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倩
海阳秧歌是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形式,它源于胶东地区,是当地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海阳秧歌融入了跳舞、音乐、戏剧和演唱等各种艺术因素,是一种综合性较强的民俗。它与东北地区秧歌、陕北秧歌和河北秧歌一样,都是北方地区汉民族民间舞蹈的杰出代表。2006 年,海阳秧歌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行列,这标志着海阳秧歌的独特文化风格和深远的传承意义得到了充分的认可,从而使保护和传承海阳秧歌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非遗的保护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而不是靠某个人或几个团队的力量。因此,建立和壮大非遗文化保护团队显得尤为重要。非遗保护工作需要不断培养优秀的传承者、热爱者,以保证它的长久发展。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材中有五大民族的艺术舞蹈,其中,北方的汉族艺术舞蹈领域已经出现了较为成熟的关于东北地区传统秧歌和山东省秧歌的教材。近年来,山东海阳秧歌的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越来越受到重视,它不仅是北方秧歌的代表,还为高等院校舞蹈类课程的开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因此,将山东海阳秧歌纳入高等院校舞蹈教学体系,制订一套系统、规范、适用性强的教材,有助于科学传承和发展这一民间艺术。
海阳秧歌源于明朝初期,受儒家思想的深刻影响,队伍结构严谨而有序。“三进三出”源自古代“三拜九叩”,秧歌队根据规定的阵型变化进行舞动。“三进三退”则根据规定的制式三次反复,以此来表达对传统文化的尊重。海阳传统秧歌的动作通常表现为提沉、探拧、摆韵等,与气息相结合,使动作和节奏变化多样,形成不同的韵律。在表演过程中,有些人物会加入唱词,并结合表演者的情感表达,使传统秧歌的表演更加丰富多彩,人物的表演更加生动鲜活,使海阳传统秧歌呈现出活跃轻快、优雅舒缓等动感特点。
海阳大秧戏中的人物众多,其中包括大夫、花鼓、货郎与翠花、小嫚、箍漏匠与王大娘、丑婆与傻小子等,这些人物在海阳大秧戏中起到重要作用。他们的服装、脸谱等细节蕴含着丰富的古代文化信息,他们的表现方式独具匠心,有着强烈的文艺特点,令人拍案叫绝。大夫是秧戏队的领队,他通常站在队列的最前头,负责指挥秧戏的行进方向和变化形式。货郎、翠花则是队列中的核心人物,他们各自具有独特的形态和特征。花鼓是一种以手持花鼓为特色的舞蹈,由男子演员表演,他们身着武生服装,站在秧歌队伍的前列,击鼓、挥舞等动作充满张力。货郎和翠花则是两种不同的舞蹈形式,货郎是男子人物,一手拿着货架,另一手拿着折扇,人物形象非常鲜明。翠花展现了一种独特的女性形象,她们穿着鲜艳的衣服,就像村姑一样,非常出色。
人们在观看海阳秧歌表演的同时,还会被眼花缭乱的场图吸引。在进行小场表演时,大夫会根据场地的大小、观众的表现等因素指挥队员进行各种场图的表演。据统计,海阳秧歌里各类的场图总共有15 种,都是经过几百年的流传而保存下来的。海阳秧歌的场景丰富多彩,如二龙吐须、三鱼争头、众星捧月等传统动作。秧歌队伍的队形选择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由领头人根据当地的氛围、人口、场地等因素,灵活运用,使秧歌表演更加生动有趣。“大场子”和“小场子”是两个不同的演出形态,前者以人数众多的群舞为主,规模宏大,整齐划一;而后者更加灵活多变,既有双人舞、独舞,也有人数较少的群舞,但无论大场子还是小场子,都能够展现生动的表演效果。
海阳秧歌的伴奏乐器以打击乐为主,但配有唢呐、笙、笛等乐器,这是因为海阳秧歌的表演特点是活泼大方,大多是在露天表演,而弦乐和管乐的声音太小,打击乐的出现可以增强演员的表演力量,激发观众的热情,让观众更加深入地体验到海阳秧歌的魅力。海阳秧歌中的基本乐器组成:鼓一面,大镲三到四个,锣两到三个,少有的几个村子会有唢呐和笛子伴奏。
海阳的秧歌有着多种不同的表演形式,其中,大架子秧歌主要分布在海阳的东部和南部,以盘石店阵和凤城镇的秧歌最为突出,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小架子秧歌主要流传于海阳北部,主要有郭城镇、徐家店镇和朱吴镇等。
全国各地组织完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和登记管理工作,为秧歌艺术的蓬勃发展带来了强大的支撑,“非遗”舞蹈的传承方式也得到了多方面的保障,包括民俗继承、国家经济活动的发掘保存、舞蹈教育机构继承以及文艺组织继承等。
非遗政策的出台从根本上保留和发扬了民族民间舞蹈的表现形式和表现内容,通过对非遗传承人一代一代的培养与挖掘,使传统艺术获得源源不断的再生力。海阳秧歌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发展状况也有了显著的改善。非遗政策的推动和艺术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使海阳秧歌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大众面前,并且有望在未来取得更大的成就。
