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七二四工厂(以下简称“工厂”)作为一家军队保障性企业,深入领会报告精神,扣牢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入贯彻强军思想,紧跟航空装备战略转型的步伐,立足新发展阶段,不断提高装备保障能力水平,为全面加强练兵备战做好保障工作:
强化理论武装,筑牢思想之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就是要把党的二十大成果落实到新时代强军目标对强军兴装、备战打仗的要求上来,落实到企业党的建设、人才强企、文化建设等履行强军首责的生产全过程,聚焦学懂、弄通、做实,找准重点、结合点和发力点,在学用转化上下功夫,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工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开创工厂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工厂党委认真组织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围绕中心、融入管理、服务职工、引领发展”的党委工作方针,将强化思想政治建设作为企业应对一切风险挑战的“压舱石”,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带领企业实现改革发展目标的必修课,将学原理、学思想、学系列讲话的要求纳入工厂日常工作中,推动思想政治建设的各项工作不断走深走实。组织党委班子、各党支部利用党委中心组、支部大会等形式,原原本本学报告。党委主要领导带头为中层及以上干部上党课,党委班子成员与挂钩支部党员同志面对面宣讲二十大精神。及时邀请党校老师为党员干部职工作二十大精神学习辅导,各支部利用组织生活会、党小组会等形式,发动全员上台谈感悟、谈体会、谈心得。抓牢思想建设,开展“一人一事”思想政治工作,遵循“四个要”原则,即输入要规范,输出要明确(分类梳理),结果要反馈,成效要总结,坚持每季度职工思想动态分析机制,开展“学习强军思想、建功强军事业”“争当新时代装备发展先锋”等主题教育活动。
坚持问题导向,直面发展难题。近年来,军队企业机制体制调整,给工厂经营环境带来很多新的变化,增加了生产经营的风险和困难。由此,工厂以学习二十大精神为契机,树立大局意识,强化责任意识,狠抓工作落实,在学习教育中寻找方法、答案和思路,确保思想政治建设“首位居首”,确保生产经营工作“中心居中”。聚焦中心任务,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到推进海军装备维修的主责主业的过程中,全面攻克生产中的难点堵点,提升对装备维修的综合保障能力。以生产任务为中心,以生产中面临的技术瓶颈及维修难点为导向,制定党委挂钩帮建工作任务清单,确定“一人一题”项目,解决瓶颈问题,不断深化“难题转课题”的学习调查研究工作机制。开展“把课题建在飞机修理线上”的政研活动,围绕各支部生产中的难点问题,以“一支部一课题”的形式开展研究,以课题研究成果推进工厂改革发展,不断提升工作效能。通过技术攻关、QC小组、科技创新工作室等平台,探究新材料、新技术,提升综合维修保障能力,助力国防建设。
工厂党委持续完善党建管理“1+4+X”框架体系,坚持抓弱项、补短板、抓落实、严考核,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推动党支部全面进步,支部党建工作由“软任务”变成“硬指标”。
擦亮党建品牌,凝聚奋进之力。工厂党委积极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适应新时代形势任务需要,创新党建管理工作。坚持把品牌建设的理念植入党建工作中,全力打造“海鹰党建”品牌,让党建的软实力成为引领企业卓越发展的硬支撑。把“海鹰党建”品牌建设融入企业党建管理战略,建立“海鹰党建”的文化理念体系;重点打造“海鹰党建”的主品牌并向下延展做好子品牌的建设。组织开展“一支部、一品牌、一特色”主题活动,各支部围绕品牌名称、创建背景、经验做法和取得成效四个方面对支部品牌工作进行梳理总结,将评选出的有代表性、典型性的优秀支部品牌,纳入到工厂“海鹰党建”的子品牌,目前已建成7个“海鹰党建”的子品牌项目。随着“海鹰党建”品牌的培育和传播,形成一批具有创新性的品牌活动、示范载體和典型案例。后续,工厂党委将继续加强党建品牌宣传推广力度,切实推动党建与生产经营融合品牌化建设。
锤炼党员队伍,领航企业发展。工厂党委坚持在急难险重任务中锤炼党员队伍,为激励党员带头亮身份、亮承诺、显业绩,编制了党员先锋岗责任区实施方案,修订了《党员先锋岗责任区评价标准》。加强顶层策划,引入现场评议等具体活动形式,确保活动落地。各支部以党员先锋岗为“点”、党员责任区为“面”,紧紧围绕中心工作中的急、难、险、重、新任务以及劳动竞赛任务,在保证党员全覆盖的基础上,共创建党员先锋岗78个,党员责任区77个,他们带头攻坚克难,充分发挥示范引领和主力军作用,保障了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
加强党员学习教育。通过组织开设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贯培训班,开展走进红色基地、重温入党誓词、党员过政治生日等多种活动,加强党员教育,锤炼党性修养。组织中层及以上党员干部、部分党员职工赴井冈山干部学院开展教育培训,践行军工人的使命担当。
坚持为党育人,持续深化人才制度改革,围绕转型战略进行组织变革,充分利用组织变革契机,优化人才配置,加速人才快速成长。工厂党委秉承“吸引有用的人、留住能用的人、培养管用的人、激励顶用的人”的人才培养理念,构建“三高”人才培养、使用、晋级的“家、长、匠”发展通道,形成了符合工厂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体系。
搭建专业学习平台。充分发挥工厂“海鹰学院”的作用,开展新职工入厂教育培训、基础技术技能培训、维修业务实操培训、新知识新技术培训、专项管理技能培训等工作,通过培训提升全厂职工的能力素质。同时,依托工厂内、外部力量,持续优化和完善培训体系,扎实做好通用知识类、基本技能类培训大纲、课件、题库的编制工作,加速推进实训平台建设,为培训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注满人才“蓄水池”。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为培养并提升后备管理人才能力素质,为工厂持续发展儲备后备干部,建立、规范后备干部培养长效机制,工厂制定了《后备管理人才开发办法》,按照政治过硬、品德过硬、能力过硬的原则,选拔了38人纳入潜在管理人才库。在此基础上进行重点培训,确保后备管理人才熟悉核心业务流程和管理要素,掌握通用管理知识和技能,提升综合管理能力,助力工厂持续发展。
