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关于“请大英博物馆归还中国文物”的呼吁掀起一股热潮。早在72年前,有这样一个组织,奔波在抢救流失文物的第一线,它就是“香港秘密收购文物小组”。
成立
新中国成立前夕,有些内地收藏家携带大量古董珍玩移居香港,并时常在香港市场上出售,其中包括一些流散于民间的故宫文物。而香港作为自由港,汇集了世界各地的收藏机构、私人藏家和文物贩子,很多人对这些文物虎视眈眈,随时准备以重金收入囊中。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50年5月24日颁布《禁止珍贵文物图书出口暂行办法》,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制定、颁布的第一部文物保护法令。一方面,我国对文物出口限制更加严格、文物进出境审查制度更加完善;另一方面,对流散于海外的国宝,我国也竭尽全力地采取多种途径抢救回国。
1951年3月,文化部向政务院呈交报告,申请专款抢救在港文物。向来对文物保护工作十分重视的周总理亲自批复成立“香港秘密收购文物小组”,同意拨出专款抢救文物,并指示这一工作必须秘密进行。文化部按照批示,委派专人负责香港文物的回购任务,郑振铎组织领导,王冶秋、张珩、王毅、徐森玉参与其中,时任广州市副市長的朱光负责联络协调工作。
稀世墨宝
“香港秘密收购文物小组”面临的第一个挑战,就是抢救在港重要文物——王羲之之子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献之侄子王珣的《伯远帖》。
关于二帖如何流落民间,历史学家考据认为:自1911年后至1924年溥仪出宫前,《中秋帖》《伯远帖》曾藏在敬懿皇贵妃所居住的寿康宫,溥仪出宫之时,敬懿皇贵妃将两幅字帖偷偷携带出宫,后转卖给一家名为“品古斋”的小古董铺。袁世凯的账房先生郭葆昌经常光顾这家古董铺,当他在店里看到这两幅字帖后,一掷千金将其买下。
郭葆昌死后,其子郭昭俊继承了这两幅珍稀的字帖。由于国内形势混乱、家道日益中落,郭昭俊的生活一度出现问题,为解燃眉之急,他被迫在1949年登门拜访新组建的台北故宫博物院,急欲将二帖出售。台北故宫博物院考虑到政治形势复杂,且采购经费捉襟见肘,拒绝了郭昭俊提出的售价,国宝再次流散民间。
时隔不久后的1951年,两幅书法作品竟然在英国于香港建立的汇丰银行重见天日。原来,郭昭俊因为急需用钱,把两幅宝帖抵押给汇丰银行,终日靠贷款度日,而眼见抵押期限在1951年年底即将到期,他却无力赎回。如果不能及时还款,汇丰银行就会依法依规对这两件墨宝进行公开拍卖。正当郭昭俊一筹莫展之时,他的一位世交好友出现了。
抢救宝帖
时任广东省银行香港分行经理的徐伯郊在得知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决定竭尽全力挽救国宝。他一方面劝说郭昭俊把国宝卖给祖国,使其回归故土;另一方面,他也在第一时间把此事告知其父——时任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的徐森玉,后者将此事及时上报了国家文物局。
1951年11月5日,按照周总理指示,文化部文物局决定立即派出“三人专家小组”赶赴香港。除了王冶秋,还有马衡与徐森玉两位故宫元老。
经过谈判,稀世国宝以近50万元港币的天价成交,大约占到了当年外汇储备的千分之二。两幅宝帖顺利归国后,由国家划拨给故宫博物院永久收藏。
在外流浪了二十多年的两件顶级文物,终于安然无恙地重回祖国怀抱。这也开启了中国政府抢救流散海外国宝的序幕,随后一大批国之重器、国之瑰宝陆续归来。
(摘自《瞭望智库》 李竞辉/文)