我国非遗文化融入高校艺术课堂仍处于探索阶段,为了更好地培养综合人才,国家颁布了一系列政策,将非遗文化融入高校艺术课堂,并将艺术纳入高校教育体系,强调艺术教育是综合性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对高校推广艺术素质教育至关重要。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海阳秧歌之前只局限于当地的民间文化活动,传承方式还是以口传心授为主,存在“在地化”现象。随着非遗政策的推行,海阳秧歌的传承不再局限于师徒传承,通过传承人将海阳秧歌的文化精髓、动作技巧、风格特色等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了解这种传统艺术,对它产生浓厚的兴趣。在中国的舞蹈教育中,非遗传承人被邀请到学校进行教学。张荫松教授通过田园调研和整合提炼出了富有训练意义的海阳民间舞蹈风格的教学内容,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创作了许多作品,如《樱桃红了》和《山那边的姑娘》。此外,高校也与当地的民间舞蹈资源合作,开展了各种传统舞蹈进校园的活动。
因此,我们可以将传统的海阳秧歌艺术从原生状态转变为学院式教学模式,并将它与舞台创作相结合,形成一个集教学、创作、表演和研究为一体的教学体系。
山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众多,具有地方特色,形成了多种流派。因此,相关部门应根据当地的情况,开发非遗课题,将高校、产业和地方非遗相结合,形成互相促进的产业关系。第一,让行业人员更好地参与产教融合课堂;第二,更好地检验课程实施的成果;第三,促进合作方之间的交流;第四,重视师资培养,定期让授课教师回到海阳秧歌的诞生地,与民间传承人进行交流学习。山东省胶东地区的非遗项目,如长岛渔号、海阳秧歌、蓝关戏、胶东大鼓、胶东全真道教歌曲、八卦鼓舞等,都可以纳入高校舞蹈教育课程体系,以更好地传承和发扬海阳秧歌的精神。
教育对教师的专业要求非常复杂和多样,尤其是对艺术类教师。因此,在构建课程时,我们采取了大量措施,如定期组织教师通过民间采风、写教学笔记、剧目编创、编写校本教材几个步骤来完成个人化教学蓝本,引入其他地区的非遗内容,如胶东大鼓和八卦鼓舞等。历经多次探索,我们发现这套方法既能满足行业需求,又能让学生通过艺术实践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海阳秧歌的舞蹈形式不是都能符合相应人才培养需求的。因此,教学内容、难度的选择应依据相应的学科特点进行。在高校开设该课程,教学难度系数设置应尽量符合行业需求。高校可以根据受众群体的接受能力,在原有海阳秧歌舞蹈形式的基础上进行创编,提升教学实施能力和非遗传承技能。
高校学科建设平台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良好的学术氛围更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这对传统民间文化的人才培养也起到了促进作用。在研究实践的过程中,可对各高校现有的海阳秧歌教学实践方案进行调研,吸取、总结相关经验,同时,通过对海阳秧歌艺术形态的系统整理、教材创编、课堂教学、编创剧目等多种方式,积极培养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所需要的艺术类人才。高校对海阳秧歌的传承与发展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1.课堂内容
在综合人文课堂上加入海阳秧歌的人文背景介绍,播放相关影像资料,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在舞蹈专业课堂上加入实践采风活动、秧歌教学的相关课程,让舞蹈专业的学生充分体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文价值和精神特质,并通过设计学生喜爱的演出服饰、编改氛围欢快的音乐等措施提高学生对秧歌舞蹈艺术的喜爱度。
2.学习环境
通过对原始的海阳秧歌进行提炼,使它具有专业训练价值、表演价值,更加适用于舞蹈专业课堂教学。在教学中,我们可以为学生提供民族民间舞蹈的学习机会,聘请专业的秧歌表演者来教授这门课程,并为学生提供指导,将秧歌教学纳入舞蹈课程体系中,设置相应课时、学分。民间秧歌大师可以走进高校课堂,以“身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直观性的指导,以保证教学内容的准确性。这样,我们就可以在校园里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让他们体会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并自觉成为守护者和传承者。
3.秧歌艺人进入专业院校学习
在“非遗”政策的鼓励下,海阳秧歌艺人纷纷走进专业院校接受系统的研修和培训,在学院与民间的交流中,秧歌艺术展现了独特的魅力。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下,海阳秧歌“非遗”传承人与学院派教师、民族民间舞蹈大师可以进行秧歌艺术的研修研习,极大地拓宽了海阳秧歌艺人的知识储备,增强了海阳秧歌艺人的创作意识。
通过对非遗秧歌传承人的专业能力培养,在非遗政策的保护下,海阳秧歌得以传承,并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不少舞蹈艺术家将传统的动作、风格、韵律、形式等融入当代审美理念,创造出更加丰富多彩、更加受欢迎的秧歌艺术形式,让秧歌艺术重新焕发出新的光芒。舞蹈艺术家们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使海阳秧歌不只局限于民间,而是走向舞台,走向观众,得到了传承。
海阳秧歌是胶东地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深深扎根于胶东人民的生活中,反映出他们的纯朴、热情、豪迈的性格特征。此外,海阳秧歌作为山东地区汉族文化的历史遗产,具有与众不同的文化底蕴和价值。随着非遗政策的不断深入,海阳秧歌在传承和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从非遗的视角出发,深入探讨海阳秧歌与高校舞蹈艺术之间的互融互促模式,以及海阳秧歌发展的现状,为海阳秧歌的发展和传承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