强化人才目标考核。坚持价值创造导向,促使各类人才活力充分迸发。完善中层领导考评制度,优化相关考核方式和考核内容,以“德能勤绩廉”全面评价中层领导,让想干事者有机会、能干事者有舞台。加强基于岗位价值评估开展职位分析,完善职位设置与管理,对于精简需要和考核不达标人员实行劣汰,重塑职工竞争意识,提升工作积极性。
工厂紧紧围绕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的主题,以培育海鹰人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任务,以有效履行海军航空装备建设为根本着眼点,将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与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相融合,积极构建具有军工特色的海鹰文化,营造了良好的安全稳定和谐环境,促进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根据企业文化建设“继承创新、引领发展”的原则,按照“一个体系”,即形成适应海军航空装备保障企业发展要求的企业文化体系;“两个认同”,即文化要得到职工的广泛认同和相关方(部队、机关、工业部门)的广泛认同;“三个融入”,即文化要融入发展战略,融入管理创新,融入职工发展需求的总体思路,开启了企业文化建设的新阶段。
文化战略持续改进。针对工厂当前企业文化建设遇到的问题重新进行 SWOT分析,涉及工厂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因素、核心优势和主要劣势,整理出了企业文化建设面临的重大机遇和潜在威胁,新编《企业文化战略规划》《年度文化建设行动计划》,以及企业文化建设一、二级KPI指标(关键绩效指标),进一步明确了工厂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主体方向,提高了文化落地生根的有效性。
文化理念体系不断完善。工厂党委从顶层设计和价值导向入手,不断完善文化理念体系,由原来的“三级”文化理念体系,转化为“四级”文化理念体系,在原有厂级理念、部门级理念、班组级理念的基础上,总结提炼出12项职能文化。进一步提升企业文化的内涵和外延,使海鹰文化在一脉相承的“姓军”和“为兵”目的指引下,更加贴近海军航空装备发展、更加突出“军味”、更加富有“鹰味”,更好履行装备保障任务和使命职责。
文化推进效果逐步深入。为提升企业文化建设评价的有效性,制定了“1+6+X”的工作方法。“一个体系”即企业文化测评体系;“六维测评”即从员工满意度、顾客满意度、供方满意度、定性测评、定量测评和领导重视程度测评的六个维度对文化建设有效性和成果进行评价;“多项调查”即在测评基础上结合职工思想分析,通过调查问卷、职工信箱、合理化建议、走访座谈等多种方式收集职工意见建议,定期形成工厂文化分析报告,同时每年组织全厂职工进行企业文化理论考试,检验文化落地效果。
文化落地稳步实施。通过“五化”战略,确保工厂《企业文化实施计划》稳步落实,“五化”即“内化于心,显化于物,外化于行,固化于制、优化于效”,突出军魂意识,全力营造军企文化的良好环境。注重文化育人,强化理念认同;培育知识职工,搭建人才高地;提升诚信品质,铸就质量品牌。通过开展“坚定信念、铸牢军魂”“砺剑讲堂”和“感恩教育”等军事文化宣贯活动,将装备保障工作的荣誉感、自豪感从成果延伸到过程,调动了职工队伍成才成功的积极性,不断引发职工对军工企业文化的共鸣;通过命名“创新工作室”、选拔“专业领军人物”、打造“装备保障工匠”等典型培塑举措,让铸造“海空利剑”的装备保障职工队伍从幕后走到台前;通过讲好“海鹰故事”、树立“典型人物荣誉墙”等形式,影响和激励员工把个人的奋斗目标融于企业的整体目标之中,在追求企业整体优势和整体意志实现的同时实现个人价值,从而把激励作用从荣誉册、光荣榜植入到日常工作中,涌现出了一大批有影响、有示范效应的装备保障“排头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厂党委涵养风清气正的“好生态”,在强力正风、肃纪、反腐上下真功夫。切实履行好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始终坚持严的主基调,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动形成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浓厚氛围。
一是着力完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以党内监督为主导,促进各类监督贯通协调,在“全面”上下功夫,拓展从严治党的广度和深度,使各领域相互协同、各环节紧密衔接,避免出现缺项漏项,彻底消除死角盲区,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二是把握作风建设地区性、行业性、阶段性特点。抓住普遍发生、反复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化整治,在“严”上持续用力,让各项措施手段同时发力、同向发力、形成合力,切实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三是抓好责任落实。结合工厂实际,制定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清单,具体明确党委及其书记、副书记和班子其他成员承担的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每半年召开1次党委会,专题研究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在“治”上多谋实招,采取标本兼治、针对性更强的举措,真抓实干、务求实效,实现党的建设高质量发展。
四是加强纪检队伍自身建设。健全工厂纪检监察制度,配备配强纪检人员队伍,加强内部监督,组织纪检干部、干事参加上级组织的纪检干部培训班,组织党支部纪律委员进行业务培训,不断提升纪检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七二四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