时的记忆(四)
儿时的记忆(四)
记忆翻新
海外文摘(2016年4期)2016-04-15 22:28:55
快乐拼音
快乐拼音
快乐拼音
哭泣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